江湖奇侠传
之资。大、二、三房因觊觎这一分产业,所以将寡弟媳逼嫁。余八叔那时仅五六岁的小孩,什么事也不知道,听凭大、二、三房的人欺负凌虐。感觉痛苦的时候,除却哭泣之外,别无方法对忖。而大、二、三房的人,既是存心欺负他,又如何能容他哭泣呢?挨打的时分,不哭倒也罢了,一开口哭痛,打的更厉害。他真是天生的命苦。余家共有二三十个年相上下的小孩,独有余八叔不但身躯孱弱,头顶上并害满了癞痢。加以眼泪鼻涕终日不干,望去简直是一个极不堪的乞儿。是这般受了三年磨折,地方上人知道余家情形的,无不代为不平。不过乡下人大半胆小怕事,余家又人多势大,旁人尽管心里不平,却不能有什么举动。至多谈到余家的事,大家叹息叹息罢了。
这年,忽然来了一个游方的和尚。夜间睡在隐居山上的狮子岩里,白天下山化缘,一不要钱,二不要米,每家只化一缽饭。隐居山上虽有丛林庙宇,这和尚并不进去挂单。有好事的人间他:柯以不到丛林庙宇去?和尚摇头道:“他们也可怜,他们的夜食,也都是由十方募化得来的,贫僧怎好再去叨扰?”又同他:何以不要钱,不要米?和尚说:“得了钱,没处使用,也没处安放,得了米,没有闲工夫,不能煮成熟扳。”问他:有什么事这么忙?他说:“生死大事,安得不忙。”他上山下山,必走余家大屋门前经过。余家的小孩多,见这和尚在六月炎天还穿着一件破烂腌臜的棉僧袍。科头赤足的,在如火一般的红日之下行走,头上不见一点汗珠,都觉得这和尚古怪。一见和尚走过,就大家跑出来,跟在和尚后面,指指点点的说道。和尚也好象是极欢喜小孩子,每见这一大群小孩追出来,必回头逗着在前头的几个小孩玩耍。有一次余八叔也跟着跑出来,抢在众小孩的前头。这和尚回头看见余八叔,便很注意似的打量了几眼。刚待开口问话,后面即有两个小孩跑上前来,年纪都比余八叔大两三岁,一个举手向癞痢头上就打,一个揪住胳膀,往后就拖。余八叔只向两孩望了一望,即低头不做声。这和尚看了,仿佛有点儿不平的神气,随指着余八叔,问两小孩道:“他不是你们一家的人吗?你们无缘无故打他,揪他做什么?”两孩之中的一个大些儿的说道:“他不是个好东西,随便什么人都可以打他,就打死他也不敢哭。”
说时凑近身去。又举脚向余八叔踢了两下。跟在后进的许多小孩,也都握着小拳头,仿佛都要上前打两下,以表示不算一回事的神气,余八叔只吓得浑身发抖,显出欲逃不敢,不逃不能的样子。
边和尚忙上前拉了余八叔的手,用身躯遮挡着众小孩,很温和的说道:“你不要害怕。有我在这里,他们断不能打你。你说:你姓什么?家住在那里?他们是你的什么人?”余八叔道:“我也姓余,也是这屋里的。方才打我的是我的侄孙。揪我的是我的侄儿。”这和尚十分诧异的样子说道:“是你的侄孙侄几吗?还有这许多呢,都是你什么人?”余八叔一一指点着道:“这也是我侄孙。这也是我侄儿。”和尚回头问那些小孩道,“你们叫他什么?”几个口快的答道:“叫他八叔。”和尚问道:“你们的班辈比他小。怎么倒可以随意打他呢?”有一个小孩答道:“他又没有娘,又没有爷。打他怕什么,我爷爷还把他捆起打呢。你不信,看他背上。不是还有一条一条的红印吗了就是用篾片打成这样子的。”和尚看余八叔的背上,果然不见有半寸没有受伤的好皮肉。一面抚摸着伤处。一面问道:“你夜间睡觉是一个人睡的吗?”余八叔点头道是。
和尚道:“睡在那一间房里呢?”余八叔道:“睡在厨房里。”和尚笑问道:“厨房里有床铺吗?”余八叔摇头说:“没有床铺。热天唾在地上,冷天睡在草里。”和尚道:“厨房在什么地方?你家里共有几间耳房?”余八叔道:“只有一间厨房。你看那边屋上有烟囱的。底下就是厨房。”和尚回头对这些小孩说道:“他的班辈比你们大,你们不应打他。下次我若再遇见你们打他时,我就帮着他打你们了。”众小孩也没有话回答,和尚自掉头不顾的去了。
次日早起,余家大屋忽不见了余八叔。家里人分明看见余八叔昨夜睡在厨房里。半夜还听了他咳嗽的声音,前后门都锁好了不曾开。以为决没有出外的道理。疑心是不堪凌虐,自行投井死了。长沙乡下的人家,厨房里多有吊井。余家的人用竹竿接长向井内探捞,那里有呢!好在余家素来不把余八叔当人,巴不得他不在家中刺眼,因此并不派人寻找。
光阴容易,转眼不觉过了二十年。其间毫无音信。不但地方上人心目中,没有余八叔这个人,就是余家大屋的人,也早就认定余八叔死了。整整二十年过去。这年也是在夏天里,隐居山下忽然来了一个身材瘦弱,年约三十岁的人。身上行装打扮,背驮一个很大的包袱,到山下一家伙铺里住昔。次日,即到本地一个大绅士黄孝廉家拜访黄孝廉,这黄孝靡年已七十多岁,是这方面乡下的一个极正大的绅士。
这日黄孝廉在家,见门房拿了一张名片进来,说有个异乡口音的人前来拜访。黄孝廉看名片是余同德三个字。心想:不认识这人。既然登门拜访,不能不见,只得说请。门房引了那人进来。
那人见面,即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说道:“你老人家必不认识晚生了。晚生就是余家大屋的余八叔,出门整整的二十年,今日才得转回故乡。听说你老人家还照常康健,所以特来请安。”黄孝廉想了一想,又连连打量了几眼,不住的点头道:“哦,是了,我记得那年地方上人事说,余家大屋不知如何把余八叔弄死了。连尸身都没有看见,当时我就说决没有这种事,必是你受不了他们的打骂,趁黑夜偷偷的逃跑到那里去了。一个小孩跑不上多远,或者又会跑回来。不料过了几年,还不见你跑回来,也汉人曾见过你的踪影,便是我也有些疑心你真个是被大,二、三房的人下毒手害死了。只是没有见证,不能帮你打这个抱不平。于今你又安然回来,喜得当日不曾冤诬大、二、三房的人。此刻你的三个伯父,都在几年前死了。你的七个哥哥,也死得只剩三个了。
侄儿、侄孙倒还好,都已娶妻生儿子了,你如今回来打算怎么办呢?“余八叔遣,”晚辈其所以不回家,而先到你老人家这里来,就为有一句话得向你老人家稟明。晚生出门的时候。年龄虽仅八九岁,然八九岁以前的种种情形,晚生铭心刻骨的不能忘记。晚辈四房所应承受的山场田亩,久已被大、二、三房侵占了,不曾督过一天业。若照利息算起来,他们大、二、三房现在所有的产业,都应归还给我,尚恐不够。不过利息的话,晚生也不提了。只是应归我四房承管的山场田亩,从此得如数归还给我,不能再由他们侵占。本来至亲骨肉,为一点儿产业,伤和气相争闹,是下应该的事。但是你老人家年高德劭,他们大、二,三房在二十年前对待我四房的情形,你老人家是曾亲眼看见,亲耳听见的,确不是晚辈不顾体面,重资财,轻骨肉。晚生稟明了你老人家之后,即刻回余家大屋去,与他们论理。他们肯归还我的产业便县,若仍仗着人多势大,和二十年前一样欺负我,我到了不得已的时候,须求你老人家出来说一句公道话,望你老人家不可推辞。“黄孝廉点头道:”这种公道话,你就不来求我,我也不至袒护他们那些无义之人。只是我得问你,二十年前你才八九岁,在夜前后门都锁了,你如何能不露形迹的跑出去?一个小孩子素未出过门,身边又无银钱,当时你曾跑到什么地方去?这二十年来,在什么地方停留?干了些什么事?“
余八叔向四周望了一望,说道:“若是旁人问这些话,晚生决不肯实说。因为说出来不但惊世骇俗,甚至闹出多少口舌,多少麻烦来。你老人家是个有道德有学问的高年人,不至将晚生说的话随便对不相干的人说,所以不妨实说。晚生在八九岁的时候,身躯孱弱得连跑也跑不动。休说没有地方可逃,就是有地方也逃不去。亏得我师傅大发慈悲之心,半夜到我睡的厨房里来,将我驮在肩上,从房上跑出来。一夜走了八百多里,次日才落地歇息。从此晓行夜宿,走了差不多半个月,到了一座大山之中。那山的上下四围,尽是南竹。大的有水桶粗细,长有十丈,远望青翠欲滴,甚是好看。在山腰竹林之中,有三间房屋,以竹管编墙,竹枝竹叶盖屋。就是里面的床榻、桌椅,也都是用竹制成的。这屋便是我师傅修真之所。”黄孝廉至此,问道:“你师傅究竟是谁呢?怎么会无端到余家大屋厨房里来救你呢?”余八叔道:“你老人家还记得那年来了一个游方和尚,夜间住在隐居山上的狮子岩里,白天到山下各人家来化缘,不要钱,不要米,只要饭的事么?”黄孝廉偏着头想了一想,说道:“不错,不错!我记得那和尚在三伏爽天里,身上还穿着棉袍。那和尚就是你的师傅吗了他叫什么名字?如何认你做徒弟的?”余八叔道:“那就是我的师傅。他老人家法讳无住。因那年于无意中遇见晚生被侄儿侄孙欺负,当时间了问情形,又向左右邻居探听,知道晚生零丁孤苦,处境极为可怜,所以夜间前来相救。他老人家完全出于慈悲之一念,并不是因晚生的资质好,可以做他老人家的徒弟。那山在云南省境,山名就叫做大竹子山。晚生到大竹子山以后,便要拜他老人家为师,求剃度出家,他老人家连连摆手说:你宿业太重,此时不是出家之时,老僧不过因你可怜,带你到这山里来住几年,等到你年大了些儿,可以自立了,仍得回家乡去,度农家作苦的日月。晚生在大竹子山住了五年,师傅终年在外云游,有时偶尔回山,住不了几日又去了。五年后才带晚生同行,敢说是足迹遍全国。直到近来,师傅方叫晚生回家,讨回原有的产业,安分耕种度日。”黄孝廉道:“像你这师傅,真是圣贤举动,菩萨心肠,使我钦佩之至。你尽管回余家大屋去,向你三个哥子讨回山场田亩。如果你哥子恃强不理,我定出头帮你向他们说话。”余八叔这才作辞出来。
走到余家大屋,见了三个哥子,尚能认识,忙行礼称哥哥。他三个哥哥都想不到世间还有余八叔存在,年轻人的身体像貌都有变化,余八叔能认识三个哥哥,三个哥哥却不能认识余八叔了。
余八叔只得自行表明道:“我是四房的行八。别来二十年不见哥哥,三位哥哥都老了。大伯、二伯,三伯弃世,我因远在云南,不能奔丧回来。实在该死……”他刚说到这里,他三个哥哥巳放下脸,说道:“我们四房的人,早已死绝了,那里又钻出你这样一个兄弟来?还不给我滚出去。”
不知余八叔怎生对付?且待第一百零九回再说。
第一百九回 讲条件忍痛还产业 论交情腆颇请救兵
话说余八叔见三位哥子忽然翻脸不认他做兄弟,仍从容不迫的笑道:“三位哥哥不可这么说,这不是可以假冒的事,我在距今二十年的六月二十四日离家。其所以不告而去,就因为那时的大伯、二伯、三伯,既遣嫁了我母亲,更不容我在家,用种种方法凌虐我,使我在家不能安生,我那时年纪仅八九岁。除了忍受之外,别无他法。我是四房一个承续香火的人,那时在余家大屋,连一间睡觉的房屋也没有,一年四季睡在厨房里,冬无被褥,夏无簟帐,那种情形,料想三位哥哥不见得就忘了。幸得我师傅慈悲,将我救出苦海,并豢养我到于今。以我现在的处境而论,本来不必回家与三位哥哥闹兄弟争产的笑话,无如先父弃养之后,除却我,四房没有第二个承续香火之人。古人说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所以师傅命我回来,成立四房的这户人家,好朝夕侍奉香火,应该归我四房承受的山场田地,只得请三位哥哥照数还给我。我力耕自食,等到可以告退的时候,我还得去事奉我师傅。”
余八叔说这话的时候,他三个哥哥交头接耳的议论,至此,乃由一个年纪最大的余三,先冷笑了一笑,才回答道:“你说的都是废话。当我四叔弃世的时候,果曾留下一个小兄弟。但因身体太弱,不到九岁就死了。如今四房虽已绝嗣,只是早已由大房承继。谁认识你是我余家什么人?
就凭你这们胡说一阵,便认你为四房的子孙,将山场田地给你,世间有这般便宜的事吗?劝你打断这番妄想,滚出去罢,我们不认识你是谁。“说时,向桌上拍了一巴掌。这两个也伸拳捋袖,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