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奇侠传
向乐山慌忙止住道:“便不得!大哥知道了,决不肯教我两人去!二哥还想他也同去吗?这事只我两人去做,甚么人也不能给他知道!万一传出了风声,事还没做,知府已有了防备,不是遭透了吗?”
向曾贤道:“不给外人知道可以!连大哥都不给知道,怕有些不妥,事后我柏大扮骂我!算了罢,我们不要去打了!”
向乐山不高兴道:“你胆小害怕,不敢去,就不要同去,我一个人去,也不愁打不知府!不过你不去,不要对大哥说,只算是你不知道,大哥决不会骂你!”
向曾贤道:“你要去,我为甚么不去?好!就同去罢!”向乐山这才欢喜了。
镑人寻了一块称手的砖头,同到知府衙门的对面,站等候;街上来往的人,也没一个注意到他二人身上;因二人都是小孩子,小孩子玩石块,是件极寻常的事,谁来注意呢?二人等了半日,不见知府出来,闷闷的回家。
饼了一夜,次日吃了早饭,又同到昨日等候的地方站。向闵贤以为:两个兄弟,到街上玩耍去了。小学生乎日受先生拘管的极严,一到了考试的时候,照例都得放松生儿,谓之畅文机。因恐拘管严了,进场文思不畅。所以曾贤兄弟出外,闵贤井不过问。
这日也可说是合当有事!曾贤、乐山没等到一刻工夫,那个倒霉的知府,果然乘蓝呢大轿,鸣锣喝道的出来了。向乐山用膀膊,挨了挨他二哥,救他准备的意思。转眼之间轿子到了跟前;向乐山举起那块半截火砖,隔玻璃,对准知府的头打去。
只听得哔喇喇一声响,玻璃破裂。那半截砖头,从玻璃窟窿里,直钻进去,落在知府的脸上;连鼻梁上架的一副墨晶眼镜,都打碎了;脸上也擦破了一块油皮。亏得那知府的眼皮虽薄,脸皮却厚!。这一点点浮伤,不关重要。只是这一惊,却非同小可!
口里不由得大呼了一声哎呀!按用两脚在轿底上几蹬,一叠连声喊:“拿刺客!”
向乐山见只自己的一块砖头打去,曾贤的砖头,还握在手里不敢打;急得望曾贤跺脚道:“快打,快打!”向曾贤毕竟胆量小些,不敢动手!向乐山气不过,手一夺那块砖头,正待再补打一下。
那知府前后随从的人,先听得玻璃响,又听得喊拿刺客,那敢怠慢!立时将街上行路的人,顺手抓了几个,却没一个疑心向乐山兄弟。还是那知府眼快,见向乐山从向曾贤手里夺砖头,举起来要打;这时轿子已经放下,连忙钻了出来,欺向乐山是个小孩子,就自跑过来拿。
向乐山也不打算逃走,不慌不忙的,对准那知府的头,又是一砖头打去,正打在知府的肩头上。随从的人,至此方看出刺客就是这两个小孩,都跑过来拿。
向乐山大喊道:“两块砖头,都是我一个人打的;与我二哥无干:你们不要拿他!”
向曾贤双手把向乐山抱住,说道:“我弟弟年纪轻,他没动手,是我打的!你们把我拿去就是。”
知府一面揉肩头,一面怒说道:“两个都给我拿住!看还有同党的没有?”当时走这条街经过的人,共拿了十多个。知府不敢再坐轿子了,也不再往别处,随即步行回衙,亲自提讯这两个小刺客。
向乐山不待知府开口,即高声说道:“我是考幼童的向乐山,因恨你贪财,将府前十名都卖给有钱的人;无钱的人,便做得极好的文章,也取不前十名,投考的人人怨恨!我忍不住,特来打你!我二哥不教我来,我不听,二哥不放心,就跟我同来;他并没动手,你快把他放了!”
知府见向乐山说出这样的话,疑心有主使的人。一点儿不动气,反和颜悦色的说道: “你打的,他打的,都不要紧!你只说:我贪财,把府前十名全卖给有钱的人;这话你是听了甚么人说的?你说出来,连你也一同放出去!”
向乐山道:“投考的童生,人人是这么说,我两个耳朵,听得不要听了!也不记得说的人姓甚么,叫甚么名字!”
知府是一个捍猾透顶的人;见向乐山说话这般伶俐,料知骗不出主使的人来;得暂时将二人收押。
那时正在太平世界,知府的尊严那还了得!居然有人敢去行刺,而行刺的又是两蚌小孩!
这事情一出,不到半个时辰,即哄动了满城!向闵贤在寓所,不见两个兄弟回来吃午饭,心里正是有些慌。一听了这消息,慌忙托人去府衙探听;两个小刺客,果是自己的两个小兄弟。
只把个向闵贤,急得走投无路!
四县受了委屈的童生们,就无一个不拍掌称快!反找向闵贤恭喜,说道:“向家有这么两个有胆气的兄弟,不但替平江人争光不少,连巴陵、临湘、华容三县的正气,都仗这两块半截砖头,扶持起来了!”向闵贤听了这些恭维话,吓得摇手不迭!
不知是何缘故?且待下回再说。
第十三回 罗慎斋八行书救小门生 向乐山一条辫打山东老
话说向闵贤见一般受了委屈的童生们,反来说恭维两个小兄弟的话,来不及的扬手,止住大家的话头,说道:“依诸君的
话说来,我等竟成了主使的人,竟是谋反叛逆的人了。这还了得!我乎日率弟不严,以致他二人,做出这种犯上作乱的事;我已是罪不容于死!诸君不以大义见责,反来纵恶长傲;我家这番灭门之祸,就是诸君这些话玉成的!“
众童生见向闵贤的脸上,如堆了一层浓霜;又说出这些词严义正的话,在那君主时代中,这些话极有力量,极有分两,那里敢回说半字!一个一个面上无光的走了。
向闵贤见那些童生走后,忙提笔做了一纸呈词,自认教督无方,以致两个小兄弟,敢做出这种犯上作乱的事!求知府念两个小兄弟的年纪小,将应施行的处份,移到他自己身上,以为天下后世督率子弟不严的鉴戒!这纸呈词递进去,也没批驳,也没准行。
向闵贤自缚到知府衙门请收押,想抵出两个小兄弟来;知府竟推病不出,也不收押向闵贤。
向家两小兄弟被收在监里,十多日不曾审讯第二次。向闵贤见请代不许,得去求他老师罗慎斋。
那时罗慎斋,正掌教岳麓书院。向闵贤去诉了情由,问罗慎斋:能否设法救出两蚌小兄弟?
罗慎斋生成的古怪脾气,生平第一厌恶的,就是贪官污吏。岳州府知府的不法行为。罗慎斋久已知道了个详尽:怕自己没能力三奏他!听了向会贤兄弟的举动,口里不便说称赞恭维的话,心里实是痛快到了极处!莫说向闵贤还是自己的得意门生,义不容辞的,应设法去救二小刺客出狱;便是绝不相关的人,只要是像这么小小的年纪,能有这大的魄力,干出这样惊天动地的大事;罗慎斋但有一分力量可尽,也决不忍袖手旁观!当下也不对向闵贤说甚么,只教向闵贤放心,包管那知府,不仅不敢伤损你两个兄弟的一毫一发,并且连小考的场期,都不致于耽误!
罗慎斋说这话,有甚么把握,能如此负责任呢?原来:这一任的学差,也是罗慎斋的门生。
罗慎斋等学差一到,就写了一封详细的信,教人送去。学差接了老师的信,心里也恨那知府不过。
辟场中的习惯:科甲出身的官,最是瞧捐班出身的官不起!那怕捐班出身的名位,在科甲出身的以上,捐班官每每受科甲出身的奚落;若是捐班官名位低微的,更是没有讨好的希望!
那学差读过罗慎斋的信,也懒得和知府说甚么。直到入场唱名的时候,唱到向曾贤,没人答应。
学差忽教唱的停住,问:怎么向曾贤不到?知府见问,连忙出席陈说事故。
学差故意沉吟了一会道:“考试是国家大典,且放向曾贤兄弟出来,考试过了,再治他们的罪不迟!”学差说了,随呼向曾贤兄弟的领保,问两兄弟的年龄。领保照实说了。学差哈哈笑道:“黄口小儿。那里就知道作刺客!快放他们出来,到这里当面考试;若文理不清,更得重办!”
知府不敢违抗,得将向曾贤、向乐山,都提到学差跟前来。学差见二人,都生得清隽可爱;然心里有些不相信,这一点儿大的小孩子,就通了文墨。
从来考幼童,都是提堂号考试,为的是怕人抢替。这回学差更是注意:把向曾贤兄弟,坐在自己公案旁边,另外出题考试。没想到向曾贤兄弟,都是提笔就写,和誊录旧文一般;向乐山交头卷,向曾贤接交第二卷。学差已是吃了一惊!及看二人的卷子,写作俱佳。向乐山更是才气纵横,字也是秀骨天成。不禁击节叹赏!暗想:怪不得没取得前十名,心里不服,气得打起知府来了。
二人交卷了好一会,才有第三人交卷土来。照例交了卷,就可出场;学差却将二人留在里面。等大家出了场,学差打发人,将向闵贤请来;备办了一桌酒席,邀了挨打的知府,教向曾贤、向乐山兄弟,对知府叩头赔礼。
学差笑向知府道:“从此他两兄弟,是贵府的门生了!本院替他们讲情,既往的事,望贵府大度包容了罢!他两兄弟,前途远大,将来受贵府栽培的日子,固是很长;而报答贵府的日子,也很有在后面。”向闵贤也连忙对知府叩头。
知府知道向闵贤是个花衣进士,又是罗慎斋的得意门生,更和这任学差同年;早已料到这回的侮辱,没有雪忿的希望。学差既肯这般说情,向闵贤又叩头陪了礼,也算是给面子的了;若不见风转舵,恐怕连这样的便宜,都讨不。当下连忙答了向闵贤的礼,又谢了学差;反高高兴兴的,在酒席上对向曾贤兄弟,问长问短;一桩惊天动地的大案子,就是这么杯酒合欢,谈笑了事!向曾贤、向乐山都是这回入了学。
只是向乐山人学之后,心中十分忿恨自己的两手太没有气力;以致两砖头,不曾将知府打死!因此想练习武艺。
平江人本来尚武,不知道拳棍的人家很少。越是大家庭,墙壁上悬挂的木棍越多。
向家因是世代读书,不重武艺:所以向闵贤兄弟,皆不曾练习。于今向乐山既是想练习拳棍,向闵贤便聘请了一个有名的拳教师,来家教两个兄弟。
但向曾贤的体质,比向乐山生得孱弱;性情又不与武艺相近,练了几日,身体上受不了这痛苦,就不肯练了!向乐山却是朝夕不辍的,越练越觉有趣味!如此苦练了一年,真是生成的美质,每和教师打起对子来,教师略不留神,就被向乐山掀翻在地。再练习了半年,教师简直打不过乐山,自愿辞馆不数了。
向闵贤托人四处访求名师,陆续请来好几个,没一个打进场不跌的。于是向乐山,就没有请得好师傅,得独自在家研练。这时他的年纪,已有一十三岁了;辫发也有了尺多长。他忽然想到这辫发,垂在背后,将来结长了;和有本领的人,动起手来,很不方便:并且有时跑起来,辫尾若是挂在甚么东西上面,更是讨厌!
拳术里而,有一种名叫顺手牵羊的手法,就是利用人家的辫子,顺手牵住,往怀中一带;被牵的,十九牵得头昏眼花!他原打算把辫子割了,又因有“爱之父母,不可毁伤”之戒,不敢割下来。想来想去,就想出一个练辫子的方法来。
他悬一根粗麻绳在屋梁上,辫尾就结在麻绳上;硬脖子,将身体向前后左右,一下一下的倒过去。初练的时候,麻绳悬的高,便倒的不重;后来麻绳越放越长,身体便越倒越重;是这般不顾性命的,蛮练了两年,那怕合抱的树,只须把辫尾在树上一绾,同乐山一点头。那树即连根拔了出来。辫尾结一大绺丝线;有时和人动手,同乐山将丝线握在手中,朝敌人颈上掼去;一绕就将头一偏,敌人身不由己的,一个跟头栽过了这边。
向乐山自从这本领练成后,更没人敢和他较量!他因为遇不对手,在家闷气不过!心想平江的地方太小,当然有本领的人不多;我何不去外州府县,游行一番?必然有本领高似我的人物!计算已定,即对向闵贤说明了出外寻师访友的意思。向闵贤自免不了有一番叮咛嘱咐。
向乐山知道浏阳人的性质,也和平江人一般的欢喜武艺。从家中出来,即向浏阳进发。平、浏木是连界的;行不到几十里,已进了浏阳县境。向乐山因抱寻师访友的目的,不能和赶路一般的快走,装作游学的寒士,到处盘桓。
一日,走到一处极大的庄院,若那庄院的规模,知道是一个很富厚的人家。只见东西两个八字大墙门,中间隔一块青草坪;两个大门外面,都有上马的石墩,拴马的木桩;大门虽开,却不见有人出人。
向乐山走进东边大门,见右首一间房的门框上,挂一块“门房”两字的木牌子。
暗想:乡村中的庄院,一?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