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奇侠传
盏拦盟耐佳ㄖ晒α恕N蠢舷壬男睦铮晕拦昧偃ナ彼蒂姑碛盥涑珊笤倮矗耸泵碛钜丫斐桑拦貌痪帽厝换崂吹摹K涑珊螅止思冈拢⒉患堑拦玫嚼础5钡拦美戳纱逯尾〉氖焙颍蠢舷壬炔辉涛实拦玫睦蠢托彰参薮酉蛉舜蛱拦玫南侣洹V坏媒凰陆ǖ囊┩趺恚馑鹄矗鹊拦美戳嗽倏9庖跻坠┩趺砺涑桑簿炅恕?br /> 距离柳仙村三十多里远近地方,有一个土霸,姓曹,名上达,是户部侍郎曹迪的儿子。曹家几代都是显宦,聚敛盘剥到曹上达手里,已有数十万的财产。民国时代的显宦,动辄是数百万数千万,若只有数十万的财产,要算是两袖清风,谁也不放在眼里。然在前清时代,富至数十万,在社会上一般人的眼光看了,确是了不得的巨富。
曹上达既有这们富足的产业,他家几代显宦,门生故吏又布满朝野,因此在襄阳府的势力,寻常没人能赶得他上。凡是到襄阳一府来上任的官儿,没一个不先来巴结曹上达的。只要触怒了曹上达,无论这人如何振作精神做官,也决做不长久。
这曹上达平日在乡里的行为,就和平常小说上所写土豪恶霸的一般无二。如侵占人家田产,强奸良家女儿,以及窝藏匪类,鱼肉乡民种种恶事,皆无所不为。他出门也是有无数凶眉恶眼的汉子,前护后拥。若是在路上遇了有些儿姿色的女子,那是先由曹上达亲自上前调戏,那女子相从便罢,若不相从,就嗾使跟从的恶汉动手抢回家。稍为软弱些儿的女子,少有不被他奸污的,强硬的就十九送了性命。事后虽明知是死在曹上达手里,然天高皇帝远,襄阳一府的官员都巴结曹上达,还愁巴结不了,谁敢收受—纸告曹上达的状子。曹上达的胆量,因此越弄越大。
有人在曹上达跟前,称赞柳仙村的未家桃,如何好吃,每年的出息如何大,把曹上达的心说动了。打发两个篾片⑤到未家来,要收买未家的桃林,看来老先生要多少价钱,毫不短少。未老先生说:“我这桃林是我一家养命之源,无论出多少钱,也不能卖给人。”篾片明知道未家是不肯卖的,不过假意是这们问问。见未老先生这们回答,便冷笑了一声说道: “你知道要收买你桃林的人是谁么?你知道襄阳曹公子要买人的产业,是从来没人敢回半个不字的么?你爽气一点卖给他,倒落得一个人情,并可得些银两。要想把持不肯,就转错了念头了。”
未老先生已在柳仙村住了这几年,曹上达平日凶横不法的行为,耳里也实在听得不少了。只恨自己没有力量,能替受害的打抱不平。于今这种凶横不法的行为,竟轮到自己头上来了,教他如何能不气忿?但是估量自己的能力,万分不能与曹上达抵抗,若真个一口咬定不肯,这两个篾片,当然回去在曹上达面前怂恿,曹上达有甚么事干不出呢?甚至连自己的老命都不能保全。白白的把一条命送了,桃林仍得落到曹上达手里去。未老先生—再思量,除了应允,没有安全的方法。当下只好忍住气,对篾片说道:“我也知道曹公子不是好惹的人,不过我—家的性命,就靠这桃林养活,所以不愿卖掉。于今既是曹公子定要我这桃林,我就只得另寻生路了。价钱我不敢争多论少,只对面桃林里有一所新建的药王庙,不是我未家的产业,早已施舍给一个老道姑了,不能由我卖给曹公子。”篾片见未老先生居然应允了,自是喜出望外。问未老先生要多少业价,未老先生酌量说了个价目。篾片回去报告曹上达。曹上达怒道:“几颗桃树,值甚么银子。照他买进来的业价,给还他一半,赶紧滚出柳仙村。我这里立刻派人去接收桃林,接收了便是我的产业。药王庙要施舍给谁,只由得我,谁管他甚么道姑道婆。”两个蔑片听了,自然随声附和,也主张是这们办理。
再说未老先生见两个篾片走后,知道不久就有曹家的人前来接收产业。心想一时将家搬到甚么地方去住呢?药王庙虽是特地建筑了施给那老道姑的,然道姑经年不来,也不知道他的行踪所在。那道姑的年纪,已有六七十岁的模样了,这一年来没有消息,说不定已是死了。我何不暂时搬进庙里去住?道姑来了,临时让给他也不迟。不来,我就住下去。未老先生计算已定,即时带了一个工人,拿了扫帚,到药王庙去打扫房屋。走到庙门口,未老先生正从怀中取出钥匙来,打算开发庙门上的锁。一看门上,不觉吃了一吓,那锁已不知去向了。庙门只虚掩着,像是曾有人进去了的。回头问同来的工人道:“有谁进庙里去了吗?”工人道: “只怕是曹家打发人来看,旁人是不会擅自将锁打开的。”工人说着推开庙门。
未老先生走进庙去,看神殿上已打扫得十分清洁,神龛上原来只有神像,没有帐幔的,此时已悬挂了颜色很鲜明的绸帐。龛前神案上,陈设了香炉、烛台、木鱼、铜磬,都很精美。案前的拜垫,都已铺好了,只不见有人。未老先生不由得非常诧异。放开嗓音,咳了一声嗽。就见一个年约十五六岁的瘌痢头小和尚,从神殿后面转出来,从容不迫的向未老先生合掌道: “小僧奉了师傅的命,刚到这里来,因恐怕惊动施主,又得派人来帮同打扫,所以还不曾到府上来。果然施主一听得说,就带人携着扫帚来了。”
未老先生听了这些话,一时竟摸不着头脑。暗想我平生没结交过和尚,这小和尚的师傅是谁?如何能打发徒弟来,强占旁人的庙宇呢?难道出家人,也能像曹上达那们横蛮不讲理么? 曹上达仗着有钱有势,人家不敢惹他。这小和尚的师傅有甚么势力,来强占这庙宇?并且真是有势力的和尚,强占了这个小小的药王庙,有甚么用处?
未老先生一时想不出这道理,就对小和尚说道:“这庙已施给了一个老道姑,他经年未曾来住。于今我自己的产业,已属了旁人,只得暂时到这庙里住住。所以带了扫帚来打扫,并不是来帮你打扫的。你师傅只怕是弄错了,这庙原是建筑了施给道姑的,不曾施给和尚。” 小和尚似乎吃惊的样子,问道:“我师傅说,施主甚是富足。怎么只一年下来,产业就已属了旁人呢?莫不是因建筑这药王庙,花的钱太多么?”未老先生摇头叹气道:“这都毋须说了。总之,这药王庙已不能再拿了施给和尚。请你回去,照样对你师傅说罢。”小和尚笑道: “施主弄错了,我师傅并不是和尚,就是去年在这里替两位令孙治伤的道姑。施主特地建筑了施给他的,我师傅因为还有些事不曾了,不能就到这庙里来,又恐旧施主盼望,所以教小僧先来,以便朝夕伺候香火。”未老先生禁不住笑道:“你这
话说的太离了经,你是个和尚,怎么能认道姑做师傅?这就未免太希奇了。“小和尚也笑道:”一点儿不希奇,将来施主自能知道和尚认道姑做师傅的道理。施主若此刻不相信小僧是那道姑打发来的徒弟,小僧这里还有一件可做凭证的东西。“说着到神殿后,拿了一卷纸出来,展开递给未老先生看道: ”这庙宇的图形,是一正一副,小僧师傅交给施主的,是正图,副图在小僧这里。施主可以相信了么?并且师傅不久就要来的,小僧岂能支吾过去?“
未老先生看这图形,和前次的图形,丝毫无二。又见小和尚虽是个瘌痢头,满身满脸的污垢,然言谈举动,不像是个作恶害人的人,心里已知道不是假冒的了。只是心想怎么来得这们不凑巧?他既来了,却教我一家一时搬到那里去呢?未老先生是这们踌躇着,不得计较。小和尚问道:“施主毕竟是怎么一回事,轻容易的就把产业属了旁人,难道施主府上,又遭了甚么意外的事吗?何妨说给小僧听听呢?小僧师徒托施主的庇荫,应该能替施主分忧才是。”
未老先生无端遭此横逆,心里自不免有些抑郁,想向人伸诉之处。今见这小和尚虽年小腌脏,说话却像很懂情理的,当下忍不住长叹了一声,将曹上达平日的行为,及这番逼买桃林的举动,说了一遍。道:“于今是没有黑白的世界,我风烛残年,原是想多活几春。打听得这柳仙村里居住的,多是些安分务农的良民,才搬到这里来,以为可以安稳度此余生了。谁知盗劫之后,又有这种不操戈矛的大盗,逼得我不能在此立脚。唉,天地虽大,还有一块干净土吗?”说罢,竟放声大哭起来。
小和尚听了,不但一些儿不替未老先生悲伤,反仰天打着哈哈,说道:“老施主也太不旷达了,世上没有千年世守的业,堂皇天子的锦绣江山,拱手让给旁人的事,历朝以来不皆是如此吗?这一片桃林,算得了甚么?老施主破点儿工夫,栽培种植,不到十年,又是一般的产业,那值得这许多老泪?”未老先生听小和尚这们劝慰,更伤心得哭不可抑。同来打扫的工人在旁用许多不伦不类的话劝解,倒把未老先生劝住了,搀扶着工人回家。只好打算婉求曹家,稍宽假几日,另觅迁移之所。
次日,等曹家人前来兑价接收产业,等了大半日,不见人来。下午就听得黄花镇上和柳仙村里的人纷纷传说,曹上达昨夜正和他第六个姨太太睡了,不知被甚么人腰斩在床上。那姨太太直到今早醒来才知道,还不知是甚么时候死的。
曹上达夜间在姨太太房里睡觉,房外照例有十来个把势⑥轮流守候。房里还有几个丫鬟,也是轮流听候使唤。昨夜房外的把势,房里的丫鬟都眼睁睁的,并不曾偷闲睡着,窗门也都关得严密,不曾打开。今早同睡的姨太太,忽然在床上叫起来,丫鬟才敢揭开帐门,只见曹上达已拦腰斩做了两半段,死在被里,好像是连被窝都不曾揭开的。曹家的人报了县官。县官来验看了,疑是同睡的姨太太谋杀,却找不着—点儿证据,只怕是和房里的丫鬟伙通谋杀的。于今已将那同睡的姨太太和房里所有的丫鬟,连房外的把势,都带到县衙里去了。杀了这样一个大恶物,襄阳一府的人,无一个不称快。
未老先生听了这种传说,也疑心是同睡的姨太太谋杀。不过依情理推测,在半夜里腰斩一个人,怎能没一些儿声息,不使房外的把势听得?并且当姨太太的要谋杀老爷,既能伙通丫鬟,也不愁没有干净避嫌的方法。何至谋杀在自己床上?又何至用这种又难又笨的腰斩呢? 未老先生如此推测,县官自然也是如此推测,不能将那姨太太及一干人定罪。为这一条大命案,参了几个官,毕竟不曾办出来。而未老先生的桃林,就幸赖曹上达被杀得凑巧,得以保全下来了。
又过了几个月,还不见那道姑到来。末老先生很有些疑心剖、和尚来得古怪,终日不见他出外,也不见有人和他往来,他一个人住在庙里,自炊白吃,从没人见他在外购买食物,而庙里柴、米,汕、盐、酱、醋,茶,件件都不缺少。每日除弄饮食吃喝之外,就在神前念经,念的不知是甚么经?拜的也不知是甚么神像?庙门一日只有巳、午、未三个时辰打开,这三个时辰以外,总是关着的。他在神殿上念经的时候,连他自己住的耳房,都关闭起来,好像房里有极贵重的东西,怕有人来强抢了去似的。神殿上打扫得没一些尘垢,所有的陈设及应用器具,也没一件不磨洗得洁净无尘。惟有他自己的头脸,及身上衣服腌脏得不堪,一立近身,就有一股令人不耐的气味。
未老先生很觉得这些地方古怪,心想:小和尚说和尚认道姑做师傅的道理,将来我自然会知道。于今他已来这里好几个月了,我实在还不知道是甚么道理。今日无事,我倒要去药王庙问问他,看他师傅怎的还不来。未老先生想罢,便独自走到药王庙里。不知未老先生问出了小和尚甚么来历?且待第三十八回再说。
————————————
①恓(qī)恓惶惶,即“恓惶”,又作“栖遑”,思绪烦躁不安、生活窘迫的样子。
②啸聚,号召众人集合,有所举事。
③毵(sān)毵,毛发细长貌。
④俟(sì),等。
⑤篾片,旧指豪门富家帮闲的清客。
⑥把势,亦称“把式匠”,指地主等雇佣来护院的庄客、打手。
第三十八回 药王庙小和尚变尼姑 柳仙村沈道姑收徒弟
话说未老先生独自走到药王庙,想问明小和尚的来历。走到庙门口,只见庙门紧闭,从里面闩了。未老先生心想:此时才到申刻,天色这们早,如何就把庙门关了呢?庙里有甚么金珠宝贝,怕人劫夺,用得着是这们防强盗似的,青天白日把庙门关闭。我敲开门进去,也要问他一个白昼关门的道理。遂举起手中拐杖?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