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奇侠传
讶,坐等到黄昏向后,才带着小孙回家。没知道小孙因白天在小师傅房里,看见了小师傅的袜底,疑心小师傅有违犯戒律的行为,瞒着我到这里来偷看。凑巧看见了小师傅的本来面目,自以为是拿着了把柄。他们小孩子心粗,那里知道小师傅就是从天上飞来的尼姑。我在家因不见了小孙,料知必是到这里来了,恐怕小师傅仍不曾回来,他们胆敢到小师傅房里胡闹,只得追来,打算叫他们回去。没想到他们正在小师傅跟前无礼,千万求小师傅原谅。
“照小师傅的举动看来,尊师必非寻常之人。我虽痴长了七八十岁,只是有眼无珠。尊师在寒舍住了好几日,竟是当面错过了,我至今还不曾请教尊师的法讳和履历。便是小师傅道号甚么,我也疏慢极了,不曾请教。这都望小师傅恕罪,详细告我,我还有奉求小师傅的事。”
未老先生说话的时候,小和尚很安闲的听了,至此才点头答道:“老施主既已识破了我的行藏,我也毋须隐瞒。我师傅因知道老施主是正人君子,才投托宇下。我师傅姓沈,讳栖霞。江湖中人不知道他老人家的很少。他老人家和金罗汉吕宣良同辈至交,生平行迹,也和金罗汉一样,没一定的庵堂道观,山行野宿的时候极多。近年因外丹己成,内丹非有适宜的所在潜修不能成就,募化老施主这所庙宇,就是为他日成道之地。打发我先到这里来,并不曾教我藏道露尾,欺骗老施主。
“只因初到襄阳,还不曾来这庙以前两日,偶然在路上遇着一群凶徒。其中有二个为首的,生得凶眉恶眼,满脸横肉。衣服却华美绝伦,骑着一匹白马。一群凶徒簇惜③着,与我迎面相遇。我见他们来的人多,便立在道旁,让他们过去。谁知那个骑在马上的东西,走到我面前忽然勒住马,不走了。问我是那个庵里的尼姑,我说是路过襄阳,不是在此地出家的。那东西便起了禽兽之念,要我跟着他去。我说我是出家人,无故不能脚踏俗家门。那东西就跳下马来,伸手想来拉我。我本待顺手打他一顿,奈师傅临行吩咐了不许轻易与人动手。只得折转身就走。那东西追了几步没追上,遂挥手教那群凶徒追捉。我在转拐的地方,乘他们不看见,溜进了树林之中,没被他们追上。
“我随即向地方上人打听,才知道那个骑马的东西,就是襄阳一府有名的恶霸,姓曹名上达。平日无法无天,只差落草,便是一伙大强盗。年轻女子,不落到他眼里便罢,一落到他眼里,除死终逃不出他掌握。我心想既是如此,这番虽侥幸不曾被他们追上,将来在药王庙,终免不了要拖累施主。不如从此改装这个模样,一则可以避曹上达的眼,二则独自住在药王庙里出入行动,都方便些。因此就把装改了,才到庙里来。
“谁知道曹上达竟要强夺老施主的产业。我初听了老施主的话,还以为曹上达因知道我改装到这庙里来了,才来和老施主为难。心想老施主慷慨建造这所药王庙给我师傅,岂可因我使老施主受无妄之灾?此时就是师傅在这里,也决不能不为老施主分忧,为地方除害。因此这夜我便到曹家,乘曹上达睡着了的时候,将他腰斩了。”
未老先生听到这里,即朝着这尼姑化装的小和尚作了一揖道:“原来是小师傅为襄阳府除却了这个大害。我那日听外面的人,传说曹上达被杀的情形,我就心想不是聂隐娘、妙手空空那一类的人物,断不能刺人于不觉,像这们奇特的。我痴长到七八十岁,今日何幸得遇着小师傅,更何幸得做小师傅的地主?”化装的小和尚只略略的谦逊了两句,即接着说道: “我师傅曾说老施主是当今的有心人,眼力确实高人一等。”
未老先生叹道:“衰朽残年,去死只争时日了。然而生当现在这种时候,早就该死。何况活到了七八十岁,还说死不过吗?只是使我放不下的,就是刚才开罪小师傅的那两个顽童。于今既承小师傅没拿我当不可说话的人,我也只得将履历表明给小师傅听。还得望尊师和小师傅垂念老朽,格外成全他们两个。我一晌对人都说他两个是我的孙儿,其实他二人,并不是我的孙儿,且不同姓。那个年纪大些儿,刚才拿着小师傅袜子在手里的,姓罗,单名一个续字。他父亲罗宏志,是忠王李秀成部下一名勇将。年纪略小些儿的,姓赵,名承规。他父亲赵焕纶,是个博学多闻的名士,在忠王部下经管文卷。忠王甚是器重他。赵焕纶与罗宏志为生死至交,两家同处一个屋子,聘了我教罗续、赵承规的书。南京城破之日,赵焕纶、罗宏志都以身殉难。全家眷属,也死的死,散的散了。只我带着这两个学生,得藏匿在亲友的家中。乱事稍定,才逃了出来。先在襄阳府住了些时。
“我本姓朱,名光启,在南京薄有文名。恐怕襄阳有人挑眼,连累两个学生,若改寻常的姓氏,又恐怕有同藉同姓的人,来和我攀谈族谊,对答不来,反露马脚。因改了姓未。两个学生的年龄,与我相差的太远,只好将他们的姓名藏过,假托是我的孙儿。这柳仙村里的人,尽是安分务农的,不但没有在外面为官作宰的人,连读书识字的人也没有。卜居在这里面。不愁有明眼人,瞧出我的破绽。所以从襄阳府搬到这里来。于今两个学生的书,都已读得有样子了。只因他两个的先人,只是轰轰烈烈的豪杰,我不能教学生违反其先人的志趣,去腆颜事仇,所以不令他们赴考。不然,凭他们胸中本领,也不难混个一官半职到手。
“我给他两人取名字,就含了个继承先人之志的意思在内。不过以太平天国那们好的基业,尚且弄到如此结果。此时要继承先人之志,颇不是一件容易的勾当。甚想逢我未死之前,为他两人谋一托身之所,使他们有尽人事以听天命的机缘。无奈乱离之后,各方的音问阻隔,竟不知何处可以托身。近来正在为难,想不到有尊师和小师傅降临此处。这真是赵、罗两小子的造化,千载难逢的。我刚才曾说有奉求小师傅之事,就是为他们两个。要求小师傅不嫌顽劣,不以是男子为嫌,慷然收他两个做徒弟,传授他们一些本领,好为异日继承先志之用。他二人身受成全之德的,自是啣感④终身。就是我和他们在九泉之下的先人,也感激无地。” 说着,又向化装的和尚躬身一揖。
小和尚连忙合掌答礼,说道:“我此刻还是做徒弟的时候,哪里就敢收徒弟?好在我师傅不久就要来了,老施主向他老人家说,没有不行的。”曾化名未老先生的朱光启听了,觉得有理,便不强求了。没过些时,沈栖霞道姑来了,朱光启将罗续、赵承规拜给沈栖霞做了徒弟,朝夕研练道法。这且不提。
再说朱复带着朱恶紫、胡舜华,从南京到襄阳来找沈栖霞。这日到了襄阳府,只见六街、三巷的店铺门口,以及各住家的公馆门口,都陈设一张方桌,桌上排列香烛、果饼之类的祭品。几乎家家如此,没一家没有。朱复见了,心里好生诧异,想打听出一个理由来。不知曾打听出甚么理由?且待第三十九回再说。
————————————
①唪(fěng),讽诵。念经叫唪经。
②攘,捋衣,表示振奋。
③簇惜,簇拥,许多人团团围着。
④啣感,心怀感激。
第三十九回 陆伟威折桂遇奇人 徐书元化装指明路
话说朱复走近一家铺户门口,想打听家家门外陈设香案的理由。见一个五六十岁的老年人,坐在柜房里面,便合掌说道:“贫僧初到贵地来,不知道贵地的风俗。请问老施主,此地家家户户的大门外,都陈设这香案,是何用意?”老年人打量了朱复两眼,见朱复虽是个行脚僧的打扮,却是气概不凡,即陪着笑脸,抬身答道:“师傅是远方来的,原来不知道。今日是玄妙观迎接御赐全部道藏真经的日子。襄阳府的陆知府大老爷,三日前就传谕满城百姓,要虔诚斋戒,焚香顶礼的迎接。所以家家户户,都在大门外摆设香案。”朱复问道: “玄妙观在那里?因甚么事御赐全部道藏真经给他呢?”老年人答道:“玄妙观就在这城里。观里的老道爷,今年拿出很多的谷米来,救了襄阳府一府的饥荒,所以御赐他全部道藏真经。这是襄阳府从来没有的盛典。师傅既是从远方到这里来,何妨去玄妙观瞧个热闹呢?”朱复听了这话,也不在意,更不愿意去瞧这种巴结皇室的盛典。当即谢了那老年人,带着朱恶紫、胡舜华两人,投奔药王庙,暂时就寄住在药王庙中。这且按下。
于今须另说一位奇侠的故事了。常德有个姓陆名文良的,曾中了一榜。因家财其是富裕,陆文良为人又天性纯孝,中过一榜之后,就在家事奉老母。陆文良有个儿子,名叫伟成,生成绝顶的天资。读书过目成诵,六七岁就能信口念出诗来,吐属非常名贵。虽是博学的人卒然听了,都得疑是读熟了的古诗。陆家和陶文毅公家有些瓜葛。陆伟成十八岁的时候,见着陶文毅公,很得陶文毅公的赏识,想带在跟前读书。这时陶文毅公正做两江总督,陆文良自无不愿意之理。于是陆伟成就在两江总督衙门里读书。
陆伟成的天资固是高到了绝顶,顽皮却也到绝顶。只在文毅公面前就循规蹈矩,一言— 动,都不肯轻率苟且。一背了文毅公的眼,便和没有笼头的马一样,谁也羁绊他不住。白天不肯用功读书,尽做些顽皮生活,夜间等一衙门的人都睡着了,陆伟成才认真做起功课来。文毅公只要他功课做得好,对于这些举动,全不顾问。总督衙门后面,有个花园,花园里有几株丹桂。
过年秋天,丹桂开的极盛。陆伟成读书的房子靠近花园。夜深读书一阵阵的桂花香风扑入鼻孔,陆伟成忍不住想折几枝作案头供养。然在黑夜,不敢独去花园里折取,只得坐等到天光将近发亮了,能勉强辨得出途径,即独自出了书房,走到园里。一看几株桂花树都很高,花枝离地太远,自己身体太矮小了,攀折不着。但他素来是顽皮得能爬上无皮树的,立在地下既攀折不着,他就把桂花树抱着,慢慢的爬了上去。用眼四处张望,看那一枝的花最好。
偶然一眼,看见了一件惊心动魄的事。原来花园围墙之外,紧靠着一户人家的后院。这时正有一个约摸是中年的男子,立在后院里,披散着头发,用木梳梳理。最使陆伟成见了惊心动魄的,就是这人头发里面,有无数火球,跟着木梳滚下来。越梳越多,这人好像并不觉着的样子。此时还是晓色朦胧,陆伟成爬在桂树上,和这人相隔又远了一点,看不清这人的面貌。只是既发见了这种奇怪的事,陆伟成是个顽皮好事的小孩,不探着一个究竟,是不肯罢休的。当下也不做声,也不折桂花了,就伏在桂树丫上,屏声息气的静看。
只见这人先朝后面梳了一会,即将头发覆在前面,弯腰低头,一把一把的朝前梳着,只梳得大小的火球,满头乱滚。天光渐渐的大亮,火球也渐渐的消灭。这人停了梳,将头发披向背后,抬起头来。陆伟成定睛一看,认得这人就是在总督衙门里当厨子的徐书元。平日陆伟成常在小厨房里看见他办菜给文毅公吃的,此时见是熟识的人,那里再忍得住不做声呢,遂高声喊着徐书元道:“你头上有火,你头上有火。”
徐书元听了,朝桂树上一看,见是陆伟成,登时露出惊慌的样子,双手对陆伟成揭着道: “陆少爷还不快下来,万一跌着那里,看怎么了。”说话时,匆匆将辫发结起,从角门转到花园里来,问道:“陆少爷这时候独自爬在桂树上做甚么呢?”陆伟成已折了两枝桂花下来,说道:“我本是要折桂花,却于无意中看见你在那边梳头。你头上怎么有那们些火球乱滚,你得把道理说给我听?” 徐书元故意装作不懂得的样子,反问道:“甚么火球乱滚?都滚在甚么地方去了?”陆伟成的年纪虽轻,精明却是到了极点。当在桂树上喊着徐书元,连说你头上有火的时候,就已看出徐书元惊慌的神气。此时见徐书元反问甚么火球,即正色说道: “你不要装做不知道。我亲眼看见的,并且看了好大一会工夫,你想还瞒得住么?”徐书元笑道:“那是少爷的眼睛放花,何尝是我头上真有火球呢?”陆伟成摇头道:“不是不是。我的眼睛,从来看远处都看得很的当,无缘无故的放甚么花?你真要再装假么?你此时不向我说,等一会我自有法子问你,看你始终隐瞒得了。”徐书元一听这话,脸上不觉变了颜色,好象很有些害怕的样子。陆伟成更得意的说道:“你这人鬼鬼祟祟的,在这花园里对我说,有甚么要紧?”
徐书元起初以为陆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