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奇侠传
样子。陆伟成更得意的说道:“你这人鬼鬼祟祟的,在这花园里对我说,有甚么要紧?”
徐书元起初以为陆伟成是个小孩,容易哄骗,及听他说出话来,甚是扼要,便知道无可狡赖了。然仍不肯轻易说出来,随口答道:“如果头上真有火球乱滚,岂有不将头发烧落的道理?”陆伟成一手握着桂花,一手掩着耳朵就走。边走口里边说道:“你对我是不说的,你能始终不说,算是你的能耐。”徐书元笑着从后面将陆伟成的衣拉住道:“少爷真会放刁。好,我说给少爷听罢。”陆伟成回身笑道:“我亲眼看见的,你还想抗赖,怎说我会放刁? 毕竟那火球是那里来的,快说罢。”徐书元道:“少爷能不将刚才所看见的情形,对第二个人说么?”陆伟成道:“你能说给我听,并教给我梳头的法子,我就不对人说。无论甚么人,我也不说。你若仍是隐瞒着,不把法子教给我,我是要逢人遍告的。”徐书元道:“怎么谓之教给你梳头的法子?我不懂得。”陆伟成道:“你又装假了。你用甚么法子,才梳得头上有火球乱滚,你得将梳的法子教给我。”徐书元道:“这东西少爷学了有甚么用处呢?”陆伟成道:“只看你自己有甚么用处,我学了便也有甚么用处。”徐书元笑道:“错是不错,但是少爷把学的话看得太容易了些。世间也没有这们便宜的事。既这么,少爷要对人说,尽管去对人说罢,我并不怕甚么。”
陆伟成以为徐书元是有意说得不要紧,好拒绝自己要求的。暗想他若真个不怕我对人去说,他又何必做出惊慌的样子?更何必拉我回头呢?我逼着要他教我,除了拿着要去对人说的话吓他,没有旁的法子。想罢,鼻孔里哼了一声道:“你说既没有这们便宜的事,我也不勉强你。”说完,提了桂花就走,以为徐书元必然再赶上来拉住的。谁知走了十几步,并不见徐书元赶来,不肯回头,又走了几步,仍没听得后面脚步声响,忍不住回头看时,只见徐书元已转身从角门出花园去了。陆伟成才懊悔自己不该太硬,反把事情弄僵了。一时再想不出转圜的方法,只得没精打采的回到书房,呆呆的坐着思索。
他究竟是个天分很高的人,一回想徐书元所说世间没有这们便宜的事这一句,心里立时有一种觉悟。思量徐书元所谓没有这们便宜的事,若不是说我不曾送他的师傅钱,便是怪我要学梳心思太不坚诚。他这头发里面梳出无数火球的事,本来很不寻常,他一个人在后院中。可见得不是有意使用幻术。若真个这们就教给我,那也未免太不足贵重了。他的意思,想我不对外人说,我若对人说了,他必然怪我,益发不肯教我了。他早起立在那个后院里梳头,他家必就是住在那个屋子里面。我既想跟他学这东西,何不到他家里去找他呢?陆伟成自觉想的不错。
次日,不等到天明,就到花园里,爬上那株桂树等侯。以为徐书元到昨日梳头的时候,必然再出来梳头,打算趁那时过那边去。只是等到天光已亮了,仍不见徐书元出来。这时因是清晨,四面寂静无声。陆伟成蹲在桂树枝上,隐隐听得有人哭泣,哭声并不甚远,好像就在衙门里发出来的。暗想这时候衙门里怎敢有人哭泣?细细听去,能辨得出那哭声是女子,哭的甚是伤心。又顺着耳朵静听了一会,不由得更加诧异起来。
原来那哭声并不是从衙门里发出来的,发哭声的所在,正是徐书元家中。越听越确切,陆伟成不暇思索,随即溜下树来,也从角门走到徐书元后院,就分明听得是妇人哭丈夫的声音了。陆伟成也不管那妇人哭的丈夫是谁,提高嗓音喊了两声徐书元。不见有人答应,哭声却被喊得停止了。陆伟成又振着喊了两声。即见一个蓬头粗服的中年妇人,泪眼婆娑的从里面走到后院来,望了望陆伟成,就掩面哭起来,说道:“陆少爷来叫徐书元,可怜他已害急病死了。此刻还停在床上,没衣服装殓。陆少爷不信,请进去瞧瞧就知道了。”陆伟成惊问道:“甚么病,死得这们快。昨日不还是好好的吗?”边说,边往房里走。妇人跟在后面,答道:“岂但昨日是好好的,天光没亮的时候,还是好好的呢。只一阵肚里痛,连医生都来不及去请,就已死过去了。”
陆伟成走到房里一看,只见徐书元直挺挺的在床上躺着。死像甚是可怕,陆伟成毕竟年轻胆小,不敢细看,急忙退了出来。徐书元的妻子又抚尸痛哭起来,陆伟成听了这种凄惨的哭声,心里难过。匆勿走出了徐家,仍从角门穿过花园,回到书房里。心想徐书元不像是个体弱有病的人,怎的这一阵肚里痛就死了?我看他家里的情形,很是穷苦,他妻子说因没有衣服,还不曾装殓,可见他穷的不堪了。我从家里带来的银子,还有几十两不曾用了。好在我此刻也用不着多少银子,何不拿来送给他妻子,好买衣衾棺椁装殓呢?小孩子的脑筋简单,如何想便如何做。陆伟成当下就拿了几十两银子,亲自送给徐书元的妻子。衙门里的厨子火夫,都来徐家帮同办理丧事。
徐书元原籍是湖南武冈州的人,他妻子扶柩回籍。合衙门的同乡人,都凑送了盘缠。陆伟成见徐书元已死,头发内梳出火的事,也就没有把他放在心上了,仍旧专心读书。直到十五岁的时候,书已读的很博雅了,才回常德来。
这日在常德城隍庙里,无意中看见一个蓬首垢面的叫化,虽是衣服破旧,容额憔悴,形貌举动,却还能认识就是徐书元。陆伟成心中十分惊讶。思量人的像貌,虽有相同的,然何至象到这样一般无二?我记得徐书元鼻端上有颗川豆大的红痣,这叫化鼻端上也有一颗。我若非亲眼看见徐书元死了,装殓在棺木内,封了棺盖,必将这叫化当作徐书元。世间没有死了多久又活转来的人,教我怎么敢认他是徐书元呢?陆伟成看了这叫化一会,这叫化也象不觉着有人注意他的样子。陆伟成竟不敢认,只得撇了叫化走出庙来。才走了十来步,忽听得背后有人喊陆少爷。一听那喊的声音,不是徐书元还有谁呢?
陆伟成忙立住脚回头看时,那叫化已跟在背后来了。对陆伟成作揖说道:“陆少爷便不认识徐书元了吗?”陆伟成道:“怎么不认识?不过实在想不到你还在这里。所以只看了你一会,见你也不像认识我的,故不敢冒昧。你怎的在此地,成了这个模样呢?”徐书元笑道: “并不怎的,只因这模样很舒服。我动身回湖南的时候,承陆少爷送了我数十两银子,我心里至今感激。因此特地来常德谢谢陆少爷。”陆伟成见徐书元说话的神情与当年无异,忍不住问道:“你动身回湖南的时候,不是曾得过急病吗?后来在甚么时候好了呢?”徐书元笑道: “不瞒少爷说,当日急病死了,是一桩假事。因怕少爷年纪小,不知道轻重,将那早在桂树上看见的情形,胡乱向外人说,外面知道的人一多,说不定还得闹出大乱子来。那时除了装死,没有旁的方法。”
陆伟成此时的知识,比较当年充足,听了徐书元的话,料知必是白莲教一流的人,登时又动了要从徐书元学法的念头。便仍和徐书元回到庙里,拣了个僻静的所在坐下来,说道: “你当日不肯将那梳头的法子传给我,是怕我年纪小乱说。于今我可发誓,断不向人提出半个字,你可能放心传我些法术么?”徐书元笑道:“少爷富贵中人,要学这些邪术有甚么用处?”陆伟成道:“法术有甚么邪正?用得邪便邪,用得正便正。”徐书元听了,很吃惊似的说道:“少爷是有根基的人,见地毕竟不凡。不过少爷现放着光明正大的高人在这里不去拜师,我很觉得可惜。”陆伟成连忙问道:“谁是光明正大的高人?现在那里?我若知道,安有不去拜求之理?”徐书元道:“少爷将来的造诣不可限量。我因感激少爷周急之义,不能不来指引少爷一条明路。从此西去二十多里,有座山名叫乌鸦山。那乌鸦山底下,有家姓朱的,聚族而居,老少男女,共有二三百口人。公推朱镇岳为族长。这朱镇岳在常德一府,都只知道他是个极正大的绅士,却少有人知道他夫妻两个都是当代的大剑侠。少爷若能拜在他门下,学成了剑术,将来超神入圣的根基,就在此番稳固了。
陆伟成问道:“不就是一般人都称为朱三公子的么?”徐书元连连点头道:“正是朱三公子,不过他此时已是五十多岁了。他原籍是常德人,但是他父亲在陕西做官,他是西安生长的,二十岁才回常德来。他单独一个人,押解二十万银子,从龙驹寨起运,径回常德。一路之上,惊动了多少绿林豪杰。也有转这二十万银子念头的;也有闻得朱三公子的名,不服这口气,要和他见个高下的。只是哪有一个是他的对手呢?惟有他的夫人田广胜的小姐,那时正避难在黔阳山中,闻了他的声名不服,和他较量了半夜,将他的腿刺伤了,然而田小姐自己也免不得受了重伤。那时朱三公子的威名,在江湖上可以说得无人不知道。”陆伟成听了这些话,觉得很希奇好听,插口问道:“甚么夫妻倒相打起来了呢?”徐书元笑道:“不打不成相识,这是一句老话。他们若不相打,也不得成夫妻。这事说来话长,少爷能拜在他门下学剑,详情自然会知道的,此时不必说他。我为报答少爷一点周急的好意,特地到此地来指引少爷一条明路。于今话已说明,我还有事去,不能在此久留了。”陆伟成正待问去哪里?有甚么事?只一转眼间,就不见徐书元的踪迹了。不觉吓了一跳。忙起身四处张望。
只见庙门口拥进十多个衙差来,各人手持单刀铁尺。一进庙门,就留了四个人,将庙门把守。余人冲到庙里,各自睁着铜钤般的两眼,向各处搜索,有两个将陆伟成浑身打量。陆伟成不睬,提脚往庙外走。这两个衙役都张开手把去路拦住,喝问道:“你是甚么人?你既在这庙里,应该看见那个叫化。你只说出他此刻躲在甚么地方,便不干你的事。”陆伟成道: “不错,刚才还见有个叫化坐在这廊下。不知怎的,你们一进庙门,那叫化就不知去向了? 那叫化犯了甚么罪,你们象是来拿他的样子?”不知衙差怎生回答?且待第四十回再说。
第四十回 朱公子运银回故里 假叫化乞食探英雄
话说陆伟成见十多个衙差拥进城隍庙来,要捉拿徐书元,便问衙差道:“那叫化犯了甚么罪,你们来捉拿他?”众衙役中有认识陆伟成的,走出来说道:“原来是陆少爷,怪不得不知道这叫化子的来历。这东西哪里是当叫化子的,他是白莲教的余党,姓徐名乐和。因他鼻颠上有颗红痣,大家都叫他徐疙疸。几年前在宝庆、常德、武冈一带,犯案如山。统湖南省绘影图形的捉拿他,汉人能见着他的面。都只道他已经隐姓埋名藏躲在甚么地方,不会再出来了。谁知他竟敢假装一个叫化子,坐在这廊檐底下。凑巧我们这个伙计因有点事儿到这庙里来,一落眼便看出是徐疙疸,连忙跑回衙门报信。幸亏我们不曾鲁莽,知道徐疙疸有通天的本领,不容易捉拿,没敢禀报本府大老爷,只悄悄的约了这几个人前来碰各人的运气。若是徐疙疸的恶贯满盈,合该死在这里,我们就拿个正着。拿着了之后,再去禀报不迟。他不该死,我们是无沦有多少人也拿他不着的,免得禀报了自讨麻烦。”陆伟成听了,也不再追问,随即出庙归家。次日,向家中说明了,独自骑了匹马,到乌鸦山拜访朱镇岳。
这朱镇岳的名字,在第二回书中,已经露过了面。只因没工夫腾出笔墨来,细写他的历史。此刻写到陆伟成学剑的事情上,本可趁势将朱镇岳的履历追述—番。只是要写朱镇岳的履历,从头至尾至少也得二十万字,方能说得清楚。因为朱镇岳一生履历,当中连带的人物太多,若一一写出,势必喧宾夺主,反妨碍着奇侠传中的人物。然而完全不写,一则使看官们对于朱镇岳三个字纳闷,二则初集书中既经露过面,如果模模糊糊的放过去,似乎是一个大漏洞,于今只好取一个折衷的办法,仅根据第三回书中清虚道人对柳迟介绍朱镇岳夫妇的几句话的来历,追述一番,使看官们知道个大概罢了。至于与朱镇岳连带的人物的事实及朱镇岳平生的事迹,另有专书叙述,不再多说。
却说朱镇岳原籍是常德乌鸦山的人。他父亲名沛,字若霖。在陕西做了十多年知县。朱镇岳是在陕西生长的。有两个哥子都在襁褓中死了,因此朱若霖夫妻把朱镇岳看得十分珍重。朱若霖亲自教他读书,读到十二岁,在陕西就很有点文名。十三岁的这一年,因跟着他母亲到东门报恩寺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