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奇侠传
飞黄腾达,光复门庭,二种就是希望从速替柳迟娶个媳妇,他夫妇好早日抱孙。今见柳迟举动奇异,所结交的是清虚道人、吕宣良这类怪人,希望他读书发达的念头,是不能不自行减退的了,只是不发达还可以,不娶妻生子,是关系柳家宗祀的,断不能马虎听柳迟自便。
这日,柳迟的母亲问柳迟道:“你知道人生的第一件不孝的事,就是没有儿子么?”柳迟连忙答应知道。他母又问道:“你要如何才有儿子呢?”柳退道:“要讨老婆才会养儿子。”他母亲笑着点头道:“是呀,好孩子。知道这道理就得哪,你父亲现在已快要替你讨老婆了。”柳迟道:“不行,父亲替我讨的,不是我的老婆。我老婆得我自己讨。”他母亲听了,诧异问道:“你这是甚么话,从来儿子讨媳妇,是由父母作主的。你于今小小的年纪,知道些甚么?如何能由你自己讨?并且你何以知道你父亲替你讨的,不是你的老婆?”柳迟道:“我自然能知道,决不敢欺骗你老人家。”他母亲因他平日预言气候阴晴寒暑及一切人事变迁,十九奇验,遂又问道:“你自己讨老婆,在甚么时候?”柳迟摇头道:“早呢。”他母亲道:“是得早些讨进来才好,我和你父亲望孙子的心思很急切,巴不得你早一年讨媳妇,好早一年得孙子。”柳迟道:“我说早,不是讨的早,是说讨来的时候还早。我推定我的媳妇,今日还不曾离娘胎,不是差讨来的时候还早吗?”他母亲道:“胡说!今日还不曾离娘胎,那不是等到我和你父亲死了,葬在土里,脚杆骨可翻出来打鼓的时候,你还不能讨老婆吗?自从那个顶上没有毛的老头无端跑来,送了那本捞什子书给你之后,你就终日躲在书房里,失魂丧魄似的,一阵一阵发呆,于今越弄越说出些鬼话来了。旁的事407不妨由你,这替你讨媳妇的事,不是当耍的,不能由你自己胡闹。此刻在你父亲跟前替你作合的,已有好几个人。我就要你父亲拣相当的定下来。”柳迟道:“便是父亲定下来,也不中用,徒费心机而已。”他母亲不悦道:“替儿子娶媳妇,是凡有儿子的都免不了的事。怎么说是徒费心机?我和你父亲,就只你这一个儿子,若依你的性子胡闹下去,怕不绝了我柳家的香火吗?”柳迟见自已母亲生气,便叹了一声说道:“孽障,孽障。”叹罢,即退了出来。
他母亲也不理会,自去和柳大成商量定媳妇的事。
湖南的风俗极鄙陋,凡是略有资产的人家,不论如何不成材的儿子,从三五岁起,总是不断的有人来作媒。若是男孩子生得聪明,又有了十多岁,百数十里远近有女儿的人家,更是争着托了情面的人出来做媒。每有为父母的,因为来替儿子作媒的人太多了,难得应酬招待,就模模糊糊的替儿子定下来,好歹听之天命,只图可以避免麻烦。柳大成只有一个儿子,虽没有这种图免麻烦的心理,只因见柳迟从小行为特异,平日待人接物的礼节以及家庭琐屑的事,好像全不懂得的样子,以为若能替他娶一个贤德的媳妇,慢慢的劝导,必能将柳迟引上为人的道路。因此夫妻同一心理,急想将柳迟的亲事办妥。不过一时得不着相当的,只得留心物色而已。
柳迟的姨母,嫁在新宁县巨族刘家。有个女儿名细姑,年龄比柳迟小两岁,德言工貌都好。
柳迟的母亲,早有意定作自己儿媳。只因刘家世代做官,声势甚大,柳太成虽也是个读书人,但不曾发迹,家业又非豪富,恐怕刘家嫌是小户,不愿结亲。刘细姑的父母,倒没有这种势利之见,只为细姑的年龄尚幼,许人还早。而柳迟自从八九岁的时候,曾跟着他母亲到过新宁一次之后,为路远不曾去过二次,细姑父母也没到柳家来。在一般世俗人的眼光看柳迟,没有不骂他是一个没出息的孩子的。细姑的父母没听得有人称赞柳迟,也就想不到结亲的事上去。
柳迟的母亲既有意想定细姑做儿媳,除了细姑而外,又实在找不着相当的女子。便顾不得怕刘家有不愿意的表示,只得托人微向刘家示意。刘家并不表示可否,只打发人来迎接柳迟母子到新宁去。柳大成夫妇料知刘家迎接的意思,是在相攸。进不推辞,即带着柳迟动身到新宁去。柳迟明知此去的作用,很不情愿,只以在清虚观听过欧阳净明那番教调之后,从不敢过拂他父母的意思,勉强随行。不知柳迟这们亲事究竟结成与否,且待第五十六回再说。
第五十六回 临苗峒误陷机关 入歧途遽逢孽障
话说柳迟到新宁后,见新宁的山水明秀,远胜长沙,随处游览,都可快意,心里倒十分高兴。
也不在刘家与姨母、表妹亲近,终日只在丛山深谷里面盘桓,入夜才回刘家睡一觉。这时柳迟的姨父,很注意的看柳迟的行动。柳迟的母亲也再三叮嘱言语举动都得谨慎些,不可给姨父看了,笑是不成材的孩子。柳迟只是口里答应理会得,每日用过早点,仍是放开两条腿,独自往各处山里游行了。
一日,柳迟游到一处丛山之中,那山千峰竞秀,树绿如烟。独立在一个山峰之上,四望群峰万壑,穷竭目力,不见人烟,也不见田畴屋宇。正在浏览四山景物之际,忽从远处一个山谷当中,发见一个很大的石岩。岩口仿佛有身体很小的人走动,只是因相隔太远了,看不分明。柳迟心中暗想道:此处四望没有人烟,怎的却有小孩在那石岩外面走动呢?我既到了这山中,不妨去那石岩跟前看个明白。柳迟从在清虚观得了清虚道人的指教,每日按时修炼,不曾间断,上黑茅峰遇吕宣良的时候,即已能轻身健步了。此时不待说更有进境,一日之间,信步游行六七百里路远近,能随意往还。两眼能望得见的所在,不须一会儿工夫就走到了。
柳迟因四望皆山,恐怕迷了方向,只得从高处直向那石岩奔去。已跑到近石岩不过一箭之地了,猛觉得脚底下一软,来不及腾身上跳,已全身掉下了陷坑。上面的泥砂石子,纷纷落下,将两眼迷得睁不开来。刚待举手揉眼,不知不觉的,手脚都已被绳索捆缚了。心想:这真奇怪,在这无人烟的万山丛中,如何会有这种陷坑?难道这深山里面,有落草的强盗吗?边想边动弹了几下。谁知不动弹还好,一动便觉得绳索更捆缚得结实了,不但手脚被捆,连身体头颈,都象有罗网包围了。两脚不因不由的站立不住,就如被人牵动捆脚的绳索般。两脚原来被捆在一块,一有人牵动,登时倒在坑里,随即听得陷坑外面,有脚步走近和谈话的声音,只是谈的甚么,一个字也听不懂,还夹杂着欢笑的声音在内,渐渐到了陷坑上头。
柳迟忍痛睁眼朝上看时,只见有七八个衣服装束和寻常人不同的大汉,围陷坑站着。有手拿钢叉的,有一手握弓,一手持箭的,像貌都带着几分凶恶的模样。但是都对着坑里狞笑,并用很严厉的语调,说了几句话,仍听不懂说的甚么。以神情度之,似乎是问柳迟的来历。柳迟回说了自己是来游览的,先脚踏下了陷坑的话。那几个大汉却像明白了。坑边有好几根绳索,垂入坑中,即有四五个弯腰握住坑边的绳索,同时往上一提,已提上坑来。柳迟以为,必替他解开捆缚的绳索罗网。谁知那几个汉子都不理会他,只顾大家谈笑。好一会,才有个人把柳迟提开坑边,由他直挺挺的躺在草地下。几个汉子七手八脚的,一半爬上树折树枝,一半用手中刀叉掘土。折树枝的,将树枝横架在陷坑上,掘土的就捧了土铺在树枝上。一会儿,已掩盖得随意望去看不出陷坑的痕迹了。便各操各的兵器,昂头掉臂的一路走去了,并没有一个人回头看柳迟一眼。柳迟见他们就这样不顾而去,倒不由得有些慌急起来,向那几人背后大声叫换了一阵,哪里叫唤得转来呢?
用尽浑身气力,想将绳索挣断,无奈那绳索是牛筋做的,又细又坚牢,更是打的活结头,越用力越捆得紧,越捆紧越皮肉生痛。周身的罗网,又包褒得没些儿缝隙,料知决挣扎不脱。也就懒得白费气力,将手脚的皮肉挣破。只好听天由命的躺着,静待有路过此地的人来解救。
幸亏柳迟在家做服气的工夫,已有了几分火候。能数日不吃东西,不觉得腹中饥饿。整整是那们躺了两昼夜,直到第三日东方还不曾发白的时候,才听得远远的有脚步声响。因这时天黑如墨,不看见是何等人,向那方面行走的。心里疑惑在这时分出外行走的,十九不是正经人。又恐怕言语不通,过路的人不肯解救,忍耐着不敢叫唤。这边的脚声刚听入耳,接着又听得那边也有脚声响了。伏耳静听时,两边的脚声,都越响越近,转眼之间,都响到身边不远了。就听得一个声音很清锐,好像十几岁的童子,先哎呀了一声,问道:“来的不是大师兄吗?这时候上哪里去?”这一个声音滞涩的答道:“原来是四弟啊,我有极紧要的事,须去托一个朋友,所以出来得这们早。四弟怎的这时候跑到此地来呢?难道是师尊特地教你来的吗?”那童子答道:“怎么不是?大师兄有甚么要紧的事,打算去托哪个朋友?”这人叹了口气说道:“师傅既是特地教你来,我的事也瞒你不了,不妨说给你听。一则可使你今日看了我的榜样,不再上我这般的大当,二则我原也有事想托你,不能不把情由告知你。你记得师傅的戒律,第一条的甚么?”童子仿佛带着笑声说道:“这如何会不记得呢?第一条是不许干预国家政事。”这人又问道:“是了,第二条呢?”童子答道:“第二条是不许淫人妻女。大师兄忽盘问我这些东西干甚么?”这人道:“那里是盘问你呢?老实对你讲罢,我于今犯了第二条大戒了。”童子又失声叫唤哎野道:“甚么话?大师兄怎的如此糊涂,居然会犯第二条大戒呢?这却怎么了,大师兄平日做事,又精明,又老练,究竟怎样生得美丽的一个女子,能把大师兄引诱得犯戒啊?”
这人道:“这种事连我自己也不明白,只好归之前生冤孽。若果是怎样生得美丽的一个女子,我就拼着性命为他犯戒,也还说得过去,死后不过受人唾骂而已。无如这番使我犯戒的女子,不但生得不美丽,并是一个凶而且丑的东西。若不是前生冤孽,注定了我今生的性命须断送在他手中,何至一时便糊涂到这一步。前几日我因惦记你二师兄,不知那条被虎爪伤了的左膀,完全医治好了没有,特地骑了匹马进峒里来,在蓝家盘桓了一日。见你二师兄的左膀,虽然抓伤的皮肉不大,但是抓断了筋络,伤口完全医好了,就是不能使劲,一使劲便牵得筋痛异常,再也不能干那与张三斗法的玩意了。你二师兄因废了那条胳膊的缘故,心里很不快乐。我在他家看丁他那不快活的神情,也很替他难过。遂不愿意多住,次日,即作辞出了蓝家。原打算到师博那里去的。
谁知行到一座石山脚下,忽然从半山中飞下一块石片来,那石片不前不后的恰好从马眼前擦过,将马惊得跳起来,无论我如何勒也勒不住。正在无法可施的时候,又是一块石片飞来,挨马屁股擦下。那马经了这一下,倒不乱跳了,扬起头,竖起尾,追风运电也似的向前飞跑。
“我回头看半山里,一个人影也没有。估量必是躲在石头背后。若没有人,石片决不能自行飞下山来,更不能打的这们巧。一时气忿不过,存411心要上山找那打石片的人算账。叵耐那匹马不争气,平日我骑着他长行,极驯良无比,独这日自受惊乱跳之后,简直如疯癫了的一般,只是放开四蹄,围着那座石山打转。勒他上山不听,勒他向大路上走也不听,足打了四五个轮回,才慢慢的收了劣性。向大路走了一会,我因放那打石片的东西不过,骑在马上,旋走旋回头望那山上。偶然大意了一下,在两条路分岔的地方,本应向左边走的,误向右边的路上走了。走过好几里,看丁山形不对,才发觉错了路。然不愿意回头,拚着多绕几里白路。
“可是作怪极了,右边这条路,竞越走越小,不似一条通行的大路。初走错的时候,在路上遇了好几个行人,我负气不肯问这路通甚么所在。及至越走越不成路了,想找个人打听打听,却走过几十里,不曾见有一个人。天色又看看要黑了,马因乱跳乱跑的时间太久,又走了几十里不曾休息,已疲惫得低下头,一步懒仳一步的颠着走。我在马上,更是又乏又饿。那时心里思量,只要有人家肯容我歇宿一宵,饱餐一顿,我真一生感激那人的大德,不问要我如何报答都情愿。
心里虽是这们思量,不过哪里寻得出这样一个人家呢?可怜我那时真是苦的不堪了,休说寻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