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奇侠传
何报答都情愿。
心里虽是这们思量,不过哪里寻得出这样一个人家呢?可怜我那时真是苦的不堪了,休说寻不着人家,便想寻一样大树,在浓枝茂叶之下打一夜盹,也无处寻觅。正自悔恨不该无端负气,才错走了几里路的时候,不肯回头,以致错到这一步,还不知得跑多少冤枉路。那时马也不能骑了,牵在背后,缓缓的行走。猛然见前面有灯光射出来,我心里这一喜,就如出门多年的人,一旦回了故乡,看见了自家门闾的一般。身体原已疲乏不堪的,灯光一落眼,登时显得精神陡长。急急的牵着马向灯光处走去,一点儿不觉得辛苦了。及走近灯光,就见一所土筑的房屋,约有十多间。
一望便知道是苗族中很有势力的人家,灯光从门缝里射出来。
“我上前敲门,听得里面有女子的声音说道:‘这时候来敲门的,多不是好人,不开的好。’又有个女子的声音答道:‘若不是有紧急的事,怎得这时候来敲门?不开使不得。’接着,门便开了。我趁灯光见房中有两个苗女,年龄大些儿的,约二十来岁,小些儿的约十七八岁。在不甚光明的灯光下看了,都生得艳丽似天仙,加以举止比汉人来得大方。我不由得心里略动了一动,然随即将心神按定了。拱手对那大些儿的说道:‘我系走错了道路的人,没地方歇宿。不得不恳求两位慈悲,许我在房檐之下,歇息到天明便走,不敢在宝庄上打扰。’那女子听了,且不回答我,笑盈盈的向那小些儿的说道:‘何如呢?我原料定不是有紧急的事,不至这时候来敲门。走错了路的人很苦,你瞧这人不是疲惫了的样子吗?’小些儿的向我瞟了一眼,也笑盈盈的点头。
二人又咬着耳根说了几句,将我的马系在门外,引我到另一间房里。
“我这时心里虽有些摇摇不定的意思,然而明白师傅的戒律第二条,不是当耍的事。竭力的把持着心猿意马。须臾,二人送了酒菜进来,好像是预备了专等我去吃的。我腹中正饥饿得得没奈何丁,怎么忍得住不吃喝?谁知那酒菜吃喝下肚,一颗心就糊涂起来了。我相从师傅学道十多年,不曾有一次动过欲火。这时候大动起来了,再也压抑不下,连身体都不知道疲乏了。那小些儿的女子,乘我欲火大动,不能把持的时候,悄悄的前来相就。前生的冤孽,到了这一步,那里还逃避得了?何须片刻工夫已犯过第二条大戒了。
“等到天明看那孽障的姿容时,简直吓我一大跳。满脸横肉,一口黄牙,凶恶丑陋,都到极处。和夜间所见的,截然是两个人。我心里明知是夙孽,还有甚么话说。惟有赶紧准备后事,拚着一死便了。我的兄弟,我的侄儿,我死后斗已付托有人,用不着再托你。我所欲托你的,就是我这个孽报之躯,若不托你替我掩埋,必至因我又害得许多人得秋瘟病。你能答应我么?”
童子似是沉吟了一会的样子,说道:“大师兄遇了这种可伤痛的事,只要是我力量所能做得到的事,那有不能答应的道理。不过,以我的愚见,人死了不能复生,圣贤无不许人悔过。就是师傅的戒律,虽说犯了,大师兄果能真心悔悟,师傅也没有不容改过的。即算师傅的戒律严,悔恨无用,也还有三条大路可走,何必就此轻生呢。”这人发出带悲哀的声音说道:“我若愿意走那儒、释、道三条大路,早已不从师傅学道了。现在的懦,我心里久已不觉得可贵,并且科名不容易到手,不得科名,在我们这一教,是不能算他为儒的。释家的戒律更难遵守。至于此刻的道家,比儒家更不足贵,都不过偷生人世而已。我未曾遇着师傅的时候,尚且不愿意走上那三条路去,何况受师傅熏陶了十多年呢,我的志愿已决,好老弟不用多费唇舌,只请快点儿回答我一句话。我急须去会朋友,不可再耽搁。”童子道:“既是大师兄的志向已决,我答应替大师兄经营丧葬便了。”这人道:“多谢老弟的好意。我死的时候还早,死的地方,也还不曾定妥,等到时日地址都选择停当了,自有消息给老弟。我去了。”一语才毕,柳迟就听得一阼其快如风的脚声,渐响渐远,渐不听得了。
柳迟打算不叫唤的,只因分明听得跑去的脚声,仅有一个,还有这童子不曾走开。遂朝着童子立着谈话的方向说道:“见死不能救,还学甚么道呢?”这童子听了,并不惊讶,倒走近了两步,说道:“不能救人的死,只要能救你的死,也就罢了。”不知柳迟怎生回答?且待第五十七回再说。
第五十七回 布机关猛虎上钓 合群力猴子称雄
话说柳迟听这童子回出来的话,竟象是已知道他被困在此似的。不由得心中纳罕。此时天色已将发亮了,朦胧晓色,看得出这童子就立在跟前。即忙说道:“你能救我,真感激不尽。我己被困两昼夜不能动弹了。”这童子即蹲下来,替柳迟解脱了身上的绳网。柳迟因为被捆太久,浑身都麻木得没有知觉了。绳网虽已解开,然四肢仍是不能动弹伸缩。正想运用工夫,使周身血液流畅。这童子已动手在柳迟身上按摩揉擦,柳迟觉得童子手到之处,和熨斗擦过一般,一殷热气,直透骨髓。一霎时间,就遍体融和,异常舒畅了。并不须童子帮扶,即坐了起来,拱手向童子称谢道:“我初到此间,情形不熟,误落陷阱之中。被几个土人捆缚起来,掼在这里。若不是足下前来相救,在这旷野无人之处,怕不就此丧了性命。我心里实在感激足下救命的大德。请问足下尊姓大名?我不揣冒昧,想与足下结为兄弟,往后慢慢的报答足下恩惠。”童子也拱手说道:“我是奉师傅的命,特地到这里来救你的。你不要感谢我,只应感谢我的师傅。我姓周,名季容。
我师傅就在离此地不远。派我来救你的时候,教我请你同到他老人家那里去。就去么?“柳迟道:”承尊师救了我的性命,就是他老人家不教我去,我也应当前去叩谢。但不知尊师法讳,怎么称呼?刚才听足下和那一位朋友淡话,方知道这里是苗峒。尊师是我们汉人么?“
周季容道:“我师傅姓方,讳绍德。因为收我二师兄做徒弟,才到这苗洞里来。二师兄叫做蓝辛石,是苗族里面的读书人,进了一个学,苗人本来都称他为苗秀才。自从拜在我师傅门下后,因欢喜显些本领给苗人看,苗人都改口称他为蓝法师,师傅和刚才在这里谈话的大师兄,都是宝庆人。大师兄犯了色戒,不久便要自杀,托我将来替他收尸。我想我大师兄的本领,高到绝顶,平日又恪守戒律,这回虽偶然欠了把持工夫,师傅谅不至十分责罚也,何必就要自杀呢?我猜想大师兄生性是个极要强的人,大约是因自己犯了色戒,知道师傅的戒律最严,犯了是决无轻恕的。
恐怕师傅重罚他,无面目见人,又不敢到师傅跟前求情,所以故意对我那们说。知道我现在日夜伺候师傅左右,看我能代替他向师傅求一求情么。殊不知这种事,我怎敢向师傅开口,即算我冒昧去说,师傅不但不见得听,说不定还要骂我呢。“柳迟道:”只要是一句话能救得一人性命,便是不相识的人也应尽力量去救,何况是同门师兄咧。不过这求情的话,出之足下之口,确不甚妥当。因为尊师传戒,务令受戒的敬谨遵守,毫不通融。足下年事尚轻,若见犯色戒的且可容情,或将以戒律为不足轻重。足下适才所虑的,实有见地。我承师尊救了性命,此去叩谢的时候,若能相机进言,必为足下大师兄尽力。“周季容听了,即作揖道谢。
此时红日已经上升,周季容在前,柳迟在后,面日向东方走去。才走过了两个山峰,柳迟忽听得一种很凶猛怕人的吼声,觉得发声的所在并不甚远。心里猜想是猛兽相斗,斗输了负痛哀号的声音。柳迟虽是在乡村中长大的人,然长沙乡下,人烟稠密,猛兽极少,这类吼声,并不曾听过。停步问周季容道:“听得么,这是甚么东西叫?”周季容伸手向前面一指,说道:“咦,那山洼里不是吊著一只上钓的老虫吗?那孽畜不小,只怕足有二三百斤呢。”柳迟卒听这话,还不懂得是怎么一回事,跟着他手指的方向一看,因阳光照眼看不分明。手搭凉棚看去,才见对面一个山洼之中,仿佛一根绝大的钓鱼竿,竖在地下,一只水牛般壮的斑斓猛虎,一条后腿被绳索缚住,鱼上钩也似的,倒悬在钓竿之上。钓竿太软,猛虎太重,只悬得钓竿弯垂下来,和引满待发的弓一样。那虎在半空中乱弹乱吼,绳索钓竿都被弹得来回晃动。柳迟看了诧异道:“这是甚么人,能将一只这们大的猛虎,生拿活捉这样的悬在竹竿上呢?”
周季容笑道:“哪里是人捉拿了悬起来的啊。这一带山岭,平日少有人迹,山中种种野兽都有,时常跑到平阳之处伤人。苗人都好武,欢喜骑马射猎,箭簇上都敷有极厉害的毒药。只是猛虎,金钱豹那一类的凶恶野兽,不容易猎得,因藏匿在深山的时候居多。而出来伤人的,又多是这种恶兽。所以就仿效我汉人的法子,在猛兽必经之地,掘成陷阱。阱中并有钩绳捆网,阱上盖些浮土。猛兽身躯沉重,踏在浮土上,登时塌陷下去,阱底有许多钩绳,陷下阱去的猛兽,不动不至被捆缚。只一动,便触着钩绳,即刻被捆缚了四脚。猛兽落下了路阱,安有不动的呢?但是只捆缚了四脚,一则恐怕捆不结实,二则恐怕齿牙厉害的,能将钩绳咬断逃走。更有一种捆网。
悬在陷阱的两旁,和钩蝇相连的,不用人力,只要牵动了钩绳,捆网自然能向猛兽包围拢来。猛兽越在阱中打滚,那网便越网得牢实。“
柳迟所到此处,笑道:“哈哈,不用说了,那是我亲身经历过的。我还只道是有人将我的手脚捆住呢,原来是触动了钩绳。怪道我初掉落下去的时候,手脚并没有被捆,因上面的浮土,纷纷洒下,把我两只眼睛迷得不能睁了,我举手打算揉擦几下,想不到就在这一举手时当儿,好像挠钩钩住了胳膊似的。一霎眼间,手脚就捆得不能活动了。那网也就跟着包囊上来,简直是苍蝇落在蜘蛛网里面,蒙头蒙胸的将我捆得连气也不能吐。若是那几个大汉不来,我这两昼夜,必就在那里受罪。”
周季容也笑道:“在里面受罪倒不甚要紧,就只怕有虎豹跟着掉下来,你被钩绳捆网缚住了不能动,恰巧给他饱吃一顿。你这两昼夜,幸亏是躺在那陷阱不远的所在,若在别处,怕不已成了虎豹口中的粮食吗。”柳迟道:“陷阱原是掘了等虎豹来堕落的,怎么倒幸亏躺在离陷阱不远的所在,才没被虎狼吃掉呢?”周季容道:“这道理很容易明白。这山里掘了个陷阱,只要曾陷过一只野兽,至少也有一个月,野兽都不敢跑到这陷阱周围数十步以内来。相隔的时候久了,禽兽毕竟不及人能长久记忆着,积久就忘怀了。你掉下去的那陷阱,大约在一月之内,曾陷过一只猛虎,所以那附近两昼夜没有野兽经过。因为陷阱在一年之内,最多不过能陷十来只野兽。
而一山之中,多掘也没有用处,于是就有这竖钓竿的法子。这法子是苗峒里猎户想出来的,也和陷阱一样,无论如何凶猛的异兽,都能活捉生擒。“
二人旋说旋走,说至此,已走到了钓虎的山洼。周季容便指给柳迟看道:“你瞧这钓猛虎的法子,想的巧妙么?”柳迟抬头看那只斑斓猛虎,吼也不吼了,动也不动了,只一对眼睛圆鼓鼓的突了出来,忿怒异常的神气瞪着二人,两边口角里的涎,直滚下来,地下淌一大块白沫,两前爪揸开来,和十只钢钩相仿,像是用力想抓爬甚么,一条五六尺长短,赛过竹节钢鞭的尾巴,不住的右绕到左,左袅到右,也像是要勾搭甚么,无奈四面虚空,有时偶然勾着了上面系后脚的掘索,却因绳索太细,又有无数五六寸长一个的竹筒,接连套在绳索外面,圆转不定,再也勾搭不牢。周季容指着绳索,说道:“这老虫是后脚在上,倒悬起来,这绳索外面的竹筒,便似乎没多大的用处。若是前脚误踏在铁钳里面,钓起来头朝上时,这竹筒的用处就大极了。如没有这些竹筒,这孽畜的爪齿,何等锋利,不问多牢实的绳索,也经不起几抓几咬。有了这又圆转又光滑的竹筒,那锋利的爪牙,就无所施了。”
柳迟看那虎的后脚弯上,原来有一把很粗壮的虎口钳钳住,绳索就系在铁钳这端的一个环上。
另外还有七八十同样的铁钳,都张开口悬在旁边,每一个钳上的绳索竹筒也同样。那竖着做钓竿的竹子,下半截足有饭桶粗细。周季容走近竹竿跟前,伸两手将竹竿围着,说道:“你在旁处曾见过这们粗壮的竹子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