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雷震九洲
李光夏所顾虑的这两点,当然不能说是没有理由。但还有一个理由,是李光夏不愿意说出来的。他父亲在临死之前,将天理会的“海底”交了给他,从那时起,他就算是正式的教徒了。“海底”是秘密帮会中的一种身份证明,他父亲将本身的“海底”传给他,这固然是特殊情形下的措施,同时也含有衣钵相传、勉他继承遗志的意义。
天理教是一个“反清复明”的组织,李光夏年纪虽小,但自小在帮会中长大,也懂得要严格遵守教规的。他的秘密只能让本教或本教所绝对信任的人知道,换言之即是对方至少也要是可靠的反清义士才能算是“自己人”。因此尽管竺家父女对他不错,但在这个意义上说,却还只能算是“外人”。
何况,李光夏至今尚未清楚竺尚父的来历,竺尚父性情怪僻,在李光夏眼中看来颇有几分“邪派”味道,而且他当初又是竺尚父的家人捉去的,在一个自尊心很强的孩子心里,更不能把竺清华的家当成他的家了。虽然他对于竺清华对她姐弟一般的感情也是十分感激,但他的秘密却始终未曾向她吐露。他是早有准备,一有机会,就要离开竺家的。他要找寻他的师父,他也要设法和本教中人联络,尤其要打听他的“林伯伯”林清的消息。如今好不容易盼得这个机会,他当然是不能再回竺家的了。
竺清华沉吟道:“可是京师重地,你、你一个人前去,这个,这个……我总是放心不下。”关切之情,溢于言表。
李光夏心中感动,说道:“华姐放心,我在京师也还有一些我父亲生前的好友的。
“而且朝廷鹰爪认识我的,也不过是祁连三兽等有限几人,他们也未必便在京师。我只要小心点儿,避过他们,也就是了。”
竺清华道:“不,我仍是放心不下。好吧,你既然定要前往京师,我和你同走!”
李光夏与竺清华相处年余,两小无猜,情如姐弟,虽说他早有准备,有朝一日,要与竺清华分手;但到了真正要分手之时,却也是十分难舍。
竺清华忽他说出要与他同去,李光夏听得此言,又惊又喜,但还是摇摇头道:“不,华姐,你不能和我一同去的。”竺清华道:“为什么?”一双明如秋水的眼睛,望着李光夏,等待他的回答。
李光夏迟疑片刻,终于说道:“华姐,你不知道的。我爹爹生前是钦犯,他死在朝廷鹰爪之手,我也是鹰爪所要追捕的犯人。此去京师,不同前往氓山,我,我不想连累你。”
竺清华道:“这我就更不能让你一个人去了。我不怕连累,我可以帮你去对付鹰爪。”
李光夏道:“你不怕连累,但你爹爹恐怕不愿意惹上鹰爪的麻烦吧?倘若咱们在京师发生意外,这不只连累你,还可能连累你的家人的。”
竺清华哈哈笑道:“这你就可以更放心了。我爹爹不但不怕连累,他还是要与朝廷作对的呢,不过,你不知道罢了。”李光夏道:“当真?”
竺清华道:“我几时骗过你,我有一次还听得他与老刘商议,说是准备时机一到,就要举事的呢。后来爹爹发现我偷听,严厉地告诫我,不许我说给别人知道。连杨梵也不能告诉。那时你还没有来。到你来了,我本来要告诉你的,但又怕无缘无故提起,反而惹你疑心,所以一直没有说。”
李光夏大喜道:“好,这就好了。”竺清华笑道:“咱们可以一同走了吧?”她只道李光夏是因有她同走而欢悦,还未曾完全明自李光夏说的这个“好”字,另外还有许多意思。
两人经过这次谈话之后,一路同行,感情又进了一层。李光夏虽然没有把天理教的秘密告诉她,但在心目中已渐渐把她当作自己人了。
一路无事,这一日来到了保定,这是天理教从前的总舵所在,也是李光夏的老家。
李光夏自小跟随父亲,懂得一些在敌人耳目遍布的地方应该注意的事情。他选择了黄昏时候进城,这时正是四乡来的小贩要赶着在城门未关闭之前出城的时候,也正是夜市未开,城中的店铺以及衙署都在休息准备吃晚饭的时候。他们这个时候进城,可以减少敌人的注意。
竺清华早已换了乡下姑娘的装束,李光夏也在脸上抹了煤灰,扮成一个穷小子模样。进得城来,竺清华笑道:“咱们这个模样,只怕客店不敢招待咱们。找什么地方住去?”李光夏道:“别忙,先去看看我的老家吧。”
李光夏经过老家门前,只见门上贴着官府的封条,封条上的那颗大印已经褪色,锁着大门的那把铁锁也已经生锈了。他是三年之前和父亲从家里逃出去的,三年之后回来,却只有他一个人了。而且是被关在自己的家门之外。不,这个“家”已被官府所封,下再是属于他的家了。
李光夏心情阵阵激动,不由得起了回一回家,看它一看的念头。
李光夏带着竺清华在比较冷落的小巷兜了几个因子,在街边卖“夜宵”的小摊子上吃了两碗汤圆,不知不觉已是过了二更。将近三更的时分。城中的店铺十之八九也关上了店门了。
走到无人之处,竺清华说道:“夏弟,咱们就在这街上浪荡一晚吗?你不是说城里有你爹爹生前的许多好朋友的?”
李光夏道:“事隔三年,不知他们是否还在这里?在这里也不知他们是否已经变了?我必须待打探清楚之后。才好去投奔他们。不过,你也不用担心今晚没有住的地方、你跟我回家吧,现在可以去了。”
竺清华遁:“回你的家?你的家不是已经封了?”李光夏道:“咱们不会从墙头跳过去吗?事情已经过了三年,大门的铁锁都生锈了,我想鹰爪们总不会一直留在那里看守吧?过了今晚,我再去找一个可靠的人。”
竺清华笑道:“跳过你家那道矮墙,容易得很,但我总是有点担心。”李光夏道:“我不信有那么巧就会遇上鹰爪。唉,我真想去看看我小时候住过的地方,看一看我爹爹妈妈的遗物,我妈妈是我们逃走那天死在这间屋子里的,也许还有她的遗物,也许完全失了,但我总是要去看一看的。即使碰上鹰爪,我也得偿偿我的心愿。”
竺清华给他说得也感到心酸,低声说道:“好吧,你别心伤,我陪你去。”回到李光夏的祖居,四顾无人。他们就悄悄地跳了进去。
在大门与厅堂之间,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庭院。这是李光夏小时候练武的地方,也是他玩耍的场所。他们父子都喜欢种花。
他还记得出事那天,他正在替两盆新种的兰花浇水。此时在月色朦胧之下,只见野草丛生,瓦砾遍地,李光夏十分伤感,弯下腰来,把破破的花盆拾过一边,又小心拨开野草,好像要找寻什么东西。
竺清华柔声说道,“你已经回到家了,咱们进去吧。”李光夏道:“我妈妈那天就是死在这个院子里的,那天一群鹰爪突如其来,我妈为了掩护我,给敌人杀死的。可怜她在倒下地之后,还在力竭声嘶的催我爹爹赶快带我逃走。我要看看这草丛里有没有她的遗物?我要看看泥上上还有没有她的血迹?”
草堆里跳出两只蟋蟀,嗅到鼻子的是一股烂泥腐草的气味。
竺清华拉拉他的手道:“夏弟,伤心无益。你要珍惜身子为你爹娘报仇,只要记着这血海深仇,也不必去找你妈的遗物了。”
李光夏站了起来,说道:“总算找到了一件。可惜不是那天她所遗下的东西。”拿在他手上的是一片瓷片。这是许久以前的事情了,有一天,李光夏的爹爹有个朋友从江西来,送给他一个景德镇出产的瓷器观音,那朋友走后,李光夏的母亲一声不响,就把观音摔到院子里,那些破片可能是当时没有扫得干净,还有一片遗留地上。当时李光夏只道母亲不喜欢这件礼物,直到后来,他碰见“千手观音”祈圣因,才知道母亲是因为憎恨这个绰号“千手观音”的女人,才把那个观音像打碎的。至于他母亲为什么憎恨千手观音,直到现在。他还是不很明白。
李光夏藏好那片瓷观音破片,走入内堂,黑暗中忽听得似是有人啜泣之声,而且这声音竟是来自他母亲生前所住的那间卧室。
竺清华不禁毛骨悚然,心道:“难道是夏弟的妈妈死不瞑目,知他到来,显灵不成?”
李光夏虽然不信鬼神之说,但此时他心情激动,竟是忘其所以,便即冲上前去,拍门叫道:“妈,我是夏几,我回来了!”
房门打开,一个女人的声音说道:“是夏儿么?我找得你好苦,你回来了这就好了!”
是女人的声音,但却不是李光夏的母亲。
李光夏呆了一呆,那女人已经擦燃火石,点亮了一盏油灯。
李光夏蓦地叫道:“原来是你,你为什么偷入我家?还占了我母亲的房间?”
这女人不是别人,正是“千手观音”析圣因。
原来祈圣因并没有死。那日她在东平镇虽然伤得极重,但得岳霆夫妇相救,服食了许多老山人参,经过一个多月的调养,早已是恢复如初,这次她也是要到京城打听她丈夫的下落的。
祈圣因和李光夏的父亲李文成是表兄妹,少年时候,青梅竹马,相处甚欢,在旁人眼中,都已把他们当作一对情侣。可惜后来长大之后,各有各的际遇,而李文成也发觉表妹的性情与他不甚相投,这才另择佳偶,与天理教中的侠女罗绔纨成了亲。祈圣因因此一气之下,远走关外,又过了许多年,才“下嫁”给辽东大盗尉迟炯的。
尉迟炯对她十分体贴,祈圣因也渐渐真心的爱上丈夫,但对于少年时候的一段深情,却仍是难以忘怀的。尤其在李文成死后,她不能代李文成抚养遗孤,更是伤心不己。
这日她路过保定,怀念旧情,于是也像李光夏一样,不顾一切偷偷的进入李文成的故居,追寻旧梦,悼念故人。
祈圣因以为李光夏早已落在敌人之手,不料今晚在他家里,意外相逢,自是惊喜交集,恨不得将他搂入怀中。
可是李光夏的心情却不一样,他想起母亲当年打碎“观音”之事,对于母亲所憎恨的人,他也自自然然怀着敌意。
祈圣因听得李光夏出言斥责他,心里十分难过,说道:“夏儿,许多年前,我为了妒忌你的母亲,曾和她动过手。我斫了她一刀,她也刺了我一剑。虽然彼此受伤,但总是我先去招惹她的。这件事情,我一直都在后悔,也爪怪你母亲恨我。但我却是想在你的身上,赎我的罪的。夏儿,你也还在恨我吗?”她心情激动之下,对李光夏说得很是坦率。
李光夏已经是开始懂得男女之事的孩子了,听祈圣因说得这样坦率,这才恍然大悟,心道:“原来如此。这么说来,她当年虽然是妒忌我的妈妈,却也是深爱我的爹爹的了。”李光夏最崇拜父亲,对于一个曾经深深爱过他父亲的女人,不觉减了几分敌意。
祈圣因接着说道:“那天你不肯跟我走,却给那头独角鹿骗了去,我又是伤心,又是害怕,怕他门不知将你怎样折磨,怕从此不能再见你了。你父母双亡,我是私下发了誓,要为你爹娘尽点心事,将你抚养成人的。你给敌人骗去,叫我如何对得住你死去的爹娘?这几年来我一直都在找你,天幸今晚终于见着了。想来你现在也该明白独角鹿不是好人了吧?夏儿你还在恨我么?”祈圣因说得动情,不觉珠泪潸潸。
李光夏年纪虽小,却很能辨别是非,那年在他知道受了独角鹿的欺骗之后,尽管他仍然对祈圣因无甚好感,但已知道她并非坏人了。此时他听了祈圣因这一番真情流露的出自肺腑之言,也不由得感动得流下泪来,终于抽抽噎噎的叫出了一声:“姑姑!”
祈圣因热泪盈眶,揽着李光夏道:“孩子,你认我了?你原谅我了?”李光夏道:“姑姑,你为了我,冒了许多险,吃了许多苦,我妈倘若地下有知,我想她也不会再恨你了。”
在祈圣因满是泪痕的面上绽出了鲜花般的笑容,说道:“好,你这么说,我也就心安了。此地不宜久图,我们还是趁早走吧。
我有地方可以安顿你们。这位姑娘是——“直到现在她才有空间及竺清华。
竺清华道:“我名叫竺清华,我和光夏是结拜姐弟,夏弟在这世上并无亲人,今日你们姑侄重圆,我,我也是非常欢喜。”
祈圣因听了竺清华的语气,已经明白几分,又见竺清华姿容绝俗,心中更是欢喜,笑道:“不,他现在己是有两个亲人了。”竺清华怔了一怔,随即明白祈圣因所指的另一个亲人就是自己,双颊不禁泛起一片晕红。
祈圣因道:“好了,我们可以走了。”话犹未了,忽听得似有衣襟带风之声,从屋顶掠过,若非祈圣因听觉灵敏,等闹之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