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功贼
张文琪听了,脸上先是一喜,随后又变得一片惨然,“张某没能守住黎阳,已经辱没了祖宗一次。岂可以身事敌,再让张家列祖列宗蒙羞?大王别逼我,张某虽然败于你手,这张脸面,却是要留着见祖宗的!”
王二毛对三言两语劝降这个书呆子本来就不报什么希望。听对方如此回应,笑了笑,命人将其拖了下去。另外一名都尉张猪皮对郡守的人格和胆略依旧心存几分佩服,凑上前,低声劝道,“二毛兄弟,你真的非杀他不可么?”
“杀什么杀。来人,把他押到大牢中,好吃好喝伺候着!”王二毛苦笑几声,命令弟兄们将已经引颈待戮的张文琪上了镣铐,关入衙门之后的囚牢。“老子先不杀他。老子让他看看,怎么才是真正的好官!”
说罢,他也不理睬张文琪的抗议,径自走回郡守之座。端端正正坐稳,深深吸了一口气,然后哑着嗓子命令,“来人,将黎阳仓司仓给我带上来!”
喽啰们答应一声,从俘虏堆中连拉带拖,将黎阳仓司仓汤德才押上大堂。那司仓大人却远没郡守张文琪有骨气,不待别人踢,立刻“扑通”跪倒,一边叩头,一边哭喊道:“大王饶命,大王饶命,小的就是一个看粮库的,可是从来没干过什么坏事啊!”
“看你这点尿性!”王二毛十分不齿对方的为人,低声唾骂。
“威…。威…威…。;唔…唔…唔”临时客串衙役的亲兵们也觉得汤德才太给刚才那名官员丢脸了,齐声喝响堂威。才喝了一遍,汤德才已经吓得瘫在了地上,官袍湿了一大片,也顾不上羞耻,扯着嗓子哭喊道:“大王,我真的没干过坏事啊。最多偷过几袋子米,但不是死罪啊!”
“住嘴!”王二毛差点给他气乐了,用力一拍桌案。“本官不管你偷没偷过粮食,本官问你,黎阳仓到底有多少存粮?你那里有没有个总数?”
“有,有,绝对有!”黎阳仓司仓汤德才听闻对方拿自己有用,精神不觉一振,“小的那有一摞账本,最近十年,进出粮库的每一笔粮食都记录在上面。小的每个月都会核对,即便有差错,也差不过千石之数!”
“我问你到底有多少粮食,没说要查你的账本!”王二毛又拍了下桌子,命令对方不要说废话。
千石之数,在司仓官员只算个小误差,黎阳仓存粮之巨,自然是可想而知了。但汤德才报出的数字却远远超出众人的预想,非但将喽啰们惊得目瞪口呆,连一些哭喊求饶的官吏们,也愣愣地停止了哭声,张大了嘴巴。
“黎阳仓是先皇为备荒所建,一内有粮窖一千一百二十五个。如果全部装满,每仓可放粮食八千石……”(注1)
王二毛听得眼前一黑,差点从座位上栽下来。顾不得保持形象,他双手扶住桌案,大声问道,“现在呢,每座粮窖都满着,还是空着?”
司仓汤德才想了想,如实回答,“满,大部分都满着!杨,杨玄感运走了一些。李,李将军给百姓分发了一些。但,但,那只是九,九牛一毛。只是有些仓里的粮食放得时间太长,已经不能吃了!”
“***,宁可粮食放得不能吃,也不肯赈济百姓,狗官还好意思在老子面前装高深!”王二毛连连拍打桌案,又是惋惜,又是气愤。他的老家馆陶距离黎阳仓没多远,借助渡船,三天便可以走一个来回。但在他的童年记忆里,饿肚子的时候却远远高于有饭吃的时候。
想到家门口守着座大粮库,自己却总是饿得头晕眼花,一股无名怒火再度冲上了他的顶门,“你们这个狗官,自己偷就偷了,怎么还忍心让粮食都烂掉。不知道那都是汗珠子掉地上摔八瓣才捡回来的么?他***,我看你等全都他***该杀,谁都不冤!”
“大人,冤枉啊。大人!”没料到王二毛说翻脸就翻脸,司仓汤德才俯身于地,放声嚎啕。“我等只是守粮库的,哪有胆子开仓放粮啊!即便,即便是郡守大人,也得先上了折子,等朝廷批复下来,才能动仓里边的粮食……。”
“大人,不是我等见死不救!今年冬天的折子递上去了,等朝廷批复下来,已经是明年秋天。该饿死的,早就饿死了!”另外一名衙门的书吏唯恐遭受池鱼之殃,抢先替自己辩白。
王二毛怒气冲冲地拍了会桌案,却没心思再去杀人。咬了咬牙,森然道,“汤司仓,我问你,你可知道哪座粮仓里边的粮食是完好的,哪座里边的粮食是烂掉的?”
“这?”逃生的机会就在眼前了,汤司仓却发现自己很难抓住,犹豫了好一会儿,才如实禀告:“小人,小人也不太清楚。小人麾下还有很多仓长,库兵,平素都是他们负责照看粮食。小人只管记个总数!”
“那你手下的爪牙呢?”王二毛喘了口粗气,继续追问。
汤司仓向大堂外的人堆看了看,毕恭毕敬地回答,“小人麾下一共有三十名仓长。二百多名库兵。库兵全跑光了,仓长跑了十几个,被大王麾下的好汉们砍了四个,剩下的都在外边跪着呢!”
注1:据史料,大隋依次设立了黎阳仓、河阳仓、含嘉仓、广通仓、洛口仓。其中最大的洛口仓规模为,粮窖三千个,每窖存粮八千石。这五大粮仓经历了隋末战乱居然没消耗尽,直到贞观年间,还有隋朝的陈粮可以拿出来赈灾。
第一章 秋分 (七 中)
话音方落,大堂外又响起哀鸣一片。十几位束手待毙的仓长们个个喊冤,都道自己薪俸低廉,任务繁重,基本待遇和大户人家的长工差不多,根本不该被算在官吏之列。王二毛听着觉得好笑,也不纠正这种荒唐说法。略作沉吟后,大声命令:“既然尔等都不想死,我要尔等帮我做些事情,尔等愿意么?”
“愿意,愿意,小人一百二十个愿意!”汤司仓用膝盖向前挪了几步,头如捣蒜。“大王用得着我等,是我等的福分。您只管下令,我等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倒不用尔等替我去赴汤蹈火!”王二毛撇嘴冷笑,“我要教教姓张的怎么当官,在这黎阳城内开仓放粮。你们这些家伙既然掌管库房多年,平日没少向自己家里边偷。自然应该知道哪些粮窖里边的米粟比较新,哪些粮窖里边装的全是陈米……”
“大,大,大王不敢。不,不,不,大王,打死我等,我等也不敢动官仓的粮食啊!”没等王二毛把话说完,司仓汤德才又趴在地上嚎啕起来,“私开官仓,那是要族诛的大罪啊。大王,您就开开恩,放小的一回吧。小的下辈子做牛做马,也要报答您的恩典!”
王二毛又好气,又好笑,用力拍了下惊堂木,大声喝道,“给我闭嘴!本官放粮,关你们这些鸡零狗碎屁事。去年杨玄感和李旭两个随便搬粮食,狗皇帝不也没把你们怎么着么?别跟我说去年的粮仓不是你们管。如果你们这些家伙再推三阻四,老子就不用你们了。我不信这么大个黎阳城,就找不出几个肯替老子干活的来!”
所谓不用,自然是一刀砍了了事。汤司仓等人不敢再讨饶,一边红着眼睛抹泪,一边低声告解,“大王饶命,大王饶命,我等听您的吩咐就是。但就我们这几个人儿……”
王二毛眉头一皱,“怎么,还嫌人少了?老子不用你们帮忙搬粮食,老子只要你们在旁边记记账。总计搬出多少,一笔一笔地给老子记录在案。若是谁敢偷偷私吞,老子定要他的好看!”
汤司仓吓得一边抹头上的冷汗,一边连声答应,“不敢,不敢!小的肯定一笔是一笔记录清楚!”嘴上喊得响,心中却暗自纳闷,“这伙天杀的强盗,抢粮食就抢粮食是了,还记帐做什么?”
“柳老三,你带二十名弟兄押着这群狗官先去粮仓准备!”王二毛摆摆手,命令扮作衙役的柳老三先将汤司仓和他的手下押走。然后向大堂外看了看,低声命令,“将班头赵拐子给我请上来!”
“带赵拐子!”亲兵们成心凑热闹,扯着嗓子喊道。
班头赵拐子几个时辰前在城门口中计被俘,此刻正跪在雪地里等死。猛然听到堂上有人喊自己的名字,以为大限已至,腿一歪,直接瘫在了地上。两名如狼似虎的亲兵扯起他的胳膊,拖拉着向堂上走。到了大堂中央把手一松,赵拐子立刻扣住地面上的石头缝,死活再也不肯起身。
“大王,大王饶命。小的有功,小的有功啊!”一边挣扎,他一边哭诉。
王二毛被此人的话弄楞了,顺口问道:“我从来不认识你,你有什么功劳?”
“小人,小人就是被大王骗了,把大王当做饥民放进城里的那个!”抱着最后一线希望,赵拐子哭哭啼啼地辩解。“小的,小的上有八十老母,下有未满周岁小儿……”
“那你多大了?”王二毛给逗乐了,继续顺嘴盘问。
“小的今年三十有五!”张拐子老老实实地回答。随后立刻意识到一个三十五的男子家中不可能有八十老母,孩子也很难满足才周岁这一指标,磕下头去,继续哀鸣,“小的全家老少都凭小的一个人养活,大王您要杀了小的,就等于杀了小的全家。小的放大王入城,没功劳也有苦劳…。。”
“谁说要杀你了!”王二毛不耐烦地摆手,“我来问你,这黎阳城的住户,你是否熟悉?”
“小的……”赵拐子想回答说不完全熟,又怕因为无用而挨刀。犹豫了一下,硬着头皮吹嘘道:“小的当差二十多年,对城里情况在熟悉不过了。如果大王再给我配上些老弟兄,保证连只老鼠都能替您挖出来!”
王二毛想了想,十分干脆地命令,“我把黎阳城的所有衙役,捕快都调归你管,再派几个人协助你。哪个不听话,你给我一刀砍了!”
赵拐子发觉自己死里逃生,还大权在握,立刻来了精神,挺起胸脯来回应道,“大,大王要小的做什么,小的就做什么!”
王二毛点点头,笑着命令,“你带着所有衙役去黎阳仓协助放粮,凡是城内百姓,每人都可以领二百斤米或者粟。排队领取,不得重复领取,如果有人贪便宜冒领,你负责将其揪出来正法!”
“小,小的得令!”赵拐子一听只是带人维持秩序,精神愈发抖擞。扭头看看还在外边跪着的同僚,心中好生佩服自己的运气。
“你先下去挑人。肯跟着你去维持秩序的,随便挑。挑剩下的,老子直接砍了!”王二毛挥挥手,命令赵拐子退下。
大堂外的差役、捕快们见到活命机会,早已喜出望外,哪个还敢嘴硬不服?见到赵拐子走近,立刻陪着笑脸祈求,“赵大哥,赵哥!”“赵前辈,赵前辈”“拐子兄弟,拐子兄弟!”直把赵拐子拍得晕晕乎乎,如踏万顷白云之上。挑了这个,难以拒绝那个。不知不觉间,竟然把所有衙门里的官差、白员都挑了出来,站在身后密密麻麻排了好几排。
“你自己每人可以领二百斤粮食。粗细随意。”王二毛也不计较,笑了笑,大声吩咐。
“谢大王赏!”众官差无需训练,把平素常喊的“大人”两字换成“大王”,喊得既顺口,又整齐。
“但是,你等得帮忙往外抬粮食。老子麾下没那么多人手,无法干这力气活!”王二毛点点头,继续吩咐。
抬粮食再累,总比把命丢了强。众差役连声答应,脸上丝毫不敢带出半分敷衍之色。王二毛叫来心腹弟兄袁守绪,命令他带着五十余号弟兄将衙役们押到粮仓候命。然后又叫来张文琪的师爷,命其以巨鹿泽张大当家的名义起草告示,通知百姓们明天一早到黎阳仓门口领取粮食。紧接着又从太守大人的后宅中找来一堆仆役,闲人,命令他们将放粮告示四下张贴。
大堂外还绑着一批替张文琪请命闲汉,这些家伙本来打定了注意要以死报效张文琪的善待之恩,此刻见土匪头子非但没杀张太守,反而比张太守更懂得大伙需要什么,一个个垂头丧气,再不敢自称仗义敢言。
王二毛命人将他们一并带上大堂,笑着讥讽道:“张郡守给你们碗粥吃,你们就感激得恨不得将命都卖给他。老子给你们每人二百斤粮食,让你们一家大小活过这个灾年,你们是不是也跟老子表示表示?”
众闲汉们羞得脸红脖子粗,嚅嗫了半天,终于有人带头回应道:“张大人肯施粥放粮,这黎阳城内不知道多少人都靠着每天两碗粥才得以活命。我等受了他恩,自然不能看着他稀里糊涂的被杀。大王你敢把黎阳仓开了赈济城中父老,我等当然也欠了您的人情。日后只要您吩咐一句,无论做什么,哪怕是去挡刀子,挡箭,我等也绝不皱一下眉头!”
“算你们这些泼货有良心!”王二毛笑着咧嘴,“来人,把他们身上的绳子全解了吧。给他们每人发一根棍子,到街上去帮忙维持秩序。”
立刻有亲兵上前,用刀子割断绳索。众闲汉活动活动被捆?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