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经
“色经”:天堂鸟工作室出品,杨国胜整理发行。
交流QQ:2486567269 407275620 请注明“书友”字样。电子邮箱:aa988998@87book。com
1。性知识普及篇
推荐阅读指数:五星
忠告:少儿不宜,卫道者慎入。
《性的历程》
第一章:上古王权时代的性文化(夏商周三代与春秋战国) 思潮(1)
且且且
——*崇拜
“祖”字的由来是“示”在左边为神,“且”在右边为男根,合在一起,便是以男根祭神之意。
男女两性在外表上的最大差别主要是在生殖器上,男性生殖器崇拜自然就是*崇拜。
原民最初以鸟纹象征男根,这是因为鸟头与*头相似;鸟生卵,男根也有卵(睾丸);蛋白与Jing液相似,所以“玄鸟生商”的神话,其实也隐喻着对男性生育时所作贡献的追认。那时人们便注意到,如果男子不同女子*,女子就不会生孩子。在《旧约全书·创世记》第三十章中的拉结就是持这种观念的人:“拉结见自己不给雅各生子……对雅各说,你给我孩子,不然我就死去。”
后来人们开始制作出各种各样的石男根,以高耸的巨石、塔、石柱等物作为男根的象征,毕竟这一形象比较直观。
生殖器崇拜很快泛滥,《周礼》上说:“镇圭”一尺二寸长,“天子守之”;“桓圭”九寸长,“公守之”;“信圭”七寸长,“侯守之”;“躬圭”五寸长,“伯守之”;此之谓也。这个圭就是握在手上的*,谁的权力大,谁的生殖器就越大,所以圭成为古代贵族朝聘、祭祀、丧葬时所用的礼器,通称为“笏”。
到了汉朝,圭又演变为大臣上朝专用的手板了。大臣上朝时把要上奏的提要,写在“笏”上面,以防忘记。最初的象征性含义却慢慢丢失了。
今天通用的文字“且”,就是男根的象形。不论是在甲骨文还是金文之中,虽笔画有异,形态则一。根据造字原则,“祖”字的由来是“示”在左边为神祇,“且”在右边为男根,合在一起,便是以男根祭神之意。
阮元《揅经室一集》“释且”中说:“古文‘祖’皆‘且’字”,到了小篆出现,才在“且”字旁边加上“示”字旁,成为“祖”字,并说:“《说文》训‘且’为荐,字属象形。”至于象什么形,这位儒学大师吞吞吐吐的就是不肯明说。
古人祭祖多用牌位,牌位就是木主,它的形状就是一个典型的“且”字。这是因为中国儒家执迷于孔子的“祭如在,祭神如神在”。那么选择什么作为祖宗的形象最合适呢?那当然是*了。因为没有*,哪来在灵前哀毁骨立的孝子?
古代是否像我们现在也以*的壮伟为荣呢?翻检资料可知,司马迁在《史记》里头曾经形容过*秦宫的嫪毐在这方面的特长,并名之为“大阴人”。而到了唐朝,一代女主武则天多内宠,很多毛遂自荐的人,除了提到自己的外观容颜俊美之外,还乐意展示自己的“硬件设施”,直接说自己“阳道壮伟”。
到明清两代,由于*的泛滥和*的流行,这样的观念可以说抵达了前所未有的巅峰,我们先来看看《*》的第八十回,西门庆终于纵欲身亡,死在了“战斗”的第一线,他的狐朋狗友为了悼念他,请一位水秀才写了一篇祭文。这篇祭文本质上便是将西门庆本人比做一根“壮伟”的*:
维灵生前梗直,秉性坚刚,软的不怕,硬的不降。常济人以点水,恒助人以精光。囊箧颇厚,气概轩昂。逢乐而举,遇阴伏降。锦裆队中居住,齐腰库里收藏。有八角而不用挠掴,逢虱虮而骚痒难当。受恩小子,常在胯下随帮。也曾在章台而宿柳,也曾在谢馆而猖狂。正宜撑头活脑,久战熬场,胡为罹一疾不起之殃?
性的历程 第一章:上古王权时代的性文化(夏商周三代与春秋战国) 思潮(2)
且且且
——*崇拜
“祖”字的由来是“示”在左边为神,“且”在右边为男根,合在一起,便是以男根祭神之意。
男女两性在外表上的最大差别主要是在生殖器上,男性生殖器崇拜自然就是*崇拜。
原民最初以鸟纹象征男根,这是因为鸟头与*头相似;鸟生卵,男根也有卵(睾丸);蛋白与Jing液相似,所以“玄鸟生商”的神话,其实也隐喻着对男性生育时所作贡献的追认。那时人们便注意到,如果男子不同女子*,女子就不会生孩子。在《旧约全书·创世记》第三十章中的拉结就是持这种观念的人:“拉结见自己不给雅各生子……对雅各说,你给我孩子,不然我就死去。”
后来人们开始制作出各种各样的石男根,以高耸的巨石、塔、石柱等物作为男根的象征,毕竟这一形象比较直观。
生殖器崇拜很快泛滥,《周礼》上说:“镇圭”一尺二寸长,“天子守之”;“桓圭”九寸长,“公守之”;“信圭”七寸长,“侯守之”;“躬圭”五寸长,“伯守之”;此之谓也。这个圭就是握在手上的*,谁的权力大,谁的生殖器就越大,所以圭成为古代贵族朝聘、祭祀、丧葬时所用的礼器,通称为“笏”。
到了汉朝,圭又演变为大臣上朝专用的手板了。大臣上朝时把要上奏的提要,写在“笏”上面,以防忘记。最初的象征性含义却慢慢丢失了。
今天通用的文字“且”,就是男根的象形。不论是在甲骨文还是金文之中,虽笔画有异,形态则一。根据造字原则,“祖”字的由来是“示”在左边为神祇,“且”在右边为男根,合在一起,便是以男根祭神之意。
()免费电子书下载
阮元《揅经室一集》“释且”中说:“古文‘祖’皆‘且’字”,到了小篆出现,才在“且”字旁边加上“示”字旁,成为“祖”字,并说:“《说文》训‘且’为荐,字属象形。”至于象什么形,这位儒学大师吞吞吐吐的就是不肯明说。
古人祭祖多用牌位,牌位就是木主,它的形状就是一个典型的“且”字。这是因为中国儒家执迷于孔子的“祭如在,祭神如神在”。那么选择什么作为祖宗的形象最合适呢?那当然是*了。因为没有*,哪来在灵前哀毁骨立的孝子?
古代是否像我们现在也以*的壮伟为荣呢?翻检资料可知,司马迁在《史记》里头曾经形容过*秦宫的嫪毐在这方面的特长,并名之为“大阴人”。而到了唐朝,一代女主武则天多内宠,很多毛遂自荐的人,除了提到自己的外观容颜俊美之外,还乐意展示自己的“硬件设施”,直接说自己“阳道壮伟”。
到明清两代,由于*的泛滥和*的流行,这样的观念可以说抵达了前所未有的巅峰,我们先来看看《*》的第八十回,西门庆终于纵欲身亡,死在了“战斗”的第一线,他的狐朋狗友为了悼念他,请一位水秀才写了一篇祭文。这篇祭文本质上便是将西门庆本人比做一根“壮伟”的*:
维灵生前梗直,秉性坚刚,软的不怕,硬的不降。常济人以点水,恒助人以精光。囊箧颇厚,气概轩昂。逢乐而举,遇阴伏降。锦裆队中居住,齐腰库里收藏。有八角而不用挠掴,逢虱虮而骚痒难当。受恩小子,常在胯下随帮。也曾在章台而宿柳,也曾在谢馆而猖狂。正宜撑头活脑,久战熬场,胡为罹一疾不起之殃?
性的历程 第一章:上古王权时代的性文化(夏商周三代与春秋战国) 思潮(3)
想来如果西门庆泉下有知的话,一定会非常喜欢这篇文字,并对这位水秀才不吝赏赐的。
为了获得足以傲视群伦的“壮伟”之物,古人在这方面的想象力可以说远远地超越了时代。比如《*》一书中的男主人公未央生,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居然冒险实行了一项骇人听闻的手术——将狗的*组织移植到他的*上使之粗壮长大。当他遇见能够满足他的心愿的天际真人时:
未央生道:“这等,学生不能待,还是为人之学罢了。方才见尊禀上有‘能使微阳变成巨物’这八个字,所以特来请教。不知是怎样方法才能改变?”
术士道:“做法不同,大抵要因才而施。第一,要看他本来的尺寸生得何如;第二,要于本来尺寸要扩充多少;第三,要问他熬得熬不得,拼得拼不得。定了规矩,方好下手。”
未央生道:“这三件是怎么样,都求老先生明白指教,好得学生择事而行。”
术士道:“若是本来的尺寸不短小,又于本来尺寸之外扩充不多,这种做法甚容易,连那拼得拼不得、熬得熬不得的话都不必问,只消用些药敷在上面,使它不辨寒热不知痛痒,然后把药替它熏洗,每熏一次洗一次,就要搓一次扯一次。熏之欲其长,洗之欲其大;搓之使其大,扯之使其长。如此三日三夜,就可比原来尺寸之外长大三分之一。这种做法是人所乐从的。若还本来的尺寸短少,又要于本来尺寸之外扩充得多,这种做法就要伤筋动骨了。所以要问他熬得熬不得,拼得拼不得。他若是个胆小的人,不肯做利害之事也就罢了,若还是爱*不顾性命的,就放胆替他改造。改造之法,先用一只雄狗、一只雌狗关在空房里,它们自然*起来。等它们*不曾完事之时,就把两狗分开。那狗肾是极热之物,一入阴中长大几倍,就是精泄后还有半日扯不出来,何况不曾完事?而这时节先用快刀割断,然后割开雌狗之阴,取雄狗之肾,切为四条。连忙把本人的阳物用麻药麻了,使它不知疼痛,然后将上下两旁割开四条深缝,每一条缝内塞入带热狗肾一条,外面把收口灵丹即时敷上。只怕不善用刀,割伤肾管,将来就有不举之病,若肾管不伤,再不妨事养到一月之后,里面就像水|乳交融,不复有人阳狗肾之别。再养几时,与妇人干事那种热性,就与狗肾一般。在外面看来,已比未做的时节长大几倍;收入阴中,又比在外的时节长大几倍。只当把一根阳物变做几十根了,你道那阴物里面快活不快活?”
《*》的故事虽然是小说家言,不过足可概见以“阳道壮伟”为荣在那个时代何等的根深蒂固,以至于能够支撑男主人公以百倍的勇气,拼了命、不要命地接受这一手术。
也也也
——女阴崇拜
“也”字和用来象形男性生殖器的“且”字相对应,是用来象形女性生殖器的。
其实男根女阴的崇拜不独中国为然,世界各地都有,便是近在我们身旁的印度,在古代他们所信仰的印度教的一个支派中便以“六芒星”为图腾,此图腾乃是男根和女阴的结合体。男女合二为一,能源循环不绝,大抵是各民族文明一发端便有的觉悟。
性器官、怀孕、分娩本来都是一种自然现象,可是原始人把它看得十分神秘。女性生殖器的象征物,最初主要是子宫或肚腹,还有*。初民先以陶环、石环等为女阴的象征物,其后则以鱼的形象作为女阴象征,这是因为鱼形特别是双鱼与女阴十分相似,其二则是鱼的繁殖力很强,当然这也和原始初民都经历过漫长的渔猎时期有密切关系。
性的历程 第一章:上古王权时代的性文化(夏商周三代与春秋战国) 思潮(4)
关于女阴崇拜,古代的书中有很多记载。发展到后来,居然有了压邪、克敌的新功能,以至于在古代战阵交攻中用之不辍。明朝的小说《封神演义》中描述,两军对阵,一方施用妖法,搞得天昏地暗;另一方则举起“万点梅花帐”以破这妖法。这个“万点梅花帐”是什么东东呢?就是许多Chu女*时,Chu女膜破裂所流的血染就的布帐,因此威力无比。
据俞炫的《临清纪略》记载: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山东发生了以王伦为首的暴动,攻打到临清城,官兵在城墙上看见王伦队伍中有一个身着黄绫马褂的人,坐在南城对面几百米的地方,看样子像是一个首领,口中念念有词。于是官兵移动许多炮筒,瞄准射击,当时的炮弹被称为铅丸,群轰而下,却都在那个人面前一两尺的地方堕地。城墙上诸位军官正束手无策之时,忽然有老兵把一个*带到城墙上,解下她的内衣,并露出*对准那个人,再下令放炮。众人看见铅丸依旧堕地,不过忽然跃起,正好打中那人的肚子,一时间兵民欢声雷动。
到了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在京城久攻洋人使馆区——东交民巷不下,当时主战的徐荫轩相国是个笃信程朱理学、昧于中外大势的糊涂虫,居然相信洋人之所以坚持那么久,是因为洋人让使馆里的妇女赤身*围绕在一起,以御枪炮,并戏称之为“*阵”,当成一种快事在翰林间宣讲,而且居然还有人相信,也是一大奇闻。这件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