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经
此书共分《卑弱》、《夫妇》、《敬慎》、《妇行》、《专心》、《曲从》、《和叔妹》等七篇,提出了女子“三从”之道和“四德”之仪。《卑弱篇》认为女性生来就不能与男性相提并论,所以要对家务勤勤恳恳。《夫妇篇》虽认为丈夫比天还大,须敬谨服侍,但是前提是夫不贤则无以御妇,其次才说,妇不贤则无以事夫。《敬慎篇》认为阴阳殊性,男女异行;阳以刚为德,阴以柔为用;男以强为贵,女以弱为美。内容主要是如何通过放低身段,取得丈夫的欢心,维持家庭的和美。《妇行篇》订定了妇女四种行为标准:妇德,妇言,妇容,妇工。妇女备此德、言、容、工四行,方不致失礼。《专心篇》强调“贞女不嫁二夫”,强调“夫者天也;天固不可逃,夫固不可违也……故事夫如事天,与孝子事父,忠臣事君同也”。《曲从篇》教导妇女要善事男方的长辈,逆来顺受。《和叔妹篇》说明与丈夫的兄弟姐妹相处之道。
概而言之,此书就是希望女性以柔顺来维系家族中的和谐关系。
其实班昭写这本书的目的,无非是为了教训自家的孩子,如何在男权社会中找准自己的定位,这样才不会吃大亏,完全是一片私心。她坚持女人一定要接受教育,虽然这是一种绝对服从丈夫的教育,然而这种教育在那个时代并没有被付诸实践,因为确实是太偏执了。我们只要想象一下现在社会流行职场教科书的那种热潮,就可以知道班昭的用意是要自家的女儿通过对丈夫的绝对服从而最后取得对整个家族的影响力。说好听一点是终南捷径,说不好听一点就是歪门邪道。
断袖之恋
——倾国倾城的第一号*
哀帝发现董贤枕着他的袖子睡得正香,不忍惊动董贤,随手拔剑割断了衣袖,这才起来。
成哀之世是西汉王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汉成帝刘骜之纵欲可谓不惜一死,甚至达到了视死如归的程度。他的后宫佳丽成群,内宠众多,然而除了赵飞燕和赵合德之外,他还迷恋*,是一个典型的双性恋者。
富平侯张放少英俊,而且十分聪明,他的曾祖父也是官拜大司马,他的母亲还是公主之女,可谓满门显贵。他与汉成帝的关系,虽为君臣却又像是兄弟。他经常陪从成帝微服出游,正所谓“斗鸡走马长安市,*浪迹五陵中”。张放“与上卧起,宠爱殊绝”。成帝甚至将皇后的侄女嫁给张放,其婚礼极尽奢侈华丽之能事,赏赐更以千万计。
因为受宠幸过多,张放引起许多贵族特别是几个国舅的妒忌,他们因此联手,在太后面前进谮。太后也认为皇帝正是年富力强之时,却行为不检,都是张放所致,所以就找了一个罪名,把张放放逐到外地去了。
性的历程 第二章:军事帝国时代的性文化(秦汉魏晋南北朝) 掌故(4)
汉成帝十分想念张放,多次召张放回京,又多次迫于太后的压力而流着泪再叫张放离开,可谓屡征屡遣。每次分离之后,存问消息,音信不断。过了不久,成帝驾崩,张放也日夜思念,以至于“思慕哭泣而死”。历代的史家对张放都没有什么好感,认为他对君主不是不爱,但是“爱而不忠”,是“仁义之贼”。
如果我们还在感慨汉成帝与张放之间的真挚“爱情”的话,则汉哀帝与董贤之间的“爱情”更是惊天地而动鬼神了。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同性恋者的故事。
建平二年(公元前5年)的一天,汉哀帝下朝回宫,看到殿前站着一个人,正在传漏报时,哀帝随口问:“那不是舍人董贤吗?”因此让人引上前来说话,这一见之下,哀帝为之魂飞魄散,没想到天底下居然有如此美丽的男子,当日即拜为黄门郎,并封董贤的父亲为云中侯,即日征为霸陵令,迁光禄大夫。
从此汉哀帝对董贤日益宠爱,同辇而坐,同车而乘,同榻而眠。很快又加封他为驸马都尉侍中,旬月间赏赐累巨万,贵震朝廷。董贤不仅长得像个美女,言谈举止也十足像个女人,“性柔和”、“善为媚”。汉哀帝常常借口赐洗沐,将他留在宫中,不肯放他出去。因为董贤老是不能着家,汉哀帝更特别下诏,让董贤搬到皇宫里头,又封董贤的妹妹为昭仪,位次皇后。
()好看的txt电子书
有一天,两人一起睡午觉,董贤把哀帝的衣袖压在身底,哀帝睡醒了想起身,发现董贤枕着他的袖子睡得正香,不忍惊动董贤,随手拔剑割断了衣袖,这才起来。
随着宠爱的加深,汉哀帝不顾朝野上下逐渐强烈的反董贤的声势,一意孤行,下令在自己的陵墓旁为董贤建一墓,以便生则同床,死则同|穴。这些引起了大臣们的反对,批评皇上对董贤的封赏太过分,但哀帝根本不听。当三位大臣以退还官爵相威胁,逼汉哀帝远离董贤时,汉哀帝仍不以为意,索性将爵位全部封给董贤。董贤此时才二十二岁,却官拜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集“三公”于一身,“权与人主侔”,以致从匈奴来的使臣看到这么年轻的大臣,也十分惊讶。
哀帝觉得这样还不够,在临死前,甚至还要像尧舜禅位那样将帝位让给董贤。其实董贤这位享尽宠爱的美男子性情极其温和,老实本分,从来没有利用自己和皇帝的关系弄权,反而总是处处忍让。但是汉哀帝不懂得“爱之适足以害之”的道理,丞相王嘉因为说了董贤的不是,即被汉哀帝投入监狱而死。正是汉哀帝的所作所为,一步一步地将董贤逼上了黄泉不归路。
不久,哀帝病情越发严重,董贤即被禁入宫。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六月,二十六岁的哀帝突然病死。太皇太后让王莽出来支持朝政。王莽极力弹劾董贤,不许他进宫,剥夺了他所有的权力,缴回他的大司马印,并令他在家中听候罪罚。
董贤知道大祸已然临头,只好和妻子一起自杀,也算是为哀帝殉情。王莽疑心其假死,命人开棺验尸,没收其财产,居然有钱四十三万万之巨。他的亲属,抄家的抄家,流放的流放,下场悲惨。他死后也不得安身,据说被鞭尸之后,草席一裹便被扔在了城郊。
长门赋,怨无穷
——中国第一位女同性恋者
宫女们当然不是天生的同性恋者,只是由于长期的幽闭,因得不到与异性接触的机会而造成极度的性饥渴,从而性意识发生了转变。
性的历程 第二章:军事帝国时代的性文化(秦汉魏晋南北朝) 掌故(5)
陈阿娇是汉景帝的姐姐馆陶长公主刘嫖的女儿。她母亲原想把她许给当时的太子刘荣,却招到刘荣的母亲栗姬的拒绝。馆陶公主于是将目标转向王美人的儿子刘彻。一次,她抱着刘彻说:“彻儿长大了要讨媳妇,这些宫女你要哪一个?”刘彻当然明白这句话的含义,当即回答:“如果能娶到阿娇,愿盖金屋以贮之。”有了刘彻“金屋藏娇”的许诺,长公主心花怒放,缠着景帝答应了这门亲事。其后,长公主不遗余力,使刘荣失去太子之位,由刘彻取而代之。
景帝病逝,刘彻登基即日践约,让陈阿娇的梦想变为现实。除了住进金屋之外,阿娇更被立为皇后,一时娇贵无比。但刘彻为人*,在有了卫子夫之后,更是三千宠爱集于一身。
陈阿娇为人骄傲,善妒,最致命的是她虽然贵为皇后之尊,却一直没有儿子,史书记载,阿娇为了治好自己无子之病,前后花了九千万钱。
在看到卫子夫得宠之后,她意不能平,多次大吵大闹,寻死觅活,令汉武帝非常恼怒。陈皇后妒火中烧之余,几次对卫子夫暗下毒手,却没将之弄死,反而被卫子夫察觉。卫子夫奏告武帝,武帝勃然大怒,但想起馆陶长公主对自己的拥立之功,还是压下怒火,没有处置陈皇后,只是再也不去她那里了。
当得知卫子夫怀孕之后,出于嫉妒、怨恨、焦虑、无奈,陈阿娇居然求助于巫蛊之术。一位名叫楚服的女巫告诉她,自己有法术能让皇帝回心,但需昼夜祭祀,合药服之。同时又以巫蛊诅咒卫子夫等得宠的嫔妃。根据记载:“(陈阿娇)使女巫着男子衣冠帏带,与后寝居,相处若夫妇。”
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巫蛊事情败露,汉武帝派酷吏张汤严查此案,前后牵连三百多人。最后,楚服伏诛,皇后废处长门宫。
陈阿娇之所以受到处罚,主因自然是巫蛊,但“上闻穷治,谓女而男淫”,可见她以皇后之尊却去大搞女同性恋实在大大丢了皇帝的脸。
巫蛊案后,馆陶长公主刘嫖非常惭愧,向汉武帝道歉。汉武帝说:“皇后所为不轨于大义,不得不废。”但他保证,“后虽废,供奉如法,长门无异上宫也”。
陈阿娇退居长门宫之后,为了挽回汉武帝,以千金求得司马相如写下《长门赋》:
夫何一佳人兮,步逍遥以自虞。魂逾佚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独居。言我朝往而暮来兮,饮食乐而忘人。心慊移而不省故兮,交得意而相亲。……
可惜,这篇流传千古的绝妙好文虽然让汉武帝欣赏到了司马相如的文采,却没能让他回心转意。几年后,陈阿娇在悲愤中,带着《长门赋》中所描摹的苦闷抑郁的情绪,离开了人世。
陈阿娇与楚服是中国有案可稽的第一例女同性恋。其实不论在哪个朝代,宫禁之内女同性恋一直在暗暗地流行。宫女们当然不是天生的同性恋者,只是由于长期的幽闭,因得不到与异性接触的机会而造成极度的性饥渴,从而性意识发生了转变。据《汉书·外戚赵皇后传》记载,到了汉成帝之时,中宫使曹宫与官婢道房“对食”。应邵注曰:“宫人自相与为夫妇名对食,甚相妒忌也。”
其后“对食”作为同性恋的隐语千百年来也一直在宫中流传。“对食”最初专指女子同性恋,到后来,女子与阉者的不正常行为也称“对食”了。不过,“对食”偶尔也能遇见状元郎。五代十国的南汉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太监王朝,南汉皇帝规定,做状元者,必先受宫刑。这些受阉的状元多成为宫女的“对食”伴侣。故罗履先《南汉宫词》云:“莫怪宫人夸对食,尚衣多半状元郎。”
性的历程 第三章:贵族帝国时代的性文化(隋唐五代时期) 思潮(1)
验Chu女,用守宫,快快乐乐好轻松
——古代最流行的婚前验贞方法
上古时期,由于还是*时代,所以只能把生下来的第一个孩子杀掉。
古汉语里头,“处”是待在家里的意思,如果古代有王威这样整天待在家里的作家,就该叫做“处家”了。
曾经有人问我,古代有没有处男这个词?那是没有的,但是有“处士”一词,该词意为不出来当官的男人。至于Chu女的意思,就是养在深闺的女人;养得太久了以至于嫁不出去的,就叫做老Chu女了。
这样看来,Chu女本来是不值钱的,因为嫁不出去嘛,没人要嘛(开个玩笑)。
说起来,在上古时期,原民有“杀首子”之风。没办法,这是因为那时候是*时代,大家都在乱搞,所以只能把生下来的第一个孩子杀掉,免得白养了一个“野种”。至于女人是不是婚前就发生了性关系,没有人去管,也管不了。
()免费电子书下载
不过,自从有了贞节观念,Chu女就越来越吃香了。因此如何科学地婚前验贞、鉴别Chu女就被提上研究日程了。我们的老祖宗发明了一种让人耳目一新的技术,叫做“守宫”。金庸的小说《神雕侠侣》就写到小龙女在没有被尹志平玷污之前,手臂上点着殷红夺目的“守宫砂”。一被破身之后,手臂上的守宫砂就自动消失了。神奇啊,实在是太神奇了。
那到底什么是“守宫”呢?其实就是壁虎,属于蜥蜴的一种。因为它经常守伏在屋壁宫墙,捕食虫蛾,所以叫这个名字。壁虎在中药里头是常见药,直到现在还有不少老中医会开出这样的方子,据说能够主治:小儿脐风,久年惊痫,小儿撮口,心虚惊痫,瘫痪走痛,历节风痛,破伤中风,疠风成癞,漯疬初起,小儿疳疾,蝎伤,反胃膈气,痈疮大痛等疾病。
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养生方》上说:“取守宫置新瓮中,而置丹(于)瓮中,令守宫食之。须死,即治,□轧画女子臂若身。即与男子戏,即不明。”马王堆汉墓出土之帛、简书的写作年代在汉文帝之前,最晚也不会迟于战国晚期至汉初。
而《淮南子·万毕术》载:“守宫饰女臂,有文章。取守宫新舍阴阳者各一,藏之瓮中,阴干百日,以饰女臂,则生文章,与男子合阴阳,辄灭去。”这个药方,只需守宫雄雌各一只,无须别的药物和入,但是还没有用到朱砂。
先秦两汉时期其实是不怎么重视Chu?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