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经
有些古代民族十分崇尚裸体,他们在一些特殊场合有时还保留了裸体的习惯,如古代埃及十三王朝期间,作战时人们就赤裸着身体。古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也有裸体竞技,当然并非自古如此,最初,运动员在腰下有一块兜布遮住生殖器。在公元前720年的第15届古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一个叫奥耳士波斯的运动员的兜布意外地脱落了,在场的人都为他的健美体魄所震惊,从而为奥林匹克委员会开了裸体竞技之风。不过,任何妇女都是不准参加运动会的。
当时,裸裎袒裼也被视为宗教的虔诚与神圣。公元前480年希腊大战波斯舰队的萨拉米战役告捷的时候,著名的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才15岁,他曾被誉为雅典最漂亮的青年。为了庆祝这个胜利,他在显赫的军容和战利品面前,按照旧俗,赤裸全身用舞蹈来表演贝昂颂歌,向阿波罗神致敬。公元前4世纪末,亚历山大东征经过特洛伊时,和同伴们在阿喀琉斯墓上的柱子周围裸体赛跑,表示对阿喀琉斯的敬意。
这种对人体美的欣赏贯穿在此后两千多年的雕塑、绘画和其他艺术形式中。在埃及出土的公元前2400多年前第五王朝时期的浮雕中,有不少裸体女性形象。在埃及古王朝时期,祭司在执行职务时也有裸体的,其中也包括女祭司,在古代的墓壁画上可以看到女祭司的形象,她身披一件透明的披肩,除了肩部略有装饰以外,全身几乎是裸露无余。对神的表现也是如此,如埃及最受欢迎的女神爱西斯也常以裸体的形式出现,爱西斯是生育和繁殖的女神。在第十八王朝的国王谷的阿曼胡泰波二世的墓中,石棺上就有裸体的爱西斯浮雕像,十分精致、生动。在埃及十八王朝西底比斯纳克特等法老的墓壁画上,保留了很完整的表现埃及古代贵族生活的画面,贵族们大宴宾客,贵妇人们上身的披肩还未披上,露出饱满的Ru房;舞伎是裸体的;托着一盘食物侍候宾客的女奴全身赤裸,画面上还刻意描画了她们女阴三角的部位。
第五章 百花齐放的性文艺 Xing爱绘画与雕塑2
公元前4世纪后期,以阿芙洛狄忒为代表的裸体女神形象出现了,从此翻开了历史上女性裸体艺术新的一页。黑格尔指出:“女爱神阿芙洛狄忒(连同漂亮的库匹德一起,这个男爱神由古老的巨灵族的爱略斯变成一个男孩)代表人类的性欲和同类爱之类的感情。”一个从天上来到了人间的裸体的爱与美的女神——阿芙洛狄忒,实质上就是一个大家都能在精神上占有、从审美上得到满足的女性,这是人类的性欲在艺术上的一种宣泄方式。
1820年2月,在爱琴海的米罗斯岛上,一个农夫在一座古墓旁整地时意外地挖掘到一尊女性的大理石雕像,农夫知道这是有价值的东西,立即埋回原地,并报告了法国领事,法国方面十分重视此事,花钱要买;可是希腊方面又来争夺,双方几乎动武。以后经过多方交涉、斡旋,这个雕像终于运抵巴黎,1821年3月2日,法国国王路易十八正式接受献礼。这尊雕像被称为“米罗的维纳斯”。
“米罗的维纳斯”的面世,引起了欧洲社会的震动,它表现出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女神的面部表现出古典希腊女性的典型特征,形象端庄、娴静而凝重。体形健壮而修长,直立而多变,整个身躯起伏转折、强弱交替、形影错落,尤其外轮廓的曲线变化更体现出女神婀娜多姿的效果。人们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能得到一种美的享受。
从雕像的完整性看,最大的遗憾是失去了双臂。可是,正因为这样,却掀起了一股考证热潮,“米罗的维纳斯”进一步闻名世界。后来,专家们推测这尊雕像在罗马时代已失去了双臂,所以它又以“断臂维纳斯”著称于世。有许多雕塑家想把这双断臂补上,但一切尝试都是“画蛇添足”,最后的结论是:保持断臂反而是最美的形象!
维纳斯也许正是爱和美的女神,她大大地推动了人类艺术的发展前进,几百年来,有关维纳斯的各种绘画与雕塑不断出现,其中许多是世界名作,这方面的例子举不胜举。
古代对男性雄健刚劲之美也十分推崇,在这方面有大量的绘画与雕塑名作,最著名的是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在一代巨人《大卫》问世后将近四个世纪,欧洲面临着一个更大的变革时期。19世纪末,又一代“英雄形象”出现了,这就是以罗丹的《青铜时代》等为代表的一批裸体男性雕塑,人们可以从中看到男性对自己力量的自豪感,力的灵化在艺术中得到了更具体、更形象的显现。
艺术是反映生活的,时代的转换决定了艺术题材的转换,时代的兴衰决定了艺术的兴衰,至今人们还是可以从许多艺术形象来看到古代性文化的发展。例如,古希腊人对性的态度是十分开放的,从那时开始流传的许多希腊神话,都充满了各式各样的Xing爱情节,从天神宙斯开始,到大大小小的各位神祇,几乎都有或多或少的爱情生活和性生活,后世据此创作了一系列传世的绘画和雕塑。在这类题材中,维纳斯和丘比特、潘和萨提儿最为常见和有名,前者为浪漫的、优美的和温情脉脉的,而潘和萨提儿都是半人半兽的怪物,他们都是喜爱欢娱,嗜酒好色,耽于淫欲,他们是性欲无度的男性Se情狂的象征。
欧洲中世纪是个理性下地狱的野蛮时代,文化艺术的发展自然也是畸形的。在这个时代,希腊古典社会中那一个个健美的人体、那一幕幕饱含世俗趣味的生活图景完全绝迹了,裸体形象更成了渎神的罪过,在禁欲主义的铁蹄下,当年被认为是爱和美的化身的维纳斯,现在被看成是“女妖”,见之立刻予以毁灭;教堂中大型壁画,其中裸体的人物都被“穿上衣服”。当时占主流的许多宗教绘画里,耶稣是艺术的主体,虽然所画的也是人,但是,不论是耶稣、圣母或是圣徒,一个个都形容枯槁,表情呆滞,缺乏生气,他们不是有血有肉的人,不过是抽象的灵魂的符号而已。在神学家们看来,只有那个眼不能见但又无处不在的抽象的上帝,才是至圣至尊至美的,而人的存在不过是上帝的存在的证明罢了。
在基督教文化中,还有一种特殊的女性,即殉教圣女,当时也成为绘画的主题。中世纪所流传的圣女故事大都是一个模式:出身名门的美丽的Chu女决心献身基督,拒绝了许多男子的追求,有些有权势者心怀邪恶的肉欲,当目的未能达到时,就陷害她,施加一切酷刑。这些刑罚并不是一下子就将圣女处死,而是轮流使用不同的刑罚折磨她。这些圣女不但能够忍受种种非人的折磨,而且遍体鳞伤在一夜之间痊愈,次日又从容地迎受新的刑拷。圣女的这种行动,也就是对耶稣受难的一个模拟复现。
这方面的名画有福朗凯的画家所作的《圣·芭芭拉之殉教》、匹欧波的《圣·爱佳莎之殉教》、《圣·加德琳之殉教》、里贝拉的《圣女埃格尼斯》和谢米拉斯基的《狄耳刻式之殉教》等,画面都是一个被剥光衣服的少女,一个个目光贪婪地异教徒刽子手围着她,对她施加残酷的折磨甚至于以铁钳夹Ru房、以刀割Ru房。古希腊优美的人体艺术在中世纪又复活了,而这是在一种多么残忍的情势下的复活!本来,对人体美的欣赏和对基督的崇敬是不相容的,而现在却这样统一起来了,通过这些画,人的欲望、施虐的刺激和受神的庇荫,都得到了满足。
第五章 百花齐放的性文艺 Xing爱绘画与雕塑3
文艺复兴时期来临了,人性开始复苏了。雕塑和绘画经过很多世纪,培养了文明社会所特有的高雅和美好的两性关系,丰富了人们Xing爱的审美内容。继古希腊罗马时代之后,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成为这一领域的一场新的、真正的革命,完整的和谐的人又堂堂正正地走上艺术舞台,成为雕塑和绘画的基本题材了。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一反基督教教堂圣像画之常规,为人体恢复了名誉,揭示了人体的生命力和美。这个时期的艺术不同于古希腊罗马时期的艺术,它不仅表现人体外在的和生理方面的美,而且着力于刻画人的面部,把面部作为反映人的情绪、感情、追求、享受等精神世界的一面镜子,从而创造了美与和谐的新的、更高的形式。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最高表现是在绘画方面。绘画色彩的柔和与丰富最能反映人的感情和内心活动的多样性,它的广袤深邃的背景又能对人物刻画起着不可取代的烘托作用。这种艺术使人的性本能变得高尚起来,与美的感受紧紧地联在一起。
米开朗基罗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艺术家,他不但精于雕刻、绘画,而且是一位诗人、建筑家。他和达·芬奇、拉斐尔并称为文艺复兴“三杰”。他于1475年生于佛罗伦萨附近,小时候哺育他的奶妈是一个石匠的妻子,所以他说过:“靠了我的奶妈的奶,我才拿得起雕刻刀和锤子来创造形象。”他的一生都在艰苦地进行艺术创作,在佛罗伦萨处于外族入侵的时刻,他还亲身参与过保卫城池的斗争,并被任命为卫戍总督和城防工程的督造者。他一生没有婚娶,曾经和一位侯爵夫人维多利亚有过一段柏拉图式的恋爱,但在对方不幸逝世后,他就一直过着孤寂的生活,而把全部感情和精力倾注在艺术上,在绘画和雕塑上都创造出一系列不朽的经典作品。
()
文艺复兴时期的圣母和维纳斯是当时理想的女子形象,她们丰富了人们的审美视觉,充分体现了人的美。达·芬奇和拉斐尔的圣母像《利塔的圣母》、《岩间圣母》、《贝努阿的圣母》、《塞迪阿的圣母》、《西斯廷圣母》等则别有情趣。这些女性形象有一种内在的吸引力,一种含蓄的迷惑力;她们的面容安详恬静,令人神往。海涅曾经说过:“装饰着寺院的那些妩媚动人的圣母形象深深地印在未婚夫的心上,而未婚妻也仿佛是把自己一颗炽热的心奉献给了一个不同凡响的圣徒。”
文艺复兴早期,即15世纪时的画家桑德罗·波提切利,用优美细腻的笔触描绘维纳斯的形象。女神从金色海浪中诞生的那幅画中,维纳斯站在波涛上的一片大贝壳上,赤身裸体,带着少女的娇羞;她的身体体现着和谐纯洁的理想,金色的长发随着春风飘动,披散在双肩,一直垂到腿上。他的著名作品以一对少男少女为主题,画面上充满了春的诱惑、春的气息,其味隽永。
威尼斯画派的代表人物(乔尔乔内、提香、维罗内斯和丁托列托等)创作了很多精美的油画,从色彩上丰富了对女性裸体的描绘。他们坚决抛弃了将人体掩盖起来的衣物,恢复了多神教对人体的看法。威尼斯派画家在绘画构图方面也有创新,在绘画史上他们第一次把裸体女子画成静卧姿态,而不是直立或侧身而立,即使这种姿势也并不是刺激肉欲,而是温柔、恬静、抒情、蕴藉,给人以美好的精神享受。
继文艺复兴时期所完成的美学革命之后,古典主义时期(17世纪和18世纪前半期)、启蒙运动时期和浪漫主义时期(18世纪到19世纪),以及现实主义时期(19世纪到20世纪),新的艺术创造层出不穷。这是一个连绵不断的历史发展过程,是对人性的观察深度和对这种本性的审美感知的精度相结合的发展过程。
这个时期绘画的大师和代表人物是鲁宾斯、伦勃朗、哥雅和安格尔等。19世纪上半叶,安格尔的油画《泉》、《浴女》和《宫女》等都使人耳目一新,这些画以简洁的形体和纤美的线条把女性的外在美和内在美融合在一起。在《泉》这一作品中,一位柔美的少女举着一个水罐使泉水汩汩而下,观赏这幅画也正像一掬清泉在心头汩汩流淌,沁人心脾。
马奈、德加、西斯莱和雷诺阿等画家的创作又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他们勇敢地摒弃了学院派绘画的古板守旧、拘泥细节和缺少生气的画风。他们所画的人物色彩鲜明、新鲜丰富,犹如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之中,使人感受到爱情和生命的美好。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和《奥林匹亚》等都是不朽的名作。
19世纪后期的罗丹如同一朵奇葩出现在世界艺坛上。他除创作了大批裸体男女雕塑外,还最善于刻画拥抱与亲吻等男女情爱的细节,表达真切而优美的内心感情,他的作品《吻》和《拥抱》成为不朽之作,这些作品和性具有更密切的联系。
在罗丹的这类作品中,还有一尊表现Xing爱的感情更为深刻与细致的作品,这就是《永恒的偶像》,作于1889年。作品中一个少女跪在岩石上?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