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面皇后 作者:暮日流年(17k女生站vip2013-07-31完结)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大家
…
…
☆、第001章 和亲(1)
北帝二世十二年,光秃秃的柳枝正在吐芽,北方大地上覆盖的冰雪慢慢融化成一汪东流的春水。
简约的送亲车马已经驶入城内,黄色的大旗打出“南”字草书,在帝都百姓仰望的好奇眼神和热切的议论声中,带着一缕南方温润的水汽,最终停在了北朝还蒙着二月春寒的朱漆宫门前。
华丽的花轿前,骑着高头大马引路的戎装男子跳下马去,侯在同行的一顶小轿前。轿子刚停稳,从里面走出来一名俊俏的青年,长眉凤眼,唇似朱丹,颇有几分妩媚的意味。或许是这张脸太过耀眼,所以他一出轿。立即引来无数女子的尖叫。
不过更多围观的人则是冲着他的身份,为一睹皇室风采而来。毕竟祺王北野瀚书向来美名在外,才华、人品都是一等的好,所以这一次皇帝才会派他远赴南朝与使节谈判;众人都翘首盼望着最后的结果。
“祺王爷。”戎装男子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却是不卑不亢。
祺王唇角噙笑,道:“墨将军和公主稍待片刻,本王这就进宫向皇兄禀告。”他的声音极富磁性,听起来沉稳冷静,好像丝毫不受外界干扰。
“那就有劳王爷了。”戎装男子又躬了下身。
祺王不自觉地瞥了一眼坐在花轿中的人影,一种不可名状的感觉涌上心头。惟愿她能够梦想成真,只可叹,此所愿,并非彼所愿。他打开手中折扇,另一只手背在身后,大步流星地踏入了宫门。
待王爷的背影消失在门后,围观百姓的视线才更多地转移到了停留在宫门前的车马队上。
最华丽的自然是被四面大红色轻纱环绕的婚车,四个角上都缀着红色穗子的璎珞,实木雕刻的底座和架子,绘着鲜花和蝴蝶的细腻纹络。微薄的阳光笼罩着喜色的花轿,里边那端坐的璧人若隐若现,就好像被清晨的薄雾笼罩着,看不分明。数十日行程,除了在驿站打尖儿下榻,其余时候她似乎永远是那一个姿势,一动不动地坐着,安静得像一棵生根的树,氤氲着南方的温润。
“这就是那个来和亲的南朝公主啊?”
“也不知长什么样。南朝可别随随便便送个公主过来就想糊弄咱们!而且,谁知是真公主还是假公主。要是今日谈不拢,还不得灰溜溜地滚回南朝去。”
“不会吧,我可听说这是南朝前皇后的嫡女,历朝最美的长公主。”
“南朝的皇后外戚不是反贼吗?”
“那还真像母女。老的在家窝里斗被砍了,小的又出来和外邦联姻。啧啧啧,南朝灭亡,当真指日可待!”
外面讨论得热火朝天,没有人注意到坐在轿中的人影身子微微一颤,凤冠上的珠帘也晃动了几下,发出细碎的响声。轿外守候的婢女听了这闲言碎语,脸上流露出不悦,有些忧心地回头看着轿里,小声道:“公主……”轿中人轻轻抿起那两片镶嵌在细嫩白皙的下巴之上的红唇,向婢女摇了摇头,示意不必理会。
这时,宫门“吱呀”一声打开来,出来一名昂首挺胸的老太监,将手中的拂尘一扬,中气十足地宣道:“吾皇有旨,宣使者携和顺公主觐见,其余人殿外等候。”
戎装男子卸下佩刀交与宫人,然后走到花轿前,单膝跪下,拱手道:“属下墨云,恭迎和顺公主下轿。”
此话一出,周遭的嘈杂声更加肆无忌惮地涌来,几乎淹没宫门。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花轿上。之前说话的婢女上前将花轿正前的纱帘拢到两边,用金玉钩子挂住,显出轿子里那坐在白色天鹅绒上的妙曼女子的身影。女婢上前搀住公主的手,扶她起身。她从珠帘后抬起那双秋水横波目,先是盯着眼前宏伟的宫门出了一会儿神。皇宫,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她的眼中蓦地染上一丝悲戚的色彩,逃也似的垂下了眼眸。随身侍卫已经躬身在车旁放下了木梯;公主弯腰迈着小步走下。那一头如瀑般的乌黑长发从肩上披散下来,像王母娘娘用玉簪划破天际喷薄而出的银河,随着凤冠的飘带一同荡漾。
墨云上前伸出手想要扶住她。
公主的步伐停顿了一下,瞥了墨云一眼,然后才把胳膊放在了他的手心里。
墨云小心地扶她下来。她的发丝扫过他的手背,好像挠醒了他心里极力隐藏的某一部分思绪。他怔了怔,一动不动地看着她,似乎满怀心事,却又无话可说,以至于想得太深入而忘了收回与公主交缠的手臂。
她静静地看了他半晌,不动声色地抽回手来,转向侯在一旁的婢女。墨云被这触动才回过神来,竟是一阵失落,仿佛手心里原本紧捏的东西被无声地抽空,从此以后再不可得,甚至不可想。他垂下眸,思索了片刻,然后才若无其事地吩咐了属下带上贺礼与贡品,随公主大驾入宫上殿。
上了九十九级大理石阶梯,来到金銮殿前。
北朝众大臣分列殿内两边,满脸严肃地看着和亲队伍。
女婢搀着公主走入殿中,墨云紧随其后;其余人则在殿外等候。公主行至大殿中央停下,低着头,目光却仍瞟到前方高位上端坐的男子脚上的长靴上绣着的二龙吐珠。她当然知道,无论南北,龙终究是天子的象征。
墨云走上前,向龙椅上的皇帝拱手道:“南朝使者墨云,奉吾皇之命,护送和顺公主南宫氏苍梨远赴北朝,请求与北皇和亲。惟愿两朝冰释前嫌,结束多年鏖战,交友谊之邦,从此携手并进,开创盛世之朝。”
这一番话虽然文邹邹,但说的人却是刚劲有力。墨云虽无佩刀与铠甲,大将之风仍不减分毫。只是殿上,却久久没有回答。墨云保持着拱手的姿势,慢慢变得有些僵硬。出于礼仪,他无法看到北皇的眼睛,也就无法揣度他的心思。
就这样看似对峙一般地耗了一会儿,连静默在一旁的苍梨公主也感觉出气氛有些尴尬。她斗胆凭借凤冠珠帘掩面,抬起双眸粗略地打量龙椅上的男子。早听说北二世北野湛溪风流倜傥、霸气浑然天成,苍梨原本不太信,可这风轻云淡的一瞥,却如见惊鸿在世。
北野湛溪高坐龙椅之上,一身金色龙袍,头顶玉冠;肤如羊脂,多少少女也不及;剑眉星目,眸中似有星辰万千,是看不穿、猜不透的浩瀚银河。唯有那紧抿的唇,含苞待放的花儿一般,在他线条柔和的脸上,显得有些多情。可这份情,却又被他冰冷的眼神禁锢着。原不像无情人,可又说不出来的拒人千里。他在看着墨云,轻蔑之色毫不掩饰。
“皇兄,南朝此次请求和亲颇具诚意。两朝交战已久,是该迎向一个新纪元了。”祺王出列请求道。
“可一山不容二虎,南朝与我对峙多年,积怨已深。如果老臣没有记错,就连这位墨将军也是出身将门世家,世世代代都与我北朝作对。这门亲,不能答应。”一老臣态度强硬地说。
“正因如此,南朝皇帝才让墨将军做和亲使者,表示莫大的诚意。”祺王反驳道。
北野湛溪毫不理会两人的争执,看着墨云,挑眉问道:“墨家一向是我北朝大军的劲敌,主战态度强硬,怎么到了你这一代,就成了屈辱求和的缩头乌龟?”
墨云一怔,不知所谓地看着北野湛溪。原想自己好歹也是南朝使者,虽然是来求和,北朝纵使有些倨傲,也不至于出言不逊,没想到北皇竟然如此直接。墨云顿了顿,才道:“墨云非无能,只是不愿两朝再多损耗,请北皇明鉴。”
“你若不是无能,为何不像你的先祖一般,拿起战斗的武器,来尽可能减少你朝损耗?”北野湛溪咄咄逼人地问。
墨云看着北皇冰冷的眼神,一时不知如何作答。
祺王在一旁蹙眉凝视。他知道湛溪的性格,若墨云给不出皇上想要的理由,和亲一事恐怕举步维艰。
朝堂之上,女子本不便开口多言。但苍梨眼见事情陷入僵局,只能深吸一口气,向皇帝福了福身,才斗胆说道:“早闻北皇年少有为,极具朝政天赋,乃可吞云吐月的大人物。可今日一见——”她顿了顿,抬头直视着北皇,道:“恕苍梨眼拙,未曾见得。”
北野湛溪虎躯一震,眼神中仿佛结了一层冰。他不是没有听过质疑的声音,只是那种事情,早在数年前就被他踩在了脚下。他似乎已经有些忘记了这种滋味,可堂前的女子竟敢直面他说出这种话,简直是不自量力。
在这北朝的宫廷里,皇帝当堂受辱,自然是不能容忍的事情。
立马有文官出来大喝道:“大胆妖女,竟敢在大殿上胡言乱语,侮辱吾皇,该当何罪?”
“皇上,这种不分尊卑的野丫头,怎配做我北朝皇妃?依臣之见,南朝根本没有议和的诚意!”另一言官也义正词严。
听了这些,苍梨不怒反笑,轻蔑如见蚊蝇。
这一笑被北野湛溪收在眼中,竟像心上罩了一块寒冰般蔓延开前所未有的凉意。
这个女子,好像有一片与众不同的内心。
☆、第002章 和亲(2)
朝堂之上,群臣吵嚷成一团,像一群蚂蚁在互相转告外来者的不怀好意。
“北皇息怒!”墨云听急了,想开口解释,但想到苍梨的冒犯,竟不知该如何替她圆场,只能一脸干着急地站着。他无意瞥见苍梨嘴角的笑意,心里忽的升起一股寒意。他想起那一日,南朝的议政殿上,南皇问她可否愿意远嫁和亲,以解边关危机。其实说是询问,不过只是试探。若她胆敢反驳,南皇就是绑,也会将她绑来。谁让她,是南朝最美的女子。而她笑得风轻云淡,未曾说一个“不”字。难道从那个时候开始,她就决定玉石俱焚?可她为国为民之心,让人感受得真切,怎会有假?
“皇兄还没开口,你们这群当臣子的就七嘴八舌议论皇上受辱,难道这就是你们心中所想?从皇兄决定召见和亲使臣起,你们就百般阻挠,现在也还挑拨南北关系,惟恐天下不乱。本王看,你们对和顺公主所言不满是假,不服皇兄的决策,所以拉帮结派一起妄图破坏议和才是真吧?”开口的是祺王,语气不缓不急,却含着咄咄逼人的力量。
“王爷,你怎么能这么说啊?老臣对皇上一片忠心,怎敢冒犯皇上?实在是这妖女欺人太甚,老臣不能容忍,还望皇上和王爷明鉴。”那群大臣赶紧一边撇清,一边老泪纵横地自表忠心。
祺王懒得理会他们这一套,转向皇上拱手说道:“吾皇英明,自然分得清是非黑白。臣弟受命迎接和亲仪队,这一路上也见过和顺公主的深明大义。相信和顺公主对皇兄出言不逊,定有深意,何不让她说完,再让皇兄和诸大臣评判她的是非对错。这样也显示出我北朝的王者风范,让天下百姓心悦诚服。皇兄,此刻皇宫之外,定是百姓聚集,还望皇兄以大局为重,稍安勿躁。”
“皇上……”还有大臣义愤填膺地想要反驳祺王。
北野湛溪眼中却是星光流动,轻启双唇,冰冷地说出一句:“准奏祺王所言。”
简短的六个字,就像他冰冷的脸一样留给人无限的遐想。刚刚还吵得不可开交的众大臣,一下子全都像受冻的蝉一样噤了声。他们不敢反对皇帝的决定,于是齐齐看向那胆大妄为的和顺公主。这个小丫头片子,能玩出什么花招?
祺王见事情有了转机,也松了一口气,但也沉着脸向苍梨问道:“和顺公主虽身在南朝,想必也听过吾皇英名。皇兄八岁继位,十岁平定宫闱内乱,十五岁收服周边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十六岁就亲征疆场,打下无数胜仗,从此誉满天下。如此丰功伟绩,公主却说我皇兄不够英明,是否是公主不够公正客观才对?”
苍梨看了一眼祺王,仍是恬淡自若,仿佛面对的不是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而只是一场日常论话:“没错,在所有人眼里,北皇所做的一切,的确算是‘丰功伟绩’。苍梨也承认,北皇治国有方,更是骁勇善战。不过从祺王刚才的一席话中,苍梨听到的却只有两个字——‘杀戮’。苍梨乃女流之辈,不懂国家政治,更不敢妄议朝政。但小女子也知道一点,那就是国以民为本。一位真正英明的君主,当以百姓为重,而不是只知南征北战,扩大自己的疆土,满足自己的扩张欲望,来博得虚名。自天下分割、南北对峙以来,两方边疆连年战事不断,边陲小镇,民不聊生。百姓们饱受战火之苦,多少人家破人亡、流离失所、客死道旁?这一路走来,苍梨更见到战火蔓延之处的满目疮痍。皇上和众位大臣身在帝都,看见的只有灯红酒绿、纸醉金迷,丝竹笙箫早已迷了你们的双耳、乱了你们的心绪,你们又怎么能听到、想到那些在亲?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