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面皇后 作者:暮日流年(17k女生站vip2013-07-31完结)
“怎么,是不是本宫说到你的伤心处了?本宫只是粗略猜测,若是招惹你不痛快,便向你道歉了。”苍梨看红鸳的模样,似乎是有心事。
“不,不!奴婢不敢!”红鸳赶紧摆手,双眼却红了。“是、是奴婢自己。奴婢从小走失,被人贩子拐走,只记得自己的名字,又被各家转卖,却从来没有人对奴婢说过这名字的含义。今日贵人说的话,算是让奴婢记得了父亲母亲的宠爱,他们那模糊的面容好像又有些清晰了。”
苍梨喉间哽了一下,仿佛被什么坚硬的东西迅速地戳了一下。竟是个孤儿啊!她有些恼自己提及这些伤心事,但红鸳的话无疑也安慰了她。她拍拍红鸳的手,露出淡淡的笑容。
“你出来这么久,你家主子也该等急了,好在梁贵人是个良善之人,你还是快些回去吧,别让她一直干等。”芸芳提醒道。
“是。奴婢告退。”红鸳又行了礼,这才退下。
苍梨看着那丫头瘦弱的背影,心中的钝痛仿佛还未消散。
“主子,咱们也回去休息吧。累了一整天,你的身子该吃不消了。”莲蓉扶着苍梨回屋去,谁也没看到楼下大厅里那一席黑色肃杀的身影。红色的腰带,红色的剑穗,让叶潇的身影如同一团黑夜中跳动的火焰。他紧紧地握着剑,双手交叉抱在胸前,静静地看完刚才那一幕,目光深沉得像一汪深不见底的潭水,有说不清楚的情绪闪动。
“叶大人。”身后走上前来的士兵拱了拱手,压低了声音。“都准备好了。”
叶潇不动声色,只是点了点头,随即和士兵匆匆离开大厅。
月夜微瞑,院子里一地青光。
一个黑影灵敏地奔跑在房顶上,倏忽往下一翻,跳进了早已洞开着的客房窗户里。
屋子里的人听到响动,依然坐在桌边岿然不动,并端起桌上斟满酒的陶瓷杯饮了一口。
黑影已经近到跟前,忽的一跪,低声道:“属下‘鬼影’,参见皇上。”借着月光,可以看见他蒙面的脸上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装束打扮,仍是和先前出入宫中时无二。
“听到你的风笛,皇上已经等你好一阵了。”小顺子说道,顿了顿,又接着说,“说吧,你急着见皇上,是不是查到了什么要紧的信息?”
鬼影低着头,说道:“启禀皇上,属下在平沙镇多日,却没有打探到一丝当年那件事的风声,想必皇上想要寻找的那个人,对此事定是守口如瓶。不过根据那幅玉像图,却是发现了一些端倪。”
湛溪捏着酒杯的手指蓦然一紧。
“端倪?”他喃喃问道。
“是。属下试探过当地的居民,并没有人见过这尊玉,不过却有人说,这玉像所雕刻的人,镇上倒真有一个相似的面孔。”鬼影答道。
“是什么人?”小顺子似乎也紧张起来。他知道那个人在皇上心目中有多重要,而鬼影查到的东西,可能会是一条巨大的线索,说不定,马上就能找到那个人了!
“这个人的身份非常奇怪。她寄居在一家名为‘天下名药’的医馆里,声称是这家医馆主人凌氏的远房亲戚。可是属下追查过她的身世,发现凌家并没有什么所谓的远房亲戚,但关于这个女子的身份,却没有丝毫踪迹。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天下名药’在战时会给军队提供医药;这个人平日在医馆里帮忙,也会帮助墨家救助伤兵,却一直用面纱遮住脸,当地熟悉的人也只知道她叫做‘玉儿’。更奇怪的是,在属下进入平沙镇的前不久,这个人却突然失踪了,就好像她突然的出现一样,谁也不知道她去了哪儿。凌氏说她回了老家,可是既然她身份是假,又何来老家?”鬼影的一席话,似乎让调查又陷入了僵局。
小顺子皱着眉头说道:“这个人的行径的确是有古怪,但如果她不是我们要找的那个人,倒也没什么关系,不过是民间一些小人的动作罢了。但她偏偏又和玉像相似,那就表示有一定的可能。皇上,您觉得该如何?”
月色中看不清湛溪脸色的变化,可是那只宽厚的手掌,却已经将酒杯全然握在掌心,透出一丝汗意。“查。挖地三尺,也要给朕查出这个人。”他张了张嘴,迸发出毫无疑问的两句话。有一种强烈的预感告诉他,这个人,一定和“她”有关系。而他曾经眼睁睁看着她离开,无力动弹,遗憾了三年,而这一次,他绝不能再错过。
☆、第029章 肃清朝纲
凤凰山上,隆重的祭天大典在吉时拉开序幕。
礼部尚书安贝隆主持仪式,一切进行得井井有条,皇帝率先向神灵敬香,皇后率领的后宫嫔妃紧随其后,最后才是众位大臣和他们的女眷。
“愿神灵佑我北朝江山,风调雨顺,千秋万代。”
苍梨无心听这些祷告词,至于跳大神的巫师们,则更加不入她的眼。她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四周那群女子身上——这些官家小姐,看上去倒是要好,如果只是昨日相聚,各自呆在闺房,应该不会像现在这样熟络;苍梨自然知道这是为什么。她看的虽然是这些小姐或贵妇人们,心里揣摩的却是她们家中主事的那个人。若非这些官员们营私结党,平日里密切往来,他们的家眷又怎会相识得这样快?单单是从这些家眷的表现,就可以得知官员们私底下的交际,更进一步说,如果……苍梨心头一顿,叹道:当真是个一石二鸟之计。她也不由多看了一眼湛溪,素来赞他才华的那群人,也算是没有睁眼说瞎话。不过苍梨还是有些不放心,转过头小声的对莲蓉说:“待会儿如果发生什么事,你就紧跟着我,知道吗?”
“待会儿……会发生什么事吗?”莲蓉将信将疑地问。
苍梨摇了摇头,自己也不能确定,只能说道:“我的意思是,这次祭天人很多,难免发生骚乱之类的。如果发生这种事,千万别去瞎掺和,跟着我就行了。”
“奴婢知道了。”莲蓉这才安心答道。
苍梨又看了一眼芸芳,得到她的点头答应。她深吸了一口气,注意周围是否有动静。不过人多嘈杂,她也看不出什么端倪来。
此刻湛溪却站在祭天台前,面对大家,似乎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将要宣布。
“二月二,龙抬头,本是向风雨之神祈求来年的风调雨顺。不过朕身为一国之君,必得以天下百姓为重,也不失祭天的初衷。而众卿都是朕的左膀右臂,本应该全力协助朕,为百姓谋福。最近发生了一些让朕非常头疼的事情,实在不知该如何处理,所以想问问众卿的意见。”湛溪深沉的眼眸一一瞥过众人,在章太师的身上稍作停留,泛起一丝波澜。
“吾皇英明,臣等自当为皇上分忧。”北野瀚书拱手道。
“为皇上分忧。”众臣也立马附和。
章太师微眯眼眸打量湛溪,似乎想知道他这唱的是哪一出戏。
湛溪也没打算让章太师多费心神,侧过脸用眼神示意了一下小顺子。小顺子立刻把怀里捧着的一只袋子打开,取出里面的几卷奏折。
湛溪一边将奏折拿起来摊开,一边说道:“朕最近收到好几张奏折,弹劾朝中某些重臣,结党营私,官官相护,以权谋私,图谋不轨,因为都是先皇和朕非常信任的一些人,所以实在不敢相信。但想到人心难安,总得差个水落石出,才能给万民以交代。这才想得到众卿的帮助,不知各位可否给朕拿个主意?”
湛溪这一段话里,明显有两个关键词——重臣,先皇。这似乎已经暗示了被弹劾的几人的身份,使得刚才还一身正气的众臣们顿时噤若寒蝉,没有弄清情况以前,谁也不敢当这个出头鸟。
“皇上乃一国之君,万民之主,自然要以天下为重。若此事当真,皇上定要肃清朝廷,给百姓一个合理的交代;如若有假,也要澄清事实,还各位清白,并且重惩造谣之人,以免朝廷内外,人心惶惶。”兰妃不愧是出自名门大家,又有协理六宫之才德,此刻便毫不犹豫地站到皇帝一边。
朝中不少杜家外戚以及交好的世家,有兰妃之言,也算是一颗定心丸——一来,皇帝定是有心惩治,二来并未牵连到杜家,他们也可放心,于是立马众口一词地说道:“兰妃所言有理,臣等定会协助皇上彻查此事!”
“这件事自然要查,不过在查之前,皇上切不可轻易听信一面之词,以免有先入为主的印象。”章蟠幽幽说道。
湛溪看向他,道:“那太师以为,朕应该如何?”
“自然是要先公布这些人的姓名,让众臣先做评判,然后再查不迟。”章蟠提议道。
底下的太师党自是一片应和之声,让湛溪不可反驳。当然,他也并未想要反驳,只是嘴角划过一丝冷笑——这老狐狸!
“太师言之有理,朕也不想冤枉好人,便照太师所言。何况此事本就与太师有关。”湛溪说着,挥了挥手,示意小顺子把奏折上弹劾名单上的名字一个个念出来。
小顺子开始念时,没有人在意前面那一大串声泪俱下的自表忠心,都提心吊胆地等着后面的重点。
“……臣甘愿冒生命之险,指控太师章蟠、侍中张子裕、吏部尚书张子健等,结党营私,打压群臣,搜刮百姓,意图扰乱我朝纲纪,实乃国之不幸,民之毒瘤,万望吾皇为民做主,肃清朝纲!臣等自当肝脑涂地,为皇上尽忠!”
湛溪扬了扬手,让小顺子不必再说下去。他毫无波澜的眼眸让底下的人无法揣度他的心思。不过太师党人向来以元老自居,自视甚高,打压群臣,在朝中早已有一大片反对之声;他们干扰朝政,扰乱圣听,皇帝有所不满,也是自然。不过皇帝毕竟是以幼帝的身份登基,以章蟠为首的太师党和以段家为首的丞相派——也可以说是皇后党,辅佐朝纲多年,在朝中也各有势力,若非万不得已,皇帝也不会轻易出手对付其中任何一党。湛溪自登基以来,铁血手腕年年凸显,现在更是羽翼丰满,想要把大权全数收回的野心早已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众臣在心中权衡,现场陷入死一般的沉寂中,只听见祭天的香炉里烧炭的细微声响。
苍梨脑子里也飞速运转,因为她实在不能理解这些大臣们为何需要思考这么久。连她这个妇人都看得出,自打他们踏上凤凰山的那一刻,命运的天平就已经开始向皇帝这一方倾斜。众臣都应该很清楚,皇帝知道太师党有权有势,若要打压,必然得有万全准备,那又何须犹豫?之前苍梨一直疑惑为何提倡节俭的皇帝,却要带领大队人马和众臣家眷同行,此刻就完全解释得通。其实在昨天听到兰妃说起章蟠的架势以后,苍梨心中就有了猜测,尤其是见到了章灵玉的嚣张跋扈,章家的权势可见一斑,如此招摇,皇帝岂能视而不见?恐怕这次祭天活动,也不过是一个幌子,一来让对方放松警惕,二来也可安民心。
这次,恐怕朝廷真是要有一番大动静了。
苍梨这样想着,不自觉往后靠了靠,贴近芸芳和莲蓉。不管待会儿发生什么事,她只要确保她们几人的安全就好。其实她一直在打量章蟠的神色,面对这样的奏折,和皇帝心中那杆明显已经倾斜的秤,还能保持着这样镇定的颜色,不能不说他的确是有元老风范。
“哼,无稽之谈!究竟是何人造谣生事,污蔑老夫清白?”章太师冷哼一声。
张子裕便没有章蟠这样的气魄,但也急着向皇帝澄清,连连拱手说道:“皇上,微臣对皇上、对北朝一片忠心,日月可鉴,这等谣言中伤,臣心惶恐,还请皇上明察,还微臣一个清白啊!”
“皇上,臣是冤枉的啊!”张子健大呼。“老臣与太师和张大人,不过是同僚之情,平素也是抱着尽忠于圣上的心意,哪怕是一次小小的相聚,也都是为了研讨万民生计,皇上切不可听信谣言!”
“朕当然不会轻信这一面之词。所以朕早已派遣安王,借游历之名,暗中查访,竟真找到一些见不得人的东西,以做证据。”湛溪说着,看了一眼旁边的北野轻云,便从袖口里取出一大叠书信扔到章蟠等人面前。飞舞的信封上,寄信人与收信人的落款都明明白白,全是这三人之间的通信,若是像张子健所说,他们在一起讨论的都是国事,恐怕不会如此草率地书信来往吧?
“对于这些信和其中的内容,几位作何解释?”湛溪心中早已有数。这信里所说,都是这几人商议如何捞财结党的事宜,更有甚者,对当今圣上也是大不敬,仅这两条,就足够他们死上十次。
北野轻云此刻也走了出来,同样从袖口里掏出东西,却是几本账簿。他微笑着说道:“本王手中还有几本几位大人家中私密账簿的拓本,不知大家是否有兴趣一阅?还是,要本王一条条念出来?”见众人不说话,他随手翻开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