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经典传奇
1949年夏天,苏联试验了他们的第一颗原子弹。间谍活动史学家吉姆·菲利浦斯说:“由于俄国人的努力,以及他们对原子间谍网的苦心经营,他们终于发现了我们整个武器体系的核心机密。为此,他们节省了许多年的研制时间,也节省了数十亿美元的资金。”事实证实了参与曼哈顿工程的人员中的确有人泄密。
不过,就在福克斯等人把情报传递给苏联的同时,美国军队的情报机构也在实施一项代号为“维诺纳”的绝密计划,目的就是搜集和破译苏联的绝密军事情报。这一行动的最终后果,就是发现了隐藏在美国原子武器研究机构内的间谍。通过“维诺纳”计划,美国联邦调查局即FBI的情报人员破译了苏联的一封函电,里面提到了苏联一名最重要的原子间谍成员。后来发现,福克斯正是那个替苏联搜集情报的人。
苏联试验第一颗原子弹几个月后,也就是1950年1 月,福克斯就被捕了。其实,7号间谍金·菲尔比已经知道福克斯受到了FBI的怀疑,但他无法及时对福克斯发出警告,否则就会暴露自己的身份。
福克斯对自己的间谍行为供认不讳。但在这位科学家看来,这不是对国家是否忠贞的问题,而是对世界和平是否负责的原则问题。他坚持认为,原子技术正因为具有可怕的威力,才更应该属于全人类,而不是成为美国和英国的专利。否则,原子弹一旦研制成功,就会沦为超级大国的杀人武器,美英就会以此为要挟称霸并控制全世界。
1952年4 月,福克斯因违反了“政府雇员保密法”而被判14年监禁。服刑9年后,福克斯被释放,随后便加入了民主德国国籍。在德国,他继续全身心投入科学研究,直到离开这个并不太平的人世。
第3号间谍装备:S…O…E使用的手提发报机
这个看上去既陈旧又不起眼的小手提箱,是二战中英国特种部队专用的个人发报机。
第五章 十大著名间谍走上电椅的间谍夫妻
克劳斯·福克斯的被捕,以及“维诺纳”计划提供的情报,让美国政府开始注意一个代号叫“卡里伯尔”的人。
“卡里伯尔”其实是大卫·格林·格拉斯。20世纪40年代,他是驻扎在洛斯阿拉莫斯的一名军官,很容易借工作之便搞到原子试验室和研究项目的有关机密。经不住姐姐埃塞尔·罗森伯格的再三劝说,他终于走上了窃取情报的道路,成为苏联原子间谍网的成员之一。
埃塞尔·罗森伯格和朱丽叶斯·罗森伯格,是邻居们眼中一对和善可亲的夫妇,有两个可爱的儿子。夫妇两人都是原子间谍网的成员,他们借生日聚会和野餐的机会,轻描淡写地把美国的原子机密泄露给了俄国人。
罗森伯格夫妇提供给苏联的机密,其数量之多,涉及面之广,简直到了令人难以想像的地步。他们不仅搞到了航空技术、电子技术和引爆技术,并且从曼哈顿工程中为苏联提供了引爆透镜技术。就是因为利用了罗森伯格夫妇提供的这项技术,俄国人才准确地击落了10号间谍弗兰西斯·加里·鲍尔斯驾驶的U…2飞机。
罗森伯格夫妇于1951年夏天被捕,并被控犯有间谍罪。这一消息立刻在全国引发了一场争论,善良的人们高举标语牌自发地走上街头,用游行的方式抗议政府冤枉无辜。标语牌上有的写着“不要让两个孩子沦为孤儿”,有的写着“罗森伯格夫妇重获自由”,他们不相信,这对性情温和、彬彬有礼的夫妇会是什么苏联间谍。
对于公众的置疑,美国政府感到左右为难。学者诺曼·波尔马认为这源于两个因素:“第一,公众认为,如果他们真的是间谍,他们也是在为我们的盟国从事间谍活动,因为苏联在二战中是我们的盟友。第二,他们的被捕是因为‘维诺纳’计划,而这项计划是美国情报机构的秘密行动。美国不希望俄国人知道,更不想让本国公众知道被捕的人正在秘密窃取苏联的情报。因此,许多情况无法公开,进而也就导致许多不明真相的群众都觉得罗森伯格夫妇是无辜的。”
罗森伯格夫妇被捕后,尽管政府对他们施加了巨大的压力,但他们始终保持沉默,坚决否认自己是间谍集团的成员,更不承认是在为俄国人工作,而且拒绝供出同伙,拒绝与政府之间一切形式的合作。
1951年3月,对罗森伯格夫妇的审判开始了。不到一个月,审判结果就出来了:他们被判有罪,并被双双送上了电椅。这个判决结果震动了全世界,因为罗森伯格夫妇是仅有的两个在和平时期因间谍罪被处死的美国人。
直到1995年,美国政府才将“维诺纳”计划公之于众。这时候,人们才彻底了解了罗森伯格夫妇所从事的间谍活动。这对夫妇在极大程度上推动了苏联的原子弹研制计划,如果没有他们,苏联的核计划根本无从谈起。因此,他们毫无疑问是20世纪影响最大的间谍之一。
第2号间谍装备:带毒尖的拐杖
克格勃的这根拐杖不但能帮你走路,而且只要用它的毒针在你的袭击目标身上轻轻一刺,对方就会立即毙命。然后,你又可以拄着它上楼梯了。
第五章 十大著名间谍阻止“核战”爆发的间谍英雄
原子间谍网成员们把制造原子弹所需的情报提供给了苏联,自己也纷纷落入美国的情报网,轻则丢掉前途,重则搭上性命。而冷战仍然在不断升级,并向着那个可怕的结果一步步逼近着,那就是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全面核战争。
在美国,小学生都在学习紧急避险措施,孩子们手捂后脑趴在桌子底下,不知道哪一天就将真的面临这样的危险。而冷战另一极的苏联也在积极备战,因为他们的军事首脑们认为
,苏联同美国之间的战争是不可避免的。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正是世界反殖民主义浪潮风起云涌的时代,古巴也推翻了亲美卖国的巴蒂斯塔政权。最初,美国试图拉拢古巴新政权,继续走半殖民地道路,以维持其在古巴享有的特权。但是,古巴人民想要建立的是一个独立自由的新国家。
美国拉拢不成,便开始着手颠覆古巴新政权。弱小的古巴军队装备落后,显然无法抵挡美国的入侵,只好求助于苏联的帮助。苏联向古巴提供了大批武器装备,并决定在古巴秘密部署中程弹道导弹。
当时,美国核弹头数量是苏联的6倍,核运载工具数量则是苏联的5倍,核能力处于绝对优势。而且,美国的军事基地包围着苏联,可以威胁苏联的心脏地区,而苏联的大部分导弹只能威胁欧洲而不是美国本土。
面对美国的核优势,赫鲁晓夫一直热衷于发展火箭核武器。如果古巴的中程弹道导弹计划获得成功,苏联就可以改变被美国核武器包围的被动地位。而在古巴看来,苏联的导弹正好可以帮助自己平衡美国的军力优势。
于是,苏联和古巴在1962年6月签署了部署导弹协定,拉开了古巴导弹危机的序幕。7月,苏联的第一批导弹秘密运抵古巴,但当时美国情报机关认为这些是萨姆…2防空导弹。这批导弹中的确有萨姆…2防空导弹,但其任务只是建立掩护中程弹道导弹的防空网。
8月底,美国的U…2侦察机发现了苏联设在古巴的导弹基地,这个建设中的地对地导弹发射基地距离美国边境只有145公里,与防空导弹基地具有明显差异。此后,美国又发现苏联船只满载着武器秘密抵达古巴,货船的货箱尺寸也远远超过了萨姆…2防空导弹。这些迹象越来越引起美国的怀疑,因为他们无法承受几十枚苏联核弹的打击。
美国决定对古巴进行海空封锁,肯尼迪总统发表讲话指出:“为了组织部署进攻性武器,我们将禁止一切进攻性军事装备运往古巴。我已经命令武装部队,随时准备应付各种不测。”世界上两个超级核大国之间的战争一触即发,但是排名第一的间谍奥利格·潘科夫斯基,却给西方国家提供了制止核战争的秘密武器——情报。
奥利格·潘科夫斯基上校曾是苏联颇有前途的一名军官,也曾是一位满腔赤诚的爱国者。凭借过人的胆识和机智,潘科夫斯基不断得到升迁,仕途发展可谓平步青云,无论在苏联军队还是在情报机关里,他都是一个不可小看的人物。但不幸的是,他的父亲参加过白俄军队,和苏联红军打过仗。这一情况被潘科夫斯基的上级发现以后,他的事业就此划上了句号。
从此,潘科夫斯基性情大变,他不但确信自己在苏联已经没有前途可言,而且对当时的国家现状感到极为不满,这两个因素促使他背叛了苏联。潘科夫斯基的军事前途虽已停滞不前,但他仍然有机会接触国家的军事机密,而且他知道,这些机密正是美国人眼里的无价之宝。于是,潘科夫斯基转而投入了西方国家的怀抱,他把上千份文件偷拍下来交给西方国家,使他们对克里姆林宫的情况了如指掌。
1961年和1962年,在冷战最白热化的阶段,潘科夫斯基向美国提供了他们的头号敌人——苏联的许多重要情报,其中不仅包括苏制武器的性能和训练方式,还有被称作“军事思想”的战略计划。潘科夫斯基不仅提供了对美方很有价值的军事情报,还把赫鲁晓夫的政策走向也悉数告诉了肯尼迪总统,因而他成为冷战时期最有影响的一位间谍。
古巴危机之初,俄国人矢口否认他们在古巴部署了导弹和核导弹。但在美方的空中侦察发现目标以后,潘科夫斯基随即向美方提供了这些导弹的详细清单,美国确认对手至少在古巴部署了16~32枚导弹核武器。短短13天内,美国已经作好了核战准备:战略轰炸机带核弹升空、战略核潜艇出海,全球美军处于核战备状态。
美军全面备战的同时,苏联也毫不示弱:不仅击落了古巴上空的一架U…2飞机,还试爆了一颗原子弹。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终于爆发了古巴危机。在这场核较量中,肯尼迪和赫鲁晓夫各不相让,僵持不下。掩体中伸出的枪口和瞄准远方的炮筒,预示着美苏之间将进行一场核攻击。但就在核战一触即发之际,潘科夫斯基向美方提供了一条重要情报。
赫鲁晓夫说过,苏联制造核武器就像生产香肠一样容易。而潘科夫斯基告诉美国人,赫鲁晓夫的话简直是一派胡言,他过分夸大了苏联的核实力。掌握了这些情报后,肯尼迪总统选择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来解决这场战争危机。最终,美苏之间相互妥协,一场将世界拖入核战的危机,终于在和平解决的框架下得以化解。
苏联撤走了部署在古巴的42枚导弹,世界重新恢复了平静,而潘科夫斯基却遇到了危险。潘科夫斯基的间谍活动,引起了苏联军方的怀疑,他的一举一动都受到了克格勃的严密监视。当年9月,潘科夫斯基终于被逮捕了,但这一消息直到12月才公开,那时侯,古巴导弹危机早已经结束了。
潘科夫斯基在莫斯科受到公审,他因为替西方窃取情报而被判有罪,并于1963年5月17日被处以极刑:一颗子弹穿过了他的后脑。潘科夫斯基为他的背叛行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他认为自己的间谍活动有其积极的一面,冷战时期的美国人更是给予他很高的评价。
作家杰罗尔德·谢克特以他为原型,创作了《拯救了世界的间谍》一书。谢克特认为,之所以要把他排在十大间谍的第一位,是因为他为美国提供的情报,对制止一场核战争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1号间谍装备:克格勃使用的能释放毒气的领带
俄国人在20世纪50年代发明的这种领带看上去和普通领带没什么区别,但它的夹层里藏有一个气体发散装置,能释放含有氰化物的剧毒毒气,人们称其为“生死带”。
介绍过10大著名间谍之后,我们似乎更关心名单之外的某个人——历史上最伟大的间谍。用蔡斯·布兰顿的话说就是:“那个人的名字仍然是个谜,因为他还没有暴露。”
其实,没有暴露的间谍数不胜数。因为我们都知道,只要不实现真正的全球和平,间谍们神秘的影子就会活跃在某个意想不到的角落。
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今天的间谍活动变得更加神秘莫测了:卫星在太空窥视,飞机在天上游弋,潜艇在水下延伸着触角,陆地上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