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革命啦
第 一 章
在沈阳北站的北边有一条宁山路,有一家商场叫“五一商店”。和中兴、联营、商业城相比,这家商场就像一家大一点的铺子了。但说起“五一商店”,老沈阳没有不知道的。也就是说“五一商店”很有历史感: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有了新中国就有了“五一商店”。前边提到的几家大商场,其实是沾了地理位置的光,它们分别建立在太原街和中街路上,联营更是因为地处南京街和中华路的交汇处占了便宜。不管怎么说,“五一商店”早就不是商业中心了,它只是老沈阳的一部分历史,公共汽车在它的前后左右都设了站点:五一商店。宁山路从五一商场门前经过,还有一条很窄的街道在商场前和宁山路交叉。很少有人知道这条街道的名字,大概是辽河街或者龙江街或者黑河街。但周围的居民都知道这条街是个市场,蔬菜肉类瓜果土特产品日用百货什么都有,100多米长的街道两边都是私人店铺,一早一晚的生意好人也多。
对了,附近一带还有歌厅和网吧,当然也有几家小饭店和中档酒店宾馆。
在这里讲这些并不是要强调环境决定人,只是想说这里的情况没有什么特别,即使发生了什么也只是人群中很普通的事情,惟一要关注的是商业街上将要开始的故事和几个女人和男人有关系。你大概认定了又是那种俗事,你真猜着了,差不多的,惟一要申明的是:这个故事是21世纪的形式,新形式。
说新形式,是哲学的和历史的范畴:历史即便重复,也会以崭新的形式进行。
……
在这天中午,宁山路边上有一个中国象棋阵,就是一些中老年人自发组成的棋场,大部分人都是离退休的,也有一些无事可做的闲汉。春夏秋冬,除了过春节的几天,每天都有人在这里下棋。
在这天中午,棋阵提前散了,一直到傍晚才恢复。原因非常简单:老于死了。
老于下完一盘棋站起来。他下了三盘,一和两输。他听别人支招支得有点烦,就站起身让机械厂的老李下。老于站在后边看,享受一下支招的乐趣,可以随便骂对局老臭棋篓子什么的。老于骂老李:“就这臭棋,还说我呢!”他咕咚一声就倒下了,脚还把老李给踹了一家伙。
老李回手照老于的脚打了一下,“老不死的,你还踢人啊!”他发现老于的脚还在自己的屁股旁边,他抓住鞋子就脱下来一丢,“把你蹄子扔了!”
这时候人们已经发现老于正躺在地上,样子可不像开玩笑耍赖皮。老李第一个反应过来,跪爬几步到了老于的脑袋旁边,伸手往鼻子下一探。
“快打120啊!”老李大叫,鼻涕眼泪就下来了,他眼看自己那些液体落到老于脸上,忙去擦。
还怎么能有心思下棋?
故事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大家都知道这种事少不了围观人群,几个知情的自然成为中心,他们在人们的询问下很沉痛很茫然地描述老于怎么怎么咕咚就倒了,怎么怎么一脸青紫,110和120怎么怎么就拉着笛儿来了。
围观的人中有三个中年妇女。高个儿身材不错,一眼看上去像演员王姬的那个是一家五金电料店的老板;矮一些很肥胖像演员肥肥的那个是一家饭店的二老板兼厨娘;第三个是卖茶叶的,年龄在三个人之中排第三,40岁。三个人姐妹相称,三个女人的丈夫也相处得很近,喝酒打麻将有时候也合伙跑到洗头房什么的地方嫖娼。
五金店老板的丈夫手里没有什么闲钱,想嫖娼也要省吃俭用许多个月份,所以他也就是想想。大概是因为女人太出色了,这个男人逐渐就失去了家庭地位,进而导致在床上的工作也出了问题,两个人冷战热战的热情也没有了,干脆你睡你的我睡我的。
女厨子的丈夫也是厨子,他业务职称要比老婆高一级,也胖大粗壮,两口子实力相近,经常为这个为那个大吵大骂,然后是武器批判,基本上是男的胜,女的败,然后是男的赔礼求女的原谅。
茶叶店的和她的两个姐姐不大一样,她和丈夫不怎么吵架,男人平时只是花心思琢磨街上的女人,成功的次数很少,但毕竟有所追求,因而乐此不疲。他平时看上去不怎么好斗,一旦喝了酒就天下第一,基本任务就是打老婆砸东西,酒醒之后痛不欲生恨不得让老婆给自己一刀才算悔过自新。
三个女人按年龄排序:厨子王大姐五金段二姐茶叶李三姐。三个人的交情很好,在这条商业街上没人敢惹,老大能打老三能骂老二有计谋,可谓文武双修,一旦出了事,三人齐上,全胜。
老三先知道了老于的死讯,连忙跑到商业街跟两个姐姐通报,三个人就小跑着赶去看热闹。人群开始散去,三个女人也准备回去。
老二眼圈突然红了,说:“这人啊,真是不抗混啊!说没了,一下子就没了。”
老大说:“非典这么凶都躲了,下棋却下死了。”
老三说:“是啊,我家防非典的中药方还是老于给找的呢?好人啊,怎么说没就没了?”
三个人慢慢往回走。老三说:“这人活一辈子究竟图个啥呀?眼一闭腿一蹬就……”
老大说:“是啊!真不知道活了几十年都活了些什么,生孩子养老人侍候男人……”
老三说:“遇到好男人还行,像我这样的更活着没有奔头。”说着眼泪就流了下来。
老二说:“谁又能好到哪儿去?我一天一天就觉得自己简直就是守活寡似的!”
老三说:“大姐还行,心里总乐呵呵的。”
老大说:“操!穷欢乐呗。我家那王八蛋还不是整天琢磨着找小养汉的?你们也不是不知道。”
老二想了一会,说:“我说姐妹儿,咱们可不能这样窝窝囊囊地活着啦,得活得值才行。”
两个姐妹笑了,“操!老二又发神经了。”
段二姐买了一台电脑,她只花了一千多元就买了这台二手电脑,奔腾3的,硬盘内存都挺大,光驱软驱一样不缺,15英寸显示器。二姐还买了一个电脑专用桌。杨二哥看了看,“这是干什么用啊?”
段二姐说:“现代化管理呗,有好几个分店,用电脑来管理存档,快速准备方便。”
杨二哥说:“你不是还想当大老板吧?”
“怎么?我不能啊?我现在也不是小老板。”
“你会用吗?还要再雇人的,你舍得花钱?”
“不会学吗?你就不能说几句有出息的话?”
杨二哥说:“我有出息也不会给你当打工仔!”二姐每个月给二哥三百元零用钱,说打工仔也顶多是最低级的那个工种。惟一的区别是他还拥有和二姐的同床和做事权,但恰恰是这个最要紧的权利他一直没有用好,最终是相互怨声载道。
大姐和三姐知道二姐买了电脑,也都跑来看新鲜,摸一摸也担心把哪里摸坏了。
“反正大家都用电脑,咱姐妹儿怎么就不能用?”
李老三摸了摸显示器,“你家小玲子已经去了英国,你是不是要用这和她联络呀?”
老大说:“怎么?它能当电话用啊?”
段二姐说:“跟你们说吧,我也不知道该怎么用,但可以去学学,宁山路上就有一家这个学校。”
老大说:“老二,你不是发烧吧?学电脑?就你这岁数?啧啧啧啧!”
二姐说:“你这话我就不爱听!这岁数怎么啦?如今这岁数的女人正浪呢?有谁像咱姐妹,才四十多岁就跟老太太似的,我不甘心!”
老三说:“不甘心能怎么样?找个铁子!”
二姐说:“找个铁子不行呀?他们老爷们儿能找,咱娘们儿就不能找?谁定的规矩?”
三姐妹互相瞪着眼睛看了一会,老大一拍大腿,说:“操他祖宗的!咱娘们凭什么不能找?”
老三说:“再不找,怕是真找不着了呢!”
三个人嘻嘻哈哈笑成一团。
杨二哥搬着一箱子电料进来,说:“喝老鸦尿啦?呱呱呱!笑什么笑!”
老大姐说:“二妹子要给你找个野男人!”
杨二哥放下东西,“就她?还以为自己是小姑娘啊?也不照镜子看看那张老脸。”
二姐说:“老脸怎么啦?比你强。”
杨二哥说:“不跟你争,你能找就去吧!只是小心别让人给一脚踹出去。”说完就出去了。
段二姐说:“咱姐妹真老成这样子?”
王大姐叹气,说:“也就是老三年轻点,也四十岁的人了,你我眼瞧着奔50岁了。”
老三说:“也就才44和45嘛!怎么就老啦!”想了想又说:“也是呀!连我的孩子都快考大学啦。”
段二姐坐在电脑前发了一会愣,站起身说:“我现在就去报名,不信学不会它。”
老三回店里把二姐买电脑的事说了,丈夫吊起眼眉说:“我看那臊婆子是不想好啦!”
老三说:“怎么不想好啦!因为买电脑?”
老三男人说:“我也说不太清楚,反正段二姐这女人不太安分,你看二哥让她管的,像个太监!”
老三说:“人家挣了那么大家业,有资格嘛。”
老大回店把老二买电脑的事说了,大厨子瞪了眼睛想了想,说:“这狗操娘们儿就是不一般。这就不奇怪她怎么能把生意做得那么好啦。”
王老大说:“你这骚狗还不是看着段老二腰条儿好?老娘也一样能做大生意,还不是怕你没面子?”她一直敲打丈夫,是真的担心这厨子闹出点风流事来,这么长一条街,可不怎么好看。
王老大丈夫说:“拉倒吧!你也不是没试过,还不是得我给你擦屁股?还是好好掂你的大马勺吧。”
老大低声骂了两句不再说什么,丈夫的话讲的是真实的历史,她的确不能做一把手。
大厨子说:“你倒是也可以学学那东西,省得一闲下来就打麻将,那东西总是个科学。”
老大说:“我打麻将是怕你输光了家业,你以为我愿意玩那个?哼!倒来说我了。”
大厨子说:“你要是会用电脑,咱就不可以写一本厨子的书?保管有人看。”
老大说:“拉倒吧!你以为你是谁?中南海的厨子还是人民大会堂的厨子?连沈阳也混不上名呢。”
这回轮到大厨子低声咒骂,老大扳回一分,心满意足地出了小店,她要去市场进菜了。
第一部分(二)
二姐的生意在这条街上很有成就,她不用自己事必躬亲,几个分店每天都要报账目,重要采购她才亲自出马。自从女儿出国,段二姐就没有需要太操心的事情,日子过得富足和清闲,虽说时不时有些躁动不安,但想到更年期的通常问题,也就不十分在意。老于头的突然辞世不知怎么对段二姐的刺激很大,一连数日心里总有些忧郁,而且总是想哭一哭,才舒服。
应该说二姐并不是一个枯燥的人,她在进入中年的时候会经常回忆自己的历史。说不上出身名门也算得上小小书香世家,如果不是赶上“文化大革命”,二姐不是没可能读大学成为知识分子。如今可好,连汉语拼音也不会写了,越来越像个土富婆,越来越穷得只剩下钱啦。
没有谁知道二姐买电脑的真实目的,她也不想告诉别人,段二姐自己清楚就行了。
她学会了最基本的操作方法,把它们记在本子上放在电脑旁边,然后就开始了自己的工作。
杨二哥根本不感兴趣,他不敢询问太多太细,老婆那种轻视的目光让他不舒服,躲还躲不及呢,总比每天让她盯来盯去吆来喝去的好,二哥巴不得这娘们儿坐在电脑前瞎忙乎呢。
杨二哥在几个分店窜来窜去,虽然服务员知道二哥有名无实,但也一口一个老板,叫得让人高兴。仅仅从这个角度出发,他也喜欢眼下的生活。
女人看女人和男人看女人总是有些不同的。大厨子跟王老大说:“段二姐这几天挺浪啊。”
王老大说:“哪个女人在你眼里不浪?”
大厨子说:“你用不着贬我,你没看见那娘们这几天衣服换来换去的?”
王老大说:“没注意,你才会注意这些。”
大厨子说:“十有八九有什么事啦。”
老大说:“你不是吃干醋了吧?二姐看上哪个男人让你失恋啦?”
大厨子在这种时候辩论不过老婆,就去找杨二哥,“你老婆最近挺俏啊!”
杨二哥知道大厨子向往段二姐,但也知道段二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