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经典传奇
锩鹛煜隆! ?br /> 在小说中,我们称之为“布局巧妙”。
——加·安东尼·哈伍德,神秘小说作家
从西雅图的天空到里维埃拉的下水道,这10个案件都是极富传奇色彩的案件。这些案件让我们开始思考一个问题:犯罪值得吗?
对于这个问题,人们见仁见智,各有自己不同的答案。也许,还是美国警官大学的犯罪学家保罗·杰斯罗说得好:
“对于那些没有被抓住的少数罪犯来说,他们的罪行永远不会有人再提了。那么,犯罪也许值得。”
但也有更多的人说:“不,不值得。因为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有更多的事实可以证明这一点。”
花絮
十大侦破电影:
1。 《阴沟抢劫银行案》
2。 《里维埃拉银行抢劫案》
3。 《蒙娜丽莎失窃案》
4。 《美国银行枪战案》
5。 《布林克斯马特金库抢劫案》
6。 《布林克斯抢劫案》
7。 《布林克斯失窃案》
8。 《布林克斯失窃案》
9。 《列车抢劫案》
10。 《追捕库普》
第二章 十大生存故事韦汉梅尔:世界上第一位登上珠穆朗玛峰的盲人
一个人如果不去尝试,就不能知道他能够做什么。一旦你去做了,你会发现一切可能都会变成现实。
第一个感人的生存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的人。作为一个双目失明的盲人,他为自己的人生设定了一个在绝大多数正常人眼里都是高不可攀、无法企及的目标,并以不懈的努力最终将梦想变成了现实。他就是埃里克·韦汉梅尔——世界上第一位登上珠穆朗
玛峰的盲人。
高耸入云的珠穆朗玛峰一直是人类登山爱好者心目中的圣地。珠峰位于中国和尼泊尔边境的交界处,海拔8848米,为世界第一高峰;它也是喜马拉雅山的主峰,被誉为地球上除南、北极以外的“第三极”。公元1712年,中国清朝的康熙皇帝派3名技术人员跋山涉水来到珠峰地区绘制地图,测量高度,并将这座终年积雪的山峰首次定名为“朱母朗马阿林”。“朱母”在藏语里是“女神”的意思,而“阿林”则是满语中的“山峰”。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海拔8000米以上的地区被认为是人类的生命禁区。然而,也正是这样的禁区,在不断激发着各国登山者的探险欲望。自1953年人类首登珠峰成功之后,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地的许多登山者在珠峰顶上留下了脚印,也创造了无数登山史上的奇迹。
登山运动是人类意志和勇气的体现,是人类与自然、人类与自身相互较量的过程,但这样一项运动,在很多人眼里,是和盲人无缘的。2001年,韦汉梅尔改变了人们的看法,成为世界上首个登上珠峰的盲人,从而在登山这个“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的勇敢者的运动中,又一次刷新了人类的记录。
征服“世界第一峰”,这对于经历过失明的绝望和沮丧的韦汉梅尔来说,其意义决非常人所能相比,它再一次证明了他生活的信念:即使作为一个盲人,只要选对了方式,同样也能做很多被常人认为不可能做的事情。
韦汉梅尔生于1968年,自小就患有一种罕见的视网膜分层剥离眼病。对他来说,这种疾病就像是一个伺机行动的恶魔,随时随地都可能摧毁他的生活,这使他童年的生活蒙受着巨大的阴影。在后来的几年中,尽管全家人付出了许多努力,病魔还是夺去了韦汉梅尔的视力,13岁时,他完全失明了。
最初韦汉梅尔无法承受这个事实。他不想进入黑暗的世界,他对光明仍满怀着希望,然而无情的命运还是将他抛到了绝望的深渊。
俗话说,祸不单行。失明之后,更为悲惨的灾难降落在了年幼的韦汉梅尔身上:他的母亲在一场车祸中不幸丧生,这使他生活中又少了一个可依靠的坚强支柱。这个打击曾使韦汉梅尔一蹶不振。事隔多年以后,每当提起这段往事,韦汉梅尔仍是一脸的哀惋之情:“母亲的去世比我的失明更令我痛苦,就好像是一扇门狠狠地砸在我的脸上,我有一种痛不欲生的感觉。”
为了抚平孩子的精神创伤,让他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父亲艾德每年夏天都会带他外出旅行,登山也成为他们选择最多的活动项目。
从16岁开始,韦汉梅尔便迷上了登山运动。起先登山对他来说有着很多的困难,由于看不见山路,他只能靠父亲从背后按着他的肩膀促使他改变方向。有时他也拿着棍子探路前进,稍不小心,就有失足的危险,好几次就差点没了命。但他们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这一爱好,而是不断地冲击自己的记录。
成年之后,韦汉梅尔开始挑战美洲、非洲等许多地区的高峰:1996年他登上了埃尔卡皮坦山,1997年他登上了海拔5860米高的乞力马扎罗山,同年又登上了海拔6900米高的阿空加瓜山。接下来他的目标就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最高也是最危险的山,即使是经验丰富的登山专家,也有许多人丧命于冰沟与雪崩之中。对于韦汉梅尔这样需要依靠向导引路的盲人而言,想攀登珠峰简直难于登天。
几乎周围的人都警告他不要去冒如此大的风险,然而韦汉梅尔没有理会他们的警告。他上路了。
一个人如果不去尝试,就不能知道他能够做什么。一旦去做了,就会发现一切都可能变成现实。
2001年3月初,韦汉梅尔开始了他攀登珠峰的历程,以往多年的登山经验告诉他应该如何实现他的目标。登山向导在前面用铃铛为他带路,如果想让他向右就向右摇铃,想让他向左就往左摇铃。韦汉梅尔就尽量沿着他们的脚印向上爬。
在金谷冰瀑这样的地方,在哪儿落脚极为关键。这时向导们会把他的棍子点在落脚点上,并告诉他确切的位置:往左边迈2步,往右边迈2步,在右边落脚……遇到特别危险的地段,向导们又会及时提醒他注意,比如“停在那儿别动!你后面一步远处有个裂缝。”“小心石头!”
经过两个半月的攀爬及登山组成员的共同帮助,终于,在2001年5月25日清晨,韦汉梅尔迎来了他的胜利,完成了他的梦想,登上了珠穆朗玛峰的峰顶,成了第一个登上珠穆朗玛峰的盲人。
“看不见并不等于这人就完了。我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变人们对盲人的看法,告诉人们不要一想到盲人就是街头卖铅笔的家伙,我们也能登上世界之巅。”这就是韦汉梅尔在他的著作《触摸世界之巅》中所要告诉人们的。
韦汉梅尔这样写道:“除非我们为自己定一些条条框框,否则人的潜力是没有极限的。”
第二章 十大生存故事安妮萨:与血癌作斗争
如果你要感谢别人对你的帮助,最好的方式就是在别人需要帮助时,伸出你的援助之手。
我们讲述的第二位感人生存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和时间赛跑的姑娘,她不仅战胜了自身的病魔,而且还用行动帮助其他不幸的人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她的名字是安妮萨·阿雅拉。
安妮萨是位漂亮、文静的姑娘,多年来在家人的呵护下一直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然而世事无常,在她16岁那年,一场无情的灾祸悄无声息地降临在了这位花季少女的身上。
有一段时间,安妮萨常常感到腹部绞痛,有时疼得能让她半夜哭着醒来。起先她的家人并没有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由于阿雅拉的隐忍,包括她的家人在内的周围人,没有人知道她所承受的痛苦。等到发觉事情不妙,一切都为时太晚。
1988年4月6日,安妮萨被确诊为慢性骨髓性白血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血癌。这是一种在现代社会发病率较高的致命病症,对于它会产生的严重后果,稍有医学常识的人都不难明白。安妮萨的家人对此病也并不陌生,当他们听说安妮萨患了血癌,就知道她生存的希望极其渺茫。
医生诊断认为,照目前病情的发展状况,安妮萨只能活3~5年,治疗的惟一的方法是进行骨髓移植。
骨髓移植可以植入好的造血干细胞,恢复肌体的造血功能,从而根治病魔。但没有亲缘关系的骨髓捐献者,相配几率大约为万分之一;同胞兄弟姐妹中,骨髓类型相配的几率则达25%,所以兄弟姐妹之间最容易找到合适的骨髓捐献者。不幸的是,安妮萨惟一的哥哥艾伦并不在这25%之列,所以一家人只能寄希望于国家骨髓捐助中心了。
与骨髓捐助中心联系的结果十分令人失望,由于当时的捐献机制不完善,社会上根本就没有人捐赠骨髓。也就是说,阿雅拉几乎没有机会获得与她相配的骨髓。找不到合适的捐赠者,就意味着死亡。
希望正在一点一点地失去,但安妮萨一家人不想就此放弃,他们开始了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集骨髓捐赠者的努力。他们要争取每一分钟时间,与死神赛跑。才16岁的安妮萨,生平第一次站到公众面前讲述自己的经历、期望和梦想,吁请得到人们的帮助,但她的表现真是棒极了:
“……我才16岁,也许我将来会为国家、为社会、为所有好人做一些工作,做出自己的贡献。可现在没有骨髓移植,我会死的。我站在这儿请求你们帮助,心里并不好受……”她的演讲感动了无数富有爱心的人们。
安妮萨一家人的呼吁引起了巨大反响:有15万名志愿者前来报名——但还是没有合适的捐赠者。就这样,一年过去了。随着时间的流逝,找到合适捐赠者的希望越来越渺茫了。就在此时,在一个朋友的提醒下,安妮萨的父母做出了一项重大决定——再生一个孩子,以新生儿的骨髓移植来治疗安妮萨的血癌。
安妮萨的病情确诊一年半后,她妈妈怀上了孩子,一家人都满怀着希望等待着新生命的降生,并希望他是个合适的捐赠者。虽然当时他们都不知道安妮萨能否熬到孩子出生,但这一分生的希望支撑着全家人向前努力,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付出十二分的力量去争取。
1990年4月3日,奇迹降临了:这个名叫玛丽萨的健康女婴诞生了,她的骨髓类型正好与安妮萨相配。所有的努力没有白费。14个月后,玛丽萨为姐姐捐赠了骨髓,给了安妮萨第二次生命。
回忆那次重获新生的手术,安妮萨至今仍然十分激动,她说:“看着他们把骨髓拿过来,把它挂在那上面,知道那意味着自己的新生,这一切真是太不可思议了。如果没有她,也就没有我。我就是这么想的。如果没有她,我肯定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如今,安妮萨的病已经完全好了,她又能享受生活了,但她没有忘记这段痛苦经历所带给她的教训,她要帮助更多像她一样的血癌患者,把他们从死亡线上拯救回来,就像当初家人帮助她那样。
安妮萨现在美国红十字会工作,她建立了“安妮萨基金会”,专门帮助白血病病人家属寻找骨髓捐赠者。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每天,当安妮萨起床后,她都能清楚地意识到她工作的意义。帮助病人寻找骨髓,已成为她这一生的使命。
在安妮萨基金会的努力下,美国的骨髓捐献者已从最初的1。7万人增加到了430万人——这大大增加了骨髓配型的几率。
如果你要感谢别人对你的帮助,最好的方式就是在别人需要帮助时,伸出你的援助之手。这就是安妮萨想要告诉所有人的。
第二章 十大生存故事博伊兰:美国一级罪犯画像师
“看到受害者的心灵得到抚慰,使我意识到我的工作的重要性。我很高兴将罪犯从受害人的脑子里驱逐出去。”
我们讲述的第三位感人生存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有着特殊技能的女士——珍妮·博伊兰;她能根据目击者的描述画出通缉犯头像。作为国家一级罪犯画像师,她的职业在很多人看来很特殊,但她已经帮助警方抓到了不少臭名昭著的重犯,美国许多重大案件都是靠了她准确
的画像才迅速破案的。
博伊兰从事这一特殊职业源于大学时期一段令人难以启齿的经历。她永远也忘不了那次她所受到的性骚扰。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