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27-走进喜玛拉雅





之余,写下了那首广为藏民们传唱的情诗:“在那东方高高的山尖 / 每当升起明月皎颜 / 那玛吉阿米的笑脸 /会冉冉浮现在心田……”    
    仓央嘉措是西藏第六世达赖喇嘛,与历世达赖喇嘛有所不同的是,仓央嘉措不仅是西藏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宗教精神领袖,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浪漫主义诗人,常常走出寺庙深宫,亲自体验普通百姓的生活,感受俗家凡民的情感,其情歌脍炙人口、名驰遐迩。    
    仓央嘉措于1683年生于门隅的宇松,年幼就被桑结嘉措认定为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五世达赖阿旺洛桑嘉措于仓央嘉措降生前一年去世,仓央嘉措在十五岁前,一直处于桑结嘉措的严密控制之下,同对五世达赖之死“密不发丧”一样,都是秘密进行的。仓央嘉措一开始就在政治斗争背景中被人推上了复杂的政治舞台,他自己并未察觉。有说法是仓央嘉措二十四岁时,在青海湖畔圆寂;也有说法是他在青海湖畔出走后,游历了尼泊尔、印度后下落不明。    
    仓央嘉措在正式继位六世达赖之前,一直生活在民间。家中世代信奉宁玛派(红教),并不禁止僧侣娶妻生子。而达赖所属的格鲁派(黄教)则严禁僧侣结婚成家接近妇女。这种清规戒律仓央嘉措难以接受。仓央嘉措不仅没有用教规约束自己的思想,反而以宗教领袖的身份,写写了许多的缠绵的“情诗”,至今流传很广。    
    如朱哲琴在《央金玛》里唱过的:     
    夜里去会情人,    
    早晨落了雪了;    
    保不保密都一样,     
    脚印已留在雪上。    
         
    还有描写修行与追求爱情矛盾的:     
    若和姑娘百年偕老    
    今生就佛缘无份,    
    若到深山洞里去修行,    
    又违背了姑娘的心……


《走进喜玛拉雅》第五、六章点多少酥油灯才能濯亮我们的一生一世

    要点多少酥油灯才能濯亮我们的一生一世?    
    坐在大昭寺广场上的一个下午,阳光把身上的皮肤灼痛了,亲爱的,我在想你。    
    是的,起身让我去点酥油灯,没有进大昭寺之前,我在那里祈祷,在那里忏悔,默念着你的名字像是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孽。恳求这里可以洞穿一切的神灵之光,能去掉我身心上的疲惫和尘垢,然后再站在那里为你点灯,许下我一个又一个的祈求,然后才能进入佛堂之内,把沉重的肉身,小心磕碰在神灵的脚下,让佛光抚顶,让佛看透我的心思,让你在我的愿望里,再重新绽开一个又一个的欢颜。    
    阳光从窗户和头顶正上方的天窗向内透过,青烟散起,宁静地映射出一抹光辉。在酥油灯房里,那些虔诚的藏民,他们看着我一次又一次的出现在那里,看着油灯的光亮把我烤得满脸通红,他们善意而满怀热情地看着我,然后递给我一支又一支点灯的燃香,然后和我一起把剩下的油灯一排一排点燃下去。    
    没有一盏点过的油灯会熄灭。站在那里,像期望心里的热情永远都不会消逝与泯灭。我要对你说,有一次我点过的靠近墙壁那个方向上的快整个的一面,灯火在闪耀,丝丝酥油的气息钻入鼻孔、喉咙和肺腑之内,仿佛只有这样才能将自己洗濯得更加光亮。望着那些忽闪着的火苗,我让自己快乐地沉浸了下去,仿佛你就跪拜在那片光晕之中,欢喜得像个孩子,我佛慈悲,他在慈爱地看着你。    
    亲爱的,在拉萨的全部时间里,大昭寺的佛门我只跨进去过两次,但在大昭寺前的酥油灯房里,我一共进去过不下六次,或是更多,比六要多得多的次数,我一次又一次想你的时候,要为你点燃那些佛灯,祈求佛的宽容与支持。    
    只要油灯长明,愿望就会长久地盛开在佛的面前。亲爱的,点多少酥油灯才能濯亮我们的一生一世?也许是一盏,也许是很多很多盏,在这里,我要为你,也为自己,点起这些油灯,然后便能在黄亮亮的灯光中寻找到你,寻找到跳动的灯花和火苗上有佛心一片。


《走进喜玛拉雅》第五、六章就那样鲁莽地闯入大昭寺

    小雨淅沥的早晨,去大昭寺。拉萨还没有完全天亮。一行八九个人,打算一大早和烧香拜佛的藏民一起入寺,这样可以省掉每人七十块的门票钱。    
    没想到大昭寺要九点才开放,雨还在继续,地面上全是水。早早来到寺门前的藏民已经很多,有的人坐在地上念经,有的人则不停按顺时针方向转动着比人还要高出几倍的转经筒,也有人在门前不停跪下然后又站起来,磕着等身的长头。听说在大昭寺门口,不分白天黑夜,不分严寒酷暑,都会有人在那里祈祷和磕头,有不少人跪拜一夜,甚至数天都有可能。    
    从八点半开始,我们就和藏民们一起排队等候进入这座整个藏区最重要的寺院。虽然大昭寺并不在藏传佛教六大寺院之列,作为藏传佛教最神圣的寺庙,大昭寺并不从属于哪个教派,但在整个藏区寺院里的重要地位不容置疑。    
    好几个同伴都排在前面人多的地方,他们还笑话我穿一件一看就知道是个外地游客的防雨服,我就无所谓地站在后面,一个藏族妇女过来问我要不要买条哈达敬献给佛祖,由于没有两块的零钱,同行的秋子帮我买了一条。    
    九点开门的时候,进入寺门往里走,没有想到,排在我前面的那些经过一定乔装的同伴,一个个如同老鹰抓小鸡一样给抓了出来,我手里拿着哈达,觉得自己也要被主院入口处的管理人员给抓出来了,没想到进寺的人太多,他们竟然不断催促着让我和我身后的藏民走快点,就那么无知而鲁莽地闯了进去。    
    跟着藏民,快步经过由水神和红脸保护神把守的过道进入主殿,回头发现同伴没有一个人跟进来,有点慌神,想等等他们,又怕给人看出根本就不是藏民,犹豫了一下跟着一个提着酥油的中年男子往前走,听他走一处停下来,念念有词,磕头授礼,我也就跟着在那里拜谒一下。    
    按从左到右的顺时针方向走,一路拜过了宗喀巴和他的八大弟子、药师佛、白教创始人米拉日巴,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尺尊公主、无量光佛。然后来到藏传佛教中圣之又圣的佛殿,里面有文成公主入藏时带来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藏人认为见到这个佛像就是见到了2500年前的佛祖。这样的佛像全世界只有三尊,分别是释迦牟尼的8岁、12岁和25岁等身像。8岁等身像由尺尊公主从尼泊尔带入西藏,现存在小昭寺,由于文革破坏已经很不完整,而原存于印度的25岁等身像在宗教斗争中被沉入大海,所以这座12岁等身像显得尤为尊贵。    
    没有买票进寺,本就不诚,心里过意不去,在佛祖前献了哈达,赶紧又把身上所有面额50元以下,10元以上的零钱塞进了佛像的衣服之下,而把一些零钱在别处一一布施。在主佛殿,佛祖面前的长明灯也全部由纯金打制,是老百姓和信徒捐赠的,让人唏嘘不已。    
    磕了头,许了愿,虔诚地退出来,又依次参观了右殿的欢喜佛、强巴佛、萨迦五祖,还有小山羊像,传说是为了纪念当时填湖造寺时山羊搬运沙土的功劳而建。    
    转完一层,上到只在早上才对外开放的二楼,那里有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尺尊公主,还有护法的女神,然后下楼来,才看到同伴中只有曾强一个人进了寺来。于是又陪着曾强再参观拜谒了一遍各殿。等到第二次从二楼下来,我们才逐渐集中其他同伴,才知道早上第一次进寺只有我一个人体面成功,弄得大家非要我请客不可。那时已经人山人海,第三次参观佛殿时,一些旅行团也进寺了,人挤人,已经无法挪动脚步,进每一个殿堂都需要排队许久了。    
    从早上入寺,到第三遍转下来,已经接近十二点。一些没有跟我们同行的同伴不知道还可以上到天台,先出寺到八角街上玩儿去了,而我们又从大殿外绕行一周,推完了全部的380个转经筒,然后上到大昭寺二楼和三楼的平台上观景。    
    比我们先到拉萨的Louisa说,大昭寺楼顶上是拉萨最好发呆的地方,我们上去时雨已经停了,但太阳还没有出来,不算是晒太阳和发呆。但是我们在第三次转殿时,进入到了一般不允许外人进入的三楼殿堂,我们拜会了在那里打坐修行的僧人,并得以进入殿内,近距离拍摄到了金顶,而且在那里观看了十分漂亮的壁画、酥油花,还有年代非常远久的唐卡,已经是非常非常幸运了!


《走进喜玛拉雅》第五、六章色拉大乘洲

    一点半,从大昭寺出来,在雪域餐厅吃过西餐和藏餐混杂的丰盛午饭,我们打了两辆出租车,每辆10块钱前往藏传佛教里“辨经”非常有名的色拉寺。“色拉大乘洲”是色拉寺的全称,色拉意为玫瑰,由建寺时原野上长满了茂盛的野玫瑰花“色瓦”而得名,所以色拉寺也就是“野玫瑰园寺”,在拉萨北面的色拉乌孜山脚下,与甘丹寺、哲蚌寺一样,是拉萨的三大寺院之一。寺院依山面水,错落有致,绿树掩映,高耸的金顶和山后的蓝天相应,奕奕生辉、光彩夺目。    
    由于是周六的下午,色拉寺不辩经(色拉寺辨经在周一至周五的下午三点开始),“转寺”成为我们参观色拉寺的主题,显然这个主题还有另外一层“不太靠谱”的用意:借机由后山院门入寺。当然同行人太多,走后门一起被委婉地挡了出来。虽然有翻越院墙之心,但鉴于女生们都无法完成那种超难动作,大家也都是一笑而过,逾越净地的念头便化为乌有。但是,我们还是在恐怕没有多少人知道,也没有多少人去过的后院那里,幸运地看到了色拉寺最为生动形象的金玉观音菩萨像,还看到了刚刚制作完成的美艳无比的酥油花,据说要在即将到来的一个节日里拿去供佛和展览。    
    沿着寺院后门再往后山上走,就是巨石峥嵘的色拉乌孜山。拉萨的天葬台就设在这里,上山的路不好走,这里的天葬也不允许游客前去观看,而且天葬一般都在上午举行,所以我们也没有上到山顶,就顺着半山坡上的小溪流和柳林,绕行在色拉寺的后山上。半山上有不少的坟墓,还有玛尼堆、风马旗,本来答应过朋友,要给她带牛头骨和刻有藏文的小石块,但是有人告诫我,不要随意去碰触那些东西,有许多禁忌。拿牛头骨更是被视为不吉利,会带来恶运,遂怏怏离开。    
    在色拉寺,最为著名的是“马头明王”神像,马头明王是藏传佛教里的护法神,貌为马头人身,怒眼圆睁、高大威猛,能摧伏妖魔。传说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加措11岁开始赋诗时,最早的五首均与马头明王有关:“马头明王大灌顶慈悲法力/摧毁诸魔粉碎一切为害之敌/红宝石般的赤色夜叉之体/在劫未当中跳起雄壮的舞……”藏语翻译成汉语大意如此。    
    可惜那时候我还对藏传佛教知之甚少,不知道拜谒马头明王时有什么讲究。直到后来在山南的昌珠寺,才从一位好心的藏民那里学习到,把头伸进马头明王神像下的神龛里面,用头轻轻碰触神像的基座,可以祈求到安宁、镇静,晚上睡觉时不再做恶梦。


《走进喜玛拉雅》第五、六章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布达拉

    在不同的时间看到的布达拉宫是不同的,想必不同的人也一样,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布达拉。    
    布达拉宫是我行走整个大喜马拉雅时门票最贵的地方之一,100块(另外一处是四川的稻城亚丁,门票128块),而且还因为有每天不超过一千游客的人数限制,所以需要提前一天凭着身份证排队取号。但,就是这样,我们前往布达拉宫的时候,前山相当多的一些宫殿仍然不对我们开放。    
    布达拉宫里面不许随便拍照,除非交付昂贵的拍摄费用。因此,我只能有限地站在门外拍摄一些照片,除了从远处的拍摄的大全景外,还有几张是在进入布达拉宫之前的门口拍到的扎厦、红宫、白宫墙壁。    
    当然,也还有几张是站在金顶区乘人不备悄悄拍摄到的那里的铜顶建筑,那些铜顶面对蓝天,完全暴露在太阳底下,不会惧怕闪光灯,而且我也没有使用闪光灯,我想这种偷拍大概还是可以被谅解的。不过不准备建议大家跟着我一样这么干,因为里面处处设有电视监控,有胶片曝光、相机没收甚至被殴打的危险和可能。金顶区是布达拉宫里最漂亮的地方之一,也就是主佛殿上面鎏金的屋顶,面对蓝天白云,显得精美豪华。这片区域已经有报道说,可能从明年起将不再向游客开放,如同现在面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