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争天






  少林弟子见本性等仍动弹不了,赶忙抢到场上,却见五人脸色青灰,牙关紧咬,不省人事,显然已中了毒。本相眉头紧锁,伸手试五人脉象,知五人所中的不是什么剧毒,略微放心,叹道:“惭愧,若不是大印替我,我也躺在这里了,那时可真是一败涂地。”抬头道:“不敢请教托巴大护法,这五蕴阵中暗藏毒气、金丝网,作如何道理?”

  中原豪杰讥道:“哪有什么道理?不过是宵小之辈,专门使阴谋诡计罢了!”“这叫做人不要脸、鬼都害怕的道理!”“是啊,番僧说个明白!”

  托巴笑道:“本相师兄,此阵名为五蕴,小僧预先便已告知。其中想为思绪聚集,百念丛生,譬如口袋,焉知其中之物?识为物之本也,丝之为物,结网最为适应。本相师兄以为不然么?”

  本相呆了一呆,苦笑道:“青庙黄庙,果然有所不同。领教领教!”

  托巴也不理会他言下讥讽之意,当下挥手,身后又走出四名弟子来,微微笑道:“此阵名为四果阵,请本相师兄布阵赐教。除了破阵之人,外人不得助力,本相师兄以为是否?”本相道:“善哉,那是自然。”

  却见那四名喇嘛身着黄色藏袍,袒出右臂,各持法器,一人拿的是摇铃,一人拿了一面铜磬,一人持金钹,一人居然捧着一条哈达。

  但这时谁也不敢再小看于他们,本相知道此时无法向托苏求取解药,命弟子先将本性等人抬回去歇息诊治,见同辈中只有一个本非,问道:“本非师弟,依你看来,我们如何破他四果阵法?”

  本非两年半前与武当等门派高手追杀吸血鬼尹天弃时受了内伤,之后虽经疗治,一直未能恢复,因此方才组五行八卦阵时未能上场。这时听方丈师兄见问,沉吟道:“依师弟愚见,可着释字辈四名弟子,以四象般若阵法破阵。”本相道:“师弟之言,正合我意。”

  当下着释能、释范、释腾、释起四人组阵。释字辈四位僧人均左手持藤牌,右手持单刀上阵。释能等四人见业师遭了暗算,上场便恨不得将对手立既打倒,哪知四名喇嘛向四僧施了一礼,竟念起经来。经以梵语念出,只听得嗡嗡哼哼,兼以摇铃金钹铜磬齐鸣,众人听在耳中,只觉得说不出的舒服。释能喝道:“做什么?”

  那四各喇嘛好象充耳不闻,诵声更响。当此情形,少林四僧竟无法下手,释能问道:“方丈,弟子鲁钝,这阵法如何破法?”

  本相识得梵语,侧耳倾听,四喇嘛念得却是《涅槃经师子吼菩萨品大智度论》的一段,经文之意乃是:业力为最大,世界中无比。先世业自在,将人受果报。业力故轮转,生死海中回。大海水干竭,须弥山地尽,先民因缘业,为烧亦不尽。诸业久和集,造者自逐去,譬如债物主,追逐人不置。是诸业果报,无有能转者,亦无逃避处,非求哀可免。从地飞上天,从天入雪山,从雪山入海,一切处不离,常恒随逐我,无一时相舍。”

  本相听得明白,不禁讶然,只因这段经文是说业力的,与此相关的一个佛经故事是:有四个仙人,各各神通自在,以天眼看见将受恶报,力图以神通力逃避,乃尽其所能,上天入地,赴雪山,去大海,结果仍无法摆脱如影随形般的业报。

  本相知托巴将其四人念这段经文,含义即是当初少林寺留下迦楞经为业,此时业报来了,无法躲避。由此想到此事种种,不禁心思起伏,说道:“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谓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归于地,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暖气归火,动转归风。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即知此身毕竟无体,和合为相,实同幻化。”这是大乘《圆觉经》的一段,说的是“五蕴非我”,讥托巴以五蕴阵名行诡计,后面几句却是指迦楞经不一定必须归迦楞堂所有,所谓“毕竟无何,和合为相,实同幻化”,劝托巴早早回心转意,以求根本。

  那四名喇嘛转为汉语念道:“彼未尝或生,亦未尝灭,未为已是兮,或又将是非是,未生,常存,永恒,而太始兮,身虽戮兮彼不毁。”

  本相听他们这一段《薄伽梵歌》暗愚便是粉身碎骨也要夺回迦楞经之意,答道:“阿弥佗佛,是亦非,非亦是。何不是即是非即非?生亦灭,灭亦生,何不生为生灭为灭?本是而非非,本非而非是,是即是,非即非。若是亦非,则当初是即非矣,若非即是,则当初何曾非是?”这段偈语指当初库争喇嘛将迦楞经输给空闻大师已是事实,后人再来争夺,诚是背逆之事。

  那四名喇嘛听他反驳,又念一段经文。本相再驳。双方各执一辞,辩得不亦乐乎。释能等四人经文造诣不深,见方丈一人辩四人,欲要相助,却哪里插得进话去?本相修为深厚,虽是一人之力,但辩论起来抑扬顿挫,那四人初时字正腔圆,头头是道,可不一会儿便显得力不从心,理屈辞穷,仅金钹铜磬“铮嗡”作响,略助声势而已。

  众少林弟子对方丈向来敬仰有加,见方丈如此雄辩滔滔,不由得阵阵喝采。中原武林豪杰虽大多听不明白双方语义,但谁占了上风还是看得出的,每见本相神采飞扬之处,便发出轰天价一声喝采。

  却听本相道:“方外之人,却未出尺丈之间。因果报应,到头来三界之间。受戒比丘,偏争一炉香火,普渡众生,竟尔不渡自身。岂不虚妄?我佛慈悲,托巴大师兄明鉴。”

  托巴微笑不语。那四名喇嘛再无词可陈,一名喇嘛走出阵中,将手中哈达献于本相。本相知西藏礼节,当即弯腰领了,宣佛号道:“阿弥佗佛,多谢!”

  少林弟子见方丈不过是一席话即令西藏喇嘛折服,均是大大佩服。不少弟子心道:“我入寺以来,虽然每日早课念经,但哪里象练武时那般用心?今日看来,武功要练,这功课更要时时用心。”

  却听托巴笑道:“多谢本相师兄谦让,小僧布三藏阵法,请本相师兄赐教。”

  此言一出,众人尽皆惊讶。本相道:“托巴大护法,你第二阵便不比了,何来有布第三阵之说?”

  托巴微笑道:“四果阵已赢了少林的阵法,小僧不知有不比一说。莫非本相师兄要学那些无知无赖之徒,言而无信么?”

  本相怔住,少林弟子与中原豪杰也都怔住。须夷之间,本相明白过来,气急攻心,怒道:“你你……我我……”托巴点头微笑道:“便是如此。”观翰大笑道:“你们说好以四象阵法破四果阵法,外人不得助力。本相方丈却不守规矩,插言助阵,不是输了还是什么?哈哈哈,哈哈哈!”

  炫ǔмDтχт。сοм书网



第二十二章 度日如年
更新时间:2009…5…8 2:18:11 字数:17626


  词曰:望苍天云卷云舒,倚绝臂晒透一身倦骨。风劲草木伏,发我睥睨傲群雄,传我声名到江湖。天大正容擎臂举,浪急未阻乘兴浴。恨未插翅飞,难寻当年桀虐九龙,追日夸父。何人剧饮三千杯,诗惊鬼神剑如虹,引韩湘吹笛,嫦娥起舞?与我同尽一日欢,休论尘世苦无数!
  少林弟子再也忍不住,纷纷叫嚷起来。托巴与观翰一个笑得静逸,一个笑得狂傲,却均不再言语。本相叹道:“阿弥佗佛,这一阵的确又是少林输了,请大护法布三藏阵赐教。”

  却忽听一人道:“阿弥佗佛。”这一声佛号声音清越,却绝不高亢,托巴由不得心中一惊,暗道:“正主儿来啦!”打眼看时,却是四名灰袍老僧,中间夹着一名后生向场中走来。

  这四僧正是空觉空悟空行空无少林四老。那中间的矮个后生却是何人?正乃韩蛋蛋是也。原来方才在塔林之中,四僧试出韩蛋蛋身具三重天内力之高,竟是惊人之极,空悟突发奇想,当时对本相方丈道:“这位韩蛋蛋小施主与我佛甚是有缘,当是佛祖保佑,派护法金刚来此,为我少林解此大难。”众僧问时,本悟呵呵笑道:“适才听韩施主所说,上一回托巴大喇嘛来时,少林寺得到警讯,便是因她之故。此次大敌再来少林,韩施主偏偏又在此时来到。本来世上众生在佛祖眼中无有不同,但那观翰、托巴非得固守执见,韩施主是我汉人族类,名为救大印性命前来,实则是挽我少林危局而至。佛祖之细微眷顾、巧妙安排,思之令人感动。”众僧皆唱诺。

  空悟又道:“韩施主身上已具备托洪、托苏两大高手的内力,应该不在托巴大喇嘛之下。所缺者,唯独是运用之技、心法之微而已。若是辅以高明内功心法,托巴当必败无疑。”众僧皆称善。空悟道:“因此依愚之见,方丈先去前堂应对彼等,我等就在此传授韩施主少林武功的一点门道,与托巴大喇嘛印证印证岂不甚好?”

  本相听他说出这个主意来,不禁一喜,但一喜之后,便是一忧,叹道:“若是托巴认出韩施主的来历,甚或韩施主根本不是托巴对手,伤在他手下,那便如何?”这话一说,空觉也道:“方丈所虑极是。此计恐怕不是制敌良策。”空悟呵呵笑道:“眼下情形是这样:我们一人之力,谁也比不上那托巴。若是空闻师兄未升天事佛之时,自然不惧敌人逞强,可这一回托巴大喇嘛来时,一路大造声势,引得许多江湖门派跟随前来观看,少林若是单打独斗赢不得他,岂不教天下武林同道失望?当此之时,明知危险,也要冒上一冒。只要请韩施主乔妆成少林俗家弟子,托巴便无话可说,韩施主上场之时,我等在一旁小心警惕,若有不对,一齐出手救护,说什么也不能让韩施主受伤便是。”

  韩蛋蛋想到有四大长老在一旁保护,能与托巴好好打上一仗,当真最是过瘾,早听得心花怒放,连道:“就这么干。他奶奶的托巴假和尚欺负我不少,正想打他出气!”她天生胆大,至于能不能打得过人家,却想得极少。本相自去前场应付。

  空觉道:“请韩施主练一套最得意的拳法看看。”韩蛋蛋将祖传“开山拳法”打了一遍。她着意要让四大长老满意,将内力调动出来,中间辅以“气刀”功夫,将一套拳打得精神抖擞,虎虎生风。

  四大长老议论之后,说道:“少林功夫,共有七十二项绝技。不管哪一样,没有十年八年工夫,都难以练成。自然,许多绝技有通同之处,将其中之一练得登峰造极,余者练起来就简单得多了。现下情形如此:韩施主要在半个时辰之内练成一样。观韩施主之开山拳法,与少林大力金刚拳有三分相似之处,便将这套拳法传与韩施主。”

  任何拳法,套路均非太难。若是照猫画虎,便是平常之人,用一天时间学一套拳法也不是难事。但会套路是一回事,会用是一回事,用得好是一回事,用得精更是一回事,因此练武有“永无止境”一说。韩蛋蛋自小练武,根基自非常人可比,加上记心奇好,小半个时辰,还真将这套拳法学会了。空觉等大喜,空悟道:“韩施主身怀绝顶内力,但没有高明心法相辅,究竟难臻一流境界。贫僧这里传你一段心法,你须牢牢诀记住。”当下念了一段口诀。韩蛋蛋牢记在心,当下依那心法催动内力,但觉浑身有无穷之力,不禁大喜,向空觉、空悟等四老僧下拜。

  空觉讷闷,对空悟低声道:“空悟师弟,你这段心法不是少林派的,却是为何?”空悟笑道:“师兄可忘了师弟在少林出家之前却在何处?”空觉哦了一声,顿时恍然,点头微笑道:“如此一来,韩施主岂不是身怀三大门派之武学?”空悟呵呵笑道:“正是如此。”

  原来空悟早年是武当弟子,武当派武功犹重内功修炼,若论内功心法之高深精微,少林却不及武当了。空悟大师早年行走江湖,武功高明,行事极为怪异,后来为少林高僧无诟点化,乃出家少林。这时传韩蛋蛋的心法,却是武当派正宗,名曰《乎然真经》。这乎然真经出自庄子,经云:“可乎可,不可乎不可。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恶乎然?然于然。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诡谲怪,道通为一。”

  若用一句话释其本意,便是“物各有所,物各无所”八个字。韩蛋蛋天性本真,这段心法于她最为合适不过,因此一试便成。此中非有玄虚,只因“合适”二字而已。

  只要是人,均有天赋。不过每个人的天赋不同。有的适合这一行,有的适合那一行,有的喜欢画画,有的喜欢唱歌。只要找到合适的事物、合适的途径,那么这个人极容易做出超人的业绩来。

  闲话少叙,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