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由
车专用通道。大门设在长方形小区东北角的专用地下通道的人口处。要想开关大门,
必须要将磁卡插入操作盒并输入密码,然后进行核对。操作盒和插口的高度和距离
都比较适中,坐在驾驶座上伸出手就可以够得着。
葛西美枝子在使用自家汽车时用的都是磁卡,那天夜里她坐出租车回家时,把
密码告诉了出租车司机。因为这样的话,等她下车后,空的出租车可以输入密码再
开出去。这里的很多住户都是这么做的,事实上密码并没有发挥什么作用,这让管
理委员会非常头疼。
有人提出禁止私家车以外的车进入地下停车场,但经过对居民的调查,多数居
民反对这一建议,所以也就不了了之了。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只能不断地变
换密码,但这样的话每次还要更换磁卡,大家也都埋怨这样做太烦琐了。
普通车辆进出地下停车场的问题和前面所说的千住北新城小区是否向外界开放
有着密切的关系。“案件发生的6 月2 日采取的是封闭措施。”管理员佐野解释说,
“这个问题确实很麻烦,三个月一次的理事会都要讨论是开放与封闭的问题,这样
反而定不下来了,根据调查,居民的意见也分成两派,所以,理事会也不能按多数
人的意见决定下来。”
“封闭”的具体做法是,除了通往地下停车场以外的两条通道——因为这两条
通道都在地上,我们称之为地上通道——的门口挂着通行的牌子并用铁栏杆挡住出
口。地上通道能容纳两辆车同时通过,但没有区分行车道和人行道。
因为这个出口安装了一扇门,所以外面的汽车和摩托车都不可能进入千住北新
城小区内。这样一来,虽然出租车还可以使用地下停车场,但采取封闭措施的话,
可疑人员进入小区的可能性就要小了很多,也就可以放心地让孩子们在小区里的绿
地上玩耍。这个措施得到了重视安全的住户的好评。住户们当然也能使用地下停车
场,快递公司、保洁员、搬家的卡车利用密码或磁卡也可以通过地下停车场的大门,
所以,看上去也没有什么问题——“其实也不完全是这样的,住户外出时也不只是
开车,还有人是步行出去的,所以成问题的是自行车。”
千住北新城小区的居民专用自行车车棚设在小区的绿化带里,车棚建在地下,
和汽车一样,必须要通过一个大门,这也是考虑了发生事故等危险因素。骑自行车
的人绝大多数是孩子和妇女,多数人会在很短的时间里来回地进出。因为地上通道
的出口被关上了,所以这些骑车的人必须在“禁止通行”的牌子前下车,然后再从
门旁挤过去,他们有时也会碰到同样从门旁挤过的行人。禁止通行的门口的道路被
堵上了,两边只有五十厘米的地方可以玩耍,所以,推着婴儿车的妇女或坐着轮椅
的残疾人很难通过自己的力量通行。“因为这是生活上的事情,所以确实很麻烦,
而且开始有骑车的孩子推着车坐电梯到地下,然后从地下通道出去。虽然当时并没
有发生事故,但还是有许多进出地下停车场的住户不停地表示着不满。”
“这样一来反而更危险了,因此有人提出把门打开,让人们可以自由进出小区,
这也在情理之中的,只是这么做的话也很困难,如果开放地上通道,还会出现许多
麻烦事。”
首先,就像重视安全的住户担心的那样,可疑的人可以很容易地进入小区。特
别是夜里,藏在小区内的可疑人员会威胁下班的女性,还有以空巢家庭为目标的可
疑人员和偷内衣的小偷在小区内转悠,或者不是住在这里的青春期的孩子们在绿地
上喝酒听音乐,这种混乱和不好的事情会不断发生。平成七年8 月小区对外开放的
时候,随意进入小区的年轻人在放烟花,飞起来的火箭烟花碰到了正在小区内走路
的一位男性,这位男性被烧伤。
另外还有一件麻烦事。两条地上通道既可以从中问那栋楼通往小区的东侧,也
可以从中问那栋楼在塔楼的前面通过小区的西侧。
所以,外面的车辆从小区的东面( 或西面) 进入小区,都可以通过两条地上通
道穿过小区的西侧( 或东侧) 。也就是说,这两条地上通道可以作为小区内的近道
来使用。因此,如果采取开放措施的话,通过这条近道的车辆一定会非常多。
“我也不清楚到底应该在哪里、如何进行调查,才能使用这条通道,那时,塔
楼的管理员还买回来一张这条奇怪道路的地图,书店里有卖的。看了这张地图后,
上面有通行千住北新城小区的路线图,我吃了一惊。”
这么说来,这并不只是入住者的问题,而是千住北新城这个新的街道存在结构
上的缺陷。虽然有人提出了基本的改造方案,但这个方案实施的话,需要非常大的
费用,恐怕要占维修保养费用的一半以上。无奈之下,他们只能采取消极的对症疗
法,有时对外开放以避免封闭的缺陷,有时又实行封闭措施而放弃开放的优点。
6 月2 日凌晨两点案件发生时,虽然绕道,但佐藤家叫来的救护车赶来的时候,
千住北新城的出人口就是这样一个情况。佐野当然了解这一情况,所以当他听说救
护车的事情后,就问佐藤义男救护车是从哪个门进来的。因为必须要打开一扇门。
佐藤并没有想到这么多,他说电话是妻子打的,自己不太清楚。佐野赶快跑到中间
那栋楼叫醒了那里的管理员,让他给警察局打电话。
中间那栋楼的管理员岛崎昭文和他的妻子房江记得浑身都湿透了的佐野跑来告
诉他们:“塔楼上有人跳楼自杀了。”
“已经叫救护车了,但还没有报警,你们赶快打电话。”
“知道是哪个房间的人吗? ”
当时,岛崎夫妇作为管理员人住这栋楼不过才一个月的时间,虽然和佐野的年
龄差不多,但在工作上,还是前辈和晚辈的关系。
“还不清楚,好像是个年轻男人,因为他是趴着的,不能动,所以看不清楚长
相。”
“已经死了吗? ”
“一动也不动,大概不行了吧。救护车就要来了,必须要把门打开,岛崎君,
你去东边,我去西边。”
岛崎让房江打电话报警,然后就跟着佐野出去了。这个时候,救护车的声音已
经很近了,另一座塔楼的管理员佐佐木茂也跑了过来。
在三座楼的管理员中,佐佐木是最年轻的,只有三十二岁。他和岛崎两个人一
起把门打开,已经了解了情况的佐佐木把救护车引导到出事的塔楼前。岛崎说,还
是让在外面的佐佐木的妻子加奈子回到管理员办公室去,也许会有住户来打听情况
的。
“如果有人问发生了什么事情,我该怎么回答? ”加奈子问。
“跳楼自杀,这样回答可以吗? ”
事实上,从救护车进入小区时起,共有四个人打电话询问情况,西楼一人、中
间的两人、东楼有一人。对于这些电话,都是由管理员的妻子回答的。当听说是跳
楼自杀的,也有人从窗口向外看绿地上的情况。
还在西楼下面花坛边坚持的佐藤义男看到救护队员跑过来时,不由得松了口气。
他往后退了退,以免影响他们的处理工作。佐野也回来了。不一会儿,救护队员站
起身,在得知佐野是管理员后,就问他是不是已经给警察报案了。
“已经死了,你没有碰过尸体吧? ”
“是的,我没有碰过。”
“你知道他的身份吗? ”
“我想他是住在这座楼里的人……”
“像现在这个样子,看不清楚脸部。”
佐野他们开始向救护队员讲述他们跑到这里来的经过。就在这时,他们听到了
警车的声音。从佐野跑到中楼的岛崎家让他打电话报警,到此时也不过只有五分钟
的时间。
“如果再早一些来的话,也许能把他救过来,我已经做了很长时间的管理员了,
也处理过住户的自杀未遂和伤害事件,但雨下得这么大,情况又不是太清楚,所以
心里非常不踏实。”
过来的警车是茺川北署的警车,来了两位警察。他们从车上下来之后,一边用
大的手电筒照着,一边问:“是你们报案的吗? 说有人因吵架而受了伤? ”
佐藤和佐野面面相觑。吵架是怎么回事啊? 中楼的岛崎房江是这样报案的吗?
“不,不是吵架,好像是跳楼自杀。”
走过来的警察看到花坛里的尸体,几乎同时吓了一跳。
佐藤义男有一种不好的感觉。
“虽然是不止一次和警察打交道,但还是能感觉出有什么地方搞错了,警察不
时地看着我和佐野的脸。虽然救护队员只是相信我们关于最初情况的讲述,但在和
警察的谈话过程中,我开始有一种怪怪的感觉。”
佐藤觉得弄不好自己会有嫌疑,他赶快问警察到底是接到什么样的报案。但警
察并没有马上回答他,而是在确认佐野和佐藤的身份后,让他俩讲述事情的经过。
有一位警察用警车上的无线电和总部取得了联系。
到了这个时候,暴风雨还在继续。佐藤觉得身上发冷,虽然是6 月份,但他还
是觉得有一丝寒意,他的下巴在发抖,牙齿也冷得发出声响。可是他怕这样的话会
被误认为自己的态度动摇了,所以他一动不动地咬牙坚持着。
“是中楼一位叫岛崎的管理员报的案。”佐野说。因为岛崎待在管理员办公室
做准备,所以他想去把岛崎叫来,但警察让佐野在原地不要乱动。
就在这时,又有一辆警车开了过来。
“不知道究竟发生什么事情了,真是可怕。”佐野说。
在真相查清之前,有两个人报案,要求警车出警前往千住北新城小区。
根据警视厅通信指挥中心的记录,凌晨二点十三分报案的人是中楼管理员岛崎
的妻子房江,千住北新城的公寓楼、楼号以及报案人的姓名,房江说得非常清楚。
她也说是发生了跳楼自杀案。
但在她之前也就是在凌晨两点四分还有一次报案。最早到来的茺川北署的警车
就是根据这次报案而赶来的。这次报案人是个女性,声音很是紧张,说得很快,声
音也不大。她虽然也说了是千住北新城的公寓楼,但并没有说具体的楼号,当问她
的名字时,她没有回答就把电话挂断了。
报案的内容是:“因为吵架而有人受伤倒地了,有好几个人正在殴打一个人,
我看见有个男人从现场跑了出来。”这和佐野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