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由





经济上非常困难……虽然我已经当老师了,但工资只够支付信治的学费,我非常辛
苦,结果他上了三年大学就中途退学了。”

  后来,信治在东京都的一家机械制造公司上班,住在公司的单身宿舍里。他经
常叹息自己的薪水太少,不时地向贵子要一些零花钱。

  贵子一直在批评信治花钱大手大脚,也说过他好多回,让他过自己应该过的生
活。

  多数情况下,信治会笑着听姐姐的这些说教。他要钱的时候有时也会说等自己
出息了之后一定会还她的。他从来没有过切身的体会,所以他不会真正地理解。贵
子有点不放心。

  尽管如此,当时姐弟两人的关系还是相当亲密的,不管怎么说,只有一个姐姐
和一个弟弟。也许是担心已经三十多岁但仍独身一人的姐姐吧,他有时也会说有没
有合适的人啊,见面以后怎么样啊之类的话。

  只要想起这些话,小丝贵子的脸上就会呈现出笑意。

  “我把公司的同事介绍给你吧,他也曾把人叫到银座的餐馆里。

  那是一家价格很高的餐馆,要说钱到底是怎么支付的呢,我觉得应该是对方买
单吧。当然我并没有和他的那位同事交往。我总觉得有点不对头,对方对那里的酒
和菜非常熟悉,好像是过惯了奢侈的生活,这让我很是生气。“

  事实上,那一天晚上的饭钱是信治用信用卡勉强支付的,后来他又来向贵子借
钱。虽然在那种场合他可以奢侈,但这种东西已经渗透到他每一天的生活中,在他
的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当时贵子对此十分担心。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嘛……”

  在贵子三十五岁的那年春天,二十七岁的信治告诉他自己订婚了,对方是一位
叫静子的二十六岁的女孩,是公司的同事。

  贵子并不因信治订婚而吃惊,让她大吃一惊的是信治告诉她,他已经见过静子
的父母了,他们已经同意两人结婚,结婚典礼的日期也都定好了。正因如此,贵子
对将成为弟弟伴侣的这位女性的第一印象非常不好。

  “从那个时候,静子就喜欢讲排场。”

  在贵子看来,静子身上穿的那些品牌的衣服及饰物和她的身份很不相称。

  “因为信治就是那样的性格,所以我特别希望他能找一位朴素而又善于持家的
妻子,但是我很失望。有人告诉她,即使是普通职员家长大的孩子,现在许多人都
是这样,但总会有踏实的人吧,我胡思乱想,连觉都睡不好。”

  好在信治比较擅长经营,在公司做得也不错,收入也在不断地提高。结婚后的
一段时间里,夫妻两人都在上班,但三年后静子因怀孕而辞职,不久长子孝弘就出
生了。这一年,信治由营业部调到了企划部,虽然职务是企划部的副部长,但事实
上他在领导着一个部门。

  对于事业发展一帆风顺的信治,虽然很少再有需要担心的事情了,但贵子又有
了新的烦恼,那就是侄儿孝弘。

  “静子说过要让孝弘接受最好的英才教育,我也是一名教师,不能说家长的一
番苦心有什么不好,但这并不是花钱就能解决的事情。”

  在孝弘一岁前,贵子就经常为婴儿的玩具及衣服问题和他们发生口角。贵子说,
静子和她的父母只考虑外形和价格,而不考虑这些东西的安全性及使用的方便性。
但是,第一次绝对性的对立是发生在孝弘一岁四个月的时候,静子要把孩子送到“
初级婴儿学校”上学。

  为了能让孩子将来上水平很高的私立幼儿园或小学,就把那别说上学年龄、就
连上幼儿园的年龄都不到的孩子送到什么都不知道的“初级婴儿学校”,对这种行
为,贵子根本不会认同。所以贵子就一直不断地质问他们,他们到底要做什么,那
所学校是有资格证的人开办的吗? 当然,作为现职小学老师的贵子,不可能对这种
事情保持沉默。

  但是,静子和她父母的态度也非常强硬,他们坚持说有许多名人的孩子都在那
所学校上学,而且每年五十多万日元的学费也由静子的父母来支付。

  “从那时起,我就发现有许多奇怪的事情。”

  最后,孝弘还是上了那所初级婴儿学校。而且之后他上的幼儿园里有许多人是
来自这所学校的学生,他们后来还考上了好几所非常有名的私立小学——所有的学
校都是可以免试升人大学的学校。

  “上小学的时候也说过要庆祝庆祝,但因为没有考上好的幼儿园上了泷野川学
院附小,而放弃了这种想法。准确地说,这所学校即使在私立学校中也只是一所三
流学校。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要是专门上那所学校的话,远不如去上当地的公立
学校。但静子却非要让孩子上私立学校,这样就可以在周围的夫人面前炫耀。她根
本就不是为孝弘着想,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这才是最重要的。”

  说到这里,静子和她的父母对孝弘的教育问题的态度就像上面所说的那样。事
实上,随着在公司地位的提高,作为父亲的信治越来越忙了,家里的事情完全听任
静子安排。

  “只有一回,信治在电话里向我发牢骚,什么回家心情也不好啦,职位很难再
往上升,薪水也不会再提高啦等等。对静子言听计从,而把我的话当成耳旁风,才
弄成今天这个样,这也是他自作自受,但他毕竟是我的弟弟,我还是觉得他挺可怜
的。”

  但是没过几天,姐弟之间的谈话就传到静子耳朵里了。可能是对静子越来越不
耐烦的信治在两口子吵架时不小心说走了嘴,他说“我姐姐这么说的”。愤怒的静
子给贵子打了个电话。

  “姐姐,你自己一直独身非常寂寞,嫉妒我们,而且多管闲事。

  她大叫着让我不要再管他们的事情了。“

  发生了这件事情之后,贵子和信治一家的关系一下子变得非常疏远。所以,平
成四年正月里的那个电话,也是信治好长时间才打的一个电话。

  “姑且不说静子,我一直都还是很挂念信治和我惟一的侄儿孝弘。虽然这样,
但他问都不问我怎么样了,而是迫不及待地向我借五百万日元,这让我目瞪口呆。”

  你还是老样子,因为差五百万,你们就买不成房子,但你都不想想借钱应该怎
么做,闭上你的嘴——虽然贵子训了他,但信治看不到她失望的样子,而是滔滔不
绝地说着这是多么好的房子,它将会给孝弘带来多么理想的环境。

  不用说,这个时候小丝信治想要买的“非常好的房子”就是千住北新城小区西
楼二0 二五室。

  虽然很生气,但贵子还是耐住性子,详细询问了房子的名称、位置、售价以及
目前的资金情况和融资情况。

  “在听他讲的过程中,我不仅吃惊,而且有点害怕。不是七千二百万日元吗?
原来是一亿日元,出价为七千五百万日元,还说是便宜物,我说信治你是不是太傻
了。不管是一亿日元还是七千五百万日元,对我们平常百姓而言,哪一个都是天文
数字,认为它很便宜本身就有问题。”

  但信治却哈哈大笑。

  “姐姐,平常百姓已经是一个死语了,姐姐一直当老师,都快和社会隔绝了。”

  在贵子辞去小学老师的工作转到“滨岛学习教室”的时候,信治也说过许多丧
气话,说什么教这样的孩子学校能赚钱吗,还不如到辅导升学的学校里当教师。贵
子到现在才明白,自己和弟弟有着完全不同的人生观。

  信治还解释说他们也不需要全额支付七千二百五十万日元的房钱。

  “静子的娘家多少还是个资本家,而且以前他们也说过要支付孝弘所需要的费
用,现在我们买房子,她的父母一定会帮我们的。”

  他还说静子的父亲把自己名下的土地卖掉了,准备把这笔钱以赠予的形式送给
静子。

  “因为以前他就讨厌等着继承遗产,所以他们两人就要求静子的父母把钱赠送
给他们。但因为是分财产还是不太好吧,这个话,我以前就听说过。而且,无论静
子的父母对她再好,恐怕也不会太情愿吧。”

  小丝静子还有一个弟弟,他是家里的继承人,他有足够的理由反对父母把家产
分给姐姐。

  “他说姐姐要是向娘家要钱的话,他也要买自己的房子,否则他们早就能实现
了。”

  但这一次,他们却成功地说服了这个难缠的弟弟。

  “平成四年,泡沫经济崩溃,土地的价格也在一路下滑。信治和静子一起说服
弟弟,土地的神话已经结束了,今后再拥有土地已经没什么用了,还不如趁早把土
地都卖掉,拥有土地的时间越长,最后从父母那里得到的遗产就会越少。那些人说
起一些歪理来,真是头头是道的。”

  由此可见小丝贵子的弟媳能言善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评价,后面在讲述小丝
家人的看法时再做说明,我们还是先来看一下小丝贵子后来所遇到的事情吧。

  “我不知道他们用了什么办法,反正静子的弟弟做了让步,静子当然得到了赠
送的财产。后来的情况却是事与愿违。”

  一想起那个时候的事情,到现在都还控制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

  小丝贵子声音颤抖着说。

  “话又说回来了,我问他从她父母那里得到了多少钱,他说有三千五百万日元。
他说原来能得到四千多万的,但因为税金太高,而且土地的价格也在下滑,所以还
差了不到五百万日元。小丝夫妇的存款连付首付都不够,在七千二百五十万中,除
了接受赠与的三千五百万算是自己的资金以外,其余的都要再想办法筹集。

  住宅建设贷款机构的融资再加上中介介绍的银行贷款,又从养老金中借了一些,
还有从公司以提前支付退休金的形式进行了融资……总之,只要能想到的全都借遍
了,但就这样还是差五百万。所以,他就来找我了。“

  这些都是贵子无论如何也不能理解的事情,她觉得太危险了。

  “他说,静子的父母给了他们那么多的钱,他们要用这些钱买适合自己的房子。
要是现在的话,五千万日元就能买一座相当漂亮的房子了,这样的话贷款不就可以
了吗? 我知道信治作为一名公司职员,他每年的收入也是不错的,但即使是这样,
如果要借四千万的话,那还是够呛的。首先.他们为什么要买如此高级的公寓呢? ”

  他没有从贵子那里借到钱——至少他还没有筹足千住北新城西楼二0 二五室的
购房资金。明白了这些之后,信治把电话挂断了。

  “在挂断电话前,他还小声嘀咕说,我还告诉静子只能靠姐姐了,我想了好多,
觉都睡不好,最后还是忍不住给你打电话了。不知为什么,我并没有放下电话,只
是觉得信治是不是走了一条错误的人生之路,我在电话前抱着头想了很长时间。”

  可是,那个电话过后的一个星期左右吧,信治又打来了一个电话。他说钱的问
题已经解决,让我把以前的事情都忘掉。

  “他说钱的事已经解决了,我就问他怎么解决的,在哪里借的钱,但他没有回
答。只是兴冲冲地说,没关系,马上就要签合同了。”

  贵子却不认为这是没关系的事情。她随便买了份住宅信息杂志,上面登有千住
北新城的两处房屋出售的广告。这两处都在二十五层,是一套3LDK和一套4LDK,价
格分别为七千八百万日元和八千九百万日元。也许信治他们买的房子和这些不一样
吧。还有租赁房屋的广告,LDK 的租金为二十三万日元,管理费另算——对贵子而
言,这些都是想像之外的金额,而且二十五层也是让贵子心慌的数字,这是超高层
公寓楼。在如此高的建筑物里生活,会不会给才十岁的孝弘带来什么不好的影响呢
? 这些担心让她感到非常疲劳,贵子决定下周的周日去千住北新城看一看。她按住
宅信息杂志上所登的地址,又查了查地图,地图上也有这个大规模的住宅小区。

  那一天天气很好,贵子在北千住的车站下车后,就看见了千住北新城两座塔楼
像什么不现实的门柱似的高耸人云。就这么一看,贵子想,自己可不能住在这里,
就算请我也不行。她在站前坐上了一辆出租车,随着汽车的摇晃,离千住北新城越
来越近了,她的这种心情也越来越强烈了。

  “出租车的司机对当地情况非常熟悉,他告诉我这里原来是化学染料公司,后
来经过开发建成的公寓楼。他用非常佩服的口气说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