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嫡
作者:夏非鱼
,
运筹帷幄,弓马疆域,他本为一世无双。
唯独对她,只有手无寸铁的一颗痴心。
但凡她需,予求予给。
她机关算尽,冷眼观世,手握万民歌颂,反手负尽天下苍生。
唯独对他的一腔痴情,无所适从。
☆、前尘
“千帆,请你成全我们吧,我们是真心相爱的。”柔弱纤细的女人捂着隆起的肚子向后退着,曾经的挚友,声音怯怯的却如同一把锋利的刀子。
“千帆对不起,我爱上了小情,你打我骂我都可以,是我对不起你吗,但是求你不要伤害小情,她是无辜的。”
相恋了多年的男友,脸庞也不再英俊,整个世界在千帆看来都成了黑白色。
“求求你,我也不想这样,我只想我肚子里的孩子有个完整的家。”
心脏,好痛,药给我,不要拿走。
“千帆,别怪我们,我们是真心相爱的。”
真心相爱,真心相爱,那我算什么?为什么要招惹我,虚伪,虚伪。
好不甘心,如果可以,她好想活着,活下去。
这样想着,却渐渐失去了意识。
“我苦命的孩子,睁开眼啊。”
谁在哭?
“小舟,你醒醒啊。”
小舟是谁?
“舟儿,我苦命的舟儿。”
别摇了,头好痛。
会痛,她还活着。
睁开眼,这是哪里?
---------------------------------------------------------------
齐朝自建国传至当今已有七百余年。齐筵帝王荒涎,贪图安逸享乐,喜奢华,每次出巡,必修华宫,劳民伤财。且疏于政事,任一干奸佞之臣把持朝政,强大的齐朝衰败,江山阔土被分割。
一时间民不聊生,怨声四起。而各诸侯也渐生异心。更是明目张胆的招兵买马,争相伐之,以扩充自己的领地与财富,且时有相攻互伐之事,不久最为富足的齐玄王便挥军而起,要杀上帝都,想取而代之,随后盘踞边疆的大将军元丰起兵平乱,却不想齐筵帝早已溺死,且无子嗣。
元丰大将军便在众人推拥之下登基为帝。齐朝自此姓元。
丰帝雄才大略,东征西讨,伐敌抚众,深得人心,改国号为丰。
丰七年,丰帝逝,太子观登基,改国号为庆。
庆帝更为一代明主,广纳良才,体察民情,轻徭薄税,政治清明,各诸侯国安守本份,忠心帝室,元朝在他手中一日日强大而昌盛。
固有,元朝域土广阔,云飞九洲。
战争持续很久,硝烟慢慢散去,剩下是无尽的荒芜,但也自此迎来一个空前的时代,黎民百姓们日日祈求,只望岁岁平安,经年盛世。
☆、第一章 傻子
晨起炊烟还未散,鸟雀已上了枝头,时而叽叽喳喳的落在地上揽食,却又被匆匆脚步惊飞。
镇子里的学堂里已经早早传出朗朗读书声,圣人画像下赵夫子手捧清茶闲坐,一派怡然。
十里八乡的识字的人少,便是这落地的秀才,也是罕有的,如此家中有些闲散银子的,纷纷把孩子送到了这里,为的就是让孩子多识几个斗字。
但便是当今圣上已经减免了税收,也有些个家中无闲钱的孩子,这些孩子多半是将牛羊赶到后面的山坡上,然后趴在窗户上眼巴巴的往学堂里看,赵夫子详装没瞧见,由着他们去了。
等学生们背完昨日所教导的诗词,赵夫子放下手中的茶盏,拿起了手边的书籍继续讲书。
学生一个个睁着眼睛认真的听着,生怕露听了什么,让旁人比了下去,这其中不包括私塾里最调皮捣蛋的狗蛋,他正躲在后面,拿着个自制的弹弓在到处比划着。
“簌——”手里的弹弓一松,一个石子打窗户飞了出去。
“哎呦!”一声的痛呼,一下子把课堂里的视线都吸引了去。
有个孩子眼尖,一下子发现了声源:“先生,是镇上的傻小子!”
那傻子本来被人砸了个大包在头上就已经疼的眼泪汪汪,现在又被那么多人盯着,更是羞恼,转身就想跑。
“别跑。”狗蛋个子大,离得又近,伸手扣住那傻子的胳膊,赵夫子踱步过去,只看见那傻子也就五六岁的模样,此时被泥巴抹的乱七八糟的小脸蛋上还透着不自然的红晕,一双眸子盯着他瞧,眼底一片清明,哪里像是个傻子。
“你唤什么名字?”
那傻子只是盯着他看,不说话。
擒住他的狗蛋呲牙一笑,跟赵夫子说道:“夫子你说,这傻子不会还是个哑巴吧。”
“胡说。”赵夫子不信,怎么他就觉得这孩子聪慧的紧。
傻子眨着眼,不说话。
于是赵夫子拍拍狗蛋的手臂,让他放开擒住傻子的手,又弯下腰问了句,“娃娃,你唤什么?”
傻子眼睛这才闪过一抹流光,一把抓住他手上的《赋经》就跑。
那傻子边跑边摇着手中的《赋经》。
“哎,这孩子。”赵夫子急了,但是等他赶出去,那傻子早钻进巷子里跑了个没影。
镇子最东边有个大宅子,只是破破落落的。
院子后门走出一个年轻的女人,天青色的短上衣加湖蓝色襦裙,裙腰以绸带高系,几乎及腋下,从发鬓来看显然已经嫁为人妇,但裙摆下露出的靴子却依然是待字闺中的浅色,头上是劣质的翠玉压鬓簪,发鬓两边还各垂着两道细小的珠花,胸前挂着一串珠子,单从成色来看,也不是什么贵重物品。
她的容貌也谈得上俊俏,可惜那与生俱来的东西总是差上那么一分,就如她身后这院子,只能从红漆剥落的双扇沉木门上可以曾经的热闹。
她向前一莲步,厌恶地看着面前约五六岁的脏兮兮的小孩子。
那小孩子怯怯的伸手去扯那女人的罗裙,此时的他衣衫脏兮兮的不说,发带也散了,鼻头上还冒着细细的汗珠,这让那女人厌恶的向后退了一步。
小孩子没留神,被她这样一带,给带倒在地上,委屈的抬头看着。
“你这孩子,好生的不在房里呆着,又跑出去做什么。”说这话的人个年纪略长的妇人,装扮朴素,和街上那些妇孺相差无几。她将手上的水渍在裙衫上擦拭了一下就上前把那孩子提了起来。
“娘,你不能总是由着她胡闹,她现在这样,怎么跟府里那些个小蹄子比。”
“咱们小舟哪里比不得那些千金小姐了,我看就挺好。”那年纪稍长的妇人说道,原来这个小泥猴还是个女娃娃,只是穷人家的孩子只要不光着身子就好,哪里还管什么男孩子衣服女孩子衣服的,加上这孩子干巴巴的,年纪又小也没梳发鬓,所以也难有人发现这孩子是个女娃娃。
“你——”那年轻女人气结,瞥了那叫小舟的女娃娃一眼,一跺脚进了院子。
“唉。”
小舟有模有样的拍着妇人的后背,小小的手作顺气状。
妇人欣慰的笑了,这孩子年纪虽然小,但很懂事,“舟啊,你别怪你阿娘,她也是苦命。”
“嗯。”小舟用力的点点头。
“你也有不对的地方,一个女孩子家家的,总是跟那些个小子们混在一起像什么话,女红呢,又给忘了吧。”妇人宠溺的捏了捏小舟的小鼻子,惹的小舟咯咯直笑。
“阿婆,好饿哦。”小舟揉着自己的小肚子,娇声道。
“好好好,我的小祖宗喂,我去烧饭,今天晚上吃鱼,乐坏了吧。”阿婆笑着道。
小舟立刻开心的跳起来。
“好啊好啊,好久没有吃鱼了,阿婆快去做,人家要吃红……嗯,炖鱼汤好了,鱼汤可好喝了。”小舟刚想喊红烧鱼,舌尖一转又改成了鱼汤,鱼汤只要加点盐巴就可以了,她不觉得这个家里还能有什么材料,也不想阿婆再陪着笑脸去养着一口大花猪的邻居家里借,他们家有只大黑狗,可凶了。
而且鱼汤泡着窝头的话可以吃的多一些,阿婆也就不用省着只啃窝头了。
“你这孩子。”阿婆摸摸小舟的头,心里清楚这孩子在想什么,不禁湿了眼眶。
“阿婆,肚子好饿哦。”小舟可怜兮兮地仰起小脸看着她,她这才进了屋去做饭。
“好好好,阿婆去做饭。”
直到阿婆走远了,小舟这才从怀里掏出了一直小心藏着的《赋经》,这显然不是女孩子可以读的东西。
到后院,找了个相对比较不容易被人找到的地方,她一溜烟的爬上了树,把书放在了腿上,然后翻了起来,眼珠子转的快,根本不似个孩子可能有的阅读速度。
☆、第二章 求学
她是千帆,过尽千帆皆不是的千帆。
至少在不久前她还是千帆,只是……那之后她醒来时发现自己成了个四肢短短的孩子时,还着实迷茫了一阵子,又听说这孩子叫小舟,又忍不住一乐,自己本来叫千帆,没想到人变小了,名字也平白变小了些。
这孩子说起来也可怜,自个娘亲怎么说也是明媒正娶的正夫人,却不想爹爹在她还没出世就高中了榜眼。
要说这高中当然是好事,不好的是这榜眼在大殿之上深得当今圣上赏识,前途不可限量,所以很快的府上又多了个相爷家的四小姐,也就是她的二娘。
相较之下,阿娘这种小户人家出来的小家碧玉就多少有些上不得台面了,那些个过往瑶池月下便如晨起的炊烟,当散便散了。
为了爹爹的前程,她的娘亲就只能委曲求全的做了个平妻不说,还因为一次在花会上出来丑,便被送回了家乡,名为身有顽疾,需静养。
就这样一经多年,也没提起接她们娘俩回去的事情。
这平妻,跟休了又有什么区别。这阿娘其实也很疼小舟,只是她脾气傲,不但自己要端庄,还要求小舟也像个大家闺秀一般,而这小舟呢却不怎么争气,灯芯换了俩,还是没点出个大家闺秀的样子,这也就有了刚才那一幕。
再说这孩子,刚开始她喊了句“阿婆”,那老妇人激动的泪花直流,她这才知道这孩子不但身世尴尬,还有些愚钝,在她来之前,都还不能认清楚人。
“舟啊,我苦命的孩子。”阿婆抱着她,小舟回抱着她,给阿婆顺了顺后背,她知道,这个阿婆是真心待她好,于是从未享受过这种温暖的她,贪婪的把自己的小身子缩在了人家的怀里。
次日,天才蒙蒙亮,赵夫子刚打开学堂的门,就看见坐在门外青石板凳上的人,眯着眼睛看过去,居然是个白白净净小娃娃。
“娃娃,你可是找不到阿娘了?”
小娃娃眼睛水汪汪的,停止了晃荡着双腿,抬头看向他,摇了摇头。
“那你是来找我?”
小娃娃点了点头,从青石板凳上跳了下来,然后从怀里掏出了个东西递上来。
赵夫子一看,那小娃娃捧着的不就是自己的那本《赋经》。
“可是那个小傻子让你还给我的?”
小娃娃摇头。
“难道你是那小傻子?”
小娃娃没点头,倒是有模有样的作了个揖,冬天衣服穿得厚实,小娃娃这样一鞠,憨厚的可爱。
赵夫子注意到那小娃娃的袖口是潮湿的,想必是来时用袖子将青石板凳上的夜霜晨露擦拭去的缘故,也不晓得这孩子等了多久。
等他把书接过去,那小娃娃又讨好的把挂在腰上的油纸包展开递上,那里面包着的是还冒着热气的包子,歪歪扭扭的模样分明是自家做的那种。
“你自个做的?”
小娃娃点头。
“这是谢礼?”
小娃娃又点头。
“那你还不走?”
小娃娃只是抿嘴笑。
赵夫子啧了一声,了然的点了点头,转身进里屋拿了本《诗赋》出来,小娃娃立刻乐的直拍手,抱着书本连连鞠躬,然后跑开了。
赵夫子摇头,心说这哪里是个傻子,分明是个机灵鬼。
小舟把书捂的紧紧的,心里盘算着阿婆去了邻镇绣庄里交绣活,阿娘又去府上刘先生那里去取府上发下来的家用。
只希望这次府上的下人少克扣些银两,这样她们能过的好些,阿婆和阿娘也能少做些绣活,最近阿婆经常揉眼睛,认线的时候老半天也不能把绣线穿过针孔。
回到那破落的院子里,小舟一溜烟的跑进了自己的房间,把鞋袜脱了钻进了被窝里,这天气还没下雪,但干冷干冷的,这身子又畏寒,房间里又没火盆汤婆子什么的,所以她只能窝在这里,反正今个阿娘很晚才会回来,也不用担心被发现。
到了晌午,小舟卷着身子,用膝盖顶着胃部,继续翻书,她早上就已经把阿婆给自己准备的包子给换了书来看,现在只能忍着。
不知道看了多久,小舟眼前已经雾茫茫的,眨了眨眼,让干涩的眼睛湿润一些,看向窗外,天已经渐黑了,难怪她怎么看不清了呢,只是不知道今晚的月光怎么样,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看清书上的字。
她现在急需吸取更多的知识,根据她的判断,这里不是她所知道的任何一个朝代,而是一个架空的世界。虽然这里的字和?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