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嫡
毕竟太子爷十五岁生辰,可是个大事儿,待太子爷生辰一过,也就开始正式的登储掌权,可以说是形同成典,各国来使,边远氏族,一个个都看着呢,可不能出了什么纰漏。
后来皇后娘娘又依次问了些话,最后问起来的都是各家的哪位小姐,八字是否吉祥等等,小舟这才忍不住抿起了嘴儿笑,好嘛,这哪里是生辰,分明就是变相的给太子爷找太子妃呢。
再说那熙妍姑娘,许真的是被方才皇后娘娘摔茶盏的一举动给吓着了,一直也没再搭腔儿,后来见眉妃娘娘冲她悄悄一使眼色,便连忙灰溜溜地退到了眉妃娘娘身侧杵着,可这一听皇后娘娘问起各家女儿的生辰八字时,眼珠儿便那么滴溜一转,心中升起了些危机感。
她本意就是想在皇后面前显摆一下,甚至想好了要给这皇后娘娘念一首《长恨歌》的,其意思再明显不过,就是想献媚于皇后娘娘,毕竟此时的眉妃娘娘眼瞅着就要失势了,她能与皇后娘娘多多亲近,也算是有个靠山。
想起那闻家老将军又是个老古板,怎么也不肯待见与她,自己那软柿子一般的爹娘,是怎么也指望不上的,当时自己要进宫时,闻老将军一瞪眼,那没用的爹便吓的趴在了地上,给她丢尽了脸面。
若非自己机灵,带了对自己忠心耿耿的丫鬟连夜跑出来,不然此时怕是被关在闺房里,真的来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然后找个瞎眼瘸腿的丑八怪给嫁了。
所以此时,为了自己以后的幸福,她怎么也得做些什么不是,只要她能风风光光的嫁人,然后回到闻家去,看那臭老头还说什么。
可不曾想,这马屁还没拍着,便被眉妃娘娘与姜妃娘娘二人给搅合黄了。
想着,她越发觉得这眉妃娘娘是故意为之。
比如昨日,她好不容易把脱敏的药带回去,这眉妃娘娘不但不感激她,没问她累不累,便不知道抽什么风儿,突然对她是又冷嘲又热讽的,还说她这般张扬,早晚会出事儿,让她别牵扯到闻家什么的,真是血口喷人。
话说她什么时候牵扯到闻家了,现在整个都城里哪个不知道她才女熙妍,所以说她这是给闻家长了脸了才是。
而且她也不觉得自己是张扬,之所以大家都认识她,只是因为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任谁也捂不住,当年眉妃娘娘不就是因为舞艺绝伦,才被选召入宫的吗?现在怎么还说落起她了。
所以她思来想去,只有一个可能,便是这眉妃娘娘在嫉妒自己,眉妃娘娘可能是因为害怕自己这样耀眼下去,会在盛帝面前夺了她的光彩,又嫉妒她,怕她以后会越来越好,好到闻家人就只知道她熙妍,而忘了她眉妃娘娘这颗老明珠。
这才一而再再而三的打压与她。
想不到啊,真是想不到,堂堂眉妃娘娘,居然会连自己的妹妹都嫉妒,还使小绊子,以有伤风化的名义,让人烧了她好不容易让人定做出的拉丁舞衣,为的就是阻止她熙妍在太子生辰当日大放光彩,真是让她难过。
一想起来,她便心中不禁唏嘘,为什么自己身边总是出现这般好生不要脸的恶毒之人,前世也罢,穿到了这里也罢,怎么有那么多坏女人嫉妒自己呢。
人家都说女人和女人都是冤家,这话还真没错儿,哪怕这个人是曾经对自己很好很好的姐姐也一样,没准此时只是私底下拖一拖她熙妍的后腿,他日便会明目张胆地加害于她。
熙妍姑娘是越想越觉得是那么回事儿,便不禁抓紧手中的帕子,轻轻咬了咬嘴唇,瞧着那眉妃娘娘的时也便有些纠结了起来,心说也多亏了自己聪慧,早早的察觉出此人的恶毒心思,不然还不被穿小鞋给摔死,只是这人也曾经对自己好过,如果真狠心惩治,自己又于心不忍。
但这眉姐姐也太没良心了,难道她就不曾想想,当时是谁给她在众妃子面前给她长脸,若是没她熙妍给她化妆,她能让盛帝留宿吗?
自己不就是那天晚上跟盛帝说了几句话,又给盛帝念了几句诗,得了个玉佩嘛,这也没什么嘛,男人就是喜欢年轻漂亮的,她又这么特别。
不过呢,她对那种老男人才没有兴趣呢,她要的是姬侍郎那种,长得帅,又有权有势,自己还开着商行,有事业,又年轻,家中还无妻妾。
便是日日宿花眠柳,那也是因为人不风流枉少年,是因为没有遇见她熙妍,没爱上她熙妍。
只要等以后他们在一起了,那姬廉还不得老老实实的守着自己,成为这大元的第一老婆奴。
便不是那姬侍郎,最不济,也该是个太子或者皇子世子什么的,这也是为什么她刚才听到皇后娘娘问起其他女子生辰时,会有危机感的缘故。
她本意是想,自己在太子爷生辰那天大放光彩,跳个拉丁舞,再唱首歌,到时候来个惊鸿一瞥,那些人必定会印象深刻。
到那个时候,以她的姿色,以她的才学,还有她的与众不同,一定是备受追捧,她就可以从中挑一个最好的来。
因为太子爷生辰的缘故,大元朝的几个世子们都聚集在都城里,她已经偷偷的去瞧过了,不是年纪大,就是歪瓜裂枣的,年纪勉强的,品性也不行,还有好多房妻妾,又住在封地,不在这繁华的大都,听说还都是不被允许私自入都城。
而这些皇子们年纪都还有些小,她仔细的打听了,甚至连年龄最大的太子爷比自己还要小上一岁,还戴了个面具,听说是个丑鬼。
但是这种事儿她可不信,没准太子爷其实是个很帅很帅的人呢,戴着面具,散播出自己很丑的谣言,就是为了让那些注重外在,贪恋他身份地位的低俗女人离自己远一些,好静静等待自己的另一半。
而她穿越千年,正是为了来这里找寻到他,以免他生生世世轮回,却总是找不到她。
如果是这样的话,年龄便不再是问题,甚至自己是眉妃娘娘的妹妹,也算是这些皇子们某种意义上的长辈,这种禁忌的爱情,一定会被很多很多人阻拦,被世俗所累的凄美。
那时候,太子爷为了她可以放弃皇位,自己为了太子爷的前途,可以放弃这段凄美缠绵的爱情,最终连上天都会被感动,历尽千辛万苦,终于走到一起,从此约定永世相随。
所以哪天见了,一定要掀开他的面具,告诉他,无论他是什么样子,她都爱他,直到永远。
至于其他的,二皇子三皇子年龄倒还勉强可以接受,三皇子相貌比二皇子要俊俏,母妃家族又是经商的,富可敌国,就算以后他不当王爷,她也能跟他一起走遍天下,开连锁店,将好多好多这里没有的东西都融合在里面,漂亮的衣服,好吃的食物,漂亮的包包和鞋子,一定能赚个盆满钵满,一辈子都要愁钱该怎么花。
那二皇子呢,是出了名的才子,为人亲和,温润如玉,与自己这才女倒也算的上是登对,等长大些,也就是王爷,自己再给他生下几个乖巧懂事的漂亮孩子,倒也不错。
至于剩下的,她也都见过,对自己也都很是倾慕,只是年龄太小了,便不做考虑。
就在熙妍姑娘在为这等事儿在心底长吁短叹,哀叹自己这般专一,一定会伤了很多人,所以自己一定要好好的给那些没与自己的在一起的人扯红线,以免那些人终老一生的时候。
那宁妃娘娘慵懒的眼儿微微张开了些,又眯了起来,开口说道:“早就听闻熙妍姑娘诗词歌赋了得,不知道今日能否有幸一睹其风采。”
“没错没错,若能有幸一睹,也是咱们的福气。”接话的是她身边的贞妃娘娘,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宁妃娘娘忽然这么说,但还是顺口附和了句。
贞妃娘娘开口后,其他人也都跟着附和了起来。
“说的没错,既然这熙妍姑娘都在这了,若是不让其作诗一首,诸位怕要说本宫糟践了这好事儿。”皇后娘娘这才如恍然想起此事一般,笑着说道。
听皇后娘娘一说,众人连忙开口说岂敢,皇后娘娘又道了几句面上话,那早早就摩拳擦掌的熙妍姑娘便兴奋的走到了皇后娘娘面前,有模有样的沉思了起来。
最终敲定了《长相思》。
“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我取名为《长相思》。”
“长安迴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嗯,这首就叫做《过清华宫》吧。”
就在熙妍姑娘将整首《长相思》背完后,瞧着那些人眼儿都痴了,便心中得意起来,意犹未尽地又背了首《过清华宫》。
这时候,那姜妃娘娘忽然眼儿一亮,瞥了眉妃娘娘一眼,笑的有些意味不明。
……
…………………………………………………非鱼《。)#)))≦……………………………………………………
(^o^)/~首先,非鱼要鞠躬致歉,因为这章节字数看着很多,其实是加了非鱼小啰嗦的缘故,文文其实还是3K,抱歉抱歉,一定浪费了亲的小小期待。
关于本章字数很多,其实是因为本章中出现诗词原句,当然,非鱼可以在此保证,这些字是不算在付费的3000字中的,而为余出的数百字。
这一点,非鱼尝试将章节中所出现的诗词与这写在下面的话全部去掉,余下字数为3052字(去掉下面的话是3200,去掉诗词3052上下浮动。)
亲要是无聊的话,可以验证的,呃,当然,不是让亲一个个数,咳咳,这个方法嘛,其实亲应该都已经猜到了,非鱼是不能在这说的。
而且非鱼是很值得信任的哦(^o^)/~。
这多出的字数并不到一千字,所以并不需另付费,亲可不能算非鱼是在凑字数哦。(章节感言限字500,非鱼有点话唠,这个字数好像有点……)
非鱼特别发这一段话,一是为了解释一下章节里的诗词不算字数。
二是因为这章出来之后,《弃嫡》里的人物已经出了大半,后面会有后续出现,但是都属于个体出现,文文的铺垫也足了,情节也展开了,希望亲能多多留言给非鱼,敲敲书评,给非鱼指出错误,以方便非鱼改正,讨论情节,吐槽,聊些趣事什么的都可以。
最后,谢谢亲一路陪非鱼走来,如果不是亲的支持,非鱼这一路真不知道会怎么样,非鱼在这里,谢谢亲的不离不弃,还是那句话,读不离,作不弃。
O(∩_∩)O~~手帕甩甩,美人莫怕,非鱼不是什么好
========================《。)#)))≦==================
☆、第一百六十八章 败絮
瞧着姜妃娘娘的那般神情,眉妃娘娘的心中便有些慌乱,她与姜妃娘娘素来不和已经不是这一日两日的事儿,所以一瞧她那眼神,便知道这是是想着什么法子给自己难堪,但此时此地,却不容她开口去阻止,心中岂能不着急?
姜妃娘娘看着她变脸,便轻轻嗤笑了下,道:“恕咱们才疏学浅,实在是不知熙妍姑娘口中的那长安是个什么。”
“长安是个地名,是帝王定居的地方。”熙妍姑娘一听姜妃娘娘问起,便乐了。“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是吗?”姜妃娘娘闻言,又是一声嗤笑,“敢问熙妍姑娘说的帝王定居之处,是哪位帝王?”
稍微明些的都清楚,这下熙妍姑娘算是摊上了**烦,姜妃娘娘这询问无疑是在问,这都城元都何时改了长安,也就是再质疑熙妍姑娘到底是效忠与哪位帝王,若是有一点差池,传到了那上位者耳中,便是杀无赦的大罪,甚至可能会株连九族。
“呵,妹妹这是说的哪里话,闻家对圣上忠心岂能是他人能诋毁的,想来圣上也是明的。”眉妃娘娘抢先在熙妍姑娘开口前开口,又一直在对熙妍姑娘使眼色,示意她顺着自己给她搭的台阶下来,莫要再出事端。
但那熙妍姑娘却全然没有注意到她的眼色,而是炫耀起自己的所知。
“长安嘛,从西周到唐代先后有二十一个王朝及政权建都于长安,总计建都时间超过一千两百年。先后有二十一个王朝和政权建都于此,是十三朝古都。在建都长安的诸多朝代中,汉朝、隋朝和唐朝都是华夏历史上的强盛时代……”熙妍姑娘将自己所指的的全部抖搂了出来,却未有人对她报以喝彩,反而一个个疑惑的看着她,这让她不禁有些心慌,思索起自己到底错在了哪儿。
“哦,熙妍姑娘口中的那二十一个王朝,咱们可是连听都没听过,那汉朝,隋朝,唐朝,都是在何处?那长安,到底是哪位君王的都城,熙妍姑娘又是哪国人 ?'…87book'”姜妃娘娘伶牙俐齿,几个问题将那熙妍姑娘问的哑口无言。
熙妍姑娘懵住了,她这才猛然想起,这里没有长安,也没有她所说的各个朝代,自己若是说自己来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