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嫁
本书由www。87book。com提供下载
本书来源于网络收集,仅供交流学习之用,并无任何商业目的,若作者/出版社认为侵犯了您的版权利益,敬请联系我们/邮箱本站会立即删除您认为侵权的作品!
…
谁说重生就一定是众星拱月的?她就被当小透明晾了六年。
好吧,她不计较,淡定敲木鱼。
但是她娘不依了:我家姀姐儿也得嫁人。
可是嫁给谁?
这是个问题!
====================
当当当当……未洁新坑上传,请大家多多支持,表忘记戳收藏图标哦!宅女们走过路过千万别错过,有票砸票,木票也来转一圈,O(∩_∩)O~~掉坑俺负责~另有完本《绾心计》,坑品人品都有保证,放心掉吧……(*^__^*)嘻嘻……
作品相关 人物表 (不断更新ing)
丁家:
祖父丁荣海
大房:荣菊堂
大老爷丁广平(与丫鬟鸢红私奔)
妻李氏(妈妈李妈妈丫鬟宁儿)
子丁凤寅(大爷嫡生妻沈氏子丁冉之)
女丁婠(五小姐嫡生丫鬟君儿喜儿)
妾鸢红
二房:忠善堂
二老爷丁如平(工部都水司郎中)
妻吴氏(陪房妈妈刘妈妈丫鬟芳菲素娥杏让)
子丁朗寅(二爷嫡生妻关氏子丁信之)
女丁妘(四小姐嫡生夫世袭齐宁侯赵修泽丫鬟如春)
丁妙(七小姐嫡生丫鬟如璧)
妾姜氏
子丁泙寅(六爷庶出丫鬟小满)
妾桂氏
女丁姈(九小姐庶出丫鬟青霜)
妾罗氏无出
妾冯氏
女丁妤(十小姐夭庶出)
三房:如意堂
三老爷丁宜平(庶出)
妻文氏(陪房妈妈张妈妈丫鬟琴依重锦)
子丁明寅(三爷夭)
女丁姀(女主八小姐嫡生丫鬟春草、夏枝、巧玉、美玉双胞胎)
妾柳氏
子丁煦寅(十一爷庶出丫鬟冬雪)
信国公舒家
老太公舒锐已逝
老太太安平王正出小女儿伯阳郡主与老太公相差十五岁45虽得舒季蔷现年68岁子大老爷(正出夭)
三老爷舒威正出妻玉氏
子大爷舒文阳字耳文正出妻李氏子舒淳
七(老)爷舒季蔷字子禾正出老太太幺子丫鬟晴儿、红线女赵大太太(国公府老太太的四女儿嫁到齐宁侯府丫鬟紫萍)
子大爷赵修泽(世袭齐宁侯妻丁妘暂无子)
三爷赵以复
第一卷 第一章 归家
料峭的寒风从帘子的缝隙里漏进来,几片白光斜落,照亮藏经阁里凹凸不平的泥板地面,翻滚着一缕一缕的尘埃。
春草手里扬着棕红的鸡毛掸子,往排列在窗口上的经书一阵扫,仿佛一下捣碎了原本静匿的时光,溅出时空间错漏的粉尘。
丁姀恍惚,六年前的自己该是回老家帮老妈扫尘了吧?学校这个时候肯定只剩了传达室的阿伯。可是现在“咳咳咳……”爬在梯子上手中还捧着经书的她开始咳嗽,扶梯的夏枝就嚷起来,“春草,你别掸了,仔细小姐把那些脏东西都吸进去。”
春草眼一斜:“这破落院子里就这样,几年都没人收拾了?若不是这几年小姐在这儿,这儿都能被灰尘给压塌了。小姐隔三差五来这里找经书,是好心才帮着打扫打扫的,可是你瞧瞧你瞧瞧……”
丁姀用手上的经书挡住灰,朦朦胧胧的光影穿凿这幢藏经阁,她不禁又跌回到了这个现实里。六年前她穿越了,对的,是不可逆转的穿越!
她收回心,低下头对夏枝说道:“夏枝,你扶牢了,我下来了。”
“哎!”夏枝应道,不去理会春草的抱怨,扶稳梯子让丁姀安全落地。
丁姀将挑下来的经书交给夏枝,自己捋起袖子,虽话是对夏枝讲的,但脸却朝着春草,说道:“夏枝,把书都搁屋子里去吧,我跟春草先打扫一下。”
夏枝忙道:“小姐,春草说的是,您的好心也该收收了……”
丁姀不说话,只是温淡地走过去接起春草的鸡毛掸子,开始轻柔地扫尘。夏枝见样,微微叹了口气,就抱着经书出去了。
春草过意不去,吸了下鼻子,有点不甘心地走到丁姀身边:“小姐,还是奴婢来吧……”
丁姀这才有了点笑容,朝帘子旁的一把扫帚睃了一眼。春草会意,过去拿起扫帚,开始陪着丁姀扫这姑苏城掩月庵藏经阁的第二十四次尘。六年来的第二十四次……春草在心底拨着算盘珠子。
她想到,这已经是第六年了,也不知丁家人会不会派人来接她们小姐回家。若再不接回去,姑娘家的大好年华就都尽数蹉跎在了这庵院里,不就真成了尼姑了吗?
丁姀却微抿着唇,眉目里露出几许欣慰,但更多的似乎是一种怡然自得。仿佛在春草嘴里这全然不该落在自己身上的打扫工作,完全是一种陶冶情操的趣味性事情。
话不过几句,夏枝抱着经书又转了回来,神色不定地打起帘子说道:“小姐,您瞧谁来了?”
丁姀正掸着尘,回过头就听见一声唤:“八小姐……”她身子一定,来者声音里虽布着些许苍老,但无疑是精神爽朗的。她放下手里的鸡毛掸子,顺着夏枝撩起的半边软帘望出去,看见个灰发裹靛青头布的妇人,身上是一色的描花背子,棕色棉裙上沾着几片草屑。
“张妈妈?”她微讶,那是母亲的陪房老妈妈。
“八小姐,”张妈妈泪盈于睫,早早地伸了手出来,又站定在离丁姀三步开外的地方,矜持地敛衽,“奴婢问八小姐的安。”
丁姀上前几步亲自扶起张妈妈,向外又看了几眼,不觉失望。
张妈妈是一个人来的?
她脸上不禁疡涩下来。
张妈妈似看透了丁姀的心事,偷偷咬着她的耳朵说道:“三太太没来,三太太让八小姐回去呢!”
是母亲让她回去?却不是二太太?而且是回去,不是回去一趟!
这是什么意思?
丁姀的眼睛里闪过失望,还带着一抹忐忑。
家里出了什么变故吗?为什么母亲会突然让自己回去?月前来送东西的粗使婆子可什么都没说。
她看着张妈妈,心里疑惑。
六年前,丁姀的祖父,大梁内阁大学士丁荣海丁阁老因与人政见相抵,最终皇上采取了对方的革变之法,他一气之下递了奏折致仕回了姑苏城,结果一病归天。撒手人寰之际更对子孙立下谆谆之诫,丁家人从此不入仕途,若有违者便令他九泉之下都难安宁。
都知祖父是怄着这口气,只得顺着他,子孙们都在他老人家面前磕了头,保了证,这才让他安心闭了眼。
可是丁家以仕起家,自打老祖宗起就在科举考场上过日子。仕途的沉沉浮浮,经历了几代人,怎么到了父亲这一辈,祖父说停止就停止了呢?到时候一家子这么多口人,难道守着祖上那几个老农庄烂铺子过日子吗?这自然是不可能的。
祖父膝下三个儿子,大老爷丁广平跟二老爷丁如平都是正室所生,唯独丁姀的爹三老爷丁宜平却是庶出的。大伙儿合力办了丧事之后,二太太吴氏便定了板儿:原在盛京的二老爷孝期一过便仍旧回盛京去候缺,至于对祖父应下的诺,就择个心诚的子孙去庙里抄经居丧,以洗了违拗之劫。
二老爷对这些宅内之事向来由二太太拿捏,丁姀的爹捐了个通判在家照应里外生活,二太太这一说,他也没什么主意。大房那头自打大老爷跟个丫头私奔之后,更连说话的位置都没了。所以说,这话,二太太说了,那就是算数了的。
为表诚心忏悔之意,二太太坚持要在孙辈里挑人。家中兄弟姊妹众多,但是从二太太自己肚子里蹦出来的,却仅有二爷丁朗寅跟四小姐丁妘、七小姐丁妙三人。不必踌躇什么,二太太自然不会将手指头指到这三人头上去。一则丁朗寅这几年都在南京读书,二太太一直巴望着他能一试中举,从此青云直上,连带着她也能母凭子贵,届时身贵两三番。二则丁妘则是指了人家的,若非祖父骤然离世,想必婚事早已办了。二太太说,既然是许了人家的,这恐怕不好同亲家交代,于是也把丁妘剔除了在外。
再说丁妙,自打一出生就是体弱多病,风经不得吹,雨受不住打,整日里面黄肌瘦似棵黄豆芽似地,更别说是去寺里受那数九寒冬的苦。二太太就凭着这一个个理由,将自己的三个亲生骨肉都护在了羽翼之下。
接下来的目光,就全数拢在了大爷丁凤寅、五小姐丁婠、六爷丁泙寅、八小姐丁姀、九小姐丁姈以及才刚满一岁,丁姀的弟弟十一爷丁煦寅身上。
丁凤寅与丁婠都是大老爷嫡出的,可是大老爷自己不争气,为了个丫头鸢红竟然带着人从家里逃跑了,当初将丁荣海气得险些中风。说起来丁荣海仕途不得意,多数也源于此。故大太太以及膝下的丁凤寅丁婠,都因为这个爹而抬不起头来。二太太说保不住祖父还因此事不肯原谅大房,若是大房的人去的话绝对是火上添油。于是大房的人就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了。
剩下的四人里,九小姐丁姈那时才四岁,笔都握不稳,谈何抄经呢?于是立马被与丁煦寅一起抱到一边儿歇着玩泥巴去了。
只有丁姀跟六爷丁泙寅,在年龄上倒是符合的。但是丁泙寅却是二房姜姨娘所生,俗话说的好,自家人不打自家人。在二太太的眼里,即便丁泙寅不是自己所生,那也是她二房的人,自然不容他去庙里做俗家和尚。于是便说丁泙寅也满了十岁,识字读书正是年头,耽误不得。
这么说来,丁姀就能耽误了?
三房不敢说什么。丁姀的母亲文氏哭地死去活来,抱着丁姀肉痛地真想替丁姀去了。三老爷丁宜平就说:“好歹,还有煦哥儿在,丁姀这孩子打小就听话,她懂得照顾好自己的。这不,还有春草跟夏枝照顾着么?你放心吧!”
文氏一听,哭地更大声了。
春草跟夏枝才比丁姀大那么丁点儿,出去还不都是豆芽菜一根任人捏掐的?
春草跟夏枝那会儿也陪着文氏嚎啕大哭。谁愿意好好的姑娘家去庵里做几年俗尼姑呢?她们为自己哭,更是为八小姐丁姀哭。好歹一个小姐,怎么就这个命?
丁姀是三跪九叩上的掩月庵。掩月庵是个并没有多少人知道的小尼姑庵,二太太说,若是大庵院的话,来来往往的闲杂人等多,丁姀毕竟是个小姐,恐怕不方便。就找了这么个破地方,山高水远,离城好几里路的山沟里,说是倒能更加凝神静心地为她祖父祈福,为大伙儿赎罪了。
张妈妈将这些许年的事情都想了一回,打心底怜悯丁姀。屋子里头还有灰尘沉沉浮浮的,她眨了几下眼,就又湿了眼睫。
丁姀看起来有些呆呆的。回想这六年,若不是给了她这样一个环境,她怕是难以在这个世界生存下去。真正的丁八小姐在三跪九叩上山的路上就晕死过去了,等醒过来的时候,就成了现在的丁姀。
她面向掉了漆的菱花格窗外,轻轻叹了口气。毕业还不到一年,正有大把光阴潇洒的年纪忽然戛然而止。想到这个,丁姀就想锤足顿胸。
第一卷 第二章 前因
丁姀接收了丁八小姐稚嫩生命里断断续续的记忆,或许是八小姐的记忆在病中有点混乱,她至今都对那个姑苏城里的丁家有点不清楚。陌生就更是不言而喻的了。
丁姀低下头,习惯性地看了一眼右手手腕上那串五眼六通的手珠。棕褐色的椭圆珠子原本是被打磨过的,但这几年戴下来也透露出许多属于木质的原始光泽。顶上的五个牙孔就是这种念珠的名字由来。
这串五眼六通是当年丁姀的母亲上山来,亲手戴到她手腕上的,哭着转述了二太太的又一个决定。说孝期虽满,但唯恐祖父大人在天之灵仍有余气,耽误了六道轮回的时间,故请求丁姀再抄三年的经。
她那会儿欣然同意,能不回那个丁家就最好不要回。但是丁姀的母亲却是哭着来又哭着去的。她心底第一次泛起了对这个妇人的愧疚之感。煦哥儿是柳姨娘所出,自然与母亲又隔着一层,说起来母亲跟她一样,在这个世界上都无依无靠。丁八小姐是她唯一的女儿,自己这么想是不是自私了一点呢?
想着这些时,四个人已经慢慢移步到了她们位于庵院后罩房西厢的寝居。
庵院整体说来是个三进的院子,只有后罩房是住人的,西厢略大,六年前就隔出来给了她们主仆三人。这里极为简单,一张简式木床,浮雕拙劣并不似以前在各地旅游时看到的那些遗留古董那般赏心悦目。屋里的其他陈设就更不用说了。
进门左手靠窗便是一张实木八仙桌,上头笔墨纸砚,大摞大摞的宣纸,就是她平日里抄经的?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