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敌人(第四版)
紧张张地拒绝它。这种拒绝,实际上并不能像宣传上讲的那样,受到洋人的尊敬,相反他们会认为我们像野蛮人,有一种原始的不开化的豪爽。
我们还可以关心一下自己的佣金(Commission)。在成功的交易里,我们一般可以得到2…5%的佣金。如果是私人帮忙,我们还可以更主动地争取让受助者提供更高一点的报酬。和接受小费一样,洋人不会因此而讨厌我们。相反,如果我们无私帮助他们,一般的商人会认为我们没有学会尊重自己的价值和劳动,奸商会笑话我们傻。但假使我们有把握为了大鱼而放长线,那么坚持不要第一笔佣金会收到绝好的效果。
在领取佣金和索贿受贿之间有一种难以理清的关系。如果我们是政府和国有企业的员工,那我们便无权借工作之便,收受这些奖赏。但如果我们只是一个普通公民,而且没有因此而牺牲本国和本公司利益,那么我们无妨接受这种礼金。如果明知一起交易会损害国家和集体的利益,我们却没能克制住自己,那不久后我们就会发现,这种鼠目寸光的私欲已给自己引入了陷阱。外方可以因此永远胁迫我们,作更多的不该作的事情。有许多外事经理正是因为不想再受洋人摆布而被行贿者残忍地揭穿了的。他们大都还在狱中,这辈子就算完了。
我们前面还曾提到过一种挣洋钱的办法,那就是离家渡海。即使是最苦的工作,每个月也可以存上1000美元。不过,最好还是拿回家花这些钱,既是主人,又像个富翁。
最后说一句,假如有一天我们自己成了企业主,千万别把眼睛只盯在国人的腰包上,那太残酷了。去挣美元吧!
▲ 寻找一个使我们信任和倾心的人,支持他,帮助他,使他大获全胜,然后与他共享一起幸福生活。成功经常属于集团,集团里面需要主帅,也需要助手。
发财并不一定是自己一个人的事。如果我们自认为还年轻,或者二十四年的成长经历注定我们不适合自己去主打天下,只适合做个参谋和副手,那么不妨去寻找一个值得我们钦佩,值得我们给予其帮助的人。这样,对自己更实际,也更有利。打赢几次,我们有了经验,也有了当然的报酬。打败几次,我们有了教训,损失的钱完全由主人承担。事实上,许多成大器者,青年时代都曾作过助手,用别人的钱,练自己的兵。
作助手,对于女人来说犹有现实意义。女人在大约在二十三岁时已达到知觉的顶峰,此后不会像男人那样继续前进,屡进屡智。她们二十四岁时就已渐渐明白,世界是男人的,如果没有相当的天才和运气,她们便很难再得到什么。我不想谈论女权问题,只想重申,在这个已经如此的文化传统中,女人就是女人,她们的青春要完成一种转变——从“梦想作操持世界的主人”向“通过贤内助的方式间接调配环境的妻子”转变,而所谓男女平等,不是半边天对另外半边天,不是体力、智力、工作职位上的均同,而是人格尊严上的平等。
一个女人领受了上苍造就的柔弱的身躯和后天文化铸成的受式心理,如果她能独自打败前进途中的拦路虎,那简直是件难以想象的事情。但是,假如她选中一位她所信赖和爱戴的武士,站在他的身后,为他磨砺刀剑,制造铠甲,提供粮食和淡水,给他以每时每刻的鼓励和安慰,这位武士就会比其他只身一人的武士要勇猛,这对合而为一的夫妻也会在荆棘丛生的旅途中和谐而快速地前进,并在终点一起分享果实和胜利的喜悦。如果不是这样,这位女人或许会在半道上被恶狼吃掉。假如作助手还是被我们习惯地称作“牺牲”,那么请注意,这种牺牲会使我们在活着的时候,看到回报。
一九九零年前后,我在杭州、北京、哈尔滨对20位卖淫女孩作了调查。她们有的发了大财,那时的每月存款即可不低于1000元,可那种紧张的精神压力和淋病的折磨,却始终追逐着她们。她们有一种共同的倾向,那就是要自己拥有更多的金钱。于是,除了卖淫,没有别的更快捷的办法,她们只得铤而走险。
而另外一些本份而又不安于现状的女孩子则劳累和拼搏,以便求得独立的财富。但是,她们却很少成功,因为这个社会对女性有着种种成见和限制。
所以,女性最为明智的办法,就是附丽于丈夫身上,滋润他成为大树。自己化为藤,增添他的美丽,而且最后的生长结果,藤不一定比树矮,甚至常常高出一截。最后,让我们记住M·K·芭宁写给《四海杂志》的一篇文章:“如果他真的失败了,他的老板将会毫不犹豫的告诉他。但是在家里,在早餐的时候,在床头,我们应该鼓励他,‘你可以成功’。向丈夫说‘你无论如何也不会成功’的妻子,只会使这句话更快地实现。”
第三部分:缺钱花的日子(23岁—25岁)面包总会有的
▲ 热忱、不服输、推销自己、常识、现实、服务、继续突破。商业战场上几乎无一不变,但唯有“热忱七大原则”天长地久,千古不息。有了它,面包总会有的。
P·H·怀亭在《售货的五大原则》里说:“避免和那些闷闷不乐的人交往,那些缺乏热心,那些把他们的脚步和心思消磨在天天不变的例行工作上的人。”这也就是我们前面已经提到过的,追求成功的人应该多与已经成功的各路英雄为伍的同义语。我们应该尽量通过各种机会,各种渠道,争取亲眼看到成功者,而且别忙着让他们签名,别一张嘴就问一些傻话,请静静地坐在他们的周围,看看他们是如何应付这个世界的变化的,看看他们身后若隐若现的某种依靠。只需这么一点点接触,我们就完全可以体验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力量。过不了几天,我们就会发现自己身上也有了一种与之相似的精神,甚至我们还会不自觉地学着用他们的手势和口气。他们坚实的信心和超脱的沉静,会给点拨我们,使我们调整步伐,确立一种天天向上的热忱。这些影响,是那些心灰意冷或亢奋不已的人所无法给予的,他们的情绪是低落的或是荒谬的。在二十四岁的年景上,每当自感弗如的情绪袭来,别自己闷在家里,别去找落魄的朋友喝酒,去找一位成功者,认他具有感染性的工作热忱,让他的三言两语,赶走我们的坏情绪。
奚在一家房地产公司担任建筑设计师。刚从清华大学毕业时,奚曾打算要在第二职业方面(Moonlighting)有所作为,丰富一下自己的物质生活。但几次努力失败后,他便打消了这个念头,过上了四平八稳的婚姻生活。奚告诉我说,他尝试了七起生意,都失败了。可是我却在想,也许第九次他会成功。爱迪生在发明白炽灯第1200次失败时,有人不无恶意地提醒他说:“先生,你已经失败了1200次。”言外之意,再干下去,只会使他更加名誉扫地。但爱迪生回答说:“我准备失败一万次!”接着仰天阔笑。列文曾说:“笑总是表达着人类征服失败的自信和能力。”爱迪生正是以笑和不畏失败的热忱,实现了他的设想。他的白炽灯改变了整个人类的生活。我们无法想象,假如爱迪生在比如说第998次失败时洗手不干了,那今天世界的夜晚该是什么样子。所以,不能相信失败是永恒的状态,只要我们不服输,一个希望就埋在未来的一个日子里。
在生意上,谦虚不能带来任何好效果,哥德说:“只有叫花子才是谦逊的”。实际上,只要我们别把客户惹恼了,我们就没必要低三下四。应该尽量把自己的非凡能力和光荣历史讲给对方,推销自己。在中国,经济工作的5%是运用纯粹的工商经验,15%是与法律周旋,而80%则是人情关系和相对的自吹自擂。一般说来,民众和周围的人记住我们的错误,无论是速度上还是持久性上,都要比记住我们的优点来得容易。如果我们选择以官宦之路来改变我们的物质境况,那避免暴露自己的弱点,就显得更为重要,缺点根本不需我们自己念叨,人皆有眼,优点可就只有靠自己推销了。
张不久前与我谈起他和吴打算承包一个广告部,可是几个小时的交谈中,我却发现他几乎对广告常识一无所知。他所知道的只是一些人人皆知的皮毛知识。于是,我对他的成功性表示了直率的怀疑。一个人不可能在对到达率预测、摄影棚、广告代理、电视台播放规则等等业务常识全然不知的情况下挣到钱,工商厂家会因为在合同谈判中轻而易举地发现他的无知而取消签约打算。在商业交往中,我们常常遭到客商的拒绝或冷遇讥笑,一般正是因为自己在某句不该出错的行话里,出了闪失,使对方怀疑自己是个“二百五”,因而不敢冒险与我们合作。张从前曾打算做许多大业,但都因对改善自己的经营常识缺乏耐心而半途而废。含糊的生意知识不仅无法给公司,而且也无法给自己带来任何益处。只有对自己的业务了如指掌,才会加大成功系数。
好的生意人懂得发财必需什么,那就是交换和代价,即互惠和妥协的现实原则。为了使一件买卖成功的可能性不只停留在空中楼阁的想象中,我们就必须以互惠作为联络对方的基础,并通过妥协作出一些牺牲。但为了尽量缩小妥协的范围,又必须寸土必争,所谓犹太人生意经中所说的“叫价要狠”。在交易条件上的宽容主义,未必能引出对方的合作愿望,相反却会被人误认为是软弱可欺。另外还要知道,成功需要赌注和先期冒险投资。当然,如果我们总是像个蹩脚的赌徒一样,在公共关系和广告宣传上滥下筹码,我们就会在收支上失去平衡。可是,如果我们像个吝啬鬼,决心不花钱多办事,一顿必要的饭钱也不掏,那我们收就会像支一样,也都是“0”。最后,我们的现实原则还需要一种特殊的胆略——走在法律的边缘上——这几乎是所有成功者共同的成功秘诀。它使我们经常地别出心裁,一鸣惊人,又使我们总是避免真正触犯法规,换句话说便是,要在合法的范围里,最大程度地运动。总之,现实原则的具体体现是“妥协,而又寸金必争”、“有出,才能有进”、“法的边际哲学”。
亚里士多德曾倡导“开通的自私”,其中的一层含义是,社会允许无害于他人的私心合法存在,另一层含义是,只有“开通”,人们才有可能得到更多的“私”。如果一个人总是从私到私地想问题,算小帐,我们不能说他找不到财源,事实上现在成千上万的小业主已经发了财,但这也正是他们永远是个小业主而不是私营企业家的根本原因。如果我们聪明些,不妨向私的反方向想开去,想想怎样能使顾客感到温馨、舒适、眷顾,这样我们或许会拥有更多的回报,更多的私。大发其财的玛丽凯说:“帮助别人是一个最真挚的创业原则,我愿意以我的一生为之赌注。”是的,为别人服务的原则,应该左右我们的私心,它不仅是创业原则,而且也是守业原则,它既是利他主义的奉献精神,又是利己主义的真正保障。
成功者总能把握住山重水复与柳暗花明之间那种微妙的关系,总能继续开掘,另辟蹊径,创造新机会,但平凡的人却总以为路已走到尽头。球星们之所以与普通球员不同,就在于他们把别人必须调整步伐和身体姿势才能完成的任何一次射门机会,都看作是理应射门的最佳机会。70年前,希尔顿创办了希尔顿旅店帝国,他发誓“要让每一尺土地都产生出金子。”在别人看似已经面面俱到、滴水不漏的现状之中,老希尔顿依旧不知足地寻找生长金子的缝隙。当他以700万美元买下纽约华尔道夫…阿斯托里亚大酒店的控股权后,一切快速地运营起来。人们渐渐地认为已再无一点潜力可以挖。但当老希尔顿一次次徘徊在酒店前台的大厅里时,侍者们便预感到又有什么新主意已跳耀在老板的脑海里了。这个预感不错,希尔顿发现,大厅里的四根空心通天圆柱,在建筑结构上没有支持天花板的力学价值,于是他叫人把它们改建成四根玻璃装饰柱,里面摆满漂亮的玻璃展箱。当这些玻璃柱被纽约著名的珠宝商和香水商租用后,老希尔顿坐享其成,一年就收到24000美元的租金。每一根柱子都成了一条财路。世界只有起点,没有终局。所以不要相信全面萧条和终局的说法,继续突破原则会创造更好的明天。
有趣的是,热忱(Enthusiasm)的原始希腊字源的意思是“神在其中”(God Within)。实际上,热忱是一切成功的底蕴,也是一切企业家和追求物质幸福者必备的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