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回七九当农民
“小吴,就冲你能毕业以后放弃在省委大机关工作的机会、回到咱们永明县这一点,我也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王三平微笑着说。他对吴永成这个后生是很有好感的。
其一,当年他能从玉平公社党委书记的位置上,回到县里当了副县长,与鱼湾村做出的那么多成绩密不可分。可以说鱼湾村影响和带动了整个玉平公社的工作。他知道,鱼湾村做出的这一切,全是得益于眼前的这个后生。
其二,吴永成回来任县委副书记,但主动要求县委不必给他另行安排分工,那么王三平这个副书记在县委的分工方面,拥有的权力将仅次于书记和县长。他得承吴永成这个情。
吴起镇是个林区乡镇,在六、七十年代,有过一段十分辉煌的历史,集体经济相当雄厚,现在的镇政府就是当时修的,也是全县最气派的办公场所。那是沾了林区的光;靠山吃山嘛。那时这里的老百姓基本就不靠种地为生,偷伐林木就是他们一年四季的主业。附近的林场因为一年四季也在森林防火方面,离不开村里的农民们,所以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但近几年来,由于国家连续出台了几个禁止乱砍乱伐的紧急通知,他们的日子就不好过了。国家规定的“三提五统”每年连一半也收不上来,镇政府的光景也就一年不如一年了。甚至有的时候,连临时工的工作也不能如数发放,镇干部应该享受的下乡补助,几年也没有见一分钱了。
本来,吴起镇原来的书记,和这个刘全富在工作上一贯就尿不到一个壶里。现在摊子这么烂,和县里打了几次请调报告未能如愿后,干脆就请了长期病假,镇里也就由刘全富一个人瞎折腾了。
“那个刘全富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吴永成现在最关心的是这个问题。
王三平不禁噗嗤一声笑了:“那货是个活宝。”
那货是个活宝??吴永成为王三平的这句话感到十分的不解。
在当地人的语言里,说一个人是“货”时,本身就带有强烈的嘲讽意味,“活宝”更是评价一个人啥事情也做不成、甚至平时的一些行为、习惯,让人觉得又好气又好笑。与“耍活宝”意义相近。
原来刘全富家就是本地南沟村的,他父亲在文革期间是村里的贫协主席。中央一位J省籍的首长在文革期间受到迫害,他的子女也被下放到南沟村。刘全富的父亲见他们可怜,就在各方面给予了照应。文革结束后,中央首长重新出来工作,为了感谢当时的照顾,就按照刘老汉的要求,把他的老生子刘全富转为国家干部,并且嘱咐省、地县的老部下对刘老汉一家尽量给予照顾;慢慢的,刘全富在各级领导的关照下,就到了现在的这个位置。
“可这货不争气,典型的胸无点墨、不学无术、狐假虎威、刚愎自用!”
第三卷 崛起 第五十五章 各怀心思
茫的群山、川野,都在黎明前的黑暗中沉睡着。
一座古时候为了观测森林火警而修建的千年木塔,黑森森地矗立着。木塔因为年久无人维修,早已经破烂不堪。但塔上用来做点缀的小铜钟却还都在,虽然也锈迹斑斑了。寒凉的晨风从山那边刮过来,塔上一层层檐角下的小铜钟,便“丁丁当当”地响着。那钟声融入仲秋黎明广阔而清凉的黑暗中,单调寥寞,幽远苍凉。在四面的远山中,引起梦幻般的、似有似无的微弱回音。一千年来,就这样丁丁当当地响着。
吴永成几年来养成的晨练习惯,使他第二天早早地就爬起来,跑出镇政府的大院,沿着大路向靠着大院后面的薛公岭山上爬去,开始他每天雷打不动的锻炼。
东方天空渐渐透亮,黎明正在慢慢地露出宁静、沉思、清凉的额头。在它目光的投射下,一层层夜幕被掀掉了,广袤的山川田野、沟沟壑壑,都一点点在黑暗中浮现出来。
吴永成爬到了山顶,极目远眺:吴起镇的周围,东南西北都是大山,群峰交叠,层峦起伏,渐渐近来,变为一些黄土丘陵,再近来,变成一些黄土崖直落而下,化为一片川地。吴起镇镇政府所在地,及离镇中心不远的这座木塔,就是在这片川地中一块隆起的高地上。它的四面环绕着铺满鹅卵石的河滩。
河滩里流着弯弯的、清澈的细水,河滩垒堰填起地地里,已有点点模糊地人影在弯腰收秋。平川地沿河滩走向继续朝东朝南展去。直至在天边被山脉挡住。
()好看的txt电子书
改革开放已经四、五年了。可远在深山老林的吴起镇的老百姓们,却还在为了温饱,而苦苦地挣扎。就连作为全镇门面地镇政府大院。也是一片残败不堪的破落面貌,为什么会变成这么一个结局呢?吴永成感到很纳闷。玉平乡离这里的直线距离,也就不过只有十几里路的样子,两家的差距怎么会这么大呢?看来根子问题还在乡镇干部的身上。
干部地思想问题不解决,光凭他一个人,浑身都是铁。那又能打成几个铁钉钉呀?
对,目前迫切的问题就是摸准情况,赶快进入工作状态,找到切入点,先从根子上解决乡村干部的思想症结。以前不是有一句时髦语言嘛:思想不对头,步步栽跟斗;思想对了头,一步一层楼。他得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把吴起镇全体镇村干部颓丧的精神面貌先扭转过来。
站在高高的薛公岭山上。吴永成居高临下俯看整个镇容,最能感受到一种在吴起镇当家的主人感。他满怀信心地想:吴起镇啊,吴起镇,既然我吴永成来到了这里。我就要在一两年内,让你大大的变个模样!
太阳渐渐地升高了。吴永成下了山,走在小镇的街道上。这是一段直趟趟的土街,南北不过半里长,两边是供销社、杂货铺、收购站、饭馆、信用社等。镇政府的大门就在前面地一个缓坡上去。
这会儿,人们都在外面乒乒乓乓下板开门,不时和路过的熟人打着招呼。
“吴书记,你起来得好早啊?”
吴永成走进镇政府地大门,一个三十来岁、干部模样的人迎面冲他笑着打招呼。
吴永成也笑着点点头。他记不清这个人是哪个站所的。乡镇上的内设机构号称七站八所,他刚来吴起镇工作才一天,就是在昨天的见面会上见过大家一次,哪能记得住所有的人呢?!
按照吴永成昨天在会上的布置,镇党委副书记吕平领着人把大院内的环境卫生彻底地清理了一次,现在虽然大院里有的地方看起来虽然还是有些破旧,可比昨天吴永成他们来的时候,整体感觉好多了。
镇政府食堂的开饭时间,是跟农村农业生产作息时间相配套的。每天两顿饭,早饭在上午九点多,晚饭在下午五点多。
吴永成洗漱后,见离开饭时间还早。就在镇政府大院内转悠起来。
转到大门口的影壁墙时,吴永成停了下来。他饶有兴趣地看着这个被当做宣传栏的影壁墙。
影壁墙是青砖砌的,三米来高,四米来宽,正面漆成红色。在右面墙报纸没占满的地方,红漆下隐隐露出一个很大的白色字“寨”。想必全句是“农业学大寨”。而在斑驳脱落的地方,则露出白灰茬,在这层白灰下,又露出一层年代更久远的红面,一个黄|色的林氏字体的“舵”字依稀可辨。想必是“大海航行靠舵手”。吴永成看着着有趣的宣传栏,心想:要是过一千年,再一层层地细心剥落着考古的话,一定会看到这个影壁记录的丰富的历史层次。
现在的墙报,就用五颜六色的薄油光纸毛笔抄了贴在上面。有报纸上的文章摘抄,有表扬好人好事,有预防肠道传染病的问答,早已被雨淋皱破。
吴永成面对着这么一堵“历史沧桑”的影壁,连同大山下这么一个空落的正方大院,和在大院里停放的一个手扶拖拉机的坏旧拖斗,心中颇有些慨叹:这个荒僻的山区,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等方面,不用说离北京不知隔着多少层次,就是和相邻的玉平乡相比,也差着一大截的距离呢。怎么同一个县领导下的两个乡镇,差距咋就这么大呢?!在广大的基层,要都是刘全富这样的干部来当家做主,中国从根本上就不会有文明和进步。看来自己要想在这个吴起镇有所作为,必须先想个办法,把刘全富先搞定,要不然,他再在里面搞什么鬼名堂,他可没有多余的时间,和他捉神弄鬼的瞎折腾。不是说他吴永成害怕这个背后不知道有谁在撑腰的刘镇长,而是他不想瞎耽误时间。他准备在尽可能短地时间内。做出一番大地成绩来。
就在吴永成在吴起镇政府
里。看着影壁墙大发感慨的时候,刘全富在家里也
自从昨天新来地镇党委书记吴永成到任后,一天里刘全富就心神不定的。在镇全体干部的见面会上。吴永成就当着县里两位领导的面,毫不客气地打断了他准备好的工作汇报,并且安排打扫什么院里的卫生。使他觉得大失脸面。本来会上他还想再说什么,可一想人家还是县里地副书记呢,级别比自己高一级。也就强忍住了。要是换了以前来的任何新书记,嘿嘿。谁在会上丢面子,那还得好好地看一看。
回到家里,刘全富熊着脸,把老婆和孩子们臭骂了半天,心中的闷气才发泄出去了一些。
—
晚上刚点灯的时候,他就早早地蒙着头睡觉了。睡梦中,还是乱七八糟的不知道在干什么。
都是这个吴永成来了以后搅的。本来他把前任书记想方设法逼走以后,满指望县里能让自己当这个一把手。因为他知道。县里任意一个长脑子的人,谁也不会到这个穷地方来书记的。可哪知道半路上又杀出一个程咬金来。早知道这样,他也应该早点到地区和县里,去找一下以前地老关系。这样也就不用闹得这么被动了。
这个吴永成也是个大傻逼,你大城市不好好呆的。跑到我们这个穷山沟整啥球的景来了??!你就是想下来锻炼,当你的县委副书记不是满好吗?干么要和我争这个位置。真是他妈地闲着没事干了,脑子里有问题。
一晚上老刘同志牵肠挂肚、胡思乱想的,接连做胡梦。
第二天,刘全富一大早起来,从镜子里看见自己地两个眼圈浮肿着。他想起了以前曾经一位中医和他说过,这种症结是脾之气不顺,肝火亦有些盛。
***吴永成。他嘴里嘟囔着骂了一句,胡乱穿了衣服,趿拉着鞋,开门见山到了院子里,面对着鸟雀啾啾的薛公岭山刷了牙,扔下秃毛开花的牙刷后,又拿起黑乎乎的毛巾,呼噜、呼噜洗着脸。
洗着、洗着然间,他想起了什么事情,把毛巾撂到盆里,可一回屋,他的火腾地冒了上来。
老婆玉兰照例是蓬乱着头发,蜡黄着脸,盘腿坐在炕上,磨磨蹭蹭一下一停地叠着被子。
炕上乱七八糟,几条打补丁的红花布被子,被里早已由白变为黑,乱糟糟地团成几堆。两个女儿,一个小子,分别是八岁、五岁、三岁的,正在被堆上又滚又爬,又揪又打,她也没看见似的;顶多不急不慢地把扬着手要打二女子的老大,往边上拉一把;三小子一边哭,一边尿在铺炕的油布上,她也不当回事,顺手拉过来一块脏布,往他屁股下一塞。
()好看的txt电子书
地下的尿盆还发着尿臊气。满眼黑糟污烂。
刘全富刚往里一走,又蹚着昨晚没倒的洗脚水,铸铁盆重重地哐啷一声,磕在他脚脖上。他黑红的脸上涌满怒气,充血的小眼睛溜圆地往外凸着。没见过这样窝囊废的婆娘,当初自己真是瞎了眼啦。
“孩子打,孩子尿,你不管?瞎了眼啦。”他吼道。
“你也可以管嘛。”玉兰头也没回,不急不恼地说着,一边慢慢拉过被子来叠,顺手朝三小子屁股上打了一下,让他靠边。三小子哇哇地哭得更响了。
“你家里的人都是牲口养的?”刘全富瞪起充血的眼睛,这是他一贯用来骂老婆的话。他伸手从炕上抱起三小子,一边颠着哄儿子,一边嘴里继续抽空骂着老婆。他在家里就是棵独生苗,所以好不容易超生以后才生下这么一个儿子,他和他爹妈把这个孩子看成了夜明珠似的,哪舍得捅一根手指头啊。
三小子依然哭着,刘全富便把他换到左胳膊颠着,右手指划着满墙贴的戏剧连环画哄逗着。他喜欢古戏,京剧,河北梆子,山西梆子,都爱。
墙上红红绿绿贴满了《打金枝》、《宇宙锋》、《辕门斩子》、《借东风》、《桃园结义》的画儿。
孩子还是哭,他抱着孩子到里屋转了转,里间摆满刚刚开始油漆的一套家具,立柜、平柜、酒柜、写字台,栗子色的油漆还未干,发散着浓烈的油漆味。没法转,又回到外屋,指着旧红漆柜上的玻璃罩座钟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