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浪子
钱昆素来不喜欢看热闹,这时却身不由己,被闹哄哄的人潮推挤着,也走到水泄不通的小路上。
人群中有人喊道:“不三不四,五六!乱七八糟,九十!”
一个人喊,一百个人和着。又有人大叫:“不三不四跳一个!乱七八糟唱一段!”一时间呐喊声此起彼落,街上热闹得不可开交。
钱昆早听说过这四人可怜的身世,一向对这种残忍的行径颇为不齿。因为自己不常出来,没有亲眼见到,也就放在一边。这次被他遇到了,他很想冲上前去,斥责大家一顿。转而一想,这些市井小民,平常生活枯燥,难得有机会尽情发泄一下。既已积久成习,一方要打,一方愿挨,自己又何必生事?
再看人群内不三不四滑稽之状,果真令人绝倒。而乱七、八糟呆头呆脑的德性,也难怪众人揶揄戏弄,成为寻开心的对象。
再想想人间不过是人比人,聪明才智、贫贱富贵,多一分是多,少一寸则少。在嘲笑他人之余,多少能给自己添加一分庆幸的想法,否则人活着无所比较,不知自己的分寸,也不知是得是失,那才真是可怜!
不四又矮又胖,一直不理会众人的鼓噪,拉着一个苦瓜脸,两只眼睛在人丛中搜索,活像一只步履蹒跚的肥猩猩。他越是不肯表演,人们越是兴奋,有人丢钱,有人丢饼干、面包,“嘘!嘘!”不断地催促、煽动着。
不三一向板着脸,他倒是很合作,一跳就跳得老高,掉下来时,则像个风筝般,摇摇晃晃地,脚下飘浮不定。
再有那乱七、八糟两兄弟,一个蹲着,一个爬着,随时捕捉丢进场中的镍币和食物。人们玩得都很熟练了,丢钱有各种不同的手法,而且有不同的落点。妙的是,傻兄傻弟都能以各种奇特的身段,或凌空一把接住,再不然一个风卷残云,保证地上总是空的。即令有时硬币掉到地上,只要叮叮一响,马上有影子一扫而过,镍币就此不见。
钱昆博览群书,眼界自是不同。他一看便知眼前四人,无一凡品。这时人群中走出一位警察,正好一枚镍币当空而过,这位警察先生正打算用手抄去,不料一个人影突然在他面前掠过,他一把捞了个空。围观群众大乐,纷纷鼓掌大笑。警察怒道:“你们几个什么东西,不务正业,尽在这里鬼混!都给我滚了!”
那八糟听了,问乱七道:“哥哥,什么叫正业呀!”
“所谓正业,正人之业也!”
“什么又是正人呢?”
“正人者,惩人之人也!”乱七一说话就摇头晃脑,好像很有学问的样子。群众一听就乐不可支,至于他讲了什么,那一点都不重要。
警察不耐烦了,大喝一声:“还不快给我滚!讲什么有的没有的。?”
八糟又问了:“哥呀!叫我们没有的怎么滚呀!”
乱七说:“飙车去呀!”
八糟说:“哥呀!我们没车呀!”
乱七说:“行无车?偷之可也!”
警察怒不可遏,正要喝骂,不料不四像个肉球般滚过来,无巧不巧正撞在他胫骨上,立时摔了个大马爬。
“不四!快跟大爷道歉!”不三冷冷地说,他的声音平平直直,不带一丝情感。
“大老爷!不四道歉来了!”不四说着,竟滚到一个妇人面前停下来。抬头一看,摸摸圆溜溜的脑袋说:“大老爷怎么会是个娘们?”
警察坐在地上,屁股摔得隐隐作痛,骂道:“你们几个爹死娘跑的杂种!今天不把你们抓进去,老子白活了!”
那乱七原本蹲在一边,一听之下,竟然坐在地上大哭:“爹呀!娘呀!一个死了,一个跑了!你们好忍心呀!”
他这一哭,八糟也把捡来的钱撒了一地,跟着痛哭:“爹呀!娘呀!一个死了,一个跑了,你们好忍心呀!”
不三无动于衷地说:“不四!不许哭!反正不是我们家爹娘!”
不四东看看西望望,不知该劝谁好,急得也哭了起来:“劝又不能劝,哭也不许哭!我的命真苦呀!”
围观的民众看他们出丑,起初无不笑得前俯后仰,等到不四一哭,大家才想到他们可怜的身世。笑声渐渐平息,一些妇女有感于怀,也啜泣起来。哭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每个人都难免有些伤心事,平日人只能笑,不能哭,所以不论在哪里,只要一有人哭,就会像流行性感冒般到处传染,再健壮的身体都很难免疫!
很多人忍不住,跟着哭出声来。等听到别人的哭声,大家的胆子也壮了,泪水暴增,嗓门开放。当一群人放声大哭时,那原本不想哭的人,也都禁不住眼角湿润,喉头干哑。哪知此中哭得最认真的,却是那个惹事的警察。
需知人心四大--喜、怒、哀、乐,其中喜、乐是对孪生姐妹,哀、怒则是连体兄弟。一个最容易动怒的人,经常是心中痛苦最多、压抑最重的可怜虫。这警察原本满腔委屈,要做官嘛,就得卑颜曲膝,上下逢迎。上面出了麻烦,要下面背黑锅,刚刚挨了一顿官腔,正想找人出气。不料众人这一哭,却哭到他的心底,挖出了深埋多时的大块垒,越哭越是伤心!
他这一哭,乱七反倒戛然而止,诧道:“这人哭什么?到底是谁死了爹娘?”
钱昆见大家闹得不成体统,只得走出人丛,对四人深施一礼,说:“四位辛苦了,人生不过梦幻一场,何必认真呢?”
不四没好气地说:“不认真?你能赏多少钱?”
钱昆说:“钱?你瞧瞧,地上不是一大堆?”
八糟说:“那是我丢到地上的。”
钱昆说:“有了钱还哭什么?”
乱七说:“我们受人欺负,能不哭吗?”
钱昆说:“我告诉你们一个法子,可以不再受人欺负,好不好?”
“求好之心,人皆有之。我不想!”乱七说。
“哥呀!我也不想!”八糟跟着说。
这时人群中又走出一个壮汉,拉着钱昆往外走,说:“不是一家人,不入一家门!来!咱们喝一杯去!”
钱昆本想拒绝,见那四个浑小子也跟在后头,他便尾随汉子走出人群。
那人沿着小路,领钱昆走到路边一间破旧的砖房里。四个活宝也跟了进来,静静地坐在一旁,就像石雕土塑一般,动也不动。
那人沏一壶上好的冻顶乌龙,为众人斟过茶后,即对钱昆说:“在下是本地的福德正神,你是当局者迷,前因已昧,情况我们知之甚详。五十几年前(西元一九四九年),正值道家的三百年人劫(地劫己应,于明亡清兴,一六四九年),中原板荡,诸神劫运降临。在上位有责有守的本尊,不得不坚守岗位,而在下的分身,神力有限,不得已一个个飘洋过海,都到台湾来了。
“由于文化绵延,在诸神保佑下,台湾有了今日的繁荣。却也让一些台湾人养尊处优,坐享其成,甚至忘恩负义,不忠不孝。因果相循,人谋不臧,最后是人心浮滥,神棍当道,上下交征利,官商互营私。长此以往,所有金壁辉煌的庙宇,将只剩下徒供观光的外壳,而神明将退位矣。”
钱昆听了这话,心神一震,眼前的一切都变得不太真实了。只听那声音继续说:“小神的职责,是随缘提醒前因已昧的人。明年你将有大难临头,尘缘将了,到时切记往西取经,必成正果……”
阳光由窗外斜射进来,跳动的余晖把钱昆给刺醒了,原来竟是南柯一梦。他跳了起来,冲出门外,一路跑到海霸王后面,沿着小路找去。不要说那个壮汉,附近连个砖房都没有!不三、不四、乱七、八糟四个人,从此也消逝无踪,更奇的是,再问问附近邻居,谁都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
钱昆的父亲曾任社区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现任委员会遇到了难题,便请他去商讨社区的官司事宜。这次钱是花了不少,却没有人知道官司进展的如何。
社区委员说:“要是认识什么委员就好了。”
钱父说:“上次不是授权你去找立法委员吗?”
社委气愤地说:“找过好几位了,我说了不知多少好话,他们一听我们社区里只有二十户,谁都没兴趣!”
钱父说:“太现实了!”
“也难怪,他们花了大把钞票,总要捞回老本!”
“老本!有什么了不起?”
“没有什么了不起!只是他们口袋里的零钱,比我们社区总值都大!”
“其实只要用点谋略,选个立委容易得很!”
钱昆的父亲人很聪明,但行事刻薄寡恩,所以人缘不大好。刚好那个社委有条财路,如果有立委做后盾,马上大发利市。闻言便怂慂钱父出马竞选,并且和他打赌,赌注是一百比一。他们的社区是某建筑公司开发的,那位老板正等着官员民代撑腰,闻言大为动心,大家凑了钱,逼着他出马。
钱父想出一个计谋,要建筑公司具状诬告自己,说他侵占社区公款,挖掘死人坟墓,调戏良家妇女!
这一来,在选战炽盛之际,他还能天天上报,一副义正辞严,却又百口莫辩的形象。到了投票前几天,建筑公司公开招待记者,在报上买了全版广告,承认作业错误,还给钱昆父亲一个大大的清白。
于是,选民大表同情,自动替他拉票,结果他以高票当选。
老板愿意作此牺牲打,当然别有目的,钱父一脚跨入政坛,已能呼风唤雨,哪还把这些打烂仗的同袍放在眼里。饱受敷衍推拖,最后建筑公司的老板忍无可忍,威胁要把选战的内幕公布出来。钱父找黑道出面,把事情摆平了,却又因此介入黑道内斗。一年后,钱昆的父母在家中被人枪杀身亡。
钱昆感叹人生无常,突然想起那个福德正神所托的梦境,毅然决然抛弃一切,研究所也不读了,辍学出走。他一无目的,二无方向,只是随走随看。身上没钱了,便找个工作,做得烦了,掉头就走。只是原则上,他始终是向西行去。
二○○六年,钱昆二十五岁,他提着简单的行囊,来到中国的黄土高原。这一日,他到了黄河龙门峡的上游,壶口瀑布,在那汹涌澎湃的黄色怒涛、轰隆震耳的咆哮中流连了好一阵子。见识过了黄河的泥浆,他发现自己还是比较喜欢宁静,便继续西行。
这里是黄土高原的中心,天地浑茫,一片褐黄。那一层层、一页页,平行交错、起伏不定的沉积岩,在风吹雨蚀下,早已显出了苍老憔悴的窘态。这时已是秋天,在光秃秃、裸露露、砾石峥嵘的丘陵之间,难得见到几根枯草,更遑论成形的树木了。
然而在一些山崖之侧,常见有方方圆圆的窟洞。有些比较集中,那是人们的居屋,就势而挖,因利而住。也有的在荒山野外,格局较小,是农民们工作之余,在那里纳凉、或者临时躲避风雪用的。
生命是顽强的,这片土地曾孕育了华夏几千年的文明,正像一个慈祥的母亲,把她的青春和容颜,全部奉献给了她的家庭和子女。然后,等一代又一代羽翼丰满了,各自投奔东西,环境好了,生活改善了,又有几人慎终追远,回首一顾?
钱昆身负包裹,脚踏黄沙,心怀大地,一时感慨不已。
这时,一个老农驾着一部半旧的拖拉机,停在钱昆身旁,说:“老乡!去哪?”
钱昆说:“没个准。”
老农笑了:“天快落了,得有个准!”
“去城远吗?”
“不远!四十多里路!”
“近处能歇脚么?”
“老乡哪里人?”老农听出口音不对。
“台湾。”
“啊!那在河口呗?”
“不!海的那一边。”
“啊哟!海在哪呀?”
“不远,有四千多里路!”
“啊哟!咱车够呛!老乡真能走!”
“还行,只是包袱太沉。”
“那就来咱处挤挤呗!四里!”
钱昆上了车,随意与老农聊着,颇感亲切。
近年来中国实行西部大开发,颇见成效,老农沾光不少。他收入增加了,房子也修葺一新,他不仅耕种小麦,而且与同村的一些农户,在附近承包了数十公顷的林地,种了不少果树及松柏之属。目前虽是阳气之末,但在一个山谷中,一条宽不及尺的淙淙小溪,两侧丛林交映,肃杀中又现幽雅,颇令钱昆沉醉。
在老农诚挚地邀约下,钱昆在农舍住了几天,亨受了一下田园的悠?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