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浪子
普拉格拉也是神色陡变,立时换了一副面貌:“她怎么了?”
自从在湖畔见到普拉格拉,回来后杏姑心绪极不稳定。桃姑对这位小妹疼爱得无微不至,她以为四法王的事已成定局,心情大为宽畅,便安慰道:“小妹,我已经死心塌地,今生是跟定他了。老实说,阿米哈米人品不坏,我们一起伺候他,彼此也有个照应,你就别胡思乱想了。”
杏姑无奈地说:“我们姐妹三人都被他包了,天下哪有这等好事?”
桃姑苦笑道:“谁叫我们生来苦命!我和你二姐不是……”
杏姑打断她道:“别再说了!我恨男人!”
桃姑叹口气说:“恨?谁不恨?现在人能长生,连来生再做男人都不可能了。”
杏姑说:“姐姐,我很烦,现在不谈这些好吗?”
桃姑说:“不是我喜欢谈,阿米哈米天天逼我,要你表态。”
杏姑说:“你告诉他,我对蛊神发过誓,明年才破瓜!”
桃姑说:“你以为我没说过?可是他不信蛊神,没法子。”
这时李姑走进来,对杏姑说:“小妹,你就可怜我们两个姐姐吧!这事你答不答应都由不得你。再说法王看中了,别人高兴还来不及呢!”
杏姑反问道:“这么说,你很高兴了?”
李姑羞红了脸,说:“这种事要你自己去品味,反正我也没闲着,多一个你,我只有更自由更快活些。”
桃姑啐道:“小妹还是闺女,别说这些瞎话!”
李姑脸一扳,反驳道:“瞎话?不是我们维护着,她早就被……”
杏姑突地站起,厉声说:“二姐!住口!我不要听!”
李姑也不干示弱,骂道:“不要听也得听!你是什么三贞九节的烈女?守什么人的活寡?我们是为你好,否则让法王强暴你,你也不能不屈服!”
杏姑气得发抖,颤声说:“我什么都不是!谁敢侵犯我,我就跟他同归于尽!”
桃姑深知这个么妹个性刚烈,说到做到。每次谈到这件事,姐妹间就大伤和气。这时见情势紧绷,便拉着李姑,把她劝出房去了。
杏姑一方面为四法王的事烦恼不已,脑海中不时又浮出普拉格拉的影子。一想到他,一种强烈的感受油然而生,是无比的恐惧与憎恨,又是莫名的同情与爱怜。但是她搜尽枯肠,就是想不起在哪里见过他,也不知道为什么有这种奇特的感应。
杏姑不愿坐困愁城,她步出门外,信马由缰,又走到湖畔。只见湖边一株垂柳下坐着两个少女,她们脱了鞋子,正在踢水嬉戏。
那个东方少女两脚往水中一踹,向旁边一位女孩说:“水大!我的脚比你大!”
那女孩一面笑,一面捶着那位东方少女:“也亏你!想出这些怪名字!”
东方少女说:“不!真有其人,是我在右江遇到的几个流浪儿。他们刚好五个,所以我不打草稿,一个配一个。”
另一位笑说:“为什么你配火呢?我觉得你不算火大。”
东方少女笑了,说:“我蛮喜欢火大的,有次他为了保护我,被法王捉去,关在什么碧水山苑一个山洞里。后来有位李花姑娘看中他,把他放了。火大对这事一直耿耿于怀,说要去报恩,结果被师父禁闭三天!”
杏姑听得真切,忙急步向前,说声:“两位打扰了!”
二位少女回过身来,那位东方少女直打量着杏姑,问道:“你是谁?”
杏姑说:“我叫杏花,大家叫我杏姑。”
东方少女又看了一会,叹了口气,说:“难怪!难怪!换了我也要神魂颠倒了!”
杏姑被看得不好意思,问:“请问贵姓?”
东方少女说:“明人不说暗话,我叫衣红,她叫法蒂玛。我们有个共同的好朋友,文祥,你可记得?”
杏姑猛吃一惊,心中的沉淀都翻搅起来了,说:“你说什么?这个人好耳熟。”
衣红一楞,说:“耳熟?前不久的事,难道你忘得这样快?”
杏姑苦思冥想,偏生有一层浓雾,从那声轻雷、那阵青光起,到方才所遭遇的一切,都紧裹着化不开。她只记得家乡的山水,那是她根源所在;一个温馨的梦,是希望所在;再就是四法王,是她痛苦所在;还记得两个不争气的姐姐,是责任所在;另外有一张娃娃般纯洁的小脸,一团青色的黑影,剩下的尽是一团迷雾。她试着推开它,撩开它,她相信迷雾后面才是真正的自己:“我是谁?我怎么连自己是谁都忘了!”
衣红想到四法王能施咒语,他一定在杏姑身上动了手脚。果真如此,杏姑只是四法王的傀儡,显然美人计又落空了。
在衣红的计划中,利用宗教矛盾,略施小计就能闹乱这龙宫基地。待食物之计不成,还有一着可以灵活应用的妙棋,那就是杏姑。她找到法王的别墅,眼见杏姑出来,便把文祥等人支开,打算下局精采的残棋。
现在一看杏姑的模样,不似作假,衣红束手无策了。为什么以往得心应手,今天却步步荆棘呢?莫非赛诸葛是假,成功失败全靠命运之神?
法蒂玛做了多年康东布雷的祭司,信徒们丧魂失魄的场面看太多了。她一见衣红无言,便亲切地对杏姑说:“杏姑,来,坐在我身边,我们聊聊。”
杏姑依言坐了过去,她从法蒂玛的眼神中,感染到一股平和温柔的母爱,那是她多年以来无法忘怀的甘霖。她的记忆渐渐鲜明了,由母亲慈爱的容颜转到惊怖的神色,自己衣不蔽体,手中紧紧握着一把红晃晃的尖刀,面前倒着一个人体。
时间变模糊了,她眼前又浮现出一抔黄土,母亲憔悴的眼神,辛勤的双手。自己经常躲在浓密的树丛,看母亲十只手指不断地挖掘那土堆,小坑变成大洞,大洞变成深坑,深得有一天她把自己也埋在里面了。
她还记得,在她刚高及桌面的时候,慈爱的父亲常抱着姐姐,在她身上又咬又啃的,大家笑得非常开心。不懂事的年龄永远堆砌在欢乐中,而欢乐的代价,则是当生理成长后,一种需求的压力,以及对后果的预感错综交织的惶然。
人生是怎么一回事?流不尽的泪水?一代一代延绵不已的痛苦?
不!有一道温暖的清泉,曾经流过她的心田,依稀中,还是因果的延伸,她的生命已经被苦难装满了,容不下任何希望。
为什么?为什么是自己呢?
杏姑回忆之门敞开,立刻感到身心交疲,她一坐下来,就不由自主地倒向法蒂玛怀中。紧接着一股浊气上升,她再也控制不住,泪水如涌泉般滚滚而出。
法蒂玛也曾是天涯沦落人,她感同身受,立刻回到了独木桥畔。普天之下,唯有见识过苦难真面目的人才能体会那种震撼。两种迥然不同的父爱,一种遗传自兽性,一种升华至神性,人只是夹在其中,或浮或沉。
法蒂玛无需做作,她把杏姑紧紧拥在怀中,一边轻轻地摇着,一边哼着一种似歌非歌、似曲非曲的旋律。
这就是天籁,来自自然的讴歌,是所有苦难人赖以洗礼的圣曲。
人心中无非块垒处处,平安的岁月就像无痕的秋水,过去了什么都不会留下。挫折磨练却刻骨铭心,堆砌出一座座高山峻岭,一道道深谷湍流。大自然是生命之母,唯有它能孕育这种情操,抚慰着无助的心灵。
衣红看呆了,她是个强者,脑海中只有攻防、策略、胜利。她们刚刚在史南达手上栽了跟头,那还可以说是非战之罪。这时她还待搜竭枯肠,如何利用文祥的感情,好让杏姑心服口服,把这海底搞个天翻地覆。没想到平素乖巧娴静的法蒂玛,只说了几句客套话,就让素昧平生的杏姑山洪暴发!
在小丘后面,三位男士也呆住了,一个个不知所措,各有怀想。文祥是五味杂陈,杏姑不记得自己,好极了!应该没有自己的责任了!可是她怎么能够忘掉这种事?难道自己连这一点分量都没有?不对!怎么了?既蒙当局青睐、身负教祖所赋重责,居然这时节还在私情上打转?
左非右惊的是法蒂玛,多日相处,深知她柔情似水,却不知竟有这种魅力。他何尝不是历经困厄,何尝不需要慈母的慰藉。身边就有个包容万有的汪洋,为什么不开怀倾诉,一吐心中的积郁?
风不惧禀性天成,如同自然界中的木石,他除了谨遵师教,不辞不离之外,万缘难动于心。但此情此景对他的震撼简直无可言喻,他以为自己相当了解法蒂玛,法蒂玛就是法蒂玛,一个漂亮的小姑娘,遭遇离奇,人品端正,这就值得他敬佩了。
眼下所见,他感到了另一种至大的力量。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师父那和蔼的慈容,在慈容下蕴含着无比的威严,以及更深一层所孕育的智慧。这是他所向往、努力追求,而且确信不疑的。那么法蒂玛所代表的又是什么?这种感受像水一样,像风一般,就在身边,如果不用心观看、探索,习惯了就一无所觉。老子说: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如果没有水,生命从何而生?人是短视的动物,在二十世纪,无止境地浪费水资源,到了新时代,很多良田都变成沙漠。
二十世纪人类的思想行为迹近疯狂,人人循私,事事为己。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人就忽视了她的价值!不仅对水,对人也如此,不论好人坏人,只要功成名就、有权有势,就是众口铄金,万民景仰的偶像!
于是,人世间无视道德伦理,只剩下强权暴力。弱者沦为刍狗,盗贼晋登殿堂。人们张口文明,闭口文化,其实只是时髦的装饰,华丽虚伪。科技经济挂帅,地球上污秽处处,生态荡然。放眼看去,人不过行尸走肉,醉生梦死!
风不惧自命超然,其实只是自我封闭,力求不动于心!这时见到法蒂玛慈悲的胸怀、安祥的态度,他蓦然想起,他最最难忘的不就是禅师祥和的慈容吗?只是当他感到那股威严、再追求最终智慧时,却把菩萨低眉给忘怀了!
风不惧心中一惊!好险!好险!师父说过,自己总是“不够彻底”,见叶就不见树,见树又不见林,见到智慧,却不知道“智慧就是慈悲”!
那一边,衣红更感染了那股慈爱的力量,泪水本是人类共同的语言,是清洗灵魂的法宝。杏姑一哭,衣红眼眶就红了,等杏姑越哭越伤心,法蒂玛的泪珠也泫然欲滴。衣红思前想后,怎么都克制不住,哗然一声,水闸洞开。
她原本对杏姑有一种莫名的厌恶,她当然知道是出于嫉妒,但她总能说服自己,情关都过了的人,已经没有男女之情,既如此,怎么还有嫉妒之心?话虽如此,她每听到杏姑,提到杏姑,想到杏姑,血管中就有一股怒气,那是什么原因呢?
其实她知道为什么,只是没有去想,也不愿去想。因为那种感觉很爽,她可以任意螫文祥一下,见他那种无可奈何的德性,她就像中了奖的孩子,胸中热血奔放,恨不得手舞足蹈一番。她的理性很强,感性却一直被压抑着,难得有这种调剂。所以一有机会她就无法轻易放过,总要恣兴发挥一番。
然而发泄完了,心中又是一阵空虚,就像放了气的皮球,瘪瘪的浑身没劲。左非右点过她,那是本能,一种大自然赋与的生命本能。生命是独占的,要将上游各种泉源的流水,一概注入到低洼的小溪来。
就算顺着生命,小溪也会汇聚成为大河,大河也将溶入汪洋。既然进入汪洋,哪里还有小溪呢?
如果一定要把杏姑排除在“自己”之外,那就会永远停留在生命泉源的阶段。衣红当然明白,所谓修道就是要了解自然的道理,然后奔向自然,融入自然,而不仅仅是把自己局限在生命的源头,停滞不前!
因此,衣红的泪水是忏悔的洪流,她发现一连串的成功令她自大,自大令她骄狂,骄狂令她愚迷,愚迷则变成嫉妒!
法慧禅师曾传授“六祖无相忏悔”,一是愚迷,二是憍诳,三是嫉妒。忏者忏其前愆,悔者悔其后过。自己当年信誓旦旦,以为已经大彻大悟,如今居然禁不住一点考验,一个杏姑就几乎毁了她累世的功业!
三个女人哭得呼天抢地,声震四野,整个基地都为之动容。原本静无一人的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