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浪子
! ?br /> 朱仁正要下台,见衣红朝他微笑,心中一惊,说:“小妮子!你也会意识神功?”
衣红笑着说:“哎呀!这里都是高人,谁不知道你心里想什么,我们只是小试一下语言神功而已。”
朱仁诧问:“你们?”
衣红把手一抬,亮出微机:“不是吗?”
请继续期待《宇宙浪子》续集
~第七十三回澹然空水带斜晖~
在玄天之界,夕阳余晖映得下方舒卷如涛的白絮金光粼粼。远处青峦攒翠,飞阁重重,眼前碧树红栏,绿茵如褥,时有黄蜂彩蝶,翩翩仙舞。
丛丛翠竹苍松中一亭微露,四周轻雾浮沉,随风自旋。文祥、衣红、左非右、法蒂玛、风不惧,和傻道长、痴仙子及钱昆八人,在层次栉比的飞檐回廊之中,或坐或立,互道过去未来,谈得不亦乐乎。
众人言谈间,法蒂玛难得开口,这时却突然有感而发:“若梦仙子和木中人愿回都天宝箓本在意料之中,空虚四兄弟才真正难得,宁可回去相陪。”
衣红笑道:“法仙子是想说,这四个家伙太不识相,烦死人了。”
左非右当然帮法蒂玛说话:“小妮子又在读心了,只怕是自白吧?”
衣红娥眉一挑:“是呀!大君子难过了!”
钱昆说:“这空虚四兄弟身世可怜已极,师父本来无意收录,是若梦师妹据理力争,说仙家无分辨之心,不应歧视他们。”
傻道人说:“其实人各有用,若非他们四兄弟,都天宝箓早已落叶满庭了。”
文祥问:“难道仙界还需要扫地?”
衣红笑道:“这还要问?落叶是什么?扫地扫什么?”
文祥自知失言,解释道:“我是说我打算……”
衣红抢道:“我知道你要说什么!你打算去天庭当长工?想得真美!人间的活都干不完,你想开溜?”
文祥面红过耳,法蒂玛连忙解围说:“那衣姐有什么打算?”
衣红说:“陪着你们呀!烦死你!”
痴仙子也笑了:“红妹那满口伶牙,百年来都没变过。”
衣红一脸失望,说:“真的?怎么几百年了还磨不利?”
左非右忙道:“够了!再利一点就变成小红鲨了!”
钱昆说:“世事真是物物相制,性性相生。”
左非右笑说:“杨戬在人间时养了一只小狗,他成仙以后,小狗也飞升天庭。结果在天上照样吃米田共!”
衣红瞪他一眼,说:“左哥真是留学天庭归来的,见多食广,从没听说天上的神仙还要种米拉屎的!”
左非右正要发难,却听杏娃大声对众人说:“仙家乐,乐如何?”
衣红笑说:“哇!另一个克星也来了,怎么来得这么迟?”
杏娃说:“我何曾离开过?”
衣红说:“这是道家仙境,又不是太空。”
杏娃说:“有人得道啦,难道我连杨戬的小狗都不如?”
衣红说:“哎呀!这怎么办?当局要侵犯天庭了!”
杏娃说:“用不着,空虚无界,境界等深。”
这下子不仅是衣红,人人听得难以置信。
文祥忙问:“杏娃,你是自己领会的,还是……”
杏娃说:“至少不是作业上的,也不是抄袭来的!”
衣红说:“别那么自信!”
杏娃说:“我查遍古籍,没人这样说过。”
衣红故意卖关子,说:“可惜呀可惜!”
杏娃问:“可惜什么?”
傻道人说:“红妹不要苛求,学道之人几千年都难到杏娃的意境!”
杏娃问:“我达到什么意境了?”
文祥说:“意境是各人主观的领略,何必比较呢?”
杏娃又问:“那我更不懂了,如果是各人主观的,怎么大家都在一起?”
“因为彼此境界略同。”
“略同?总有不一样的吧?”
“当然,要完全一样是不可能的。”
“我懂了,怪不得我有上百亿化身,无一全同。”
“全同是目标,要不断提升才能达到。”
“谢谢你,我现在才理解师父的心意。”
“你师父?不二老人?什么心意”
杏娃忙转移话题,说:“人类议会来通知了,你们五人要出庭。”
文祥追着不放,说:“话不能只说一半,先谈你师父。”
杏娃说:“不要小瞧作证的事,弄不好人类议会要复辟了。”
文祥有些不信:“有那么严重?”
衣红问:“真是那部电影惹的祸?”
杏娃说:“那只是表面的理由,真正的起因还是我们那个玩具模型,有位议士发现这是很有利的话题,打算炒做一番。”
文祥说:“那倒是好事,红妹出的点子果然不错。”
杏娃说:“不见得是好事,很可能成为反对我们的借口。”
文祥说:“你是说有人不在乎地球毁灭?”
杏娃说:“不!有人说那是因为我们无能。”
衣红说:“言之有理。”
文祥说:“是谁说的?”
杏娃说:“有四个议士,他们都有这种看法。”
衣红说:“四个?那有什么了不起?”
杏娃说:“这四个人影响力很大,他们还有附从的人。”
衣红说:“能不能把资料调给我们看?”
杏娃说:“要看谁的资料?”
衣红说:“知己知彼,擒贼擒王。”
杏娃说:“这是个次级问政集团,近年才崛起,为首的是肯特吴,华裔美人,另外一个美国人,一位英国人和一位印度人。你要所有的资料吗?”
衣红说:“你先做功课吧!我们仙气还没有斗尽哩!”
在人类议会中,肯特吴是新科议士中举足轻重的人物。大多数的议士不过藉这个职位,捞得足够的好处,就心满意足地享受人生去了。肯特吴则不然,他把当议士看得和演戏一样好玩,他的哥哥亚当吴则是当然导演。只要找到能炒作的题材,兄弟俩总要轰轰烈烈地大炒大玩一番。几年来的惨淡经营,在议会中已有一些影响力。
肯特吴的父亲吴福,是二十世纪九○年代从中国赴美的自费留学生。他没有混到学位,却混得一位美国女郎,结婚后入了美国籍,生了二子一女。
吴福是第三代中国移民,所谓第一代是指早期中国贫弱时,赴美国打工的一代,他们靠洗衣店与餐馆谋生,一直被美国主流社会排斥,环境相当艰苦。第二代是台湾、香港等地,赴美留学不归的学生,这一代经济环境小可,都受了良好的教育,成为社会中坚。第三代则指自八○年代以后,中国经济开放,港台也跻身小康之境,父母纷纷将子女送到美国,不是为了镀金,而是去做寓公。
中国幅员广大,人口众多,要做生意,处处是机会。加上中国人传统的士大夫观念,不论在哪里,总把教育放在首位。正好赶上资讯时代来临,在美国的中国人几乎一半以上都以资讯事业维生,而且都相当成功。
学生时代的吴福书没有读好,但家族中政商关系不错,在美从事资讯产品的贸易,事事顺遂。不过人生往往有一得就有一失,生活太优裕了,他那位美国夫人难耐春闺寂寞,姘上情夫,盗领了吴福一大笔存款,双双逃逸无踪。
受到这个打击,吴福面对着三个由三岁到六岁的儿女,这才发现人生如梦。他毅然把生意交给伙伴,全心全意在家中照顾三个无辜的孩子。
由于此时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有了力量,美国极右势力不能忍受。由舆论起到政客的推波助澜,在一九九八年有了政治献金案,次年的考克顿核子机密风波,华人核子科学家李文和被诬为间谍。二○○二年又有资讯争端、人权风波、生命基因研究室泄密等事件。在一连串的迫害下,华人心态开始酦酵,终于人间天堂褪色了。
第一代移民因为语言不通,终生埋没在小圈子中,后代深受其苦,只想做个好美国人。第二代移民多具有高学历,已经踏入美国主流社会,却没有归属感。子女只会说英语,偏又向往根源,摇摆在十字路口。第三代完全相反,他们经济独立,有强烈的民族观,坚持子女学习中国文化,而且随时有回中国的打算。
吴福为了教育子女学习中文,煞费苦心,他发现孩子们喜欢看一个幼教节目“芝麻街”,他就编了一些剧本,教导子女演戏,趁便学习中文。这种方法效果奇佳,一家子都成了戏迷,每天与电影电视为伍,只是吴福坚持,演戏时一律要用汉语。
由于在美国生活,儿女都要有个英文名字,他就依英文字母排序,长子吴常性,由A开始,取名亚当(Adam),又叫亚当吴。次女吴常意,用B叫比莉(Billy);第三个小儿子吴常理,用C便取名肯特(Cante)。
亚当吴喜欢当导演,常在家里导戏。小他两岁的妹妹比莉一心只想做演员,爱美爱得如痴如狂,其他一概不闻不问。肯特吴是老三,从小乖巧听话,只是太好吃,不论要他做什么,都得用吃的来贿赂。
吴福不是作家,也没有创造天分,他却能源源不绝地编了十多年的连续剧。编得好不好需要评鉴,而评鉴则需要判断力。谁有判断力呢?世上有谁不是“人云亦云”?专家说好才算好,可是谁来做专家?当然是学校及一些专业机构。果然如此,学校每年送出成千上万的高材生,世上岂不全被好作品塞满了?
事实刚刚相反,学校只能教导基本的知识,专业机构则负责处理技术。而不论多好的技术,都只能解决局部的问题,其他尚待磨练、经验加以充实。剧本相当于一种精炼的人生缩影,好的剧本成之于天,是大自然利用人间事物演绎出来的排列组合。
在人类文明中,思想的境界最高,高到只有登上巅峰的人才能领会。文学的境界完整而透澈,通过她,人们才能相互理解与沟通。然而文学的媒介是文字概念,不仅作者需要长时期的培养方能掌握,更有赖读者的理解认知。只有行为动作是直接的,藉着图形与影像,能如水银泄地般,直接流入人们的心中。
二十世纪科技发达,影音的记录与运用已成为社会机能的一部分。人们仰赖感官刺激,直截了当地激发行为,在无限增长的资讯中,人的智力来不及成长,浅滩式的文化因而大行其道,结果人人追求速效,事事要多要快。
长久以来,人类求生之道不外乎消除生理的饥寒与心理的恐惧。然而身心本是一体的两面,当痛苦逐一消失,无限的空虚便趁隙而入。人们不知所措,想方设法以各种“娱乐”或“职责”转移注意力,消磨漫漫岁月、迢迢人生。
当社会越来越繁荣,人心虚空越来越严重之际,人生似乎成为多余的累赘。有人继续以满足感官的方法,不断增加娱乐的声色强度,用另外一种吗啡填补心灵。也有人充分了解人生的本质,从宗教出发,让人远离烦恼,回诸空无。
然而人类感知上的需求,并非无意义的偶发事件,而是宇宙进化必经的道路。人类只是一种物质与精神的介面,必须彻底沟通每一个时空流程的细节,才有可能维系宇宙稳定的架构。这种沟通,比如生理上的饥渴饱暖,心灵中的安危亲疏,意识上的虚实有无等等,在在都是整体与涓滴之间的真实记录。
在涓涓细流中,一清风就能扰动浑浊的沉淀,足够细鱼小虾翻腾不止。而这些看似细小的生命体,却是构成整个庞大生态的基础。
人间亦然,能力低弱的人一旦能照顾自己,就开始绕着私利转圜,充分显现出其维生的本能。他们是社会的底层,反映出水流的动态,其意识职责便是“东家长西家短”,每天聒噪不停,活着只是做个传声筒。
个人的人生观有如流水一般,沿着固定的河道行进,看上去波涛汹涌,却是起落有致。有时在河牀上滚滚而流,有时却潜入地底,有时气化登天,有时又汇落如雨。不论如何幻化,水始终遵循着几个不变的准则。人性亦然,人生观就是人性的结果。
短暂的人生,以个人有限的经验,怎能认识无垠的宇宙?所幸基于人性之常,有心人将自己的生活体验记载下来,供他人参考。这种记录很多,或札记、随想,或游记、小说,各有特色。而最完整生动,且能代表客观认知的,首推戏剧剧本。
世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