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浪子





  约瑟夫和庄重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丁一失踪的事一传开,金鸡马上变成瘟鸡,上市股票泻得分文不值。    
  更糟的是在他们成功的时候,很多华人看得眼红,一个个捧着钞票,东托人西说情,千方百计就是要投资。在自由市场下,投资本是光明正大的事,进场购买股票就是。中国人偏喜欢走后门,希望稳赚不赔,他们认为光上船不算什么,得跟船长同席而坐才有保障。这一来就要准备许多优先帐户,大大违反上市公司公开诚信的精神。丁一不能答应,因此得罪了很多重要人物。    
  其中一位大人物便到法院控告丁一诈欺,卷款私逃。    
  法院一传讯,却爆出金鸡俱乐部雇用非法劳工的事实。一连串的事件及调查,终于俱乐部被查封,资产被扣押了!    
  往日繁华,宛如一梦,所有合法、非法员工都走了,只有庄重一人抵死不肯离开。    
  约瑟夫问:“你还留在这里做什么?”    
  庄重说:“师父没叫我走,我怎么能走?”    
  约瑟夫说:“师父到哪里去了都不知道,你要等到什么时候?”    
  庄重说:“等到师父回来。”    
  “可能吗?这里都封了,你不怕犯法?”    
  “我犯了什么法?难道我不能在这里走走?”    
  “不能!因为政府查封了!”    
  “那来查封我吧!”    
  “不要不通情理嘛!你怎么吃饭?睡在哪里?”    
  “你别管!”    
  “我怎能不管?”    
  “那有空你就给我送点吃的来吧!”    
  约瑟夫知道庄重的个性,只要他认定的事,不论对错(他自己当然认为是对的)绝不更改,就像毛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约瑟夫只好回到父亲的公司,一面到处打听丁一的下落,一面应付官司以及各种善后问题。这一次他所经历的人间冷暖,比上次他自命发疯精采得多。好在他已经成长了,应付裕如,反而看得出来是谁疯了。    
  他还有一件更重要的工作,每隔几天,他就给庄重送些吃的去。    
  庄重住在一间停水停电的大浴室中,一走进那密不通风、湿气漉漉、一块块马赛克拼成的空洞里,就有一种神秘的感受。    
  “你干嘛住这里?上面有牀呀!”    
  “这里好!走路有回音,人一来我就知道。”庄重像只活在下水道的耗子。    
  “这样会生病!”    
  “还有什么病好生?”    
  “神经病!”    
  “那就有两个了,一个美国人,一个中国人!”    
  “说真的,你打算待多久?”    
  “我说过,等师父回来!”    
  “万一师父不回来呢?”    
  “那他就不是我们的师父!”    
  “我不懂你的逻辑!”    
  “你相信师父有神通吧?”    
  “相信。”    
  “那师父不可能有什么不好的事。”    
  “这我也相信。”    
  “所以师父一定会回来。”    
  “可是他为什么不通知我们呢?”    
  “有神通的人,做事一定有他的理由。”    
  “什么理由?”    
  “比如说,他信任我们,让我们负责这么大的事,就该自行处理。”    
  “说不通,打个电话不过举手之劳。”    
  “还有,是要考验我们。”    
  “考验什么?”    
  “对师父的信心。”    
  “对呀!那我是经不住考验罗?”    
  “不要担心,我们都经得住!”    
  “可是我没有留下来。”    
  “有哇!你给我送饭,我代你留守呀!”    
  约瑟夫想通了,就算不能餐餐送饭,也会设法送些粮食,让庄重自己起炊。    
  一天的考验容易挨过,一个月就需要足够的勇气了。两个人足足等了一年,只能说的确是有点神经病,病到自己都麻木了。    
  丁一在山庄里,果真诸缘尽绝。他虔心反思,终于了解了人不能胜天。人生因果循环,要代人受过并不难,难在还没有成熟便自不量力,才有今天的下场。他想起一个家喻户晓的寓言,劝人不能好高骛远,否则迟早面临失败。    
  一个家境不好的青年,在乡间的养鸡场找到一份工作。过了几天他就发觉,要赚钱其实很简单,先要有鸡,鸡会生蛋,而六十个蛋可以换一只鸡。如以每只鸡每月生三十个蛋计,两个月就能多出一只鸡来,一年下来就能有几十只鸡了。    
  有了这几十只鸡,长此以往,不是很快就变成大富翁吗?    
  他家很穷,买不起鸡,而养鸡场也不卖鸡。他想利用鸡场的蛋,到市集上先换鸡。他说好说歹,向农场主人要求借几个蛋,主人见他干劲十足,便借给他一篮子鸡蛋。    
  由鸡场到市集大约有十里路,青年挽着一篮蛋,想到不久美梦就要成真,他很兴奋,连步履都轻盈起来了。他跳着流行的舞步,特意走在马路中央,希望过往路人向他行注目礼。    
  虽然那篮鸡蛋越提越重,为了未来的美景,他勉力往前走去。    
  对面来了一辆汽车,见一个人在路中央漫步,司机猛按喇叭。青年不让,神气什么?迟早自己也会拥有一部,而且比这辆更酷!    
  他摸摸系在腰间的镰刀,突然往车前一冲,拔刀耍弄,嘴里喊着:“有种你冲过来,看看谁厉害!”    
  车行速度很快,咻的一声擦身而过。他吓一跳,急急往路边一闪,一个重心不稳,竟摔倒在地,篮子也甩到一旁去了。    
  他忙爬起来,一看篮子里鸡蛋全破了,一路的美梦也摔得稀烂。    
  自己和卖蛋的有什么分别?看到汽车驶来,让一让不就过去了?等卖了蛋,买了鸡,还要把鸡无灾无病的养大,有了多余的蛋,才能有自己的车!    
  如果青年腰中无刀,他会挥舞前冲吗?如果自己没有神通,怎么敢胆大妄为,以为天底下只有自己能成大事?    
  师父说得很清楚,这十年要遍历各种灾厄,一时的富贵假象何尝不是灾厄之一?几个弟子受到连累,自己害人不浅,内心的煎熬又是另一种灾厄!    
  既是灾厄,逆来顺受吧!    
  丁一悟性过人,一静下心来,除了日常修行的功课不辍之外,又把这些年学来的知识作了一番整理。他知道了,股票市场集资容易,但要坚定股民的信心,则还要有实际的经济效益。要有此效益,则必须有技术,而且符合社会需求。    
  网络是很好的技术产品,也具有理想的市场价值。如果人人都能利用网络,就相当于人人具备千里眼、顺风耳的神通。再加上各种网络商机,人人安坐家中,上班入市都可以利用网络。这样交通问题解决了,能源危机减轻了,不是理想的实现吗?    
  问题在中国,当今网络应用的指令、资料皆为英文,而且只有专家会用。有没有一种让全部中国人都会用,都用得起的方法呢?    
  一天,一个人影突然出现在丁一面前。    
  丁一见是师父,立刻跪倒在地,连连叩头说:“师父!您可安好?”    
  青城子微笑说:“好!好!比在家累一点。”    
  丁一说:“弟子错了,请您原谅。”    
  青城子说:“这是过程,你知道就好。”    
  丁一问:“可是您说有十年灾厄,我怎么不觉得呢?”    
  “那是因为你修为扎实。所谓灾,不过是水火交煎,厄是指穴中坐人,灾厄正足以磨练心志。人若守不住方寸,心猿意马,就会痛苦不堪。比如说皮肉之灾,你应付得宜,可曾有什么伤损?再说你忘龄好学,专心一致,又岂是一般人做得到的?这一关不过,动辄怨天尤人,人又有什么用处?”    
  丁一懂了,正心诚意地说:“谢谢师父栽培。”    
  “你要知道你责任重大,必须先培养处世的能力,方能解决别人的问题。你错在误用神通,事情好像解决了,其实是把因果往后移,反而增加麻烦。”    
  “那神通有什么用呢?”    
  “人是精气神的聚合,精气凝而后能通神,是谓神通,以接引有缘。既知有神,当知人神之别,见贤思齐,就应努力修行,去除人的习性。若滥用神通,害得世人因循依赖,不事进取,便是修行者自绝于上进之途。”    
  丁一大惊:“那弟子……”    
  青城子说:“你并没有滥用,只是求功心切,为师尽知。当时未加阻止,是藉机会让你磨练一下。须知人间事当用人间法,今后多加小心便是。”    
  “弟子见人知心,是否也误用神通?”    
  “神监法宜常用,今世事不靖,结缘之际,可以借镜。”    
  “这不也是神通吗?”    
  “不尽然,神监本是相法,人间流传的麻衣即是。”    
  “师父,弟子收了几个徒弟。”    
  “我知道,你可以便宜行事。”    
  “弟子还有些疑问。”    
  “有疑当自解,须知人上有人,天外有天,不私不枉就好。如今你学有所成,理应回国为父老服务。”    
  “弟子缘在何方?”    
  “先去香港,要结缘十载,十年后再回山见我。”    
  “还要十年?”    
  “騃儿!十年不过一瞬。”    
  “弟子想了很久,只怕能力不够。”    
  “尽力而为,水到渠成。”    
  “成事在人,人很难找。”    
  “到时三清聚会,人自然归队。”    
  “我又能做什么呢?”    
  “水落石出,时到自知。”      
~第八十四回白云千载空悠悠~    
  一九九四年底,在几个弟子安排下,丁一到了香港,在弥敦道租了间办公室。不到一个月他就发现,香港文化可以用三个字来形容,就是浅、钱、迁。浅是指一切要简单明了,一看就知;钱是生命的根本,生存为了赚钱,生活为了花钱;迁则是灵活性,一有风吹草动,香港人马上行动,绝不恋栈。    
  一九九七年香港将回归祖国,约一成有特权的港人,能跟随英国人回去做顺民的,早就拿到英国护照。另有三成靠不上英国,但腰缠万贯者,立刻到加拿大、澳洲或其他地方置产创业。只有一些迁之不得,或心怀祖国的顽固分子留了下来。    
  由于几十年来的现实经验,在列强环伺下,中国在政治情况没有稳定之前,不敢放手发展经济。经济不发达,市场就不自由,人民生活受到重重限制。香港是个标准的经济实体,又是中国内地与国际接轨的窗口,当然对各种变化极端敏感。    
  这时,国际金融市场变化瞬息万千,各种游资充斥。比如阿拉伯国家的石油资金,北美的老人基金、教师基金、退休基金等等,都以上万亿计,富可敌国。但这类基金都有一定的社会责任,多半投资在稳定的事业体上。    
  还有一种对冲基金,是针对两种基本上矛盾冲突的金融体系,利用资金的流向,作平衡操作。比如说股市、汇市或期货等,如果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市场同时存在,当某种市场资金需求量大时,流动的结果,必然导致另一市场资金的匮乏,反之亦然。对冲基金以其庞大的资金操作市场,造成了资金流,再于流向中赚取最大的利益。    
  以发电厂来说明此种运作最是恰当,水力发电利用水压落差,火力及核能发电则利用温差。事实上连潮汐都可以发电,只要设一个闸口,涨潮时水向闸内流,可以发电;退潮时水向外流,又可以发电。    
  水是生命的泉源,资金是经济的命脉。若水太多,超过了控制范围,可以酿灾。资金过于丰沛,也是一种社会祸害。因为不论是哪种基金,其唯一的目的是要滋生利息。钞票只是一种有价证券,怎么能生钞票呢?当然要靠资源的运用。    
  对冲理论来自高能物理的量子力学,在几位诺贝尔经济奖得主大力鼓吹下,许多物理学家转行从事金融。对冲基金一入市场,初期斩获颇丰,年成长率超过百分之一百,甚至有数倍成长的记录,颇令各界侧目。    
  然而大利之下果有大害,当资金流动太快太猛,那些金融体系不能适应的国家,必然会发生市场失序,制度崩溃的惨事。为此,美国联邦储备局还成立了国际避险基金,以改变体制为条件,才肯挹注资金,协助受害国的复建。    
  美国主导国际金融市场,可谓仁至义尽,颇令一些人士心悦诚服。事实上这是一种通吃战略,考虑得非常周详。如果全世界都采用美式体制,美国当然是众望所归,所作所为便成为人类社会的标准,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