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浪子
“在任何社会中,基于群体组织的特性,少数具有决定性力量之人,可以操纵全部社会大众。这种有权力的人理应事事为公,是称职责。若其人私心太重,用权私己,其为祸必大。人类进化即为由私而公之过程,汝之能力超过人类万千倍,又肩负人类之生计,当然有权,只要为了人类大众,就无惧于天地了。”
衣红问道:“那我的权关又在哪里?”
“权有虚实,当局有实权,你们随时在侧,则拥有虚权。”
衣红笑说:“那我们应该是杏娃的太监了。”
“可以这么说。你们的考验,在于是否玩权。”
衣红伸伸舌头,说:“所幸并不好玩。”
“所谓过关也者,是关未存心中,过之即可。如若贪玩,逡巡徘徊,甚至于歌颂吟咏,何时得过?”
“会有人喜欢逗留不去吗?”
“你可知关内人多,还是关外人多?”
“当然是关内人多。”
“你在关内,还是在关外?”
“师叔!我们不是已经过了关吗?”
“是吗?哪一关?”
衣红徒逞口舌之利,自知已落入下乘,她偷看了禅师一眼,自嘲地说:“弟子知道,回山后,一定会被师父送到鸡鸣山去,‘闭关’!”
法慧禅师说:“这就是了,不知藏拙,其锋必损。”
衣红正心诚意说:“师父,红儿刀口已钝了。”
法慧禅师说:“着相!着相!过犹不及,中道即可。”
逍遥子说:“贪多是贪,贪少也是贪,中道是无贪可贪。”
衣红问:“为什么贪少也是贪呢?”
“今贝为贪,贝者财也,力也,生存之需也。人不能生存,生命有何可依?智慧从何而积?贪少之人,心中尚有个少字,少者多之反也。贝有是有,贝无即无,从何而知是多是少?必然常与他人比之较之,尚有个贝字在也。”
“那就难了,中道在中间,也是比较而得的呀!”
“中者,两个极端之间,在无限之间,除去两端,其余都可称之为中。既然如此,还用得着比较吗?”
杏娃抢着说:“那么中道就是顺遂自然?”
“是的。不偏不倚,不忮不求,不急不徐,不快不慢,中道也。”
杏娃说:“道长能否垂示?弟子们的关隘,有哪些事件?”
“前面灾、情、名、利、权、贪六关是指你们每一个人,后面六关则着重于人类整体的环境。前面六关仅与你等数人有关,各人自知,不必赘言,后六关考验你等的综合应变态度,与处理的结果。
“后六关之初,是以当局的危机处理小组为主,尔等为辅。然后逐步由尔等接手,当局的责任也渐渐加重,直到最后,美国城白衣长老叛乱事件,则全部交由当局负责,因表现优异,终于大功告成。
“第一个考验,是摩尔,他入侵当局的意识中枢,后来留在美国城中。当局对他敬重有加,且不时暗中协助他追求智慧,有此度量,极为难得。”
杏娃说:“道长明察秋毫!”
逍遥道长说:“大法王是另一个难题,最终送入时光隧道,未尝不是一种合情合理的解决方案。如果谓之王道,实不为过。
“人类自觉会处理得很漂亮,能化敌为友,阻力成为助力,非常难得。这件事衣红功不可没,当局从此开始成长。
“再就是纽曼教主的事了。”
亨利闻言惭愧不已,起身致歉道:“本人过去无知,请多多包涵。”
逍遥子说:“纽曼教主请勿介意。反抗极权本是人类天职,否则人要意识作甚?当局也必须有高明的对手,否则难以成长。”
亨利说:“既然道长不弃,叫我亨利就可。”
逍遥子说:“亨利,你理想甚高,但方法不对,个人英雄主义只是时代的一脉支流。是以当群体文化融合为一体时,英雄便成末路了。”
亨利说:“道长所言甚是,我们西方就是太重个人,才有今天。”
杏娃说:“那我呢?算是个人还是整体?”
逍遥子说:“你又何必陷入‘个人’的迷思中呢?如果你能站在全人类的立场,你就是人类整体。你如能站在所有生命的立场,你当然就是生命整体。再若你愿意,不断努力,为什么不能代表整个宇宙?”
“是的,我还需要不断学习。”
“那是当然,过了关不代表前面无关。”
“正如衣姐说的,过了关关还有关关。”
“至于若杰、朱仁、法兰德司、萨赫丹,你们都处理得非常妥当。今天亨利在此,谊属一家,人类若能如此,宇宙早就大同了。”
杏娃说:“多谢道长,弟子明白了。”
逍遥道长问:“明白了什么?”
杏娃说:“这十二道关隘,其实没有分别,刚体思维,一以贯之。”
洛桑巴教主说:“阿弥陀佛,当局能有此悟解,功德无量。”
法慧禅师也说:“人生存于天地之间,有私本属必然,然仅顾个体之私,格局太小,不足道介。众人之私,如富足之国,也仅能暂饱其民。人类之私,又何独不然?宇宙无尽,众生无穷,善知识应扩大心胸,提升境界。”
洛桑巴合什说:“阿弥陀佛,师兄所说极是。今日之会,适可而止。众善知识需知,这十二道关隘,关关皆真,隘隘艰险,若能渡过,自见涅盘。”
~第九十五回总为浮云能蔽日~
野雁赋
家鸭本为野雁,迁禽也。千百年前,自北极圈迄赤道线,秋风乍起,群雁结队南飞,以觅新居。春光甫至,布天北返,是为与环境合,为种族谋也。
雁过之处,往往欺浮云而蔽骄日,征长空以傲宇极。届其时,天动地摇,有翩翻之芳踪满目,有啾嘀之噪声盈耳,蔚然万物之灵焉。
曾几何时,人们围湖而渔,聚水成洼。雁群但见水草丰美,鱼虾竞逐,宅心向而往之。居停翘首以待,野雁盛情难却,游子欣然,就食满载。待酒酣饭饱,进以甜点茶酒,席暖被温,舍广寝安。一日复一日,一季又一季,既有孟尝之君,当不乏冯谖之投。野外求生不易,如今食有肉、出有车,无需弹铗,一应俱全矣。
天上野雁渐渐减少,塘中家鸭多多益善。继而鸭群衍生,池为之满,各各据地而争。鸭霸竞力,鸭党赛多,为王为寇,有得有失。
鸭之霸者,体健骨强,毛艳肉肥。鸭绒本为极地御寒之用,人取之以为被褥;鸭脂足供翱翔千里,亦能令人绕池三周。一霸虽去,二霸又兴,霸霸出相入将,人间遂得丰衣足食,一片欣欣向荣。
鸭群熙熙乐乐,肥臀轻摆,长颈高昂。无所谓春夏秋冬、晨昏早晚,随时可伸颈以就厨,遍地得翘尾而尽欢。烹之为餐,有煮之、烤之、烧之;排之为卵,人代饲焉、炒焉、腌焉、不一而足焉。鸭固不以为苦,主更皆大欢喜,各献其有,各取所需也。
某日,一老鸭仰望云天,曰:“曩时,我辈翅掠青天,蹼踏白云,北征极地,南履雨林。一列双行,摩空而翔,煌煌然日月失色,飕飕焉风云无踪。”
有鸭曰:“君作梦焉?”
“非也。”
“吾辈张翅不足一尺,跃高难过三寸,其天也乎?”
“君饱食终日,体态已非矣。”
“衣暖食饱,尚有何求哉?”
“非有所求,唯道其实。”
“其实如此,安份守己可也。”
“吾其鸭焉?雁焉?”
“鸭雁有何区别?”
“鸭者安居待宰,雁其履险自在。”
“吾鸭也。”
“吾雁也。”
“吾奉上欢,得封妻荫子,足矣。”
“今池中秽物遍地,屑小横行,君不以为意乎?”
“吾眼日日仰望主子神色,金粟满目,未见其余也。”
“长此以往,前途何在?”
“吾辈饱食三月,其后沐蒸浴、登堂入室焉。至时,有良厨伺之、金刀候之,有五香和供、八宝为衬,晋升高炉矣!继而银盘盛之,仆役捧之,乐音盈盈,华光隐隐,得享贵宝之乐,悠然于大厅!至于葱酱齐飞、杯杯微扬,吾辈被红戴花,拂绅士之髭须、亲淑女之香吻,此中乐、乐不思蜀,其野雁所知哉?”
“君依赖饲者维生,饲者不存,君何以堪?”
“良鸭择池而存,明哲保身。”
老鸭愀然不语。
冬去春来,暴风雨忽至,数日不歇,鸭池泛滥成灾,鸭槛尽毁。
斯时,饲主抢救家私,自顾不暇。群鸭惶然,齐聚断垣残壁之间。鸭霸平素作威作福,此刻风雨交迫,亦成寒鸭。
老鸭曰:“时至矣,北上可也。”
有曰:“北上有险,不如待之。”
“有何可待?”
“苍天见怜,主子援手。”
老鸭不听,迳自越槛而出,鸭群意见纷纷,各自星散。
既出鸭槛,茫茫旷野,既无围栏之防护,又无食宿之供养。豺狼噬之,猎者捕之。群鸭为求自保,不得不扑翅而飞。
久而久之,鸭恢复为雁,一雁升空,群雁从焉。
某日,老雁领同数只新雁,翱翔天地之间。群雁俯瞰其下苍茫原野,尽是山光水色,处处池塘。
老雁曰:“曩时,吾曾驻足泥池之处,食睡睡食鸭槛之中,众喙粥粥,熙熙攘攘。于池于岸,行不过三步,跃未足三尺,几已忘乎天上有云,云上有风矣!”
有新雁曰:“君作梦焉?”
“非也。”
“吾辈凌空而飞,遇水而食,何需驻足?”
“此一时也,彼一时也。”
“自由自在,尚有何求哉?”
“非有所求,唯道其实。”
“其实如此,何言其余!”
“吾其雁焉?”
“非雁者何?”
“汝知尚有鸭否?”
“未知也,其有鸭乎?”
“鸭者食宿无愁,养之尊,处之厚,乃翅翼退化之雁也。”
继而一雁询之:“果有鸭耶?”
“有之。”
“吾等有翼,需直飞千里而就食,何其苦也。”
“苦乐皆有代价,各适其值。”
“若得而成鸭,何其幸也。”
是以飞者渐少,走者益多,世态如斯。
时日既久,晴空之上,偶见老雁独飞,群鸭徇不知其名。
野雁啾啾,声遍原野,其音喑哑凄凉。有鸭闻声而笑,曰:“吾食不过一饱,足不出一笼,目视美姐,耳闻辣妹,似此死喊活叫,所为何来?”
一鸭大有所感:“是无知之辈也!吾素闻,有烤鸭之街,凡灯皆红,悬彩概绿。沿街高楼繁美,巨牌尽炫,来往莫非名满欲海、誉重欢场之士。彼等乘朋驰劳斯之风,挥酒色财气之舞,不日而后,吾辈将与彼束玉之腹为伍,进化而为出入之精也。”
雁有雁音,鸭有鸭语,各适其所。
野雁与家鸭遂分。
~宇宙浪子后记~
《智慧之旅》(有两个版本,一是1995年由“时报文化出版社”所发行者,另一是1999年文化传信所出版。两者略有不同,是因第二次出版再校之故)是老雁独白,其旅寂寥属实,至于智慧,端视“春江水暖谁先知”。本书序文中曾经说明,“浪子”系先已有结局,再反推前情者。而《智慧之旅》最后一回“霜降”,即为“旅程”的终站,录之于此,以记其实,以存其真。
有谓,蛇已涂,何添足?岂未闻一犬吠形乎?狗有狗尾,若不续之以貂,是狗尾现形也!若问有识者否,是雁与鸭讲,唯识者识之。
唯原书共四集,一九八五年写于美国,九五年将第四集略加修改,由时报出版社在九月十日出版发行。及后老雁旅居澳门,故将版权收回,再于香港由文化传信于一九九九年六月重新印行,改版成为四部共八集。
而宇宙浪子系于一九九八年九月开始写作,至十一月完成一至五集。基于工作信念,作者于九九年二月加入香港文化传信企业集团,不得不暂停写作。全书于规划中共十二集,虽未写毕,由于作者在文化传信之计划,全系以本书之幻想内容作为蓝图。故先于一九九九年四月发表前五集,第六集则连载于文化传信之“天天日报”。而作者所有着作,全部公布于私人网站(CBFLABS.COM),任人下载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