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浪子
角所聚集的能量,是金字塔全部位能的总和。如果塔身的位能分散,智慧即相对地降低。
在释迦牟尼说法之初,他力求将所悟及的智慧精义,用大家还未能充分掌握的语言阐述,结果信众茫然了。为了接引那些时机尚未成熟的众生,释迦牟尼便采用了一些“方便法门”,先使之觉,是为“小乘”。意指一种能量较小,但是使用起来比较方便顺手的交通工具,可以为一般人接受者。
大约不到十年的时间,当信众水准提高后,释迦牟尼就开始讲授“大乘”,以接引能量较高的众生。其中专讲智慧,亦即梵文的“般若”一事,竟达二十二年之久。尽管如此,释迦牟尼不愧为人间智慧最高者,在大乘之上,还保留了一个“最高乘”,以之为金字塔的顶尖,这不论从人类社会或智慧结构上看,都恰如其分。
众生虽多在金字塔底,亦属智慧的一部分,佛教也就形成了这种与客观真实完全一致的各种宗派。
密宗是在公元八世纪,唐朝时传入中国的,基于国情不同,密宗不谈“乐空双运”,改名真言宗。其实,因地利之便,密宗早在五世纪就先传入西藏,但却未能普及。直到唐朝文成公主与西藏松赞干布联姻,在拉萨修建了大昭寺、小昭寺,佛法由是大兴。
松赞干布去世后,西藏内乱,印度密宗大师莲华生受邀入藏“调伏群魔”,他以密教为主,加上一些显教成分,以及本土本教等,奠定了藏密的地位。
西藏密宗又分三派,历史最久远的为宁玛派,因其喇嘛头戴红帽,故俗称红教或红帽教。该派的教法共有九乘,声闻、缘觉、菩萨三乘,合称“共三乘”,尊“化身佛释迦牟尼”佛旨;另有作密、行密及瑜伽密合称“外三乘”,为“报身佛金刚萨埵”所说;另有大瑜伽密、无比瑜伽密、无上瑜伽密,称“内三乘”,则是“法身佛普贤”所说。
其次为噶举派,俗称白教,头戴白帽,苦修为其特色。
势力较大的则是格鲁派,僧侣多戴黄帽,俗称黄教,是宗喀巴改革西藏各教派时所创立的。其教义严谨,修行人崇尚苦行,禁止娶妻。宗教首领采取活佛转世相承制,由达赖、班禅领导,分别驻锡在拉萨布达拉宫及扎什伦布寺。
十二世纪时,西藏黄教势力大兴,红教便外流传入四川藏区,在甘孜藏族的白玉县,建了噶陀寺,及后迅速发展,最盛时拥有信徒百余万人。
在二十世纪末期,有一喇嘛洛桑巴,因受汉传佛教影响,配合时代的认知,决定回归显宗。同时彻底改革密宗的“内、外瑜伽密”,摒除“双修”理论。
但因藏人教育程度不高,反对势力庞大。洛桑巴后于二○一○年对外宣称,火星即为极乐世界,拟率全教信众移民,再度引起轩然大波。
二○二○年,火星移民计划成熟,洛桑巴率信徒十万,来此开垦,兴建金顶寺。三十年的筚路蓝缕,红教在火星不仅奠定了不朽的基业,而且与电脑当局水乳相融。这次趁着纪念盛会之便,洛桑巴有意向全世界弘扬佛法。
当初红教提议移民火星之时,几乎成为全世界的笑柄,而今红教成功的典范,却又成了众矢之的。洛桑巴非常清楚当前的困境,然而他又是矢在弦上,不发不行。
火星三十周年庆大会的主持人,是熔炉城人类议会的议长赵维森博士,唯因该议会非执行机构,没有实权。而要举办一个如此盛大的庆祝会,必须具备相当的人力与物力。电脑虽能提供各种服务,但是要办得有声有色,却必须动员相当数量且有组织的人员。
洛桑巴教主知道赵博士力有未逮,大会很可能流于形式,便主动出面。他建议藉着庆祝会,一方面为火星祈福,一方面为佛教弘法。此事一举数得,地球的人类议会自是乐观其成,电脑当局也同意倾力襄助。
这次应邀前来的地球贵宾,除了人类议会议长的代表史德尔迈博士外,还有议员三人随行。另外,美洲、拉丁美洲、欧洲、非洲、大洋洲、亚洲等各自治区,亦各有代表。
火星各个移民城,如美国、苏俄、日本区、欧洲区、印度区等代表,也共襄盛举。
莅临盛会的宗教人士更是多不胜数,有天主教梵蒂冈及各教区的代表,基督教的侵信会、长老会及布道会等,摩门教,伊斯兰教的逊尼派、什叶派、哈瓦利吉派等,佛教世界联盟、佛教各宗,印度教,拜火教,真理教,一贯教,道教,巫教等各教代表。
此外,尚有各地慕名而来的观光客等,全部约有千余人与会。在这些人当中,也包括了人类自觉会的天秤座、巨蟹座、天蝎座三位长老、席克人以及各种立场暧昧之人,鱼龙混杂,各有居心。
从地球来的传播媒体也为数惊人,他们多半早在一个月前,就来到火星,大肆报导火星上各种风土人情。在会场上,光是新闻采访人员就有八百多位。他们都备有双向式的录放影设备,在场中各处穿梭来回,争取最佳镜头。
另外还有数十位专业的导播及影音技师,这里有二十间导播室,他们各据一室,室内有一个超大萤幕,分割成七百六十八个小萤幕。他们分别为各大通讯社,或者独立作业的机构提供新闻,属下的采访人员把影像声音传送到这里,经过剪辑,再由发射台传送到地球以及其他星球。
大会共有三天,第一天上午为庆祝大会,由九时到十二时。仪式完毕后,中午是筵开千桌的供佛法会,下午则开放金顶寺供各界参观,当晚在寺外德格林卡有烟火晚会。第二天安排各代表游览熔炉城各名胜奇景,第三天则是参观火星其他移民基地。
仅在熔炉城中,就已动员各型飞云梭两百余架,接待喇嘛八百人,义务招待五百人。第三日赴火星各地参观,还要动员火星梭,将数千名宾客,及时送到相隔几达千里的各个移民区。到达各移民城后,其接待事宜,则由各城分别负责。
会场设在金顶寺南赡部州之大雄宝殿前,殿前是一个青草铺地的广场,可容千余人。东、西及南三侧,正面各配置了一列二十多张、前后十数行鹅绒的套椅。顶上架着多层蝉翼般的天篷,篷下悬着由各种颜色酥油雕制的灯花,色彩鲜艳,形式古雅。正北面为主台,仅设三十三个座位,显然是主席与贵宾席。
会场周围插有各色经幡,随风飘舞。这些经幡的特色,在于其上有信徒们手抄各种文字的金刚经文。其中文形各异,有的庄严殊胜,有的飘逸潇洒,有的如龙走云飞,有的又似清风明月,把整个会场点缀得有声有色、气象非凡。
场中有红衣喇嘛百余人,穿梭来往,井然有序。每当有嘉宾到临,知宾的喇嘛先奉上哈达?,配以鲜花,再敬呈一杯香醇浓郁的特制奶茶。然后再由专人陪送入座。
主台坐北朝南,左侧东座设为外教宾客座;西座为友教及“熔炉城”宾客座;南座多为各界媒体,以及观光客席位。
在主座前,左右各有一个高达丈余的屏幕,是供现场来宾观看,发言人都会出现在这个屏幕上。
在大门外,百余级的汉白玉石阶两侧,飘拂着满山满谷的幡帜。大门前有两排乐僧,后排是各式锣鼓铙钹磬铃,前排为数十支长短参差的喇叭,其中还有一支五公尺长,架在地上的“罗格当”(大喇叭)。清越之音,宛似天垂璎珞,摇曳铿锵。而低沉之声,则如大地风移,在山谷中震荡徘徊。
半空中飞云梭络绎不绝,有如龙跃云津,蜿蜒天际,蔚为奇观。飞云梭降落后,宾客即踏着铺就的红地毯,直达会场。
此山有三百公尺高,但至半山坡度渐缓,特辟为住宅区,由此绵延向东,约有数万户人家,概属教徒所居。由半山牌楼开始,到达金顶寺之山门,有石阶两百余级,可拾级蹬阶而上。石阶旁还架有一条流水式的输送道,供体力不足之信徒乘用。
九时一到,寺里钟声响起,待十二响清越洪亮的钟声方歇,笙鼓立时齐鸣,七彩烟花漫天飞舞。
就在此时,辰、巳、午、未、申五殿殿门洞开,五队红衣喇嘛,每队两排,每排十二人,序列而出。喇嘛各持法器,貌相庄严,低首垂目,口诵佛号,缓缓自各殿向会场行来。所经之处,上空飞落雪白鲜花,道旁生出朵朵红莲,莲萼之上,青烟袅袅。
一时梵唱大起,檀香飘闻,信众无不伏地膜拜,口诵佛号。喇嘛走到会场四周,围成一圈,地上又生出青莲,喇嘛一一趺坐。
各喇嘛坐定后,火星移民三十周年庆祝及祈福弘法大会正式开始。无法避免的,是一些繁琐的例行公式。待主持者赵维森博士致开幕词后,来自地球的人类议会议长代表史德尔迈博士,及各界贵宾代表,一一致词完毕,大会已过了一个小时。
然后是祈福法会,由第一尊者玛尔巴主持,三百余喇嘛僧众赞礼,鲜花雅乐,唪经礼佛,仪式极其庄严隆重。
到了十一时,教主洛桑巴登台,捻香端坐蒲团之上,口诵佛号,说:“阿弥陀佛,众善知识,贫僧洛桑巴,谨奉我佛《金刚般若波罗密经》,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菩提自性,直了成佛。今日有此殊缘,愿与众善知识同沐佛恩。”
洛桑巴教主开示完毕,在梵唱声中,九大护法袒肩露臂,起身越座,列队缓步而出。九大护法先向众贵宾行礼,再向洛桑巴教主膜拜,然后并排列坐在台前。
在西席一位身材高大的喇嘛,首先发难:“上师本属密宗,今公开弃密从显,此举不异欺师灭祖!”
教主合十说:“阿弥陀佛!老衲仅知我佛之教,不知欺何师、灭何祖?”
这句话本是无需解释的老话头,佛教源起于释迦牟尼佛,遵奉其教诲自是不二法门。至于历代宗祖思想的变革,导致了各宗各派的分歧,早就令佛门弟子无所适从。教主此答甚妙,若要说到欺师灭祖,自当去责问那些背离释迦牟尼原旨的倡议者。
那喇嘛知道洛桑巴有备而来,便不再采取迂回路迳。
“上师当知我密宗系承自‘大日如来’。”
“阿弥陀佛,大日如来是法身佛,恕老衲修持不精,连我佛之应身尚未得见,不敢妄言法身。”
严格说来,法身佛才是佛的本尊,然人在未成佛前,只能透过应身佛的教诲,以达到晋升佛体的境界。然而人性急功近利,贪图捷径,便宣称以秘奥大法,立可即身成佛。洛桑巴不做答辩,仅言修行须脚踏实地,不作妄想,其实就是最佳的注脚。
这话说得一针见血,那个发问的喇嘛也自知落入下乘,不再说话。
时南侧有一出家人,双手合十,起身问道:
“敢问上师对‘乐空双修’的见解如何?”
佛教在公元七世纪时,能大行于印度,密教可谓功不可没。由于佛门大开,最初被释迦牟尼佛斥为“外道”的婆罗门教徒,都摇身一变,成为佛教中坚分子。为了迎合广大信徒的需求,各种咒语都被采入经典。晚期“左道密教”更进一步吸收了民间多神信仰的特色,形成“曼荼罗”组织。到了第八世纪,密宗传至东印度,又融入了印度教性力崇拜的形式,以男女双身修法,作为成佛的手段。
所谓“乐空双修”,是指修行者可以从男女性交中得悟成佛。对愚民而言,这毋宁是天大的好消息。既能享受性欲之“乐”,又可得成佛之“空”,自欺欺人一至于此!这正是密宗素来为正派人士所诟病,又深为邪门外道所乐从的根由。
“恕老衲寡闻,大藏经三千部,未闻有此一说。”红教教主以四两拨千斤的手法,轻轻松松的一语带过。那就等于公开宣称,红教已经脱密入显,除经典之外一概不认?
又有一喇嘛越众而出,跪拜顶礼问道:“请上师裁示,大圆满法修持要义如何?”
“大圆满法”原是宁玛派最主要的,而且也是特有的修行密法。与噶举派密法的“大手印”同称藏密双宝。大圆满法认为心体原本纯净,修习只为远离尘垢,顺其自然。而大手印则要求修行人专心一志,一心不乱,持之以恒。
“阿弥陀佛,《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也。”
那喇嘛闻言,欢喜顶礼而退。
这些问答早已惹恼了一位穿白色罩袍的修行人,他以洪亮的嗓音,大声说道:“老和尚之言差矣!金刚乘中依五禅那佛的五种智慧:大圆镜智、平等性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