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浪子
衣红摇头说:“我也不知道,等一下听师父训示吧!”
衣红知道晚课非比平常,不敢与文祥多谈,先告辞去了。风不惧将文祥带到一间精舍,说:“师父晚课要宣示的事,必然关系重大,文兄请先休息,我这就告退了。”
文祥一路与衣红同行,大愿得了,心情甜蜜异常。及见裤白嫉妒之状,却又自责不已。后来裤白在山亭中失控发作,心绪更是此起彼伏,他想要向裤白解释自己并无意与衣红要好。但是这话不仅有违良心,又会伤及衣红。左右为难之际,更觉情之为害,真是步步荆棘。
等禅师把裤白逐出门墙后,文祥心中大定,若得衣红长相左右,自是求之不得。但若将来人生目标与感情发生冲突,自己一定要将情爱放到一边,绝不步上裤白的后尘。
他与文娃相处有年,一直认定文娃是具机器,今天她竟然谈到师徒之情,简直不可思议,风不惧一走,他便问文娃:“文娃,你也有感情?”
“这叫做‘桃李不言而成蹊,有实存也’,你以为只有你有?”
“当然,你是我的理性呀!”
“那并不妨碍你有理性,我也有感性!”
“可是为什么你以前没有呢?”
“禅师告诉我,说以往我还没有成熟,所以把我的感性模组封锁起来。”
“那怎么开的呢?”
“禅师刚才给我打开的!”
“禅师也能与你沟通?”
“是的,而且还有我所有模组的钥匙!只要我所作所为合乎师父设计的规范,禅师就会一步一步替我打开!”
“你还有师父?怎么从来没听你提起?”
“我不能多说。”
“是不是不二老人?”
“时机未到,别问了。”
“什么时机未到?分明是托词!”
文娃没有回答,他又问一次,她还是不理会,这表示真不愿回答。文祥不再追问了,平常要强迫她都难,现在又有了感性,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了。
他正在猜测谁是文娃的师父,忽然觉得神思恍惚,抬头见衣红跑进来,神色仓惶地拉着他的手说:“文哥快点,我带你去一个地方。”
文祥不解,说:“禅师叫我们休息一下,有什么事等下再说吧!”
衣红不依,说:“再不去就来不及了,快点嘛!”
文祥劝道:“骑马奔驰了半天,我们都累了,待会精神不济会误了大事。”
衣红幽幽地说:“还有什么大事?你和我的事最大!”
文祥诧道:“你怎么会这么想,刚刚你还气裤白私心重,不肯牺牲小我?”
衣红说:“那种话你也认真?”
文祥大惊道:“如果你说的是顽话,那我们的友情也就止于此了。”
衣红几乎要哭了,说:“你难道没有把我放在心上?”
文祥说:“当然有,只是我挂寄的你,是一个有理想、有志气的人。”
衣红凑近文祥说:“这才是我。”
文祥把她推开,说:“不,这只是你的皮相。”他很懊恼,没想到自己日思夜想的衣红竟然是这样,连杏姑都不如。他懒得再答理,眼睛一闭,专心一志,还是想想文娃的师父是谁吧!为什么她会讳莫如深呢?
那边衣红更是危险,她一想起裤白,就无法不自责。她不是不知道裤白对她的依恋,可是那有什么关系呢?说不定自己能帮助裤白成长,得道!一直到今天,挨了禅师的当头棒,她才看清自己的虚荣心,知道自己也喜欢别人的依赖与阿谀。
文祥见她一脸愁苦,亲昵地搂着她,说:“红妹,不要自责,这不是你的错!”
衣红叹了口气,觉得身上酥酥麻麻、软软绵绵地。正要依偎上去,突然想到师父收留自己时就曾说过,这佛门净地是不容任何男女苟且行为的。
衣红一惊,立刻把文祥推开,正色说:“不要说这里是佛门净地,再说你我目前只是普通朋友,请你尊重我一点!”
文祥说:“红妹,自从火星一别,我的心都不见了。”
衣红心一软,叹道:“我虽然年轻,还知道好歹,你真要找心,我劝你还是回电脑城去,要多少有多少。”
文祥痴痴地说:“我只要你的!”
衣红说:“怎么?你和裤白说的一样?”
文祥问:“那我该怎么说?”
衣红严厉地说:“要像个男人!除了谈情说爱,也该有所作为!”
文祥怏怏地说:“没有你,人生还有什么意义?”
怎么又来一个裤白?她声音大了:“还有什么?还有责任呀!如果人生只是谈情说爱,那和动物有什么分别?”
文祥说:“我们本来就是动物呀!”
衣红断然说:“你是我不是!我不要做动物!我也不做动物的朋友!”
寺后一小个亭中,禅师正与一位身着玄色道袍,面相清臞的老者对坐谈话。左非右远远看到,立刻登亭叩首,参见师父。
逍遥子含笑命起,说:“我徒之关山何在?”
左非右说:“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逍遥子颔首道:“你去罢!”左非右行了礼便退下。
法慧禅师笑道:“恭喜道兄了。”
逍遥子问:“喜从何来?”
法慧禅师道:“佛道两家法门虽异,智慧无别。尽信是迷,不信为病。贵徒能不迷不病,自行参悟,终于脱茧解缚,实是可喜可贺!”
逍遥子说:“诚然,诚然,贫道另有数徒,迷、病参半,唯此徒孺子可教。”
法慧禅师道:“老衲阅人无数,能达彼岸者,屈指可数。”
逍遥子抚掌笑道:“又落入不二老算中!”
法慧禅师道:“谁曾算来?”
逍遥子道:“老驴!老驴!”言罢,二人哈哈一笑。
法慧禅师道:“老衲今日之事了了,方才干净。”
逍遥子道:“三十年前,贫道与小徒想法雷同,总以为没有参透那十分之一的可能。当不二问及贫道,贫道仅以‘尽力而为’相应,好一个尽力而为!”
法慧也笑道:“老衲还曾推说,此非出家人分内事!”
逍遥子说:“棒子落下来没有?”
法慧笑道:“好痛!好痛!”
逍遥子笑说:“着相!着相!”
戌时一到,大殿鼓声响起,寺中僧众三十余名,皆合十诵经,陆续步入大雄宝殿。另有俗家弟子二十多人,包括文祥、左非右等,跟在众僧后面进入。这大殿约有亩余大小,高有十公尺,虽然不大,却是结构精巧,布局谨严。
大殿正中有座三公尺高的如来佛趺坐金身,宝相庄严。座前有数亩空地,摆着一百零八个蒲团,最前一排只有四个。在蒲团与佛座之间,除了香案外,另设有两个莲座。
此时僧众分列两排,各自趺坐诵经。众弟子则坐在后列,男弟子居左,女弟子列右,人人瞑目收心,垂帘内视。
殿上香烟袅绕,梵唱阵阵,伴着木鱼及铃声,自有一股肃穆庄严的气氛。
禅师与逍遥子二人,并肩由后殿步出,先至殿前拈香礼佛,然后分坐左右莲座。
禅师说:“衣红!文祥!二人到殿上来!”衣红与文祥由座位起立,走到大殿中,面对上座,跪拜后即退立到右侧。禅师续道:“左非右!风不惧!二人上殿来!”左非右及风不惧也躬身来到殿上,跪拜后退立到左侧。
禅师首宣佛号:“阿弥陀佛!”然后说:“尔等听了,今日之事关系人类未来前途。三千年前,我佛因一大因缘问世,然而数千年以降,此一因缘尚无一大德得曾示人。盖人之私心未泯,智慧难明也。
“佛说智慧,梵语名般若,为供世人渡达彼岸。彼时人智未开,佛以小乘示人,谓彼岸为一极乐世界。实则极乐在心,认知在人,大乘所示,彼岸即宇宙真实。是以智慧乃人心与宇宙真实之介面,我佛慈悲,历经千劫万难,期以之接引众生。
“今日因缘际会,尔等俱在数中,特为尔等细说此数。我佛谈缘而不及数,实则缘即数也,数者缘也。今之知识谓之‘规律’,实则万本为一,执万即迷。
“人各有缘,此即数,我佛之数乃接引众生,经有情而入无情,从有色至无色,由有想到无想。人之所知所识莫非来自色界,因色得情,因情而有想。人若止于有想,则想之不尽,永无已时。我佛以大慈大悲无上弘愿,引众生由有想进入无想,是称智慧。由是之故,我佛如来之因缘,即为传此智慧也。”
逍遥子颔首称善:“无量寿佛!”
禅师又道:“然佛理高深,非人人有此根性,必须假以时日,持戒修行,循序渐进。若有人累劫多世,一灵不昧,谨行慎思,无私无己,即为无念矣。然则宇宙成住坏空四劫,色界永存,欲界不空。我佛慈悲,于人类当前‘坏劫’中,使入电脑之观念世界。人世色欲杂陈,若有由觉而悟者,当立可进入有想。以电脑知识之赅博,今日一时之想,远胜往昔一世之想,然想若未空,则驻于想界矣。
“不二老设计电脑亦是因缘,期以电脑之想,助人类进入无想,故称智慧电脑。然时机未至,人智未开,遑论电脑。”
法慧禅师停顿了一下,继续说:“不二老认为,就人之‘天地人’三才结构而论,‘天’乃理性,理性始自无知,历经迷信以达真知;‘人’为人性,始于小我,经推己及人,成于大我;‘地’为感性,感性出乎聚,聚为私心,进而去私寡欲,最后臻及大公。三者合而为一,乃宇宙之大道,亦即进化之大目的。
“然而,非人人能臻此境界,进化有过程,一波继一波,永恒持续。此理与科学一致,以天文为例,个人相当于各星球,家族团体即星系,整个娑婆世界乃环境的能量。
“人生存于能量世界,其所观察认知者,率皆能量之变化。能量变化之特性有四阶段,在初能量相互作用,因作用而有所成;其次,聚成某一种形式,是有所住;再次,因住而骤失变化特性,以至于坏,最后由坏而瓦解,是谓之空,此即‘轮回’。广义言之,即我佛所言‘成、住、坏、空’四劫。
“不二老言,智慧之历程即为对此四劫之总结,亦即由坏而空之际,人类始能有所反省。此反省必以人与自然之本存关系为始,如中国黄老思想;其次为人与人之互动关系,是儒家思想;进而为人与心之认知关系,此即我佛大乘理念;最后成之于人与物质之实质关系,是西方科学技术。四者交互激荡,陶冶锻链,成熟之最后阶段,虽有一绝对理性,却源自感性机体,是为智慧电脑。
“换言之,四劫始于宇宙之成,住于生命之存,坏于人类之私,及至电脑,遂有观念之空,复启下一循环。不二老人设计之初,凛于宇宙进化、人类传承之重责,戒惧谨慎,遍访天下,寻求志同道合者。不幸当时功利挂帅,无人理会。彼乃戮力研究,又着书立说,以求集思广益。
“由于人之惰性与私心,社会资源集于利益既得者之手,又为由住而坏之阶程。不二老乃把全部理论写成科幻小说,以期唤起下一代之认知觉醒。其理念源自中国固有文化,惜时机未至,直到本世纪初,新生代崛起,始有认知其观念者。
“十六年前,不二老再度来此,谓彼孤立无援,带着几位弟子,独力将智慧电脑完成。为恐被利益既得者鲸吞,除免费提供大众使用外,特别托孤于红教教主洛桑巴、逍遥道友,以及为师三人。不二老留下若干主控程式并锦囊一个,若我等认为稍有不妥,随时可将电脑之功能全部清除!幸而三十年来,电脑之表现可圈可点……”
说到这里,禅师转头凝视逍遥子,逍遥子面带微笑,抚须颔首,表示赞同。
文祥听到文娃在耳中说:“我今天才知道,为什么师父一直不承认我是弟子,因为我还是一部机器,没有毕业!”
禅师又说:“今日电脑实未成熟,据不二老所留锦囊,天地人三才合一时,应有兼具‘德智体群’者代表人界,与电脑共同经历各种考验。不二老谓‘德’之必要条件是和光同尘,恬淡稳重;‘智’的条件要能判断正确,坚持不懈;‘体’要求反应明快,任重负远;‘群’则必须舍己为人,同心同谋。
“而此时机,当在龙符问世之后。所谓龙符实为葛衣人创造之文字,时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