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浪子
送湍艹晒Φ厣妗H欢拿鞯慕滩⒎且浴叭酥帧蔽魈澹且缘卦滴匦摹H酥掷蠢慈トィ谝桓錾嫣跫配椎牡卦瞪希欢系亓粝滤堑淖慵!U庑┳慵>褪侨死辔拿鳎芙舛琳庑┳慵>湍芡甘邮笨眨私庥钪娼玫街腔邸! ?br /> 那么,地缘又是什么呢?当然是指在地球上,基于地球物理条件所衍生的各种自然环境。其中包括了空间因素如地形、地势和位置等条件,以及随着时间变化的气候,各种天然资源、人文状况的消减、增长等。
自然环境在地形上比较明显,空间大规模就大;地势上则视有无水土或攻防之利;位置是能量聚集的场,任何一种文明的产生与灭亡,都脱离不了这些因素。
在时序上,古人在自然环境中,从无到有,发现了四时有序的规律,并能利用及配合这种规律,发展出赖以生存的农业。农业是稳定的力量,但因受限于地缘条件,一地生产的物质难以满足人们多元化的需求,于是运有输无的商业相应而生。商业是沟通的管道,扩大了人类的认知经验,也促成各种文明的混合与动态文化的“灰化”。
文明的混合有利有弊,但灰化则是某种文化败亡的征兆。最容易灰化的是语言,因为语言全靠声音传承,声音是动态的,随着各种条件不断改变。一种语言一旦灰化了,即代表该语言不复存在,历史上没有一种语言能够经久而不变。
再其次是观念,那是存在于思维中的一种网络状态,源于观察者对观察“对象”之本体及其功能的认知而产生。由于没有两个人有绝对相同的认知,交流的结果,个人的观念也随时随地在改变。不过观念虽然常变,却永远离不开对象的体用,因而观念很难灰化、容易混合。最原始的观念就算有错误,也是有迹可循;而混合的认知,可能是正面的开拓,乃致另起炉灶,但也可能终于乱数。
中华文化的源头在黄土高原,远离海洋,是世界上仅存的古文明,也是唯一的非临海三角洲文明。其他诸如中东的两河文明、尼罗河文明等,早已受到海权兴盛的影响,在文明体制尚未稳固时,就被外力侵略同化,丧失了原有的机能。
黄土高原最大的特色是,北温带的稳定气候,四季分明,春夏秋冬各有景观。老祖先观天察地,发现万变不离其宗--不外动静而已。但是在层层的动静之下,又有各种规律的组合。经过一代一代的努力,终于被设计成一种中性符号,即“八卦”。
八卦其实是八种自然性质分类的观念,这种纯抽象的分类观,正是人类迈向抽象思维的第一步。早期的中国人利用这种分类的排列组合,作为预测事物变化的表征。利用占卜的方法大量搜证,而统计分析的结果,颇多与事实相吻合的实例。人们以事物形象的分类记载占卜的结果,象形文字由是而生。
及后,人的认知逐渐累积扩展,文字的代表性更趋完整。对中国人而言,占卜是一种理解规律的法则,因此文字亦以表达理解的规律为特色。于是《连山易》、《归藏易》及《周易》产生了,因为有“易”的规律,能够解释各种玄秘未知的现象及因果,因此,早期中国人成为少有的无宗教民族,中华文化也成为无宗教色彩的文化。
中国文字侧重表达规律,故不重视发音,几千年以降,中国人“同文同种”的认知,就是未受到语音灰化的正面结果。其他文明则不然,若是语言与文字同轨,一旦语言灰化了,则文字亦不复存在,文字不存,文明就此颓圮。
由于“易”道,中国人早就相信宇宙中有一定的法则和道理。三千年前,老子在无意中留下的《道德经》中,第一章就指明: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宇宙既存在由无到有的真实,人只要无欲不私,就可以顺性而为,直达玄妙之门。此即人生之“道”,奉行者称为“道家”。这种顺应自然规律的态度,是智慧最真实的本质,经过几千年的薰染陶冶,早成为中国人根本的禀性。
周易根据八卦的组合衍为六十四卦,周文王着爻辞,孔子着〈十翼〉,作为一种人生事务的规律。这种规律实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便有了“儒家”。
了解了自然之“天道”,又实现了人世的“人道”。中国人在春秋战国之际,观念完整,认知明晰,诸子百家竞相争鸣,人称文化盛世。及至汉朝,印度的佛教传入,专谈人与“心”的关系。中国人发现那正是天与人之间、中国文化未曾触及的一块净土,于是又将佛理吸收融合。到了宋代,在宗教上出现了禅宗,而在认知上遂有了理学。
当中国满足于道释儒三教合一的宋明理学之际,中国人对人生的认知,已经进入一个冬眠的茧壳。人存在于天、地、人的环境中,“天”指的是规律,“地”为因规律而生成的各种现象,“人”则是体会认知这些现象的枢钮。
中华文化究竟是什么?在二十世纪初期,西方人说是发辫、饮食、鸦片烟。当然那是白种民族优越心理下的补偿,但是中国人自己也好不到哪里,在一九九八年以前,在中国十几亿人口中,就没有一个人能明白说出,什么是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当然是指生于斯、长于斯,在中华土地上孕育出来的人,将其对生命的认知与意义,以适切的文字记载,使传之久远,用以指引后代子孙,藉温故以知新,进一步行向康庄大道,迈向宇宙进化的终极目标!
因此,“中华文化”可以定义为:“在‘中华’这块土地上的一代代人民,以‘文’字记载其认知,用以‘化’育后裔的一种内涵。”
不幸的是,当中国人满足于“尽善尽美”的中华文化时,其他地区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一场新的进化风暴,一种物质文明,在西方的文艺复兴运动下诞生了。
所谓的文艺复兴运动(法文意为“再生运动”),是种自发性、无组织的过程。中世纪初期,欧洲长期在古希腊及罗马文化影响下,生存崇尚自由;生命依赖理性思维;生活则追求美与善。自基督文明兴起后,罗马教会联合各地贵族,实施领土世袭、阶级分割的封建制度。在这种制度下,贵族亲亲戚戚为贵族,奴隶世世代代为奴隶。不仅导致人民生存的不平等,又造成了生命的桎梏,最终必然引起生活的困苦。
十四世纪时,在义大利的佛罗伦斯,贵族间权利斗争激烈。佩脱拉克是位诗人,他被斗败,丧失了贵族头衔,因而流浪各地,记述了一些当时的状况,因而引发了新的省思。当时的奴隶不能接受教育,当然不可能表达他们的心声。但那些已不是贵族的知识份子终于发现,有些人生活在不是人类所应有的环境中。
最先呈现出这种反思的,是诗人及画家的作品,诗人用语言及文字揭示了人性深处的呐喊;画家则用色彩直接勾勒出他们眼中的真实人生。诗人及画家是介于贵族和奴隶之间的一种边缘族群。贵族需要他们,以粉饰奢华的生活,他们却只持有奴隶地位,永生在两个世界中游走。
然而,春天终有到来的时刻,当诗歌、绘画透露了些许讯息时,随着航海术的精进,通商又扩大了欧洲人的视野。进一步,工业的种子也在萌芽,中产阶级大量兴起。他们也曾是贵族,却将农地改建成工厂,农奴变成了工人。他们或许丧失了贵族的身份,却经常是贵族的上宾。因为贵族阶级挥霍无度,寅支卯粮,不得不把土地质押给这些中产阶级商人,以便维持他们耽乐的生活水准。
于是商人成了新贵族,他们更重视生活素质,要求名画家为他们作画,希望享受优雅的诗歌、音乐盛宴。但是封建制度是为贵族设计的,生活享受是封建贵族的禁脔。贵族或能容许商人趾高气扬,却禁止他们分享禁脔。
斗争的结果,连宗教也卷入了,商人为所欲为,甚至可以购买赎罪券,有了钱便可在天堂中继续享受。于是天主教分裂出了新教,梵蒂冈的力量式微,贵族节节败退。法国大革命后,贵族全面崩溃,掀开了西方重商主义的新页,奠定了物质文明的基础。
重商主义只是泛称,直到大卫.里加度的《经济论》与亚当.史密斯的《资本论》问世后,资本主义才逐渐成形。在利欲的前导下,工业与资本成为两把尖刀,立竿见影的物质效应即刻席卷天下,整个欧洲都投入了这场战役。
?本主义是进取的,透过航海的扩张,开始了全球人民的浩劫。非洲人变成了劳动力的奴隶,亚洲人则成为待宰的牲畜。最后连欧洲人自己都成为急待解放的族群,藉着民主自由的口号,暂时宣泄了人性的压力,同时也失落了人类的心灵。
资本集中了,生产蓬勃了,但是享受者只是极少数最顶层的资本家。能量失衡,分配就不均,分配不均,人因不平而鸣。第一个鸣声来自共产主义,很快就在俄国站住了脚跟。甫进入二十世纪,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两个阵营的角力,成为世纪风暴的动力。
由于全球资源的分配早就在工业先进国的掌握中,共产主义的革命思想只能诱使落后贫穷的国家遵从奉行。然而马克思所未及见的,是二十世纪正好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真正的资源是知识,而非地底蓄藏的煤矿。
资本主义的信徒先一步释放了知识能,劳力生产的结构迅速改变,资本的性质不再局限于“资金”。另一方面,共产主义却浪费了过多的时间及精力,仍未能将人性需求物质的本质克服,徒然为反对而反对,最后迷失在自我斗争的漩涡中。
于是,接近世纪的末期,资本阵营在修正后稳定了,以经济自由、政治民主为号召,全力追求生产消费的成长。共产世界则刚刚相反,他们追求的是公正平等,但因违反人性的私欲,故必须紧缩严控,强调意识型态的斗争。不幸,物欲的需求有如泄地的水银,随着与知识共同成长的传播媒体,简直是无孔不入。终于,共产主义也面临改变的压力,不幸却找不到新的方向,唯一可行的,正是敌人辎重车所遗留下来的轨辙。
中国当然不能自免于这场风暴,不幸的是,在中华文化的薰陶下,完美代表了停滞。中国被称为睡狮,要摇醒睡狮并不困难,难在如何让醒后的猛兽尚能维持灵慧的头脑。更不幸,在醒后第一口囫囵下肚的,不是急需的养分,反而是时代的排泄物。中国就此变成了一个庞大的怪兽,一直摇摇晃晃,没有办法站稳。
在天地人三才结构中,如果把“地”修正为物质,则天地人的关系更能符合人生真实。物质文明本为人生真实的一部分,只是在知识尚未普及之前,人不可能有普遍的智慧,没有智慧,人就会迷失在物欲的醉乡中,不能回归本体。
物极必反,在二十世纪初,中国兴起所谓的“五四运动”,为了救国强种,决定全面向西方靠拢,彻底扬弃中华文化的根本。一批知识份子在一知半解下,贸然引进了“科学”、“民主”,采用“白话文”,心甘情愿地骑上了世纪彗星的尾巴。
在每个人都有不同解读的情况下,在上者个个自以为是民族救星。中国人民却饱受了三十多年的内乱及外患。最后,共产党以二万人起家,在几个月内蚕食鲸吞,把国民政府的数百万大军逼到台湾。
自四○年代后,中国表面上是安定了,只是仍未找到应行的方向,仍然摇摇摆摆。水清无鱼,自七○年代起,中国领导人邓小平先生发现,意识型态是无止境的战场,不如放在一边,转以国家力量为优先,因而进入改革开放阶段。
而台湾自六○年代就开始了现代化的脚步,走的是西方半开放式自由经济路线,以及政党式民主政治。在美国的协助下,地小人稠的宝岛以一种来料加工的生存方式,凭着人民的刻苦耐劳,省吃俭用,二十载含辛茹苦,终于博得了衣食父母的信赖,由当初的“被猎食”者一举迈入“掠食兽”的阵营,而被戏称为一条“小龙”。
中国大陆在改革开放后,国力稳定了,就注目于国家领土完整的历史使命。首先于一九九七年完成了香港回归的大业。那是百年前大英帝国强迫中国人吸食鸦片,中国反抗无力,赔款割地所遗留的伤痕。紧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