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浪子
衣红说:“都是衣娃害的!我有什么办法?”
衣娃说:“冤枉!是你自愿被困的!”
左非右说:“别急!待我看看,一定还有变化。困卦是上泽下水,泽卦是兑,主变,上开口,是个升降梯,应该出得去才是。下卦为水,是陷!没错呀,我们困在水中的升降梯里,老天爷!这不是在开我的玩笑吗?”
黑金刚胆大心细,早就利用震波测量仪,将这岩洞下的空间状况,作成了三维的实体模型。这里共有六层,每层高约三公尺,上三层是控管作业中心,下三层则是工作人员休息区。由第三层起,向下又有两个管道,一个直通地函,另一个通达海牀,那里有一个钻探基地。显然对方对此计划极为重视,深海里的防护竟是出乎意料的森严。
大门是以极为坚固的钛钢制成,兼具防水性质,防压力每平方公分高达一百公吨。这种钛门每层都有,而且各层相互独立,是防范海水渗入的安全措施。
黑金刚做过多次演练,计划中是由大门突击,要迅雷不及掩耳,利用海水倒灌之势瓦解对方士气。又根据资料研判,敌方主要人员多半集中在地函中,正全力赶工,打算在最短期间内完成,以免夜长梦多。
没想到自觉会竟与阿奎伊勾结,故意把大批民众纠集在岩洞周围,令黑金刚投鼠忌器,不敢轻举妄动。如果硬攻,就算再小心,只要对方有意挑衅,安排一些灾难变故,到那时人们只会责怪当局无能,事情就难以收拾了。
现在阿奎伊已去,再没有人掣肘了。黑金刚率队潜入岩洞后,立刻按照原定计划分成五个小组,各自分头进攻。千奇带领六个队员,负责抢救百怪,然后直下超级电脑机房,设法将所有的电脑关掉。另外三组负责攻坚及照料俘虏,他自己则带领一队精英,要深入地函,化解危机。
这个岩洞只是一个水下洞窟,是三亿年前地壳变化形成造山运动时,由于海底上升,一大片石灰岩随着露出水面。这种石灰岩易溶于水,经过长时期雨水侵蚀,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溶洞。到了三百万年前,又因地球板块运动,这一带又陷落到海平面下。溶洞成了海底洞窟,直通深海地壳。
白衣长老发现了这种地形条件后,经过详细计算考量,如果由此处直攻地壳,以他们的能力,大约两个月就可以将本区的地壳升高十余公里。
为了能顺利工作,他在托图岛下凿出了一个六层的控制室。控制室上通岩洞出口,那是为了方便人员出入,全靠大门防护,并有重兵把守。控制室下方有两个通道,一个经升降梯到达深水站,有各式潜水设备及重型机具,是海牀操作的基地。这一带有高压电网及水雷阵,防护非常严密,不过在地函埋管完成后,其重要性就不高了。
真正重要的一个通道,是十五公里长的函管,中间经过五个减压站,直接通达地函。这里的防护最为严密,倒不是为了防御敌人,而是万一压力失去平衡,地函中的熔浆喷出,会形成一座人造火山,整座控制室届时将化为乌有。
黑金刚从大门进攻,先测出钛钢大门的共振频率,再把超音波谐振器调出最理想的倍波,将大门振得松脱了。接着用漩涡产生器,利用海流制造强烈的漩涡,一举把数吨重的大门漩起,变成一个强大的武器。这个笨重的钛钢门一旦运动起来,其惯性的破坏力决不亚于千军万马。
这时自觉会的卫士已在厚达三十公分、能抵挡炮弹攻击的大门后面,严阵以待。忽然听到门外传来一阵低沉的鸣声,大约一分多钟后,那声调突作八度升高,整个大门急速地抖动,紧接着,所有的配件、结构,竟一一松脱。
错愕中又听到海水怒冲大门,门缝中一支支银色水箭飞迸射入。起初为数尚不多,已是声势慑人,一眨眼,水箭已束成水柱。大门霎时脱落,随即猛力旋起,横扫大厅,当者无不披靡。
刹那间,大水势如壁崩,由门外漫天而来。登时物飞人漂,气退水涨,眼前已是龙宫晶阙,尽沉水底。这不过是几秒钟的事,没有人来得及反应,自觉会最精锐的护卫,一刹那之间,尽皆随波而去。
黑金刚等立即随水前进,他们身着潜水衣,手执电殛棒,五组列队而入。大门被攻破时,自动防护即刻生效,后面连接各室的安全门业已关闭。只是那大门旋转的威力甚强,四个安全门中已有两个被击破,海水澎湃,不断地倒灌进去。
这时警铃大鸣,红灯竞闪,几间内室已经乱成一团。千奇要去的那间,钛钢门仍完好无损。立刻有两名队员潜到门边,用相同的手法,测出共振频率后,将它爆破。
这一来,还未遇到反抗军,第一层已经尽成水域,未及逃入下层的人都已溺毙。救难小组立即将所有浮尸集中一处,取出一个早已备妥的袋子,一拧气阀,即刻张开成一个气室。组员们协力将那些已溺的人员,一一抬入急救。以当今的技术,即令溺水数小时,也可以用“等离子输氧器”使大脑恢复正常状态。
被救活的人员供出,自觉会在此处全部的人员,包括三位长老在内,共有三十三位。黑金刚吩咐将这十四人先送上岸,再继续攻坚。
不料,特遣队员用相同的手法进攻第二层时,竟然失去作用了。这里共有四间房,分别有四个进入第二层的入口。而每一道门在测出共振频率后,不论将谐振能量调得多高,居然钛钢门还是文风不动。
黑金刚大惑不解,问电脑道:“怎么不管用了?”
电脑说:“我们查出来了,对方的超级电脑将我们的振波反相,能量抵消了。”
黑金刚知道,当今的电源系采离体式,发射出去后,纵使短路也不会损及电源。想来只要对方电源不断,抵抗能力就不会削弱。他问道:“那现在该怎么办?”
电脑说:“唯一的方法是断绝他们的电源!”
“他们的电源从哪里来的?”
“太子港,天主教会。”
“那么动手切断就是了!”
“我们不能动手,这是人类议会一再强调的。”
“你总有你的立场吧?”
“只要不是我们动手,我们可以不管。”
黑金刚福至心灵,立刻呼叫格瑞达。她一见黑金刚穿着潜水衣,站在一个水室中,立刻笑得花抖枝颤,说:“老大!你下了水还忘不了我呀!”
“能说话吗?”
“黑冤家!放心,那口子已经死过去了,老娘正芳闺寂寞哩!”
“别开玩笑,我们遇到麻烦了,你那口子能不能帮点忙?”
“你就下令罢,我能不听吗?”
“把天主教会的电源关上三分钟,你快想办法,办到了告诉我!”
“哎哟!这可是大事呀!为什么不找那个处女去?”
“少罗嗦!我们都泡在水里等着!”
格瑞达盘算了一下,她当然知道事态的严重性。半夜里,人人都靠电力做他们的春秋大梦,贸然把电停了,闹起来绝难善了。这个任务说易实难,弄个不好后患无穷。
如今电流的传送已经完全不需要任何电线,电磁波的转换技术早成熟,当电流通过一种“压电晶体”时,就会产生高频微波。让此微波通过一个离化的一氧化碳管子,便转成“激波”--一种统一频率的电磁波,可以如激光一般直线传输。再经过晶体振荡,激波便还原为电流。
有了直线传输的激波,便可省去电线,将电流直接传输到各处。只是其中还有一个小小的技术问题,激波可能会遇到阻碍,所以还需要配置一种调变的电脑。方法是分散发射或接收器的位置,先由电脑侦测无障碍的最短距离,再决定收发方式。
就长距离及高功率的收发系统而言,一般是利用高塔作定点传输。由于电脑时代少有作奸犯科之人,一般高塔都没有什么安全设备。
格瑞达想了又想,如果要把天主教堂的电源送到托图岛,这其间起码有好几座高塔。要切断电源,最理想的方法就是破坏其中一个传输塔,她把计划告诉电脑,并商量选择一处最容易下手的高塔。
电脑说:“教堂到托图岛之间一共有三座高塔,他们是自费的搭建的,结构很脆弱。在海边的那一座有五十公尺高,严重违反了我们的协定。”
格瑞达立刻有了主意:“快给我找一架轻航机,再制造一个小型热带风暴。当我们飞到那座高塔上空时,就发动风暴。”
电脑说:“这样会有危险。”
格瑞达说:“最好让我们受点小伤,明天才不会有人怪到特遣队头上。”
然后,格瑞达唤起那个梦中人:“皮耶,亲爱的,你怎么不理我了?”
皮耶困得实在睁不开眼睛:“别吵!让我睡觉!”
格瑞达在他身上又搓又揉:“醒醒嘛!你睡了老半天了!”
皮耶翻个身,说:“还早……”
格瑞达一翻脸,一个耳光打了过去,皮耶想睡也睡不着了。他楞楞地坐起来,左手捂着脸,莫名其妙地问:“怎么啦?你打我?”
格瑞达说:“小冤家!你是不是做恶梦了?你在说什么?”
皮耶真以为在做梦,怔怔地看着她。格瑞达乘势扑进他怀里,说:“在梦中有没有我呀?我们在做什么?”
皮耶说:“我,我不记得了!”
格瑞达咬着他的耳根,说:“我想要……”
皮耶紧张地说:“你还要?”
格瑞达说:“不是现在。”
皮耶吁了一口气,说:“那么,先让我好好睡一下。”
格瑞达说:“我刚才做了一个梦,看到海边的夜景,真是美极了!我发觉在那个美景下做,一定连魂都不见了!”
皮耶说:“你疯了?”
格瑞达说:“是呀!被你害的呀!只要你带我去看看海上的夜景,我就好好的陪你疯狂个三五天!”
皮耶大喜:“真的?”
二人立刻动身赶到附近的机场,轻航机已经待命。上了飞机,二人直奔北方海边,前后不过花了十分钟。
刚上飞机时,已是乌云满天,皮耶打算转回去。格瑞达不依:“亲爱的,你不是喜欢刺激吗?你有没有在轻航机上疯狂过?”
“在轻航机上?那谁来驾驶?”
“小傻子!电脑呀!不然要他们做什么?”
于是在热带风暴中,一架轻航机撞上了海边的电源传输塔。电脑立即发动救援系统,机上一男一女都受了轻微的擦伤,而托图岛岩洞下私接的电源却中断了。
电脑立即通知黑金刚,他正等得不耐烦,得讯后立即下令进攻。他知道对方一定有备用电源,只是那个能量不强,已不足顾虑了。
第二层攻陷了,对方已经有了准备,每个人都穿上潜水衣,可以在水中作战。他们虽然电力不足,武器却相当精良,有极高的杀伤力。所幸特遣队员都在电离罩防护下,只有几个人因一时疏忽被击伤。
到达第三层后,黑金刚立即寻找往地函的通道。为防范通道因进水而爆炸,众人先在通道口搭设了一个增压室,将海水逼退,然后乘升降梯下去。
在攻破第三层时,敌方早已撤退净尽了。千奇心系百怪的安危,到处寻找尸体,此时见水中浮着一具尸体,他上前一看,正是百怪,好在只是肺中进水,立刻被救活,送到岸上疗养去了。
那超级电脑就在第三层,一处约有百余平方公尺的房间内,四周有碳化玻璃围成的墙壁保护。因此当海水涌入后,电脑并未被波及。
千奇用增压法将海水逼退,这才发现对方考虑得颇为周详。在各层之间一律采用电线传输,可以各自独立作业。备用电源虽系利用地热转换,但功率不高,而且需要集中能量破坏地壳,所以电脑完全依靠教会的电源。
千奇对各型电脑都有研究,这种超级电脑实际上是二○年代的主流。自二十世纪五○年代电脑问世开始,电脑界就一直存在着两条路线之争。一派认为电脑将走向大系统,个人只要有终端机就够了。另一派则认为,电脑必将成为私人用品,基于个人资料的私密性,未来必有私人电脑问世,而且会越来越小、越来越方便。
到了八○年代,果然私人电脑得胜了,鲸吞虎据了大电脑百分之八十的市场。大系统为了生存,便全力向超级电脑攀升。超级电脑与人工智慧不同,前者仅为硬体功能性的提升,后者则是软体观念上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