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蓝刀锋





都微乎其微,鲁炎这一下水,危险性实在是太高了。 
  “报告!让我下吧!”、“让我下吧!”、“旅长!让我下!”……其他的刀锋队员们接二连三地嚷了起来,纷纷向肖海毅请战。肖海毅的目光扫过每一名头蒙黑头巾的队员们,这都是陆战第7旅的精锐啊!说实话,他哪个都舍不得! 
  “旅长,请您下令吧。”鲁炎一见别人和他争任务,有些焦急,“张冲腿上有伤不方便!这里数我水性最好!应该让我下!”张冲在旁边气鼓鼓地瞪着鲁炎,半边身子动弹不得,嘴里骂着,“你小子太狠了!太狠了……” 
  龙百川看着积极请战的队员们,回头为难地望了望肖海毅。 
  肖海毅咬了咬牙,冲他坚定地点了点头。龙百川立刻心领神会,转身说道: 
  “雷鲨中队一排长鲁炎出列!准备下水!” 
  冷与黑。 
  这两种感觉牢牢控制住鲁炎的中枢神经。水下,他仅仅靠着多年的经验和手掌触觉去摸索前方的障碍物。 
  大堆坚硬的石头沉淀在河底,一些被洪水冲断的木梁和石柱横七竖八地斜插在淤泥之中,像一块块无字的墓碑。鲁炎灵巧地躲过这些危险的障碍物,像一只沉稳的成年鲨鱼,悄悄摸到了闸门下的涵洞前。 
  涵洞内更加黑暗,伸手不见五指。鲁炎不敢大意,小心地张开双臂,伸出双手慢慢沿着坚硬的洞壁向前摸索。仅仅前进了五米,他就躲开了七根锋利的钢筋,越向里游,江水越是冰冷,鲁炎不由连连深吸氧气,用来抵御寒冷带来的刺骨凉意。 
  再往前游,江水忽然变得猛烈。一股劲力十足的水流打在鲁炎的身体上,他促不急防,被湍急的水流打了一个趔趄。鲁炎急忙用右手抓住涵洞壁上的钢筋,保持身体的平衡。在握住钢筋的瞬间,他觉得右手一阵刺疼,那段锋利的钢筋划破了他的手掌。 
  冰冷的江水裹着泥沙冲过来,手掌上的伤口像撒了盐一样疼痛。 
  鲁炎忍着疼痛,身体紧贴洞壁,尽量避开那股猛烈的水流。前面的洞道由于长期无人清理,1。5米宽的涵洞堵得只剩下60厘米高。他打着脚蹼,奋力扒开层层淤泥,努力向前游进。 
  洞口太窄了,鲁炎背着氧气瓶根本进不去,他只得深吸一口气,毅然将氧气瓶放在洞道中,转身钻进了狭窄的涵洞深处。 
  鲁炎又前进了5米左右,终于在涵洞内的伸缩缝处,发现一条4指宽,1。3米长的裂缝。那些滔滔不绝的江水,正从这个裂缝中狂喷进来。 
  裂缝直通闸门外侧的涵洞,江水都是从相临河道中涌入的。 
  江水过于凶猛。探明情况后,鲁炎觉得肺中的空气不多了,转身游出洞口,重新找到氧气瓶,装戴完毕后迅速漂浮出水面。 
  水面上一片灯火辉煌,无数盏大灯照着水面。堤坝上站满了人,无论是军人还是百姓,都在紧张地关注着水中的情况。 
  “小鲁!怎么样?”肖海毅站在闸门上,看到鲁炎浮出水面,松了一口气,连忙弯腰关切地问道,“你没事吧?” 
  “旅长!我没事!”戴着黑色头巾的鲁炎摘掉潜水镜和呼吸器,冲肖海毅招了招手。 
  “还说没事?”肖海毅喊道,“你的手怎么流血了?快上来包扎一下!” 
  鲁炎此刻才感觉到右手火辣辣的疼,他慢慢地游到了岸边,在龙百川的搀扶下走上了岸。两名戴着眼镜的水利专家跟着肖海毅来到鲁炎的面前。鲁炎一边包扎伤口,一边给水利专家和肖海毅详细讲述了水下的管涌情况。水利专家和肖海毅听完鲁炎的汇报后,细细地讨论了一下抢险方案,由于裂缝在闸的内侧,外侧是另一侧的倾斜江堤和洪水暴涨的河道,常用堵管涌的方法都用不上。经过反复研究,他们决定用纤维布封住裂口缝补丁的方法来堵住管涌。 
  凌晨五点,鲁炎放下热腾腾的粥碗,再次主动要求下水。肖海毅看了看他裹着绷带的手,问道:“伤口行不行?我看还是换个人吧?” 
  “不用,皮外伤而已,刚刚军医给我打过破伤风针了,旅长放心吧。”鲁炎笑着说道,“没人比我清楚水下的情况了。” 
  听到鲁炎这么说,肖海毅只好点点头,嘱咐道:“一定小心!” 
  鲁炎下水之前,张冲晃晃悠悠地跑过来,慢慢凑近鲁炎,说道:“我给你的氧气瓶多加点氧吧!”鲁炎打了个激灵,猛地向后一跳,笑着说,“别来这套!我知道你想干什么?想点我的穴是不是?” 
  “操!你怎么知道的?”张冲没想到鲁炎一下子就发觉了自己的企图,心里十分懊恼。 
  “废话!你张秃子什么时候给别人加过氧气?”鲁炎站在水里笑着说,“你经常不带氧气瓶就下水,什么时候想起给别人充氧气了!” 
  张冲无奈地挠挠脑袋,只得低声说了句:“你多小心。” 
  鲁炎站在水中,露出一个灿烂的微笑,右手向张冲伸出了大拇指,左手食指和中指并拢,形成匕首的形状,轻轻点了一下额头。 
  张冲盯着水中的鲁炎,慢慢抬起胳膊,同样将手指放到额头,轻轻一点。 
  那一刻,站在岸边的许多军民都借着灯光看清楚了他们手指所碰到的头巾上写着两个明晃晃的汉字: 
  “刀锋!”   
  《火蓝刀锋》134(1)   
  鲁炎带着一大块特制的纤维布,第二次下潜入水。 
  这次他在水下轻车熟路地找到了涵洞,顺利地带着纤维布游了进去。在淤泥堵塞的洞道内,他还是放下了赖以生存的氧气瓶,深吸一口气,钻进了狭小的涵洞深处。 
  他憋着气,用力抓住纤维布的一头,将裂缝牢牢地罩住,而后按住纤维布的一角,从防水袋中取出一枚钢钉,试图将纤维布固定在裂缝之上。 
  裂缝中喷出的江水力量太大,连续将纤维布冲开,鲁炎一时竟然无法固定,不禁有些焦急,他慢慢吐出一个气泡,在水下换了口气,而后尽量延缓自己行动的速度,用来减少肺中的氧气消耗量。 
  鲁炎又连续尝试了几次,直到肺中的氧气消耗殆尽,才放下纤维布游出洞去吸氧。 
  他返回到放置氧气瓶的地方,立刻出了一身冷汗。 
  放在洞道之中的氧气瓶竟然不见了! 
  鲁炎的大脑在一瞬间迷糊起来,难道是放在裂缝处了?他的胸口已经开始疼痛,立刻转身返回堆着淤泥的涵洞裂缝口,伸手仔细摸索。 
  摸了一遍,还是没有! 
  此刻,鲁炎已经在无氧状态下坚持了6分多钟,肺中的氧气已经全部耗光,潜水的本事他的确比不上张冲。他的胸口开始剧烈疼痛,似乎要爆炸一般,意识也变得越来越模糊。在这一刻,死这个字钻进了他的脑海,难道就这样死了吗?恍惚中,他似乎看到父亲的面孔,看到母亲的面孔,看到战友和领导们殷切盼望的面孔,还有,陈妍那张美丽而精致的面孔…… 
  求生的本能还在驱使他做最后的挣扎,他将无力的手臂伸入裂缝,希望能用身体堵住这道通向死亡的伤口。 
  他的手臂变得软绵绵的,仿佛变成了一株毫无生气的水藻。 
  忽然,在他意识即将丧失的时候,他觉得自己的手掌碰到了一个东西。 
  他的手掌被另一只手掌紧紧握住了! 
  瞬间,一股暖流从那只手掌上传递了过来,如同电流一般温暖了鲁炎已经冰冷的四肢和躯体。鲁炎最后求生的希望被激活了,他将自己的嘴巴靠近裂缝,期待着一个新的希望。 
  涵洞对面是洪水暴涨的河道底部,河道下有一个人正同样试图封堵裂缝。 
  那只手没有让鲁炎失望。 
  鲁炎的嘴巴中被那只手塞入了一个呼吸器,他在丧失意识的状态下终于吸到了第一口救命氧,接着是第二口,第三口,第四口…… 
  两分钟后,鲁炎逐渐清醒了过来,肺中又重新充满了氧气,血液中的气泡逐渐消失了。 
  鲁炎很清楚,裂缝对面的人救了自己一命。 
  “可能是陆军侦察大队的战友吧。”鲁炎的心中充满了感动,“救命之恩等上岸后一定相报!” 
  他松开了呼吸器,开始重新拉扯结实的纤维布。对面那人从裂缝中伸出手来,帮住他拉扯着纤维布。在水下陌生人的帮助下,鲁炎很快在涵洞内固定上第一枚钢钉。他和裂缝对面的人轮流用一个呼吸器汲取宝贵的氧气,不一会儿就完成了三个角落的钢钉。当最后一角的纤维布盖住裂缝时,鲁炎用力握了握对方的手,然后迅速地将最后一颗钢钉镶嵌在涵洞壁上。鲁炎憋着胸中剩余的氧气,飞快地转身游出涵洞,向水面上浮去。 
  鲁炎浮出水面,大口喘着粗气,踉跄爬上了堤坝。在张冲和龙百川的搀扶下,他向肖海毅露出一个苍白的微笑,缓缓敬了个军礼,说道: 
  “旅长,口子……堵上了……” 
  他这句话刚说完,两名水利专家立刻指派其他人向水下涵洞口填堵沙袋和石块,确保万无一失。参加抢险的军民们站在堤坝上开始热烈鼓掌,掌声中还伴着各种各样的喊声,一群闻讯赶来的媒体记者高举着照相机和摄像机,冲着浑身湿漉漉的鲁炎一阵猛拍,闪光灯划破了黎明前的黑暗。 
  “向海军陆战队致敬!”、“感谢解放军!感谢共产党!”、“这小伙子真棒!”一时间,各种各样的赞美之词充斥在清晨的空气之中。 
  “你的氧气瓶呢?”肖海毅没有理会周围的响动,拉住鲁炎的胳膊惊讶地问道,“氧气瓶哪去了?” 
  “不知道……我刚下去钻涵洞……把氧气瓶放到裂缝外边……可能让水冲走了……”鲁炎摘掉脚蹼,上气不接下气地回答,“旅长,我要去闸门那边,我要找一个人,是他在水下救了我!” 
  鲁炎不等肖海毅回答,强撑着身体,向闸门另一侧走过去,几名男女记者立刻围住了鲁炎。肖海毅连忙从后面跟了上去,向记者说道: 
  “各位,请等一下再采访吧,他需要休息!” 
  鲁炎没有理会那些记者,他分开人群,径直走上堤坝。 
  堤坝上的小路直通闸门另一侧的土岸。 
  张冲跑上去,扶着筋疲力尽的鲁炎,向堤坝上走去。 
  那些记者们不愿意放过任何一个采访机会,也跟着他们跑去,有些好奇的群众也在后面跟着,想看一看这位拯救闸门的小伙子到底长得什么样。 
  鲁炎刚刚登上堤坝,就觉得一阵头晕,隐约中,他看到对面土岸上站着一个人影。 
  是他吗?是他救了自己吗? 
  鲁炎鼓起最后的力量,向前跑去,他的头昏沉沉的,眼皮飞快地跳着,似乎在黑暗中看见一只温暖的手,那只手,似曾相识,似曾流着一股和自己同样味道的血液。 
  那个站在土岸上的黑影在堤坝大灯的照耀下缓缓转过身来,他的身上也是湿漉漉的,他的肩膀宽而结实,他的眸子和鼻子漂亮极了,整个人看上去和鲁炎一般无二。有所不同的是,鲁炎头上裹着一条写着“中国海军陆战队·刀锋”的黑头巾,而土岸上的小伙子赤露着上身,手中拿着一件放在岸边的李宁运动衣,正往身上穿。 
  他转身看到蹒跚走来的鲁炎,全身立刻像被冰冻住了一样,一动不动,连眼神都凝固在鲁炎的脸上。众人看得真切,小伙子肩上红黄相间的李宁运动衣上写着一行大字:“中国游泳队·集训”张冲傻了,记者们傻了,围观的军人群众们都傻了。怎么出现了两个几乎一模一样的小伙子,两人都是拯救这次闸门管涌的英雄! 
  鲁炎只觉心脏一阵抽搐,突然眼前一黑,扑通一声,倒下了。 
  在倒下的瞬间,他用尽最后的力气冲着眼前的小伙子喊了一声:“弟弟!” 
  “各位观众大家好,我是中央台记者,现在的时间是8月22日清晨6点,我现在正站在汉川市庙头闸门的堤坝上。万里长江险在荆江,千里汉江险在汉川。作为长江最大支流,汉江居高不下的洪水直接威胁着华中重镇——武汉。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洪水滔滔锻铸勇士风范。中国海军某陆战旅2600名官兵,自接到中央命令后立刻由广东湛江挥师北上,驰援湖北省长江抗洪前线,创造了一日之内转战千里顺利集结、三天之中完成三次大机动、两个昼夜排除三处重大险情的奇迹。其行动快捷,斗志顽强,成为长江抗洪抢险前线引人瞩目的一支劲旅。值得一提的是,该旅的蛙人侦察大队首次亮相在世人面前,就显示出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强大的战斗实力,不愧为‘海上蛟龙,陆上猛虎,空中雄鹰’。”清晨六点,明媚的阳光刚刚从天边出现,中央电视台新闻栏目的一位女记者就站在人流滚动的堤坝上,开始向全国观众进行电视直播。“观众朋友们,请您随我们一起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