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另一种选择





我们这个积淀了五千年酱缸文化的古老帝国;把命运和前途和一个年轻人捆绑一道;有什么不好呢?他们的原则、方式和价值观;迟早要在这个世界上发挥影响;带来变化。这就是年轻的法则。老大帝国势必衰落;传统格局势必坍塌;舆论界已经纷纷在谈论下一个〃美国世纪〃了。识时务者为俊杰;中美关系处在历史最融洽时期;此时不和美国绑定;自己难道还能有什么其他选择?
过去二十年里;中国靠拢过日本、靠拢过苏联、甚至靠拢过德国……事实证明;都不可靠。
——那么一定要靠着别人;自己不能挺直腰杆走路么?
是的。我们像个步履蹒跚的老人;久病积弱;前路崎岖;虎狼在侧;无论如何也是需要一根拐棍的。
委员长看了一眼前面滑竿上的美龄夫人。是啊;她是自己连接美国的桥梁;天然的桥梁。……于国于家;惟此一途啊。
就像这登庐山;走惯了这条好汉坡;再走其他道路;自己不放心哪。
庐山。含鄱口。
常说〃怕热〃的毛泽东第一次登上凉爽的庐山;满心欢喜。
虽然略有忐忑;但有马歇尔将军的特邀;有司徒雷登大使的陪同;又有波诡云遹、不停变幻的时局迫切需要应对;毛泽东决定坦然赴约;并且打好了腹稿。
出发之前;他收到来自莫斯科的〃古玩方丈〃发来的最新行情:〃唐三彩〃行情看跌;〃景泰蓝〃可能被沽高价!由此看来;远东形势依然严峻。这当中的寓意;也是促使他决定上山的原因。
他是乘坐自己那辆特制的〃灵猫〃专车;沿着新修的北山公路;一路〃跃上葱茏四百旋〃——转过三百九十几个弯;登上牯岭的。
警卫局长汪东兴上校;专门从青岛给他定制了这台改装车和两部警卫车;随船拉到九江。毛泽东欣然命驾;一路颠簸自如。虽然总是跟不上前面马歇尔将军那辆〃林肯〃;但毛泽东已经心满意足;甚至觉得自己的小小车队有些奢侈。
他不喜欢被抬在滑竿里上山;农家子弟的他;不忍看着〃苦力〃的汗水。
中国;要走一条新的道路;这是毛泽东一路上山时的坚定信念。
这次他要拿出一个不同以往的〃土地改革〃计划;估计会使那位委员长〃老朋友〃吃惊不小。呵呵;想到蒋介石最后会说〃原来是这样啊?〃毛泽东有点想笑。
计划的关键不在于蒋介石赞同与否;却在于美国人是否支持与配合。为此;必须拿出明确和充分的理由;毛泽东顺便又看了一眼自己带来的文件。
懊热即将过去;秋凉刚刚落脚。江西;红土地的江西;阔别十二年;毛泽东又回来了。
一路上唯一的不快;就是在南京出发时;夫人江青找了一些麻烦。
那天;憧憬和褒贬了一通庐山;江青忽然道:
〃听说蒋介石把他的庐山别墅送给了夫人;并且命名为’美庐’耶!〃
毛泽东一听就知来者不善。警惕地翻她一眼:〃你想怎么样?〃
〃我说……要不要把咱北戴河住的那栋小院;命名个’青瓦房’什么的?〃
毛泽东嗤之以鼻:〃你搞清楚;我们是共产党;不搞那一套哩。〃
江青不服气:〃共产党不是没有’共产共妻’这一条么?老婆还是自家的嘛。人家是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你也是中央军委主席呢;一套小房子算什么?〃
毛泽东发火了;但还克制:〃我说了;我们是共产党。〃
江青有点过分:〃共产党?人家不是把咱们开除了么?再说了;我知道;前几天你让任秘书长-任弼时起草那个报告!咱们不是打算改名叫做’社会进步党’么?改都要改了;还一口一个共产党……〃
毛泽东终于大光其火;向桌上猛击一掌:〃住口!你;你给我走!……你走!庐山不要你去!〃
江青躲开;小声嘟囔:〃不去就不去;我还懒得和那蒋夫人见面呢;……受不了那些俗套……我正好到上海买东西去……〃
最后是正在南京联络处的政治局委员林伯渠作出了妥善安排:江青乐得陪同马歇尔夫人到上海滩逛街购物;毛泽东不带累赘地上了庐山。
庐山;锦绣谷。
脱离了长江流域的低气压;马歇尔将军上得山来不感后悔。幽雅的山间小径使他神清气爽;66岁的他走在山路上;军姿依然;健步如飞。
在国务院上任以来;他接触了几家外交领导人:冷漠而彬彬有礼的英国人;亲切而咄咄逼人的俄国人;傲慢而自感底虚的法国人;富有人情味而又琢磨不透的中国人……
眼前这一幅中国山水画似的景观;就像庐山、也像中国人给他的感觉一样:朦朦胧胧、忽近忽远;有时你觉得摸到了他们的脉搏;有时你又恍然大悟;觉得那纯粹是表面现象;与真实含意相去甚远。……日本人是不是也这样呢?
上海;《字林西报》。
该报援引了塔斯社东方分社发表的一篇述评。文中说:
〃众所周知;中国的庐山是一座著名的阴谋之山。常年云雾笼罩;让人’不识庐山真面目’。这样的去处;正是阴谋和阴谋家出没的好场所。
〃最近庐山上好像有一些重要的聚会。中国民间蜂起的谣言也传说着会有一场’庐山论剑’。聚会的走向无疑将与中苏战争和中国的未来有关。善良的人们应该问一声:中国的未来;是否需要外国人来导演?……
〃庐山云雾弄阴晴。云开雾散;阳光普照之后;阴谋终将大白于天下。某些聚会;将给世界带来些什么?人们将拭目以待!〃
(107)
阿穆尔河入海口。尼古拉耶夫斯克(庙街)。
普里卡耶夫上将的指挥部从1000公里开外的乌苏里斯克(双城子)迁移到此;已经半个多月。他的东路攻击群早已被分解;第五集团军加强到哈尔滨、长春方向;第一集团军转移到这里;在争夺萨哈林岛。针对长白山区的攻击和扫荡基本上名存实亡。
三天前;在他坚持下;对萨哈林岛的争夺暂时中止——部队伤亡实在太大;得不偿失。鞑靼海峡里的夜间偷渡;在对方的照明弹和探照灯下暴露无遗;那些临时征集、不合用又缺少防护的民船商船;完全经不起来自舰艇和陆地的炮击;几乎一半兵力就折损在冰冷的海水中。
另一半也始终不能巩固住一块有效的滩头阵地——敌人上岛兵力有两个纵队、9万人;自己反攻的两个师才不过2万人;明显弱势。勉强上陆的步兵完全缺少重武器;以至于敌人那些笨拙虚弱的〃水牛〃、甚至〃鸭子〃都可以靠着两挺机枪就敢逞威风。火箭筒没有运上去;红军战士们只好重新使用〃莫洛托夫鸡尾酒〃这种老办法;却也不能保证供应;最终当然败下阵来。
与这支过去看不上眼的土八路交手;怎么越来越感到吃力呢?普里卡耶夫把这体会上报科涅夫元帅。
萨哈林岛陷落;使得苏联远东滨海边疆区的弱点暴露——漫长的海岸线缺少守卫;很容易遭受优势兵力攻击。没有海军;上千公里的防线哪里是重点?兵力分散的每一个据点都可能成为敌人一次突击的牺牲品。
敌人果然就在这样消耗我们。前天邓华纵队就对苏维埃港南部200公里的叶金卡小镇实施旅级规模的突袭式登陆;吃掉了苏军的一个守备团。等到援兵匆匆赶到;敌人已经撤离;坐上登陆舰跑回萨哈林岛。今天凌晨是北边的木尔库姆;又是打了就跑;我们损失一个营。这种零打碎敲是他们惯用、熟练的游击战法;可是我们;经不起这样的日常消耗。在这15天里就出现3万多人的减员。
残余的那点海军航空兵尤其不争气。他们的老式飞机在敌人的〃海盗式〃面前一筹莫展;常常给对方充当靶机;连4:1的交换率都拿不到。而战斗力较强的第10航空集团军又根本顾不上这里。
局面的扭转;就指望红旗太平洋第二舰队的到来了。
但一个新的情况使他感觉凶多吉少——昨晚接到报告;中国人的一支巡洋舰队竟然跑到堪察加半岛的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港外;公然布雷!还向市区的101师驻地炮击!
那个遥远的小港口还没有来得及构筑完善的海岸炮阵地;天气原因;航空兵也没能出击;因此反击很不利;结果让那几艘缴获日本的破船;得逞后溜走了。
这下;从北冰洋杀过来的舰队;面临补给时就要受到水雷的困扰……可千万不要重蹈马卡洛夫将军葬身雷爆的覆辙呵……
普里卡耶夫上将在远东先后呆了10年;现在是他最感痛心的两周。
牡丹江。镜泊湖畔密林中;圆木搭建的华北联军三兵团司令部。
九月末的长白山区;早晚已经出现了霜冻。炉火中;木头瓣子噼啪作响。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松油燃烧的气息。
马灯下;徐向前司令员正在地图前讲解当前形势:
〃大家来看;目前敌我双方;形成了一种奇怪的态势。——从西到东;似乎是一个间隔式排列。赤塔、满洲里;这是苏军的势力范围;从海拉尔到齐齐哈尔;这是我们的一兵团;往东哈尔滨、长春一线;是苏军主力列柳申科集群;然后牡丹江、长白山地区;是我们;三兵团;再过来;双城子、海参崴;苏军远东军区;可是再往东;我们的两栖纵队占领了库页岛……〃
〃奶奶的;俺看明白了!〃许世友一旁兴奋地喊。〃这就叫犬牙交错咧!〃
〃那世友你说说;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作战方针?〃
许世友把拳头往海参崴上方比量几下:〃俺;俺想端他老窝哩。〃
〃不好;老许。〃陈再道少将插言道。〃我们一向方针是野战歼敌为主;攻城为辅。〃
〃他现在兵力空虚呐!拔了钉子;他的野战部队不就没根儿了?〃
〃别忘了人家那可是远东第一要塞!再空虚;你也几个月拿不下来!夜长梦多;久则生变;我看;不能把兵力消耗到攻坚上!〃陈再道坚持。
〃娘的;老是他侵略咱……我是想;也叫他也尝尝被侵略滋味。〃许世友欲罢不忍地盯着海参崴附近地形细看。
马灯下徐向前眼睛一亮;想起了当年纳兰基地同卡尔迅、泰勒那场战役策划。他当时诱发作战思路的提示性短语是:到敌人后方去。
〃许和尚?你有胆子打出去;来个外线歼敌么?〃
许世友一双牛眼眨巴眨巴:〃那咋哩?瞅准了就给他来一下!咱又不是没干过。徐总咱当年在鄂豫皖……再说老韩韩先楚这两天不就这么打么?〃
徐向前起身转了一圈;坐回来时下了决心:
〃兵分两路。兵团主力继续扼守张广才岭一线;适时出击舒兰、五常;与一兵团一起;对哈尔滨长春之敌造成’围三阙一’态势;造成机会;运动歼敌。〃
陈再道、宋时轮几位将领点头。徐向前转过脸:
〃许和尚;你和王近山两个纵队;精心准备;等这边打响后;绕开绥芬河;从东宁要塞以南出击;3天时间;解决乌苏里斯克(双城子)这一个师的敌人!顺便把兴凯湖边打游击的胡奇才找回来。但是注意;暂时不要去碰海参崴。〃
许世友举手敬礼;接受任务。又嬉皮笑脸地说:
〃司令员;能不能请军委航空兵预先支援一下?搞个半小时火力准备什么的?能减少我们不少伤亡。〃
徐向前琢磨片刻;摇头:〃空军任务很重;不好更分散了。这样;萧克特种纵队拨出一个M7自行105榴弹炮营和一个M8车载火箭炮营;增援你们。兵团的灰狗装甲车大队也交给你;都换装了75无后座力炮。〃
〃谢谢司令员!咱就来一把外线出击!还是那句老话:完不成任务;提头来见!〃
〃不要你提头来见。根据侦察;敌人装甲兵力不多;你们火箭筒够了。记住歼敌为主;攻城为辅。啃不动转身就走。夜战为主;减少敌人空袭机会。再就是摸清敌人布防配置和规律;为大规模攻坚作准备!〃
〃嘿嘿;司令啊;俺就爱听你这句话!大规模噢……〃许世友拉起王近山准备去了。
(108)
兰州。白塔山。
崔可夫大将在指挥部掩体前用望远镜观望着双方态势。
今天是他突入兰州整整100天。却是个毫不值得纪念的日子;他心中有一种陷身囹圄的苦恼。
52万的中亚大军变成了25万;并且还在每日减员。虽然他确信;给敌人造成了更大杀伤;但是数量见少的却只有自己这一方。苏联人生命的价值和中国人不对等;这是个客观存在——即使3:1;我们也消耗不起。
昨天就出现了这样的事例——中苏双方按照商定;在武威城下交换被俘的飞行员。因为苏联俘获的人数少于对方;所以提出按照2:1或者至少3:2的比例;但是蛮横的中国人坚持要求:一个换一个。没有办法;苏军只能同意;因为飞行员岗位缺口已经很大。
这是在他们的土地上。我们抓到的飞行员只有2000余人。全部交换后;他们手中还有我们不少人。据说在满洲战场也是同样;我们只能一换一。可见交换这张牌也不是什么好牌;我们的牌越出越少了。
事情都是因为前期的装甲战没有尽快奏效;给了中国人喘息机会。但是仔细反省;装甲战;对付这个上千万平方公里的大国;怎么可能〃尽快奏效〃!从阿拉木图到兰州;比从柏林到莫斯科还远800公里!光是坦克发动机的摩托小时数就要消耗一半以上……
崔可夫摇摇头。卷入城市巷战;这种贴身的近距离搏斗也是坦克兵的噩梦;机械化战斗力在原野中的优势全然无从发挥。虽然所谓巷战已经无〃巷〃可战——全城只剩下瓦砾。但那废墟恰恰是步兵、工兵而不是别的兵种得心应手的场所。敌人手中的火箭筒多于苏军;大量装备的M3〃盖德〃冲锋枪作为近战武器也不次于波波沙的威力。矮小灵活的四川、广西士兵象幽灵一样;在瓦砾中出没;枪口上沾满苏联红军的鲜血……
波格丹诺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