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另一种选择
〃嚯嚯?这倒是个全新的观点。照你这么说;为了美国我应该鼓励中苏战争;为了中国我才呼吁和平?我成什么人了?中国的国务卿?〃
〃就是这样。难道不是么?战争给美国带来的是利益;带给中苏两国才是灾难。那么你急于结束战争;为了谁;不是一目了然吗?〃
〃为什么不可以是为了苏联?我同样喜欢你们辽阔的国家。〃
〃为了苏联?鬼才相信。苏联从来不需要别人同情和怜悯。我们有自己完整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你们不会接受、更不会喜欢的。因此你不会为了我们。〃
马歇尔想了想:〃嗯哼;委员先生;这次轮到我说’欣赏你的坦率’了。〃
〃好了将军;我们约定;不使用外交辞令。我感兴趣的是;你怎么会;为了一个中国;去违反一些明显的美国利益呢?〃
〃我还是认为;一个和平的世界;更符合美国的利益……〃
莫洛托夫使劲摇头:〃将军;如果别人这么说;我会马上指出他的虚伪。很显然;控制你们政权的资本家不会这样想。什么行业的利润会超过军火贸易呢?和平世界还会有这么大的军火需求么?不要试图向我证明;你们是人民政权!只是因为你在真诚而不是虚伪地为着和平、停火而努力奔忙——包括你支援中国也是这个目的;我才愿意跟你探讨这个问题。〃
俩人这时走完街区;回到出发点。不约而同;又转身向回走。
〃你是说;我偏心中国;有什么特殊目的吗?……坦诚地说;没有。是你今天指出这一点时;我才想到;是有那么一点偏心的。但并不是为了什么。如果总统制止我这么做的话;我会服从他的。但他没有制止。〃
〃是否因为……将军年轻时期;有过中国阅历?〃莫洛托夫似乎穷追不舍。〃据说您的太太喜欢中国。〃
马歇尔脸上略显哀戚之色。〃是我的前妻。从中国回到美国三个月她就病逝了。那是1926年。我很爱她。但这和我对中国的态度没有关系。那时的中国还很落后;不像是个很有希望的国家。〃
〃那么中国究竟以什么样的魅力;使一位战神能够为之倾倒呢?我真是百思不得其解。真想解释为:英俊的将军年轻时曾爱上过某位中国女人——你看;我只好找些荒唐理由了。〃莫洛托夫努力想使气氛轻松些。
马歇尔眯起眼睛;思索着说:〃如果一定要找理由的话;我宁愿说;是因为我身边的一些优秀军人曾经在那片土地服役、流血。我同他们感情很深。史迪威临死前看着我的眼神;巴顿谈起中国时的嗓门……每当想起这些;我就记起自己的责任:不能让他们的心血付之东流……就是如此。〃
莫洛托夫沉默了一会儿;感叹道:〃是啊。我也找不到更有说服力的理由。这番谈话使我感到;这个世界上极其务实的外交领域内;偶尔还会多少有一点点所谓’境界’这类东西的。少得可怜;也就显得珍贵。〃
俩人安静下来。积雪在他们脚下咯吱咯吱作响。
〃顺便说说;将军;苏联是你们的潜在对手不假;这一点你我都不必掩饰。但你是否想到;有朝一日;繁荣强大起来的中国也有这种可能呢?〃
马歇尔警惕了一下:〃有朝一日的对手?五十年——不;本世纪内;我看不到这种可能。中国人不像你们有那样强的企图心。〃
〃他们也在追念往昔的荣华呢。一个曾经强盛的民族;怎么会甘居人后?〃
〃美国历来的原则是机会均等。那样;就在起跑线上重新竞争吧;下一代人相信比我们更有智慧。〃
漫步来到一家酒馆门前。莫洛托夫打趣:〃我们相识四年;今天才成为真正的老朋友。我们应该找个机会喝两杯。并且告诉你;我认为你的和平努力;也是有利于苏联的——客观上。〃
〃是的。我也理解你的处境。如果真有所谓’莫洛托夫总书记的苏联’的话;我的努力本该奏效的。——喝酒的事;怕是要等到我们退休以后了。〃
〃仍有奏效的可能;将军。劝说你的中国朋友:回到原来的边境线。前一阵或许我们是侵略者;但现在他们是侵略者了。〃
马歇尔感到谈话主动权在回归:〃如果你们打算支付战争赔款;我愿意充当这类说客。否则;我也劝说不动啊。〃
莫洛托夫笑笑;叹道:〃将军;四年前;我们相识的那次;还记得吗?〃
〃不会忘。也是为了中国和蒙古。感谢你的配合;我们达成了双赢协议。〃
〃结果就像打开了潘朵拉的魔盒——妖怪从此飞得满天都是。〃
马歇尔终于找到用辩才反击的机会:
〃别忘了;最后飞出来的那个是——希望。〃
(362)
1946年12月24日;圣诞前夕;平安夜。
纳兰基地;扩建后的香格里拉机场。
李梅少将站在跑道边;听着芬博格中校对列队的B-24轰炸机大队飞行员宣布完任务;简短训话说:
〃趁着现在天气好;你们把圣诞礼物投放到位;早点回来;参加晚宴。今天我们有从美国专程拉来的火鸡和雪利酒。我敢说;下一个圣诞节你们不会在这里过啦!〃
飞行员队伍中响起欢呼声。
也有一两个老队员小声嘀咕:〃嘿;我复活节就不想在这里过。睡这种烧煤的火炕;真是受不了……〃
〃伊尔库茨克还有什么可炸的呢?这个没有工厂、没有兵营、没有霓虹灯的地方;一星期就够了……〃
海参崴。圣尼古拉大教堂。
这座1907年为纪念在日俄战争中牺牲的将士而建的教堂;是教区的主教堂。因为城区建筑的大量损毁;已被临时征用为苏军城防指挥部。
克雷洛夫中将早晨向中国人发出一份停火建议:在圣诞节期间;停火24小时;为了市区尚存的18万市民。让他们过一次平安夜吧。
中午;收到徐向前上将的答复:同意停火;并把时间延长为48小时。但是建议中将;认真考虑停火后的投降。电文说:
〃您已经带领孤立无援的军队;坚守海参崴要塞达到100天;远远超过了您坚守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的时间。这足以证明您和您的第五集团军的荣誉。现在形势已经很明朗;您不可能得到任何援助了。继续流血已经毫无意义。希望您审时度势;早下决心。我们上次提出的优待条件依然有效。〃
……
望远镜中;克雷洛夫看到;中国人那种命名为〃野猪〃的步兵战车正在缓缓地排成一列;退出射程;大约已经接到了停火命令。而已经延伸到第二重壁垒脚下的坑道土工作业也停止了。
远处的海面上;中国巡洋舰队的剪影在半岛两侧时隐时现;炮口没有火光。那种日本式的高大桥楼虽然有点虚张声势;但此时却象征着、并且宣示着真实的威胁——敌舰已经能够迫近到彼得大帝湾;而海岸炮阵地则已被摧毁到无力反击的地步了。
这些因为舱室狭小、英美不屑收留的日式战舰;现在成为中方的利器了。
而远东苏军;现在连看不起这些舰艇的资本都没有。缺少舰队;以及海参崴——符拉迪沃斯托克的一旦陷落;意味着苏联将成为一个〃非太平洋国家〃……
克雷洛夫闭上眼睛;竭力克制住心里的悲伤。他不知道48小时过后;恢复交火时;自己的士兵还有没有意志重新抵抗?他后悔自己的停火建议了——酣战一旦中止;斗志就很难再次调动和维系……
黑龙江畔。海兰泡。
林间空地上;副排长张万年上士正在督促着几名战士;在炭火上烧烤着从森林里猎获来的狍子肉;他自己把盐粒研成细末;轻轻地洒在烤肉表面。
说今天是个洋人的节日。管它是啥;改善一把伙食、打打牙祭是可以了。〃长臂猿〃在外兴安岭以南的广大森林地区〃流窜〃了几个月;象剿匪似的把这一带的苏军哨所、补给站、护路据点……扫荡了个干净;胜利完成了任务;虽然还有点不过瘾。
四班长烤得好。红澄澄的;让人流口水。这手活儿怎么来的?哦!原来是把蜂蜜涂抹在肉皮上;一层又一层!来来;给我们也来点……什么?这点蜜还是秋天攒下的?掏蜂窝让野蜂子蛰成个葫芦头?看你那小气劲儿!拿这瓶伏特加跟你换!……再不给;我抢啦啊?
一声紧急集合号打断了林地间的炊烟。营长宣布;今晚有紧急任务;部队要连夜赶往满洲里。前来接运的飞机、滑翔机马上就要抵达野战机场;张万年所在的排要立即赶去进行前期警戒。
列队的小伙子们看着余烟袅袅的烤肉架;闻着那刺激肠胃的香味;喉咙里咕噜噜地咽口水。四班长找了一块干净的雨布;把自己先烤熟的那一只狍子包起来;递给张万年:
〃张排副;拿着吧;这些保你们一晚上饿不着。别忘了;拿伞兵刀劈条后腿;给飞行员姐妹儿尝尝;吃独食儿可不行。〃
赤塔以东25公里;达拉孙村庄。
〃灵猫〃越野车的气冷发动机极其可靠地运转着;在严冬北纬52度的西伯利亚经受着考验。纵队侦察营提前插到这里阻击列柳申科的溃兵;这些架上了无后座力炮的〃灵猫〃表现得一点不比吉普车差;在雪原上机动灵活;又一次把残余的16集团军打了个七零八落。
黄昏前;天气好转;一缕夕阳照亮了远近的丘陵。隐蔽在山坡丛林中的侦察营长拿起望远镜;再次向赤塔方向眺望。城中;那座东正教堂的洋葱头尖圆顶赫然在目。
营长命令电报员立即向所属部队领导——杨陈黄兵团首长汇报这一情况:赤塔已经尽收眼底;敌军狼狈而且凌乱;完全丧失抵抗意志。
不知为什么;他忽略了三连长报来的侦察情况:西南方向那条冰冻的小河边和森林周围;有一些被昨日风雪所掩盖、但还隐约可辨的履带痕迹。
第一次经历雪原上机动作战;第一次在胜利中长途追击;第一次长驱千里;体会着车载炮火的无穷威力……有着多年实战经验的老侦察营长产生了致命的麻痹。
陇西。星星峡。
严寒中;国军西路挺进到西北风劲吹的戈壁滩头。
共同的问题——后勤瓶颈;使对峙的双方似乎失去了开枪的兴趣。两边不约而同都在修筑战壕;用体力劳动的热量在驱逐寒冷。
圣诞节之际;有些战壕里甚至发生互相投掷罐头、香烟、装酒的军用水壶等情景。
很多中国士兵还不知道老毛子要搞啥名堂;听长官宣讲了一番;才知道还有这么个洋节日。对他们来说;这个节没来由;显然一个月以后的春节才是〃正日子〃。基层军官还在提醒:当心老毛子捏鼓出一个什么〃过节〃的假招子;趁你不备;来个突然袭击什么的。
杜聿明中将视察了毁坏的玉门油田之后;判断这里最快也得半年恢复生产。千里河西走廊按照现在油料补给的速度;无论如何不能支撑自己的缺编装甲师发动进攻。请示战区汤司令长官调拨汽油;行辕参谋部答复说;司令到敦煌莫高窟访古去了。
杜聿明感到孤掌难鸣。吩咐部队;沿着马莲井、红柳园一线布防;并在老北山一线设下二线阵地。
圣诞夜;老毛子那边点起了篝火;没搞什么突然袭击。
西线无战事。
(363)
赤塔东南。北纬52度;东经114度;卡雷姆斯克耶。
这是黑龙江支流石勒喀河的上游;俄文名字叫做音果达河。
河流在三道山梁中穿过;形成的谷地;就是赤塔与东方联系的通道。铁路和公路都从这条河谷穿过;溃兵和追兵都要经过这里。
林彪在后贝加尔斯克接到总前委电报;长叹一声。明白了在上下双重压力之下;自己即使〃横下一条心〃也于事无补。一纸调令可以轻易地击碎你一个星期的思考结果;谁让你的怀疑没有确切证据?在如同列车般滚滚前进的历史面前;个人的作用是渺小的。这一轮电报战的教训就是;在中国;不要想逞能去当什么力挽狂澜的大英雄。真正的大英雄只能有一位。
叹息之后;他便放下重重思虑;不再踟躇;恢复了〃动如脱兔〃的本能;迅速作了部署:
黄永胜纵队即日起开始试探性攻击;并向城市侧后迂回。萧克装甲纵队随后跟进;作为二梯队;适时发起总攻;并向赤塔南方谷地可疑地带搜索攻击;其余各纵兵力;作为三梯队;进行掩护攻击。
为慎重起见;他还调集了国内一兵团其余兵力4个纵队;特别是炮兵纵队;火速向满洲里边境集结。
第一天攻击颇为得手。苏军稍作抵抗就放弃了卡雷姆斯克耶这个饱受轰炸的小城;全天只组织了一轮十几辆坦克的反击。林彪当日把指挥所向前移动了200公里;在奥洛维扬纳亚安营扎寨。
第二天;装甲纵队抵达赤塔战场。除了夜战坦克旅;其余部队展开行进间攻击;突入赤塔外围阵地。由于苏军反坦克炮阵地逐一显现;炮火渐强;攻击没有奏效;坦克退回出发阵地。空中;在气候允许的时段里;小规模机群作了几轮突袭;并与苏军歼击机交火;互有伤亡。
当晚后方传来噩耗——炮兵纵队赶赴战场时;为争取时间;冒险乘火车深入博尔贾以西倍受轰炸的路段;不想列车震动恰恰引爆了一颗多日前投放的美式定时炸弹;老资格的炮纵司令朱瑞中将;不幸被炸身亡。
华北联军失去一位高级将领;炮兵主力也未能按计划前送;林彪心头升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果然;第三天;形势急遽恶化了。
朱可夫元帅一直监控着、把握着战局。
他压下了几次〃是时候了;出击!〃的冲动;直到对手三个纵队进入音果达河谷地;才向埋伏在南岸密林里、妥善隐蔽的卡图科夫发出命令。
卫国战争中身经百战、建立过殊勋的近卫第一坦克集团军;象一个重量级拳击手挥舞的巨臂;抡圆了;打在林彪攻击部队的后腰部位;一举把谷地中的华北联军?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