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另一种选择
这个减少施工量的合理建议;是通晓地勤业务的亨利·惠特赛中尉提出来的。他跟随徐向前、孔庆德从延安出发;是那支队伍中的唯一美国人。
(111)
现在惠特赛中尉成为〃纳兰——香格里拉〃基地的第一批老资格队员。
他和孔庆德已经以兄弟相称;两人时而讨论军衔问题。
有一天他帮助〃孔军官〃在菜园里浇水种菜;谈到孔在28岁时当团长。
孔庆德说:〃没办法呀;打仗逼的。你要是象俺打这么些仗;早当师长了。你有文化;上过军校;一定比我强。〃
惠特赛说:〃美军中太年轻是升不了官的。我的卡尔迅长官;甚至史迪威将军;40岁时都还只是上尉。〃
〃可俺红军里20几岁的师长多的是。还是那句话:战争是军人的摇篮。〃
〃不知我能否有机会也缴获一门天皇御赐的大炮……〃
亨利的理想是;象〃孔军官〃一样;31岁成为中校——这是他为孔套过来的军衔。因为他所推崇的史迪威和卡尔迅也都是45岁才成为中校。而战争已经使孔军官、也会使他提前实现这一理想。
为此;他做了一件〃立功而未受奖〃的事情——请示卡尔迅司令之后;他独自一人潜入赤塔;在苏军某兵营;将8号机组的爱德华·约克上尉等五人用中型道奇吉普车悄悄地〃偷〃了回来。
令他愤慨的是;约克上尉似乎不太领情。
因为约克说:〃苏联人早就厌倦了我们!——白吃白喝不工作;还要浪费人力看守和照顾;他们终于尝到关押同盟军的滋味了。所以巴不得赶我们走——发现跑掉了;都懒得追。〃
〃那你们为什么不提前逃跑?〃惠特赛因为自己的努力不被认可;愤愤地摔了一句。
〃噢;别生气;亨利。那是因为我们不知道该去哪里。〃
(112)
北太平洋。八月底。
乘坐这架巨大的马丁130型〃中国剪刀号〃水上飞机;对马克斯韦尔·泰勒上校和他的随行小队来说;算是一种新奇的感受。
这本是泛美航空公司的超远程商业水上飞机;从1937年起经营旧金山到马尼拉的客运航线。马丁公司一共只建造了三把〃剪刀〃——还丢了一把——〃夏威夷剪刀〃1938年在海上失踪。战争开始;余下两把〃剪刀〃编入美国海军。
一年多来;泰勒不断领受各种新的使命。每个使命都那么激动人心。他彻底明白了;只有战争;才能使军人焕发出光彩。
两个多月前;卡尔迅他们乘坐的是〃菲律宾剪刀〃;从珍珠港起飞;中途海上加油;在汇合点登船。
这次泰勒小队从阿留申的荷兰港起飞。汇合点是北纬47度、东经160度。这是堪察加以南、千岛群岛东北的一处空白海域。
望着夜空中的满天繁星;泰勒想起卡尔迅上次在白令海大雾中盲飞1400英里的险情;也比较出北太平洋气候的明显季节差异——夏秋才有晴天。
(113)
黎明时分;泰勒小队降落在水上汇合点。
由于风浪相当大;换乘的橡皮舟被打翻了。这10来个标准的陆军人员接受了一次海洋的考验;幸而还没有不及格。
他们略感狼狈地爬上这条取名为〃吉普热霍夫斯基号〃的挂苏联旗的货轮。先期在西雅图登船、负责接应的哈里·罗伯逊军士长给他们找出替换的水手服。
可恶的北太平洋风浪!当然也正因此才保证了行动的隐秘性。他猜想;九个月前日本偷袭舰队驶往珍珠港时;也会选择这条航线。
正是如此。南云舰队从择捉岛单冠湾拔锚启航。
罗伯逊是去年泰勒担任精锐的第12野战炮兵营营长时看中的下属。业务精湛;阅历丰富;为了这次特殊的使命;泰勒通过陆军部把他挖了出来。
小队中还有一位朱力安·尤厄尔上尉;是他在82空降师的连长;并且是泰勒本人的跳伞教官;也是泰勒最为倚重的军官之一。泰勒很满意他这支精挑细选的精干小队;同时也感激师长李奇微不厌其烦的鼎力相助。
出发前;马歇尔将军的训示简明清晰:
〃泰勒;那条’S&L路线’运行良好。总统指示加大力度。两个月内将有大的行动。你的任务全写在这份文件里。对卡尔迅;你并不陌生。〃
〃是的;将军。〃
〃走向战场吧;泰勒;你的日语能力将发挥作用。该你们显身手了。〃
(114)
第二个黎明;他们在千岛群岛中段穿行。
船长根据经验选择了这条航路。他向泰勒介绍说:因为千岛北段靠近苏联;日本的戒备很严密;对往来船只比较过敏。而南端又靠近北海道;日本同样有所防范;搞不好会遇到盘查。只有中段相对松懈。
泰勒用望远镜观察附近的岛屿;似乎确如船长所说;这一带显得静谧而麻木。德抚岛上凸现着一处日军哨所;估计是连(中队)级;目标明显;孤零零的;透着愚蠢和不合理。
或许这表明他们对〃绝对国防圈〃的自信吧。
岛中部是一座突出的火山。泰勒查了一下俄国的老地图;标明是〃科洛科尔〃。西侧有一片发白的狭长地带;分析可能是简易机场。
〃我们不妨演练一下;上尉。〃泰勒打趣地对甲板旁眯着眼、目不转睛的尤厄尔说道:〃如果你带一个营;攻打这个岛;你会怎么做?〃
尤厄尔思考着还没吭声;装甲兵中尉杰克就放出大话来:
〃只要我的坦克连上岸;那些碉堡就能碾平。〃
〃行了杰克。你打算预先不作任何炮火准备么?〃掌管105榴弹炮的罗伯逊三句话不离本行。
〃上校;如果让我进攻;我必须首先作侦察。〃伞兵上尉尤厄尔回答道。
泰勒颔首。〃或许;我这个题目有些不太适当。〃
不知道卡尔迅上次经过时怎么想?他才是两栖作战行家。
(115)
第三个黎明;货轮已经通过宗谷海峡的国际水道。两边都是日本领土:北海道和南桦太。
日本!久违了。泰勒心里升起一种复杂的情感。
他的第一个海外任职;也是第一次离开美国;就是到这里——日本。那是1935年10月;他带着夫人和两个儿子;坐的是客轮〃麦金利总统号〃。
他还清楚地记得那时的住址:东京芝区白金大町丁目七番地。记得那些曾打过交道的、多数骄傲自信的日本军官;记得那些狭窄曲折的街道;和密集拥挤的木屋;记得那些他当时搜集和分析情报所依赖的书籍和报纸的名字。
他的观察深入到日本军队的细节。
例如一位皇室出身的大尉;他的随从副官竟是中佐军衔。
例如军官洗澡也只有一池热水;按照军衔排队入浴。
例如日本军官佩枪质量低劣;纯属装饰;而军刀却锋利无比——这与美国恰恰相反;手枪质地优良;佩剑则是饰物;连刀刃都不去打磨;阅兵时才佩戴……
他还观察到;日军操练严格而残酷;重视士气和勇气。官兵都有视死如归的狂热情绪。进餐常常选择在野外;每人只是一碗米饭、几小块咸鱼……但如果在战斗中相遇;他们往往成为一群失去理智的魔鬼。
观察的结论是:要战胜日军;必须用物质来摧毁精神;用火力来摧毁意志。
谢天谢地。美国正好有这些物质和火力。〃米国〃能够成为日本的克星。
(116)
暗夜时泰勒就发现一条船在尾随。一开始还以为是同行的另一艘〃吉洪诺夫号〃——特里尔工兵少校他们在那条船上。但很快发现它速度更快;轮廓也小得多。这是一艘日本海防舰。
过海峡前;它发来灯光讯号询问:你们是什么船?有何装载?
船长按惯例答复:苏联货轮。布料、水管、车厢和废铁等。
泰勒心里暗笑:上帝知道;你的布料就是军装和背囊;所谓水管都是无缝钢管——而且是成品火炮;车厢是可以自行开动的十轮卡;至于废铁;只有再经过战场的正式报废手续后才能算数……
舱底还压着卡尔迅要求的几件〃宝贝〃;日本舰长若是知道;会气得吐血。
天亮以后泰勒感觉不对劲。
那艘丑陋的日本旧式海防舰始终不远不近地跟着;已经4个多小时。船上的人们开始怀疑它的动机。上午8时许;海防舰开始加速;很快占领了与〃吉普热霍夫斯基号〃平行的位置;更显得不怀好意。但是货轮上没有任何武装;再说;这是日本的家门口;有武器也不敢轻举妄动。
8:25分;日本军舰未经任何警告;对准〃苏联货轮〃;发射了两枚鱼雷!
船上人们惊恐地瞪大眼睛盯住鱼雷航迹。船长大叫一声〃左满舵〃;用最大努力作出规避动作;一枚鱼雷从船首穿过。但是另一枚正面击中了船腹。
人们屏住呼吸;等待那一声决定命运的爆炸。
但是一分钟过去;什么也没有;货轮在继续前进;一颗撞扁了头的鱼雷漂浮在船尾的浪花中。
〃难道是哑弹?〃泰勒心生疑窦——这样敌舰有再次发射鱼雷的可能。
船体中雷部位略有凹陷;但未破损。当过水兵的船长用望远镜观察了一会那枚废鱼雷说:〃那是训练用的。雷头里装的是软木;为了不沉下去。〃
再看那艘海防舰;望远镜里;一群日本水兵在哈哈大笑;手舞足蹈。
他们骄横地发出旗语:我舰进行常规海上操演;感谢配合!
泰勒从此明白什么是〃鼻子都气歪了〃。罗伯逊则抓起一个硕大的马铃薯向日舰掷去;无奈距离太远。泰勒真希望那是一颗155毫米炮弹。
(117)
第四个黎明;泰勒在沉睡中醒来;船已经停靠在苏维埃港。
船长正忙着同港务局官员办理有关手续。
一批卸货的码头工人排队从远处走来。望远镜里发现——他们居然是中国人;并且穿着咔叽布工作服。
吃过早饭;〃吉洪诺夫号〃上的特里尔少校带来一个穿着便装的美国人。
这是驻苏使馆武官助理莫罗中尉;他常驻这个港口负责监督货物的识别、装运和编组。这次他奉命前来迎接泰勒小队;负责把他们分批安全送达乔巴山。与上次一样;他们的名义都是技师和工程人员。
〃莫罗中尉;你在这里呆了多久;习惯么?〃还礼后泰勒问道。
〃两个多月;已经习惯了;长官。〃莫罗回答。这里的苏联滨海边疆区锡霍特山脉是红松和白桦林丛生的地带。
〃您是我在这里迎接的第二位上校;长官。〃
泰勒明白;另一位就是卡尔迅。
〃那么他们第一次通过时;顺利么?〃
〃还好;长官。我为他们专门挂了一节车厢——那是我家乡生产的。〃
〃从这里到蒙古会走多久?〃
〃很近;只要三天半;长官。〃
三天半——还是只要?泰勒耸耸肩膀。看来这个小伙子;莫罗中尉;适应火车长途旅行。
(118)
蒙古。乔巴山(巴颜图门)。
泰勒刚从那辆〃闷罐车厢〃里浑身湿透地走下来;就被卡尔迅抱住了。
〃这是俄罗斯式的礼节!马克斯!〃
〃天哪埃文思;我一身臭汗!〃
〃马克斯!你这次来;是将军的命令还是自己的请求?〃
〃军人以服从为天职。〃
〃嚯嚯?我不信。〃
看到一队战士正往卡车上搬运木材、煤炭和水泥;泰勒惊奇地问:
〃怎么还有这些东西;埃文思?是我们的吗?〃
〃呵;那是用汽车和大炮从苏联换来的。〃
〃换?换这些东西干什么?能作战么?好像很不划算哪。〃
〃马克斯;这里冬天很冷。总要取暖吧?还有上万人的炊事用煤;也从美国运来?水泥要用于修建跑道;还只够两条呢。至于木材不用说;用途很多——至少;要给你搭个跳伞台什么的吧。〃
〃嗯;要建就建两个;7米和30米。〃泰勒说。〃可我还不明白是怎么个交换法……〃
〃贪得无厌啊!两个?……好了马克斯;路上听我慢慢说。〃
卡尔迅用吉普车带他到小城外一处开阔地。显然这是一个临时机场。
草坪上停着两架可爱的〃蚱蜢〃小飞机——战争期间美国最常见的〃阿尔罗尼卡〃L-3型双人座轻型通讯侦察机。它几乎不需要机场;可以在篮球场面积的平斜面上起降。尤其擅长在空中观测弹着点;用步话机校正射击方位等任务。
〃埃~文思!你怎么搞到的?〃
〃和其他东西一样;装箱运来。〃
〃真有你的。然后呢?〃
〃亨利和爱德华他们自己动手组装——我们这里不缺好手。〃
〃自己组装?飞机?〃
〃这种用胶合板和帆布组合的木质飞机;只要拧螺丝钉就行了。现在已经装配了六架。〃
〃可我不记得你计划里提到这一项?〃
〃马克斯啊马克斯;现在是第二期物资了!〃
〃哦;那么你胃口大开。〃
〃马歇尔将军要求我们充分利用’S&L’线路。这飞机是哈普·阿诺德将军专门推荐的;用于侦察巡逻很方便。〃
〃唔;阿诺德。来头不小。〃
〃可惜现在我们只有这一种飞机;不能投弹和运输。〃
〃机场不是已经落成了么?〃
〃但没想好进入基地的路径。飞机怎么过来呢?弄不好会打草惊蛇。〃
〃那也要提前作计划。〃
〃是的;前天我给华盛顿发了电报。〃
〃对了;听说你架设了一部大功率长波电台?〃
〃呵呵;我从海军搞到的。只是消耗电池太厉害。〃
(119)
卡尔迅向泰勒介绍两位机师:约克上尉和汉顿中尉。都来自海参崴的那个〃非法闯入〃苏联的8号机组。
很快;泰勒惊讶地看着卡尔迅坐在驾驶员位置上。
〃埃文思?你这是……〃
〃怎么样马克斯?敢不敢坐我开的这架?我飞四个来回了;这是第五次。〃
〃第五次?埃文思你别吓我。〃
〃我跟你说;驾驶它像驾驶吉普车一样容易;它马力也和吉普车差不多。〃
泰勒也不含糊;一屁股坐进后座:
〃告诉你埃文思!在82师这三个月里;我跳了20次伞。教官给的成绩是:优秀!所以你就飞吧;大不了我跳第21次。〃
〃哈哈;空降师参谋长阁下;我一共才跳了不到7次……〃
〃其实;只要跳过第一次;就不怕第二次了…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