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另一种选择
卡尔迅很遗憾不能更加迫近观察——那样会引起怀疑。但他估计;岛上的兵力不会超过600人;两座小型码头决定了岛上的补给量。正常情况下这里应是每月运送一次给养;日本人不可能为这个眼下不重要的角落安排更多的船只。
岛上看来缺乏电力;没有发现电线杆。卡尔迅判断;他们使用的电报机大约是手摇发电的。
从情报汇总中知道;日本在千岛群岛的防守重点是北面300海里的幌筵岛和占守岛;根据无线电信号分析;那里的驻守机构是旅团级。
再就是被日本称为〃桦太〃的库页岛。那里驻守着正规的第88步兵师;师部设在古屯镇。而负责日本北方防务的第5方面军驻扎在北海道的札幌。
(268)
半小时空中侦察使卡尔迅敲定了行动方案。
他指着一处山梁背后的沙滩对张学思说:〃少校;记住这里。再仔细察看一下。今夜我们在这儿登陆。〃
张学思迅速地用望远镜扫描着地形。山后沙滩到敌人的大队部约有两公里;不到半小时的路程;中间要穿过一些树林和山冈。
……
破旧的〃考爱号〃象一只黑色幽灵;在离新知岛三小时的航程外徐徐徘徊。船头保持向东;昭示着那是一条从苏联返航的船;这类船日本人不去理睬。
〃不知道咱们那些呕吐的突击队员们;现在好点没有?〃
卡尔迅明白;四天的航程;把那绝大多数没坐过海船的指战员们折腾得胆汁都要吐出来了。
〃没关系;将军。只要脚一沾陆地;他们还是生龙活虎。〃张学思说。
说话间;〃考爱号〃停船了;缓缓地向舷侧伸出吊臂。
于是银白的〃蚱蜢〃在乌黑的〃考爱号〃近旁击水溅落;画面优美。
(269)
东京。千代田;国会大厦议事堂。
〃大东亚会议〃已经在筹备了。
东条首相预定;下个月出访东南亚;第一站是新加坡。
国策斟酌;苦思冥想之下;国家政治目标仍然是大东亚〃共荣圈〃。
当前占领区政策;有必要进一步〃怀柔〃。菲律宾和荷属东印度(印度尼西亚)的独立应该排上日程。
东亚各国同日本团结合作;以战养战;现在日益重要。若想从支那取得人力、物力资源;必须接受重光葵外相的建议;把苏州、汉口和天津的日本租界归还南京政府;并洽谈签订新的条约。
〃亚洲是亚洲人的亚洲〃。日本的目的;应该是把亚洲从白人统治下解放出来;给予政治自由。
在新加坡;首相要与印度独立运动领导人苏布哈斯·钱德拉·鲍斯会谈。与甘地和尼赫鲁之辈不同;他认为武力才能使印度获得自由。
鲍斯在新加坡招募了以前投降的数以千计的印度兵。这些士兵支持他的行动;希望从英国殖民统治下解放出来;并拥戴他担任印度独立联盟的领袖。
他对新兵发表的热烈演讲是:
〃1939年;法国对德国开战时;德军只喊一个口号’到巴黎去!’1941年12月;当英勇的日军开始远征时;他们也只喊一个口号’到新加坡去!’那么现在同志们;’到新德里去!’就是你们的战斗口号。〃
(270)
〃大东亚会议〃的准备紧锣密鼓。下午;首相检查了各类筹备事项。
会议台上铺了蓝色的纯毛哔叽;桌子摆成方马蹄形;两旁各有三棵盆栽树。
届时;东条首相将作为主席坐在马蹄的前端。右边;满洲国和南京政府的代表;左边;泰国、菲律宾和印度的代表团。
为了准备周密;东条首相审视着各方代表的发言稿。
先是首相致词:
——大东亚各国;由于不可分的关系;各方面都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事实。本人坚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任务是确保大东亚稳定;建设共存共荣新秩序。
南京政府汪精卫先生的讲话内容:
在大东亚战争中;我们要胜利;在大东亚建设上;我们要共荣。……中国的口号是;再兴中华;保卫东亚!
接下去还有泰国亲王旺·韦泰耶康、满洲国总理张景惠;然后是菲律宾元首劳雷尔的发言稿:
——只要我们紧紧地、坚如盘石地团结在一起;就没有什么力量能阻止或拖延10亿东方人获得自由和不受限制的权利;以及缔造自己命运的机会。拥有无限智慧的上帝;不会抛弃日本;不会抛弃大东亚各国人民。
还有流亡的缅甸元首巴莫博士:
——我们重新发现我们是亚洲人;发现了我们的亚洲热血;也正是这股亚洲热血将拯救我们;把亚洲归还给我们。让10亿东亚人朝着东亚自由繁荣并找到他们归宿的新世界前进。
审读着与会代表的发言;首相被〃泛亚精神〃所陶醉。
印度〃临时政府首脑〃鲍斯的发言稿;将使最会议达到高潮。
〃我认为;在日出之国举行这次会议并非偶然。这决不是世界第一次为了寻找光明和指导而向东方求教。
〃对印度说来;除了与英帝国主义作不妥协斗争外;没有别的路可走。我们决心不再与奴隶制妥协。〃……
最后;与会者应该一致通过《共同宣言》。号召结束任何形式的种族歧视。
首相对这场〃大东亚新秩序〃的预演感到满意。这次会议将是〃骨肉兄弟的激动灵魂的团聚〃;是世界历史上一次最大的盛会。
(271)
鄂霍次克海。新知岛。
卡尔迅突击队在登陆中遇到的意外;就是风浪太大;橡皮舟都被打翻了。
于是卡尔迅采取果断措施:抢摊登陆。
考爱号搁浅在礁石和沙滩上。
库克尔船长半忧半喜:船肯定无法修复了;他不知道怎样才能回国;但是那位准将说的很肯定;国家将会赔偿他一条新船。
不再颠簸的考爱号;从船舷边搭下几张绳网;两栖特种联队悄然登岸。
晕船四天的中国登陆兵虽然一个个脸色蜡黄;但踏上不会晃动的土地之后果然精神抖擞。疾速行军时;卡尔迅又找到了5年前他们跋涉58英里无一人掉队的惊人感觉;再次体会到八路军的超人耐力。
作战计划在顺利和不顺利中交替进行。
5个中队分别扑向昨天夜里在船上确定的各自目标。
卡尔迅带着主力中队迅速迫近敌军大队部和通讯站的时候;天边刚浮现一丝晨曦。他采纳了陶勇的方案——由张学思带几名穿着日军军装的突击队员;大摇大摆向鬼子岗哨走去;还夹杂着一两句日语对话。
两道岗哨悄无声息地拔除了。跟上来的突击队和卡尔迅;正在为可能不必耗费力气而占领通讯站感到欢欣鼓舞时;岛北端传来一片枪声。那边突击队员和敌军交火了。
枪声惊动了敌军大队部。一片混乱中;日军来不及穿裤子就抄枪抵抗。
这种无序抵抗没持续多久;只增加了少量伤亡。在冲锋枪和火箭筒的凌厉攻势下;缺乏重火力的新知岛防卫指挥中枢和通讯站很快被占领;敌人没能发出求援或告警电报。
天亮时岛上零星战斗进入扫尾阶段。卡尔迅于是向哈尔西舰队发出讯号。
(272)
半小时后;第一批12架美国海军舰载机掠过新知岛上空。还投下一封哈尔西亲笔签名的祝捷信。
三小时后;第一条登陆舰靠拢滩岸。
天黑以前;当天计划内的登陆兵力全部上岛。
唯一不尽人意的;是岛上原有码头太小;大肚子的运输船怎么也无法迅速消化它的容量。于是美国和中国士兵;甚至战俘们都充当了搬运工的角色。
当天没有敌机前来反击或骚扰;说明日本军方没有被惊动。一架担负邮政传递的〃爱知型〃双翼水上飞机被美国舰载机迫降;缴获了一批有不同情报价值的各类邮件。
中午时分;又发生一件小型悲喜剧:
新理的光头闪闪发亮的詹姆斯·罗斯福中校;带领的海军陆战队〃工合〃营结束了岛东岸扫荡炮台的战斗;赶到机场附近与卡尔迅会合。这支部队经历了马金珊瑚礁和瓜达卡纳尔的战火考验;已经赫赫有名。
随着小罗斯福的一声:〃为我们的老长官——卡尔迅准将喝彩吧!〃欣喜若狂的〃袭击者营〃老部下们高声呐喊着〃工合!〃冲上来把他们的前任大队长连续地抛在半空中。那一幕很动人。
直到卡尔迅连连大喊:〃停下!不好!我的伤口又破裂了!〃——肺部的旧伤一阵剧痛;他咳了血。
乐极生悲的陆战队员;神色凝重地把卡尔迅准将抬到急救站。
(273)
第二天凌晨开始;新知岛上空旷日持久的空战拉开序幕。
中美士兵和日军战俘们一起欣赏着云天里难得一见的对抗和追逐表演;每个人脖子都仰得发酸。这些观众们都不时地鼓掌助阵;但如果日军战俘们表现出过分欢呼雀跃的情况;看守的中美士兵就朝天发射一串子弹;以示警告。
如此情景重复了一天;战俘们的欢呼声渐渐稀少;倒不全是被多次警告的结果——而是他们的惋惜和感叹增多了。
第三天;尽管空中大戏继续上演;却已经观者寥寥;不感新鲜了。
另一件让中国战士和日本战俘们大开眼界的事情;是美国工程兵的效率。
自从那些他们都不曾、或很少见过的推土机、挖掘机、碾压机和吊车隆隆驶上岛岸;他们就瞪大眼球看着眼前发生的奇迹。
美国人把原来的简易机场大致平整一下以后;用碾压机简单过了几个来回。
接着就是——铺张。真的是铺张——他们居然运来的成批的金属板;一块块地铺在跑道上!
然后盖上绷紧的防水尼龙布;细心处理好钢板接缝和各种细节。
停机坪则铺上花格水泥砖;也是迅速得很;令人目瞪口呆。
第二天机场就比原来延长一倍以上。
三天后;第一架四引擎的重轰炸机B-24联合解放者已在跑道起降。
空战完毕的战斗机也纷纷使用这个迅速落成的新机场了。
小小码头边上;堆满了似乎永远也卸不完的汽油桶。一边从事装卸劳动、一边惊奇地打量着这一切的荻州次郎军曹;吐了一口唾沫;喃喃骂道:〃呸!和这种奢侈的国家;我们还怎么打仗……八格牙鲁。〃
他不由自主地摸了摸脖子上带的那个用朱砂画就的符袋。过了一天;中国突击队押着他们;来到岛南端挖掘野战工事。
之后;性能更好的陆基战斗机P-47〃雷电〃替代了原来任务繁重的F4F〃野猫〃舰载机。空中战果开始倾斜。但中国士兵已经不会发傻地再把巴掌都拍红了。
平顶火山头上;竖起了搞不清用途的大铁架;后来知道那叫〃雷达〃。高射炮阵地也开始对空开火;弄得低空中除了坠落的;看不到日本飞机表演。
(274)
东京;参谋本部。
桌面上放着那份令人人感到沉重的报告。
〃美军在千岛新知岛地域成功登陆。无备的皇军被优势兵力迅速清除;空中反击失利;四天内损失各型作战飞机203架;暂时失去制空权。〃
这一〃绝对国防圈〃被突破的严重事件;直接导致东条英机内阁总辞职。
陆军和海军为了十分短缺的航空兵资源争吵不休。
海军军令部长永野修身大将澄清责任说:
〃海军已没有足够飞机来保护千岛其他岛屿。更不要说夺回新知岛。〃
陆军参谋长杉山元离职前一天对着永野吼道:
〃海军只会争来争去!把你要的飞机如数给你;你能否改变战争形势?〃
永野气得毛发倒竖:〃那么把所有飞机都给你!你能改变战争形势吗?〃
(275)
对于盟军来说;千岛作战;意味着全面反攻开始。
季节;正是千岛群岛一年中气候最稳定的夏秋时节。能见度良好。
时机;正是欧洲大规模行动尚未开始;太平洋运力相对充足之际。
火候;正是中国大陆双方蓄势待发、大战役烽火尚未点燃之前。
美军按计划迅速扩建新知岛原有机场;当月即实现了阿诺德的设想——与中国东南部丽水基地群对接;实施对日本本土的〃穿梭轰炸〃。
穿梭轰炸;意味着机群可以不必顾虑燃油、返航、局部天气不好等等因素;在全航程内可以选择多目标;在最适宜的地方投弹。机群;离起飞机场越远的时候;就离降落机场越近。同时;它还大大分散和削弱了敌人空军的抵抗;等于使对手两面受敌。
穿梭轰炸无疑是敌人的噩梦;同时是飞行员的福音。
这一次;另一曲福音也奏响了。
周恩来说服蒋介石委员长;委托陈嘉庚在台湾购买的几十条货真价实的日本式渔船派上了用场。
经过短期训练的中国渔民;驾驶这些日本常见的渔船;分散驶往日本沿海。每船配备2-3名略通日语和略通英语的翻译——多数是在香港或南洋长大的爱国华人;他们以海洋捕捞作业为掩护;携带了无线电台和步话机等通讯设备;和各种识别信号;专门救助、收容在那些在日本上空执行任务而遇险的美国飞行员。
这一安排使美军航空兵作战积极性大大提高。
中弹坠落的轰炸机;可以尽量滑翔;飞往海上;寻找那些有着特殊秘密标志的生命之帆。
那些标志;每隔几天就进行转换;以免引起日本海军注意。
它们时而是一条浪漫的黄色飘带——这个日本风俗可以理解为某个水手家中诞生了新婴儿;时而又是一缕炊烟;暗示船上人家在煮饭;而实际上用的却是发烟剂;更多的时候是几面小镜子;对着负伤飞机发出反射光。
夜色降临时的茫茫沧海中;这些渔船更是勇敢地点亮了航标灯。跳伞的飞行员很远就可以发现海上那些〃眨眼的星星〃;知道自己没有牺牲的必要了。
(276)
穿梭轰炸的重点;集中在以往盟军因为航程略感不足、对手防范也比较严密;因而没有受到明显攻击的军国主义巢穴——东京。
航空工业聚集地——名古屋也势在难免。
阿诺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