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另一种选择
(304)
大西洋。比斯开湾。
自从3月1日欧内斯特·金恩海军上将提议召开〃大西洋护航会议〃;新任德国海军司令卡尔·邓尼兹那战无不胜的潜艇〃狼群〃战术就快走到尽头了。
〃吨位战〃中名噪一时的三大王牌艇长——普里恩、克里斯玛尔、舍普克纷纷葬身鱼腹之后;〃狼群〃中似乎再也无法产生那样一批天才了。
盟军将一批大型运输船改装成护航航空母舰。
在〃以鹰群对付狼群!〃的口号下;潜艇的软肋暴露无余。
进入8月;大西洋空潜战持续97天;德国潜艇被击沉26艘;击伤17艘。
这就是著名的〃比斯开湾潜艇大屠杀〃。
这以后一段时间里;在德国潜艇的〃通气管〃装备出现之前;艾森豪威尔不再为德国潜艇的袭扰而烦恼了;横跨大西洋的运输开始畅通。
(305)
晋西南。运城。
10月中旬;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由129师扩编而成的太行、太岳两支野战纵队;跨越两个省;千里奔袭;经过4昼夜激战;攻克日军重要前线兵站——山西运城和侯马。歼灭守军赤鹿理少将的第36混成旅团;打掉了牛岛满的第22军团的后勤基地。
冈村宁次大惊;立即意识到:后勤既失;前功尽弃!看看刘伯承所部的神速攻坚;可以说;土八路再也不是昔日的吴下阿蒙!
其实;在发起进攻之前;他已经审视到后勤上的不利态势——要翻过吕梁山、渡过黄河。决不是参谋长在地图上按照直线距离计算的200公里攻击半径那样简单。
可是碍于大本营〃胜负手〃的坚定命令;以及保持奇袭效果;他没有别的选择!只有寄希望于皇军战斗力的强悍;和速战速决战略意图的实现。
在延安遇到意料之外的顽强保卫战之时;他就预感情况不妙——在这个地域;旷日持久的作战;势必出现后方危机。可是战略目标——油田和机场没有到手之前;他又怀着一丝侥幸:或许只要再有几天……
现在;危机终于临头。他有一种从悬崖上缓缓下坠的感觉。
冈村大将火速致电军团司令牛岛满中将;立即作好被包围的准备!
当晚;在与棋道老友片山先生循例手谈、纹枰对弈之时;他破天荒地在一场屠龙之战面前中盘认负了。
片山不解;历来重视胜负的将军;缘何如此?
冈村心事重重而答:〃眼位不足;大势去矣!〃……
(306)
一周后;第7集团军傅作义部从北线转入反攻。
数万日军困守延安。在这座已被严格〃坚壁清野〃的空城里;他们找不到粮食;更找不到须臾不可缺少的弹药。空运是不可能的;天空不属于日本。自从中菌盛孝阵亡;华北几乎没有再出现过日军战斗机。
胡宗南兵团正确遵循蒋委员长的命令;这时恰到好处地〃相机而动〃。
——久战疲惫、后勤中断的日本22军团;枪炮子弹都已枯竭;此时不麾兵相向、坐收渔利;更待何时?
于是大张旗鼓;顺势举兵;30万人包围了日军南翼三个师团。
日本华北方面军安达参谋长飞抵延安东关机场;亲临指挥。面对重围中丧失机动能力的22军团;安达亦无良策。6万日军顽抗近两个月;弹尽粮绝。
陆续赶到的美军飞机终日轰炸;胡宗南部趁势掩杀。
危急之时;冈村以现代军人意识;秘密电告代理司令的安达参谋长;为了数万将士生命;在缺乏弹药等起码抵抗手段之时;允许局部投降。
这是完全违背当时日本军界主流认识的一个反潮流的进步性背叛。也开了东洋武士军事史的一次先河。同时冈村还暗示;〃即令有拜;背北面南〃。就是说;如果投降;应该选择向包围南翼的胡宗南部队缴枪。
安达没有出卖他的长官;自己承担责任。
不肯执行安达命令的牛岛满将军切腹自杀。
安达二十三中将被俘;受到优待。但不久悒郁而死。
胡宗南兵团11月21日进入延安;接受了5万多日本伤兵的投降。还顺便缴获了3面军旗!——这是中国抗战史上破天荒的空前胜利;缴获军旗的事情过去没有过。
一时间鼓噪之声铺天盖地;胡长官成了两个月前冈村宁次一样的明星。西安和重庆的街头巷尾纷纷传诵着蒋委员长来自开罗的夸赞:
〃文有贺衷寒;武有胡宗南!〃
(307)
上述战场之外;国军尚有余力;实施了河内、海防战役。
白崇禧指挥桂系9个师16万人;击溃了从缅甸调来交趾的日军33师团;收复了越南北部;提前打通了这里的出海口。
蒋委员长为胡宗南和白崇禧分别颁发了嘉奖令。顺便还向华北战区发了一份得意洋洋的〃激励电报〃。
而此时处处吃紧的日军只能坐视〃南支那的沦陷〃。
同一时期的地中海;也有一场大规模的武装行动。
10月19日;盟军发动了因缅甸作战而推迟100天的西西里登陆作战。
英美联军在强大火力支援下;一月后拿下这个大岛。
巴顿将军在战后回味了一遍同英军并肩作战的感觉;觉得隐隐地有一种〃被歧视感〃。蒙哥马利明显的抢功行为让他闷闷不乐。他忍不住地怀念那些尊称他为〃高老头〃的、质朴的中国士兵……
西西里之战;轴心国再次显示出其脆弱性。
11月7日;意大利国王维克托·伊曼纽尔召见墨索里尼;宣布他为〃意大利最遭人痛恨的人〃;随即将他废黜;并以保护安全为名;将其送入救护车予以拘禁。几天后墨索里尼被送往荒无人烟的马达莱纳岛。
(308)
尼罗河畔。开罗。
1943年11月22日;开罗会议如期召开。会议主题是讨论亚洲和太平洋战争的态势和走向;以及战后有关安排。
会前;埃利奥特中校问起父亲对战后国际局势的看法。
罗斯福说:
〃美国将不得不出面领导。领导并运用斡旋进行调解。帮助解决其他国家之间必将产生的分歧:俄国和英国在欧洲;英国与中国、中国与俄国在远东。我们有能力做到这一点;因为我们是大国;是强国;而且我们不妄求。
〃英国在走下坡路;中国仍在18世纪状态中;俄国猜疑我们;使我们也猜疑它。美国是能在世局中缔造和平的唯一大国。这是一项巨大的职责;我们实现它的唯一办法是面对面地与这样的人会谈。〃
此时的罗斯福总统;踌躇满志。
引自《罗斯福传》。
蒋委员长也容光焕发。赴会之际他宣布:国民政府日前收复了〃被共产党抛弃的延安〃;以及原法属印度支那的河内市和海防港。
新一轮胜利使他倍感风光。会议上;委员长的讲话开始有了分量:
——过去;在盟国坚持〃先欧后亚〃战略方针的前提下;要发挥中国的积极性是不现实的。而现在;力量配置取得一定的欧亚平衡;因此中国可为盟国多所贡献!
华北战区代表周恩来的发言也颇有新意:
——如果能够提前打败日本;华北联军可以参加对欧洲法西斯主义的作战。
他并透露;这一精神是〃毛泽东主席亲自向史迪威将军谈过〃的。
这些表态引人注目。
(309)
老牌政治家丘吉尔迅速捕捉到中国有意参战欧洲的信息。
在尼罗河游船上;同蒙巴顿的交谈中;首相准确判断了这种前景:
〃你注意到了吗;迪基?中国人这个意向;很可以因势利导。那些廉价的兵员和鲜血是别的国家所不具备的。这种可能性将大有助于我们的地中海战略。〃
蒙巴顿上将赞同首相的乐观情绪;也认为:
〃说到廉价兵员;即使训练印度士兵;成本也高于中国士兵。要紧的是;印度人无从获得那么多年的实战经验。此外;武装印度还可能助长独立倾向。〃
首相于是进一步分析:
〃而中国军队参加巴尔干战役后;又不会常驻欧洲;是吧迪基?这一点十分重要——胜利后的中国士兵会要求回到家乡;在那里他们不会产生归属感。并且中国政府也无力维持海外驻军的庞大开支。〃
蒙巴顿深深点头:
〃那么温斯顿;是否可以考虑在下一阶段我的’拉链作战’——收复马来亚和新加坡的行动中;适当邀请一部分中国军队参加?〃
〃哦;你认为这必要么?你战区里还有多少日本兵?〃
〃加上苏门答腊;大约超过60万。其中有一批不太稳定的傀儡军。这样的话;鉴于目前我们还没有在东南亚投入很大兵力的可能;我手中的部队主要应该担负技术性较强的迂回登陆作战。那么陆地需要发起一轮攻势;吸引日本南方军向泰国方向支援;可能的话;最好由中国人来作这件事。您认为呢?〃
〃想法不错;迪基。总而言之;你同蒋介石大元帅的关系;比韦维尔相处得好多了;他们喜欢你。这件事我们要一步一步来。〃
就此;丘吉尔首相一改往日立场;主动向中方示好。
会议第三天他来到蒋介石大元帅的住地;与蒋氏夫妇融洽会谈了3个多小时。他没有去闲扯那些〃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等等无用的话题;而是率直、中肯地谈成了一笔政治交易。
返回后;首相指示蒙巴顿:物色并武装一支中国军队;例如;桂系或者滇系。就此为参战巴尔干埋下伏笔。
次日;彬彬有礼、贵族举止的蒙巴顿勋爵与蒋委员长会谈。
蒋已心中有数;表示同意——以缅甸换防名义;调出云南地方军队龙云部6个师;10万余人;归中缅印战区的蒙巴顿司令官指挥、补给;参加印度支那收复作战。
委员长是满意的。他评价;这对中英双方来讲;都是一箭双雕。
人们惊异于中英抛弃宿怨后的迅速接近;但还不了解内幕。
这是因为首相有了一项出人意料的允诺:除了支持蒋委员长在战后对国家的统治地位之外;他还要帮助重庆政府;建立一支〃规模适当的〃海军。
这一点没有作为会议的正式协议;但成为一项私下谅解。
(310)
开罗会议期间;各项国际活动之外;蒋委员长随员吴国桢还记录了一些非正式交谈的花絮。
吴国桢少年就读于天津南开中学;与周恩来是同窗好友;并有结拜之谊。后赴美留学;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哲学和公共管理学博士;回国后曾任蒋介石侍从室秘书、汉口市市长;此时正在重庆市市长任上。
史实——吴国桢曾参与开罗会议。
他在《随笔》中写道:
会间闲暇时;蒋公谓恩来先生曰:共产国际既已解散;何不重归政府?
周答:我军始终处于政府领导下。虽无粮饷;抗战不停。并始终在第一线。作战次数、歼敌数量;均属上乘。牺牲尤巨。
蒋问:何以不经国家同意;擅自表示向欧洲派出远征军?
周答:国家者非一人之国家。国共双方;在抗日、反法西斯、反侵略旗帜下统一政令。如以〃国家〃为说辞;试问国家多年无饷无援;听凭我军自生自灭;〃国家〃义务何在?至于〃擅自〃;参战方式多种多样;即令自发之志愿军;亦属可能;世界早有诸多先例;并无〃擅自〃可责。
蒋曰:如此;岂不乱套?国家利益谁来代表?
周答:如有民选联合政府;自应按照民主表决结果行事。蒋公之所患;盖以一人而天下也。二十世纪民主潮流不可抗拒;委员长之观念实为旧时代之产物……
委员长拂袖而去;谈话不欢而散。
……某日;军政部长何应钦戏言:
〃恩来;请你谈谈贵党丢失延安;’转进’山西大同之感想?〃
周答:〃一如委员长和部长之放弃南京;丢失武汉;转进重庆〃。
何大窘。史迪威笑。
某日;在美国代表团居所、开罗西郊的亚历山大·柯克别墅;罗斯福总统指周恩来其人问蒋公曰:此人怎样?
蒋答:过去他同我合作过。其人可;其党不可。
罗斯福乃劝告:未来中国应为联合政府。
蒋公不语。良久对曰:共党实为赤色苏俄在中国之傀儡。
罗斯福笑谓:两者相去甚远;中共只是一些土地改革者……
会间;罗斯福希望丘吉尔首相作出归还香港、允许印度独立等承诺。
首相愤然道:〃我不适合作大英帝国葬礼执行人〃。
(311)
11月27日;《开罗宣言》正常发表。它是会议最主要的成果。
〃我三大盟国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之侵略。三国决不为自己谋求利益;也无意于扩张领土。……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此外;日本亦将被逐出于其以暴力或贪欲所攫取之所有土地。我三大盟国轸念朝鲜人民所受之奴役待遇;决定在相当期间使朝鲜自由独立。〃
〃我三大盟国抱定上述之各项目标;将坚持进行为获得日本无条件投降所必要之重大的长期作战。〃
会议期间;中美方面关于对日战争讨论的主要作为;是批准了〃逆戟鲸〃作战方案。
这是一个以海军为主的行动;尼米兹海军上将为此欢欣鼓舞。麦克阿瑟将军却因为他的〃滑膛枪手〃计划——攻打菲律宾没有受到重视而大发雷霆。
(312)
耶路撒冷上空。1943年11月27日。
开罗会议结束;罗斯福总统一行乘C54〃圣牛〃号专机前往德黑兰。
飞越巴勒斯坦时;罗斯福提出一个要求。
〃以后我也许不会再飞这条航线了。〃他希望飞行员布赖恩少校低飞。
他下命令说:〃当你飞临每一处圣迹时;尽你的胆量贴近它兜兜圈子。〃
飞机越过贝尔谢巴井泉、濯濯童山;来到伯利恒。布赖恩把飞机倾侧到一只机翼几乎触及地面。
罗斯福凝视着耶稣诞生的小教堂;遗憾不能降落。
接着是圣城耶路撒冷。不到一分钟;那些神圣的建筑尽收眼底。
总统向随行医生麦金太尔报出它们的名称:
〃大卫墓。天国之门。……耶稣拱顶、耶稣受难地;坡上是伊斯兰陵墓……大马士革之门。圣母?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