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另一种选择





硬辉弑傅摹K且皇辈桓蚁嘈牛坏率蹈嫠咚牵徽獾娜肥侵泄俗约旱木印?br /> 虽然还不知道谁是统领;百姓仍然夹道欢迎;进驻的每个街区都万人空巷。有些脸盆和桌面都被临时用来代替锣鼓……
〃13年了。中国人的队伍回来了。〃一个白发老人说出心声。的确;日寇铁蹄下13年的亡国奴生活;这一天让东北百姓等得太久。
……
7日下午;陈庚参谋长在市中心广场上;站在M7自行火炮的驾驶台顶;对当地市民宣布;除大连外;辽东半岛正式解放!口才出众的陈庚将军宣讲政策;不时激起阵阵掌声。有些了解点历史的文化人;还私下传播这位将军许多年前在北伐中;亲身把蒋介石总司令背下火线的传奇经历。
一位更熟悉那段历史的长衫眼镜人士纠正道:〃那次是东征陈炯明哦;不是北伐……〃
入城式进行着;人群沸腾着。
精良的装备、威武的军容、高昂的士气和空前的规模;即便是日本人全盛时期也远远不能相比。人民感觉吃了定心丸。许多人流下激动的泪水;亡国奴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383)
巴顿中将戴着三星钢盔;走到欢迎人群面前;一一握手。
这个举动受到在场记者好评;成了不少报刊的标题照片。
几个胆怯又好奇的孩子试探地向这个魁伟又和蔼、如同神话故事里的金刚、门神一般的大鼻子将军;伸出小手;看着他蹲下来跟自己说着和气而又听不懂的语言;感受他明确的善意;最后;近距离注视和分析了一会儿他的蓝眼睛……孩子们欢跳着跑开。
巴顿搜空自己和副官的每一个口袋;伤心地责备道:〃该死!怎么能一块巧克力都没有呢?〃
巴顿还邀请罗荣桓政委;公布一系列〃占领军政策〃。
罗荣桓笑着说;我们还是叫做〃解放政策〃吧。巴顿点头称是。文职部门很快组织了一个军事管理委员会;并将日军的储备粮食拿出;分发给饥荒中的百姓。
入城式结束;大兵团持续作战随后开始。
按照〃不停顿攻击〃原则;航空兵连夜派出400余架次轰炸机;对奉天周围日军阵地、交通线、集结地、补给基地进行了3天大规模轰炸。护航战斗机巩固了周边1000公里范围的制空权。
那些〃连巴顿夫人都能开〃的坦克;和这句广为流传的话;确实对八路军小战士们有着巨大的激励;第3兵团没有坦克手匮乏之虞。
海上补给也显得充裕。巴顿贪心地抱怨卡车不够。
巴顿兵团不像林彪兵团那样;还在使用落后的苏式旧坦克。他拥有250辆清一色的〃斯图亚特M3A3〃。这些铁家伙又快又轻便;通过桥梁时也无须担心;而日军反坦克枪和37战防炮造成的损害几乎可以忽略。满洲全部4个日本战车联队已被〃巴顿的坦克兵〃打垮了3个。
看完战况报告;巴顿呵呵大笑;对前来观战的史迪威上将说:〃这些该死的日本毛毛虫;比那些狗娘养的德国鬼子好打多了!〃
史迪威面色严峻地警告他;不可轻敌。卡尔迅已经牺牲了。
巴顿愕然半晌;收敛笑容;默默摘下钢盔;肃立一分钟。
(384)
日本千叶。内阁临时办公处。
在东京不堪使用的情况下;内阁其余部分也搬到这个小城。
外相东乡奉天皇旨意给日本驻莫斯科大使佐藤尚武发去一封密电:
〃天皇陛下极其渴望结束战争……然而;英美坚持要求无条件投降……这只能引起继续流血;使日本遗憾万分。帝国出于对人类的真诚关怀;希望……和平得以恢复。为此;近卫公爵将携陛下亲笔信前往莫斯科;请苏联政府为此行提供方便。〃
佐藤不相信这种行动能产生什么结果。他在圣彼得堡呆过9年;自1942年初以来就担任大使;他对苏联人深有了解。
每天一个城市的毁灭;使日本更加迫切而不现实地希望;通过苏联出面为和谈斡旋。几天后东乡再次致电佐藤大使称:
〃局势急转直下;须尽快澄清苏联态度。再作努力;并即复告。〃
两者均节选自原电文。
不愿出让领土、百般犹豫中的日本;仍对〃和平代价〃不肯作出决定。
5月下旬;盟军来自苏联的情报系统得悉;斯大林已指示远东军区:〃对日本投降后的远东格局;迅速作出有效的准备和有利的安排。〃
实际上;美国通过破译日本密码;已掌握这一动向。中美表示:拒绝任何国家调停。重庆政府还坚决反对苏联向满洲出兵;明确宣示;那涉及中国主权。潜台词是;那岂不是帮中共的忙;减轻他们在东北的消耗……
丘吉尔首相则同意保留天皇制度。但不愿邀请苏联参战;认为已无必要。
5月25日;中美英三国外长在台湾海峡澎湖列岛举行会议;发出敦促日本投降的最后通谍。
会后发表了《澎湖宣言》。
(385)
满洲平原。
5月下旬;华北抗日联军发动又一轮攻势;在公主岭、四平一带与日军再次展开激烈装甲战。
史迪威22日飞抵四平;亲临现场。他对林彪4兵团的运动歼敌作战有兴趣;同时也想亲眼观察一下泰勒热衷的那个伞兵五角阵型。
巴顿将军虽然第一个进入奉天;但此时林彪兵团已在四平一线作战。锋芒直指新京长春了。巴顿于是为语言不通、难以高效率地指挥中国部队而苦恼;开始抱怨美军在中国大陆投入部队太少、他的竞赛条件不公平等等……
他的工作主要成了训练坦克兵。
虽然他不厌倦这种工作;但在激战方酣的时刻;总觉得不过瘾。他的3兵团任务是解放辽宁全境;同时插向朝鲜北部;策应半岛南端盟军登陆战。他让陈庚将军制订一个歼敌20万的计划;目前完成的还不到三分之一。
巴顿略感得意的是;两天前他派出一支装甲快速部队;逼近了关东军的战时指挥部——通化。这再次打乱了日军部署。
按照地域划分;那里可是属于4兵团啊——呵呵;林彪将军的地盘。但那个年轻人却保持习惯性沉默;好像也没有生气……
(386)
四平。晓东〃国高〃中学;4兵团指挥部。
林彪也有他的苦恼;在公主岭进攻战中锋芒一度受挫。
史迪威并不担忧;还乐呵呵地鼓励了几句。
将军走后;一向沉默寡言的林彪在小本子上翻来翻去;叹口气;破例向参谋长肖劲光倒了几句苦水:
〃我们为什么没有先一步拿下奉天?攻坚武器不够呀。人家巴顿手上是全新的美式装甲师。我们呢;不过一个轻装甲旅;除了’灰狗’;都是苏联旧坦克。油料又总是紧巴巴的。〃
肖劲光颇有同感:〃我们野战歼敌其实很可观嘛;战果都是空前的。另外;3兵团离港口近;补充就方便。这不公平呢。我有个疑问……是不是……是不是史迪威将军有点偏心哪?想尽可能让巴顿立功吧?〃
林彪摇头。〃话不是这样讲的。史老头;我跟他一年多;相信他的公正无私。问题在于我军装甲机械化人才不够。所以做事不能操之过急。再有;巴顿那一套鼓励部队不停顿进攻、不构筑防御阵地、轮换吃饭睡觉、各部交替掩护的套路;是行之有效的;这个我们要学。〃
肖劲光问:〃林总;为什么那天;史迪威司令要把2兵团周士第装甲旅调给我们;而你不同意呢?〃
〃首先中央也不同意嘛。刘邓2兵团扫荡中原;任务也不轻。同时;还要防一手——有人亡我之心不死啊。〃
〃噢。明白。老蒋可有3个装甲师呢;咱只是3个旅。一旦拿下南京武汉;他们的矛头所向;可就令人深思了。〃
〃今后战争中;技术兵种、技术人才;我们必须严密注意;优先培养。〃
〃林总;最近情报表明;苏联有对黑龙江沿线日军动手的可能……你认为呢?〃在苏联学习过军事的肖劲光转了一个话题。
〃我看;从军事角度;不必反对;乐观其成;从政治角度;不该赞同;以防隐患。但决定由上级作出。〃林彪分析得概括洗练。
(387)
奉天;现在改名沈阳。
某次在前清故宫大殿;由民间商会组织举行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巴顿中将作为特邀嘉宾。缺少心理准备的他;带着丑陋又心爱的小狗〃威利〃;心不在焉地回答着提问;心里憧憬着另一次装甲进攻。
当被问到一年前的草原坦克战时;他顺口答道:
〃是啊;那一回很顺手。那次我只有60个美国车组;和69个中国车组。但那可是个他妈的装甲战的好地方啊!——我是说蒙古!我真希望;随时再回到那里去指挥战斗。〃
记者问他;再去那里的话……同谁战斗?
巴顿象是喝醉酒了似的回答:
〃见鬼;谁都可以。比如说;苏联吧?据说他们的坦克很棒。该死的;我想我们的也不错。〃
谈话被新闻界报道出去;由此引起一场轩然大波。
结果竟然迫使他被召回国;并再次付出一颗星的代价。史迪威急得跺脚;也无法替他掩饰。
此前某一天;3兵团7纵队司令员邓华因为一件公务来到4兵团司令部。
邓华是受到林彪器重和几次提拔的干部。林彪难得地笑容满面;握手让坐;沏茶待客。随后就拉他在地图上;圈圈点点;指指划划;不解之处就请邓华辨认、解说。图解之后;又问巴顿将军的指挥艺术和美军特点、武器等等;包罗巨细;不厌其详。
邓华心忧前线;又担心误车;如坐针毡;几次抬腕看表;欲辞不能。
林彪其时竟心无旁骛;视而不见。最后一次;邓华又看表;让林彪察觉了;问有什么事?邓华说:〃林总;巴顿将军那里等我速回;我还得赶路呢……〃
当时林彪脸色就沉下来了;手一摊;你走;走。
邓华忙不迭地一出门后;林彪抬手掀翻了桌子。
(388)
中国南方战线。
5月底;第五战区司令李宗仁指挥国军收复武昌、汉阳。汉口在激烈巷战。关内日军最后一个野战集团第11军被毁灭笼罩着;苟延时日。横山勇中将受到撤职处分。
这期间一个不愉快信号是;因平汉线当中几个路段接收问题;国军汤恩伯部与华北联军刘伯承部发生了先是连级、后来是营级的摩擦。双方互有伤亡。
由于魏德迈和史迪威的及时努力;制止了事态的升级和扩大。
6月1日;一个历史性时刻到来。
在关麟征、杜聿明两军装甲兵和卫立煌野战兵团共60万人的合力攻击下;南京守敌日军15万人史无前例地开城投降。
〃中国派遣军司令〃畑俊六元帅献出了他的军刀。照片贴上了各大报纸的头版;日本政府也无法否认。
这次成建制的大规模投降是日本历史上第一次;给这个岛国长期固化的〃忠节〃观念带来一系列微妙的心理变化。大批蒙昧的日本兵从此相信;确实有〃缴枪不杀〃这回事。投降正式列入日军的选择菜单。
为此;战后审判时;畑俊六的辩护律师为他争取到从轻发落。
非正式传闻说;这个胜利有着内部线索、其中包括戴笠〃军统〃组织的若干功劳。某几个老资格日本亲华人士也发挥了作用。但这时没人肯透露他们的名单。这些说法此刻也没有人去深究。
(389)
朝鲜南部城市;光州机场。
〃我想;日本人准备投降了吧?B—29把他们烧得很惨。〃象拳击冠军似的强壮的副驾驶焦尼上尉说。〃他们也许死腻了。〃
〃恰恰相反。〃领航的约翰少校接上去。他今天文质彬彬;象个名牌律师。
〃我看他们换了新招数;日本人没有死的概念。唯一办法是把他们杀光。〃
李梅将军没有参与他们的谈话;仍在从事自己喜欢的方式——带队起飞。B—29上面有10个人;这种飞行不会寂寞。
从5月下旬开始;盟军已可利用朝鲜南部新占领的光州和全州机场。
于是;大批轻型轰炸机也直接参战。航程完全不再成为问题。
远程的重轰也就此可以减少油料、增加携弹量。
美国第3、第5、第7舰队的舰载航空兵轮番竞技;日本上空的防空警报几乎没有停下来的时候;整天安静反而被视为不正常了。
这就提前实现了李梅的设想——每日摧毁两个城市。
(390)
日本。京都。
弹雨纷飞的时刻;这里却出人意料地平静。米国轰炸机尚未光顾这个旧日本的古都。
古城还是那样清秀典雅;云雾轻笼;琉璃烟波;象个罩在薄纱中的睡美人。
横滨歌舞伎美奈子流离到这里;投奔她的表妹。一到京都;仿佛到了一个没有战争的凝冻着的古代世界。
那些松柏、楝树和桔树仍苍翠欲滴。纪念恒武天皇的平安神宫、感人的清水寺和悬崖上的〃后舞台〃、植物园、长满樱花林的仁和寺……都那么古色古香;连妇女衣裙都那么雅致;带着怀旧的古风。
站在一株浮屠塔样的雪杉面前;她踟躇难行。只有饥饿的实感表明;即便这世外桃源般的京都;战争阴影也无所不在地压抑着人们。
本节改造自宋宜昌所着《燃烧的岛群》;意在印证战时民间疾苦。
表妹理枝子嫁到京都的一个小职员家里。丈夫虽已48岁;仍被征了兵;派到台湾去打仗;也不知死活;丢下理枝子带着三个孩子;终日在饥饿线上挣扎。
看了理枝子一家穷困的样子;京都的秀丽景致全然褪色。
找到理枝子的时候;她正在一个军用被服厂干活;孩子们在山里挖野菜。美奈子吃了几顿野菜和橡子面;才知道远离东京400公里的近畿地区;生活更苦。农村只剩下妇女和老头子;牲口早已经宰光;连种子都被吃掉;村子附近只剩下树皮被剥食后留下的白森森的枯树。
理枝子告诉美奈子一个惊人消息:在饥荒最严重的地方;已经出现把死人尸体分割以后煮熟吃掉的不堪情景!
虽然感到一阵晕眩与恶心;美奈子还是挺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