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另一种选择
理枝子告诉美奈子一个惊人消息:在饥荒最严重的地方;已经出现把死人尸体分割以后煮熟吃掉的不堪情景!
虽然感到一阵晕眩与恶心;美奈子还是挺住了。她已不是第一次听到这种消息。在横滨就有民间自发组织拿着表格请她签字:一旦自己被炸身亡;将自愿同意;被活着的人……当作充饥食品。
理枝子絮絮叨叨;讲述着听说〃人肉和猫肉味道差不多〃什么的;美奈子连连摇手让她别说下去了——实在受不了——况且她们也没吃过猫肉。
理枝子还说了另一个惊人消息:日本也轰炸美国本土了!
理枝子所在的被服厂由于缺乏棉花停产;改成专门用纸裱糊气球。这些巨大的气球;载着沙袋、调节装置和一枚炸弹。气球在高空借助西风飞过整个太平洋;大约50个小时到达美国本土;投下那枚小炸弹。
所有女工都被动员来糊气球。因为妇人心细手巧。
糊气球的淀粉糊;人也可以吃;理枝子偷出一点儿来给孩子们;这才没有饿死。理枝子还拿出一点浆糊;给美奈子尝;还真比橡子面强多了。
〃这可是绝密呢;说出去;宪兵会把我关进监狱里;那孩子们一定饿死。〃理枝子眼泪流出来了。
〃我一定保密。〃美奈子郑重地说。
即便是以她的妇人之见;用氢气、纸和木材制成、随风而去的气球炸弹;同美军的B-29相比;日本处在多么可怜的地位呀。依靠妇女们那双纤弱的手;去开动杀人的战争机器;保卫本土;日本不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吗?
史实:根据大本营〃大陆指2253号命令〃;日本陆军空飘气球9300个;合计落在美国本土17个;炸死6名美国妇女和儿童。
(391)
莫斯科;苏联外交部。
6月2日下午;佐藤尚武大使请求立刻会见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几个星期来;这位外长一直避而不见。
下午5时前几分钟;佐藤进入雄伟庄严的克里姆林宫;强作镇定。
他被领到莫洛托夫书房;还来不及用俄语向外交委员致意;莫洛托夫把手一挥;打断了他:
〃我这里有一份以苏联名义给日本政府的通知;我想向阁下转达。〃
凭着多年外交生涯;佐藤本能地想到这是一份宣战书。虽然这并不出他之所料;但成为现实;仍是个严重打击。莫洛托夫起身离开办公桌;坐在一张长桌一端。佐藤被示意在桌子另一端坐下。莫洛托夫宣读一份文件。
朦胧中;佐藤只听清最后一句话:
〃……鉴于以上所述;苏联政府宣布;自明日;即6月3日起;苏联认为自己已处于对日战争状态。〃
日本要求苏联调停和平;却收到苏联的宣战书。
佐藤迅速转达这一声明后;铃木首相犹如遇到闪电过后的霹雳——虽然早已料到那震耳的声音;但还是被它的终于到来而震得发呆。
(392)
当晚;布防在桦太、千岛群岛、北海道的日本第5方面军即受到苏联远东军区和太平洋舰队的全面攻击。满洲边境和朝鲜北部也发生激烈交火。
日本海也不再是日本的内湖了。
关东军负责对苏作战的第一方面军喜多诚一大将在牡丹江前线失踪。
后来查明是被苏联第88特别教导旅——原东北抗日联军周保中、李兆麟领导的部队设下埋伏;打伤后生擒了。
北海道东北部小城网走市;竟当天就被登陆的苏联红军占领!小樽和札幌也受到牵制性的苏联舰队炮击和空袭——日本已没有一寸宁静土地。
千岛北端的占守岛、幌筵岛发来苏军登陆电报;结果无人理睬。
……
雪片般的战报;象两年前的捷报一样;在大本营各个参谋的桌上堆积。
所不同的是内容和反响——那时战报引起的回声是一片〃班哉!〃而现在回声则是低低的〃八嘎〃。
……汉城失守。奉天失守。南京失守。汉口在激烈巷战。长春遭到围困。满洲里边境守备队面对苏军一溃千里。新加坡发来告急电报。通化关东军地下总指挥部灌满了水;无法使用……
联合舰队覆灭之后;陆军;特别是中国和海外派遣军已是皇国的唯一支柱。现在陆军也将几乎不存在。一个两只手都被打断的人;怎样生存?谈何抵抗?
所有飞机工厂、造船所均已中断生产。
皇宫和内阁都无法维持电力供应;只好使用蜡烛。
港口被水雷彻底封锁。夜航派往釜山的近卫师团第二旅;触雷沉没;2500人再次葬身海峡。那已是最后的帝国精锐……
粮荒使乡村中公然出现〃食人尸〃现象!这惨绝人寰的情景正向城市蔓延。
即使〃玉碎〃;也终有无玉可碎的那一刻啊。
颤颤巍巍的铃木首相;泪眼昏花地再次恭请〃天皇陛下圣断〃。
(393)
与此同时;蒋委员长致电罗斯福总统。
他指出:〃如果苏联参战、进入朝鲜、满洲、登陆北海道等;将使形势复杂化;欧战尚未结束;宜早日了结日本。不必拘泥于形式;当给予投降者适当体面〃等等——〃还盼总统阁下首肯〃。
罗斯福没有正面答复;回信中却谈及对占领区域划分的设想。
这是因为秘密破译所提供的情报分析;已使罗斯福心中有数。
另一个反对让步的盟军将领是蒙巴顿勋爵。他是盟军将领中对日本态度最强硬的;他说了一段富有哲理的话:
〃一般说来;我不是怀有报复心理的人。然而我感到;如果我们手软;日本领导人会利用你没有给他们以粉碎性打击这一事实;向下一代灌输这类思想:即日本是被科学而不是在战场上被击败的……如果我们不强硬;他们最终会卷土重来;发动下一场战争。〃
引自《英伦之豹——蒙巴顿传记》。
战后;蒙巴顿勋爵访问的踪迹遍及世界;却惟独不肯去日本。
6月10日;天皇裕仁终于发表《投降文告》。
(394)
1944年6月10日;清晨。
东京上空积聚的阴云还没有因为阵风而消散。
全体国民在前一天晚上就接到通知;今天要聆听〃玉音〃。
面带饥色的市民们三三两两从自家湿漉漉的防空洞中钻出来;积聚在街头临时架设的高音喇叭下静静等待。
新加坡、金兰湾、海南岛榆林、以及日本各海港;帝国水兵空着肚子在甲板上集合。
朝鲜釜山阵地;疲惫不堪的陆军士兵们尽管连站起来的力气也没有;还是被军官驱赶、咒骂着;勉强站成队列。
8时许;在低沉得宛如哀乐的《君之代》之后;一个中年男子的沙哑声音在日本列岛上空响起:
〃朕深鉴于世界之大势于帝国之现状;欲以非常之错置;收拾时局;兹告尔忠良之臣民:朕已命帝国政府通告有关各国;接受其《澎湖宣言》和联合公告……〃
市民和士兵们麻木地听着文绉绉的〃玉音〃——或是〃鹤声〃;有人还难以理解其内容;更多的人却知道:战争终于结束了。
没有欢呼;只有流泪。
有人流泪是想起自己的亲人;那些死在遥远的岛屿、热带丛林、黄土高原、蒙古戈壁、或者海洋深处、甚或是自己面前的那些父亲、丈夫、情人和儿子们……
也有人流泪是因为帝国竟然真的战败了……一亿国民的血汗、自从日清战争、日俄战争以来对大国不败的神话;〃开拓万里波涛〃的雄心;以及天照大神的庇护……都在这一瞬间化为乌有。
(395)
莫斯科。克里姆林宫。
灯光一直亮到黎明。最高统帅部成员又渡过一个不眠之夜。
〃很明显;远东当务之急是尽快进攻满洲北部、萨哈林南部和北海道。也就是这里、这里和这里……可惜远东部队机动能力不够;汽车十分缺少;原有坦克装备大多还淘汰给了八路军。远东空降兵也只组建了一个团。〃
华西列夫斯基大将在地图上指指点点;遗憾地阐述着总参谋部对远东地区下一步行动的意见。
斯大林拿下嘴边的烟斗:
〃马上告诉前线;不要因为日本投降而放松。即便只是步兵部队;也要向南;再向南;直到……〃他顿了一下;〃直到遇到中国军队为止;不要停下来。要向战士们说明;现在是为40年前我国在那片土地上蒙受耻辱而报仇的大好时机。北海道一定要占领;宗谷海峡一定要控制!〃
〃斯大林同志;是否……不再抽调乌克兰那几个军了?情报表明;德军在那个方向会有动作;最近叛徒弗拉索夫军队在那里活动猖獗。〃朱可夫建议道。
斯大林静坐片刻。
〃至少把近卫伞兵师派到远东去。对日本;即使象征性的占领也是必要的。德寇这边;要想办法作个先发制人的打击。〃
(396)
同一时刻。
从大同和重庆;内容几乎一样的电报向前线各地飞去。
〃各部将士:加紧作战努力;一切依照既定军事计划与命令;积极推进;勿稍松懈。并严令日伪就地驻留;一切物资设备;不得破坏;静候我军受降;且不得接受我军以外之命令。如日军有不遵照上述规定者;坚决消灭之。〃
伦敦。唐宁街。
邱吉尔首相对于日本投降丝毫不感到惊讶。因此而引发的相关具体事务;自然有帝国参谋长会议去处理。即使东南亚战区的大规模受降;也是迪基——蒙巴顿上将早就作好准备的。
他只是在电报纸上写了一行看似与此无关的话——〃我想知道;新绘制的巴尔干军用地图中文版;是否准备完毕?〃
(397)
1944年6月20日;马歇尔五星将军代表罗斯福总统;出席远东太平洋战争结束的受降仪式。
启程前;马歇尔作了一件多年没作过的事:
他自己走到五角大楼附近街边的一个报刊亭;买下了10本上个月的那一期《时代》周刊。掏出口袋里的硬币时;他心情肃穆;久久地注视着封面——那张后来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照片。
背景是中美、国共两军在朝鲜月山里海滩会师。
照片上;一片血色黎明;烟尘在远近蛰伏。
手臂吊在胸前的詹姆斯·罗斯福上校;包扎着头部和左耳的粟裕少将;以及在对日作战中失去一条腿的张灵甫少将;共同在卡尔迅遗体担架前合影。
质朴的画面上;没有会师的喜悦;每人脸上都是浓重的硝烟与哀伤。
〃剑齿虎行动〃;那次残酷的作战;加深了军人之间的理解。
一只浸透了卡尔迅血液的小小布袋熊猫;摆在担架前洁白的床单上。
(398)
在东京湾结束受降仪式后;马歇尔飞到青岛。
信号山。
两栖纵队营地旁一片布满柏树林的冈峦上;战士们正在筹建一座纪念碑。马歇尔和朱德将军、宋子文部长一起;为纪念碑破土奠基。
马歇尔在10本《时代》周刊上分别亲手签名。
然后交给史迪威和魏德迈两位将军。这位五星上将请他们务必亲手转交给名单上的李宗仁、陈诚、白崇禧、薛岳、卫立煌、关麟征、杜聿明、林彪、刘伯承、徐向前等10位著名将领。
马歇尔指指黑白相间的熊猫叮嘱道:
〃两种截然不同的颜色;却组成一种生动的和谐。……为了中国的前程;请他们好好收藏这幅照片吧;珍惜这份来自火和血的友谊。〃
马歇尔喉咙喑哑;从信号山头望向远方。
〃我想;在以后的岁月里;卡尔迅的名字;应该成为中国军人之间停止内战的信号。〃
(399)
马歇尔将军启程前;还签发了一道命令:暂缓1945年度的征兵计划。
这是根据参谋部反复分析和推演得出的结论——目前的战争态势和进展;美国陆军(包括航空兵)保持600万人已经足够;完全不需要原计划中的900万人。海军也将控制在200万人上下。
这样将节省一大笔资源和经费——数目以十亿美元为单位。
国家战略上的一个调整——顺势而又自然的调整;就转化出这个结果。
史实是;美国二战陆海军总人数达到1200万人。
另一项布置;是要求计划处迅速作出——太平洋战争各阶段、各项物资消耗和人力损失的统计报告。
〃截止1944年6月10日;美国运抵中国各类物资总吨位303万吨。其中约80万吨交给美国航空兵和在华部队使用;中国方面实际得到220万吨左右。
〃按日期划分;1943年底;即’逆戟鲸’行动之前的近两年时间里;运到中国物资为93万吨。
〃其中经蒙古运往华北数量21万吨;经缅甸运往云南、四川数量72万吨。
〃之后的半年里;运到中国210万吨。减去美军使用80万吨;中国得到130万吨。其中100万吨交给国民政府方面。30万吨在北方港口卸货;交给华北联军。
〃总计:中国政府军得到170万吨;华北军得到约50万吨。
〃物资构成:武器弹药约占四分之一;各种车辆约占四分之一;油料占四分之一;食品和各类军需品占了剩下四分之一。
〃同期;原计划运往苏联物资为1100万吨;因为中国战场的缘故;这一数量减为750万吨。
〃结论:运往中国的物资数量相当俭省。从效费比的角度看;可以认为这是一份获益良好的援助性投资……〃
这份统计报告使马歇尔对战争进程的了解更加清晰;对战略次序的选择也更加心里有底。
最后;他指示有关部门:
现在通知所有在航的、装载武器弹药、原计划运往中国的船只;一律改航中东和波斯湾。——这是他和总统一起反复商量过后的决定。他们一致的看法是;这对遏止中国内战有效。
在青岛与史迪威等人一起回顾战争历程时;马歇尔谈起离开华盛顿之前与总统的会面。
总统当时对他感叹道:
〃那些最应该看到和享受胜利的人;却往往不得不在庆典仪式上缺席。这是古往今来常有的遗憾。
……
〃战争的进程;就因为两年多前那么一次阳台上的谈话而改变。以至于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