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另一种选择
〃英联邦这个么;有些美元是转化为双向援助的。〃魏德迈接过来。〃例如大量牛肉罐头和棉毛织品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很多面粉来自加拿大;相当一批石油是从缅甸就地取材。援助物资并不全部来自我们本土……〃
〃中国一共得到多少坦克?〃马歇尔问。
魏德迈计算了一下。〃前后一共大约1000辆。除了100多辆格兰特型;都是轻型的M-3斯图亚特。加上巴顿的那些。〃
〃还曾有过200多辆苏式旧坦克。此外轮式装甲车还有500辆。〃史迪威补充。〃但是约有三分之一战损和报废。实际装甲力量总数不到900辆。
〃各方保有量如何?〃
〃国军方面;三个装甲师的编制;都不满员。坦克装甲车辆……600左右。〃魏德迈回答。
〃华北联军;三个机械化旅;基本满编。150辆坦克;160辆灵提装甲车。〃泰勒的回答准确些。
马歇尔转向李奇微:〃你的任务;就是尽快把它们集中、封存。此外;中国军队的重型火炮和炮弹;也要封存。事先讲清楚;这是租借物资;对日战争结束;现在应该归还。只有参加欧洲远征军的部队;才能重新发给。〃
史迪威眼中露出赞许的光:〃用这个办法来遏制内战!好。乔治有你的。〃他比马歇尔小三岁;是为数极少的、可以称呼〃乔治〃的人。
〃弹药;将军不必过于担心。〃魏德迈介绍。〃炮弹和航空炸弹;作战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6月份以后就没有再补给。当然子弹还是充裕的;双方都有子弹生产厂。〃
〃作战飞机;也要停止油料供应。民用除外。〃马歇尔再次转向李奇微;〃你告诉加文的82师;他们这次要沿着黄河、淮河;设立至少100个哨所;在潜在的内战双方之间划出一条隔离带。〃
〃82师要拉开1000英里的线状队形哦。〃泰勒展开想象。
〃将军;这是个阶段性的任务吧?〃李奇微心有不甘地说。〃可否指定一个期限?我好向那些小伙子们说明……他们可都是等着去欧洲打德国鬼子呢。〃
〃期限;至少半年。遏制中国内战;事关重大。〃
〃上帝。加文要领着他的伞兵对我撒酒疯了……或者;还是派101师接替一下吧?这是个新组建的师……〃
〃反对!〃泰勒大吼起来;他刚被内定为101师的师长。〃马修!你不能这么偏心眼!〃其实他的师长职务还是李奇微推荐的。泰勒无所顾忌地对李奇微挥舞了一下拳头。
因为不是正式会议;马歇尔在这个场合很宽容。
〃谁让你是中国通啊?加文不熟悉这里。〃空降军长李奇微继续偏袒詹姆斯·加文。
〃那也不行!求你了;马修;〃泰勒害怕自己的命运就这么被决定了;毕竟在场的人物都比他军衔高。〃没有战场;我会发疯的……〃
史迪威仁慈地笑了。〃这句话使我想起了巴顿……让他去欧洲吧;马修。他的法语和西班牙语都不错;用的上。〃
马歇尔一声不吭。李奇微做了个鬼脸:〃你赢了;马克斯。〃
史迪威小声问马歇尔:〃说起巴顿;你打算怎么处置他;乔治?〃
马歇尔憋了半天;笑出声来;少有地幽默了一次。他用巴顿式的口吻说:〃这个该死的笨蛋;我要罚他开拖拉机;给艾森豪威尔卖苦力!〃
满堂哄笑。大家举杯;为巴顿的新生而祝贺。
……
宴会结束时;马歇尔注意到史迪威起身时很艰难——用手肘顶住胃部;脸上冒出黄豆大的汗珠。
〃乔?〃马歇尔关切地注视他。
〃不碍事;胃有点不舒服罢了;老毛病。〃史迪威笑笑。
〃你这次跟我一起回国。作一次全面检查吧。〃
〃怎么可能呢;乔治?我必须等在这里;把远征军派出才能离开。〃
〃这样会耽误病情的。我们都是六十岁以上的人了……〃
〃放心吧;乔治;我自己心里有数。两个月后;我去华盛顿见你。〃
一轮圆月从崂山一侧的海面升起。硕大而红润。
史迪威用山西腔的中文吟哦了一首唐诗;作为宴后告别: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225)
对日战争甫一结束;出现了引人注目的〃中英蜜月〃。这颇令一些缺少内幕情报的观察家大跌眼镜;对政治格局中的翻云覆雨感叹不已。他们的印象中;曾几何时;傲慢的大不列颠都是用眼角的余光扫视中国人;而中国也对战争初期英国的绥靖、不义和出卖充满厌恶和愤懑……
丘吉尔首相的代表蒙巴顿勋爵和蒋委员长在重庆期间;双方在一系列的政治交易中迅速达成共识。
首相以〃政治上坚定支持国民政府、10年内归还香港、帮助中国营建一支海军、提供经济援助〃等条件;换取了委员长派出中国赴欧洲远征军45万人;参加巴尔干地区作战的决定。
这支远征军由英国负责装备和补给;接受地中海战区的战略指导。
丘吉尔首相不甚了解、也不愿了解的是;这个协议有一点正中蒋公下怀——蒋委员长借此机会;正好把原来难以控制的桂系、滇系、以及川军;顺势派出。从而远离了他们原有的根基;给中央军嫡系部队腾出了替补空间。
这些部队的士兵和下级军官乐于从命。他们过够了长期缺粮欠饷、装备不足的日子;乐得开此洋荤。远征军的军饷是用硬通货——英镑或美元开支;每个士兵都开好个人帐户;不用担心官长克扣。半年下来;攒的钱回来够买一片自家的土地了。抚恤金标准也从优;虽然还不及英国标准的半数;但已经大大高于国内。搏一回命;换得安家立业——每个人都拨得开这几个算盘珠子。
至于他们的首领;在如日中天的委员长的气焰下;迫于无奈;不敢抗命。
当然;国军嫡系也不是不参战。
委员长做得足够漂亮——号称〃铁甲关麟征〃的52装甲军名列榜首。此外还派出了海军、空军——谁也不能否认这是地道的〃中央军〃。
委员长心里明白;巴尔干并非装甲战车的用武之地;52军不会马上投入战场的;他们的任务;主要是去埃及接收一批新装备……
为使国军出兵迅速;英国还提出了一个富有吸引力的附加价码:
将在南洋缴获的所有日本军舰——除战列舰外;全部划归中国海军使用。并在战利品分配会议上为中国国民政府争取了这一条款。
实际上;有经验的英国海军;在清理和检测战利品军舰时发现;这些舱室狭小、制式迥异、或者伤痕累累的日本式舰艇;对于英国并无很大使用价值。某种意义上其实是一种包袱。
但对中国海军;这不啻是一笔洋财。
这批接收的舰艇大致有:
轻型航母2艘(飞鹰、云龙);改名为〃台湾号〃和〃琉球号〃。
重巡4艘(羽黑、足柄、利根、青叶);分别改名为〃弘远、威远、纪远、念远〃。
轻巡5艘(大井、长良、名取、木曾、五十铃);仍以〃远〃字系列命名。
驱逐舰12艘(风级4;曙级6;潮级2);以〃阳〃字系列命名。
伊-109等潜艇8艘;改为数字系列;暂时留作训练使用。
其他巡防舰艇、运输舰艇、货轮油轮等600吨级以上船只共计80余艘。
44年7月上旬;国军在船舶集中地——新加坡港;接受了这批舰船。并且留用了相当一批原日军操作人员。
海军司令桂永清上将带领一批经过英国海军短期培训的军官和水兵;举行了接收仪式。之后便向各舰派出监督管理军官、军士和部分水兵驾驶和管理这些船舶。
根据中华民国军事委员会蒋介石委员长亲笔签署的命令;这支命名为〃中国西洋舰队〃的规模不小的海军;开始了第一轮行动。
它们就地装载了原来在马来半岛作战、对日受降的部队——现在改编成第一批赴欧洲远征军——滇军6万人、桂军6万人;仓促而又坚定地驶向集结地——开罗。
英国海军调动了它在远东的各种船只;参加运送。45万人;运了两个月。
不管怎么说;这是中国历史上真正的远征!
半喜半忧的白崇喜将军担任了先遣军司令。后续出发的李宗仁上将却是踌躇满志地担任了总指挥。
蒋委员长有着更深一层的目的。
派出远征军是一种重要政治姿态。不光是清理和削减了地方派系和军阀势力;更重要的;这会逼得共产党不得不——同比例减员。这步棋他走得毫不犹豫。
多年政治角逐使他明白:国共摩擦由来已久;抗战胜利后新一轮摩擦已现端倪。共党势力已非昔日;在没有摸清罗斯福底牌之前;一味诉诸武力解决恐怕难以奏效。如何削弱对手;需要高明的棋术;和不被指责的着法……
(226)
美国惴惴不安地注视着中国内战危险。
在河南最近发生的摩擦冲突中;马歇尔作出一项临时性的调解——双方各撤离25公里。并派出李奇微空降军的下属部队;一个空降团和一个后勤分队;从原驻地台湾飞往河南;机降洛阳和开封;以排为单位沿黄河一线驻扎;等于象征性地设立了一条隔离带。
在罗斯福总统看来;成立联合政府之前;中国在政治观念上对立的双方;各自手握军队;确实孕育着某种危险。
因此;他虽然原来未置可否;现在却明智地捡起了丘吉尔的主张——要求国共双方派出欧洲远征军。这样既解决欧洲战场的兵源;又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中国内战的风险——至少是给延缓这种风险赢得了时间。
霍普金斯替他作出的代价计算;更使他坚定了看法——这是一笔合算的买卖;投入产出比甚至好于其他任何一种选择。
因此;日本宣布投降后;他就鼓励这种前景;并逐步把条件具体化。
例如;一再要求双方的承诺和确认;
例如;提出〃不参加远征军的部队;不再补给装备弹药;而且有归还《租借法案》提供物品的义务;特别是大型武器必须归还〃的限制性规定。
在对日作战后期;他已经指示马歇尔、史迪威和魏德迈;尽量精确控制弹药补给量和新武器的配发量;他希望以这种方法抑止双方的内战冲动。
总统并不是一位思路单一的政治家。与此同时;他还策动国会通过了一项十亿美元长期无息贷款的战后对华经济援助法案——用于中国民生经济恢复;此外还专门拨出一亿美元特别经费;用于远征军将士家属的慰问、就业安置和子女教育。他确信这些钱不会白花;他的智囊班子对此意见一致。
(227)
1944年7月;中共中央所在地迁入沈阳。
这里条件好过华北民主联军指挥部所在的北平。特别是电力、交通以及市政基础设施。
毛泽东不喜欢国民党特务机构经营甚久的北平;也担心长春的伪政权气息。而这个工人阶级占主体的沈阳城;使人感到安全。尽管他还没有做工人的经历。
他甚至想搬到鞍山——那才是产业工人聚集地。
只是由于有了〃外事工作〃这个新概念;他才接受了〃七大〃选出的政治局新领导集体的意见;终于留在沈阳。
很快;美国国务院开设了〃驻沈阳联络处〃。
两位熟悉的使者——包瑞德和谢伟思;继续主持这里的日常联络工作。
沈阳;三经街十七号。
这所主席临时宅邸里的电灯光亮了一夜。书房里的烟雾象蒸气一样从门缝里冒出来——那是主席本人彻夜不眠、一支接一支地吸烟的结果。
现在;这个问题——派出相应比例的远征军;使他头痛。
国民政府方面派出了45万军队;速度之快和决策之果断大大超乎以往的预料和估计。
我们怎么办?按照艰苦谈判拿下来的军队数量比例——三比一;我们就要派出15万人……
虽然这是个锻炼部队、换取装备、扩大影响、增加民族和阶级自豪感的好机会——是啊;美国报纸——而不是苏联报纸——已经在赞扬〃中国共产党也主动承担了伟大的国际主义义务——对德国法西斯作战。〃
但是;蒋介石耍的手腕太明显了。历史给了老蒋这样一个排除异己的千载良机!那些派系、军阀;被他玩弄于股掌之中。而且醉翁之意不在酒哦;美国人或许不了解;中国人可都看得一清二楚。
史迪威将军已经在催促了——〃出发日期快要到了!请签字吧!毛主席!〃
在执着地热爱战争方面;这位将军和那位巴顿可有一比。只要能领兵打仗;他才不管你的国内情况。为此;他让蒋介石吃够了苦头。现在;我们也要尝尝这种苦头?
毛泽东知道;相对国民党来说;史迪威更喜欢共产党。但他是象喜欢共和党的那种喜欢。他们观念里的政治斗争;是那种观点交锋、绅士辩论的议会斗争;而这里;中国;却需要你死我活的兵戎相见。
相应比例?这是削弱我们的手段。美国人居然十分赞成。
……
谢伟思介绍过;在美国;总统不以美国利益为准则;不会得到选举。官员不以美国利益为准则;不会得到任命。
归根结底;美国利益;是他们心中至高无上的。
这很正常。中国人心目中的中国利益;不也应该如此么?恰恰这一点我们中国人做得还不够好。对此;我们应该学习。
但是我们——真的要出兵么?和蒋介石比兵力?我们本钱还不够。现在虽已不是龙王和乞丐比宝的红军时代;却也是一比三的力量差距。
恩来在开罗会议上已经把话讲出去了:可以参加对欧洲法西斯的战争。
这个话虽然我是说过;但还没有考虑成熟嘛。如何参加?怎样参加?
——当然恩来也没有说。
国际影响、舆论压力、党内盲目乐观倾向……似乎都在决定;派出部队;势在必行。
远征军派出后;必须密切注意蒋的动作。他的嫡系部队;大部留在国内。90个整编美械师啊。我们呢;相应的编制是纵队;不到30个……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