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另一种选择
诠裾小;ハ喽加泻酶校淮油醺抢铮凰由盍硕灾泄牧私狻?br /> 这一次;王庚中将作为中国军队的采购人员;奉宋子文外长急召;带着清单到美国去落实《租借法案》中的武器事项。却不料途径开罗时;竟因肾衰竭一病不起;撒手人寰了。卡尔迅只来得及在他的葬礼上向他告别。
在开罗的英国军人公墓;他为王将军摆上一束鲜花。
关于王庚;一个小花絮是;他在中国的为人所知;并非因为他的西点出身和军界成绩;却是因为他很绅士风度地与自己的妻子——颇有知名度的陆小曼女士离婚;从而成全了一位著名诗人——徐志摩。
这在20-30年代的中国被视为一件惊世骇俗的事。
两个为武器奔波于半个地球旅程的老朋友;本该在这敏感时刻有一次充分交流。却不期然;遇到一次生离死别。上帝为何如此安排?卡尔迅遗憾地想。
史实:王庚42年4月病逝于开罗。
〃上校;眉苗到了。我们准备降落。〃
飞行员从驾驶舱转身说。
几分钟后;飞机着陆。随着打开的舱门;一股潮湿、闷热的空气扑面而来。
(28)
缅甸中部。曼德勒以东68公里。
眉苗又称为〃彬坞伦〃;意即〃第一个平原城市〃;位于掸邦高原北部;素有花城之称;从这里向南;通往仰光的公路比较平直。而向东北通往腊戍、中国云南的滇缅公路;基本就是崎岖山路。
眉苗郊外11公里处;还有壮观的阿尼萨嵌瀑布。高60多米;水帘飞泻而下;远看烟雾腾腾;发出雷鸣般的响声。这座花园城市;原是英国殖民当局达官显贵和欧洲人的娱乐场所;也是缅甸内陆著名的避暑胜地。
现在它是英缅军司令部的所在地。史迪威将军的指挥部;也临时设在当地一所美国沁礼会教堂里面。随着开车上尉的指点;卡尔迅老远看见;史迪威已经站在门口台阶上。
卡尔迅跳下吉普车;敬了个军礼。
〃史迪威将军;海军陆战队上校卡尔迅奉命向你报到!〃
〃行了埃文思。〃史迪威还礼后握住他的手。〃还是叫我乔。先祝贺你归队!没想到在这里见面。你飞了一个星期?〃
〃是的;乔。〃
〃看上去不怎么疲劳。〃
〃还好;乔。〃
〃比我快多了;一个月前我坐的是运输机DC-3;两星期还不够;整整比你多飞行一倍时间!〃
一向少言寡语的史迪威;此刻对着卡尔迅有些喋喋不休。
他们是老相识了。三十年代中期;在北平公使馆的时候;史迪威是驻华武官;陆军上校;卡尔迅是陆战队上尉;都曾在纳尔逊·詹森大使手下共事。
1937年卡尔迅第三次来华;收集中国军队同日本作战情报期间;又和担任首席武官、负有同样责任的史迪威上校一起分析、磋商、核对情况。两人有很多共同语言。在为人原则方面;他们有着惊人的一致。
38年9月;当卡尔迅在武汉决定辞去军职时;最先征求意见的;一个是史沫特莱;另一个就是这位约瑟夫上校。
对于卡尔迅要放弃本来远大的军旅前程——为了能自由地写作;发言;把他在敌后行军1600公里所看到的真相如实告诉美国人民时;史迪威惋惜而坚决地表示:〃不管怎么说;埃文思;我敬佩你的行动!〃
珍珠港开战后;史迪威少将短期负责南加州防务;两人又在圣迭戈见面;交换了对太平洋战争的预见性、美国的麻木和自己的无奈。
质朴、率性的史迪威私下里毫不摆架子;一直让小他13岁的卡尔迅叫他名字的简称——乔(约瑟夫)。
现在乔;这个59岁的中将;还是那决不拖泥带水的脾气;寒暄话说完;直接把他领进作战室。
(29)
算不上丰盛、却显出主人热情的午餐之后;小组其他随员和飞行员们一起去保养飞机。史迪威和卡尔迅来到室外树木和花草簇拥的一片林地。那里摆着一个折叠桌和几把藤椅。
〃形势;就是上午我介绍的这么严峻。〃两人坐下后;史迪威说。〃前几次战斗都非常艰苦。日军兵力只有两个师多一点;远比不上英军和我这里的中国远征军人数;但是他们狡猾、顽强;在丛林地带掌握了渗透和穿插战术。我们没能有效地阻挡住他们。〃
〃乔;指挥中国军队;和你指挥美国军队;有多大不同?〃
〃就士兵来说;我还是那个观点:只要给他们足够武器和训练;他们不逊色于任何别国军队。但是将领们;特别是高级将领;无能者居多。他们只想象征性地作战。而且……已经有几次;他们不听从我指挥。〃
〃竟然这样?〃
〃几个明显的战机被贻误了。甚至不经我许可;擅自撤退。我已经感到;蒋委员长——大元帅阁下本人;在背后严密控制这支远征军。我成了他们手中利用的争取援助物资的傀儡。这令人愤慨。所以我飞到重庆;向蒋提出了辞职。〃
〃乔?〃听到辞职;卡尔迅惊奇。〃我不相信你这样的人;会这么快丧失信心?〃
〃蒋做了姿态。表示要严惩那些不服从命令的军官。4月5号到8号;他和夫人一起来到这里。当着我的面;安排了一位老资格的罗卓英将军;替代不服从命令的杜聿明。前几天他们刚刚离去。我们正在组织第96、第200、新22和新38师参加的彬文纳会战。〃
〃应该能够扭转局势吧?〃
〃不乐观。〃史迪威摇摇头。〃昨天;西线英缅军放弃了亚兰谬。撤退到仁安羌的时候;他们的第1师有7000多人;却被日军1000多人切断退路;之后竟然被包围了。正在不停地向我们呼救。我派出了孙立人的新38师。〃
仁安羌之战;孙立人带113团击溃日军;解救英军7000人;获英王乔治六世颁发的〃帝国司令〃勋章。
〃我来之前;华盛顿方面提到;〃卡尔迅没有使用总统的原话;找了个替代说法。〃日本必然还有向东南亚以及缅甸的增兵计划。将军;你的担子很重。〃
史迪威呼出一口长气。〃是的;埃文思。所以你的使命尤其显得重要。我已经作好安排。晚上我们会谈到详细计划。现在我必须去参加亚历山大将军(英缅军司令官)召开的作战会议了。〃
史迪威站起身来;〃你呢;就到我的房间;好好睡上一觉;养足精神;明天还要赶路。〃
〃好吧;乔。那么晚上见。〃
史迪威走了几步;环视一下周围的树木和远处的山峦;和公路上往来奔驶的卡车;回头又说:
〃埃文思;估计这里不久就要撤离;不会晚于月底。今天4月14号;我需要尽早得知你的进展;以便安排策应。〃
〃没问题;乔。〃
〃马歇尔电报也这样叮嘱。战局瞬息万变;要估计到短期的联络困难。〃
〃是。将军。〃卡尔迅严肃回答。
(30)
同一天;4月14日。北太平洋。
阿留申群岛和中途岛之间的海域上;惊涛骇浪之中;来自旧金山的〃大黄蜂号〃航空母舰;与来自珍珠港的〃企业号〃汇合;组成闻名史册的〃迈克特遣舰队〃。
哈尔西中将向水兵们宣布使命。
播音器响过之后;立即引起一片欢呼。舰上沸腾了。本来那些〃奇怪的客人〃——80多名陆军航空兵飞行员;由于陆海军之间的芥蒂;在船上颇受冷遇。霎时间他们成为英雄和最受欢迎的人。
厨师们拿出第一流餐饮;军官们也纷纷腾出自己稍好的舱室;随舰医生则慷慨开放了他有限的药品储备。
飞行员的领队;詹姆斯·杜利特中校;被激动的水兵群抬起;抛向空中;一连三次。
半小时后;〃迈克特遣舰队〃驶过国际日期变更线。
(31)
重庆。白市驿机场。
在淫雨霏霏的雾都降落;相当不容易。但难不住这个机组;他们是专门挑选出来的。
卡尔迅打了一个喷嚏。从华氏100度的缅甸骤然来到雨中的重庆;寒意侵透了他的夏季军装。
这里没有陌生感。先后四次、加起来超过七年的经历;使他对中国已足够熟悉。上海、北平、香港、武汉、重庆这些大城市、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察哈尔、绥远、陕西、湖北、安徽、江西、四川……这些土地;不夸张地说;他都曾亲身涉足;甚或〃用双脚丈量〃过。
史实。
在那些山野里徒步行进时;他6英尺2寸的身躯常常引来中国人惊异的目光。他也不明白自己这个挪威人的后代怎么会对这个遥远的东方国家充满如此大的兴趣。
等到天黑他才能下飞机进城;这是必要的谨慎。卡尔迅抓起墨镜戴上;在狭小的机舱座位边伸直一双长腿;陷入沉思。
这次使命和以往任何一次都不同;它是如此艰难而富于挑战。即使顺利启动;任何一个关隘的突破都只是下一个难题的前奏……
惟其如此;他才感到命运的眷顾。
总统选择了他;除了信任;也是由于他的无可替代。
后世的《回忆卡尔迅》中写道:
〃北欧人的探险精神;牧师之子的献身意识;唐吉珂德式的理想;长期军旅生涯的训练;使他不畏惧生活里的各种挑战。象一头机敏的猎豹;每当嗅到危机的气味;他总能迅猛地采取行动;他的血液里燃烧着这种元素。
〃因此;他才成为陆战队中第一支特种作战部队的指挥官。〃
现在;使命还没开始;成功的希望就已经濒临破灭。计划中最重要的关键环节——武器通道;差不多就要断绝了。失去这个前提;之后就无从做起。换了别人;基本不需要进入中国;现在从缅甸打道回府;就可以合理交差。
但是卡尔迅;和他所敬重的史迪威将军不是这样的人。
(32)
雨中的机舱里;他又想起与史迪威的对话。
离开缅甸前夜;他们谈到;在援助中国作战方面;美国将遇到巨大难题:
因为出海口都已被日军占领或封锁;只有通过陆路向中国运送军备物资。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停止了对华援助;经由苏联到新疆的路线也被放弃。由缅甸通往云南的道路成为中国唯一的国际通道。
〃乔;日军切断滇缅路;我们将失去这唯一通道。中国人得不到武器支持;还能否打下去?〃卡尔迅口气忧郁。
史迪威皱眉沉思了片刻。
〃不;埃文思。不要相信所谓’唯一’。一旦我们被某种’唯一’所禁锢;我们就会失去选择。〃
卡尔迅感到振作。他就喜欢史迪威这种从不言败的性格。没有这种坚忍不拔;就不要去奢望胜利。
〃那么;我们依赖那条——总统指示开辟的空中航线;飞越驼峰?〃
〃埃文思;不知总统怎么想起这个办法的?〃
〃我想……大约是那本《失去的地平线》带来的灵感吧。总统爱读这本书;詹姆斯·希尔顿描述过这条航路。〃
〃哦;这样。……但那明显不够。我们必须另辟途径。〃
他们来到地图前。
史迪威打量一阵;手指上方大幅的灰绿色块。
〃看吧埃文思;这里是蒙古。〃
〃嗯哼?〃
〃1923年6月;我曾坐汽车三天三夜;到这里——库仑(乌兰巴托)考察。那时中国北洋政府的徐树铮将军治理蒙古。〃
卡尔迅无从知晓。他第一次来中国已是1927年。
〃还有这里;海参崴。俄国人把它叫做符拉迪沃斯托克——俄语意思是’控制东方’。我去那儿是1922年9月。那次的任务是了解西伯利亚。〃
〃后来呢?〃
〃后来是经过日本、朝鲜;返回北平——那时还叫北京——使馆武官处。〃
〃你的意思是?〃
史迪威结束短暂的回忆;继续说:
〃意思是;据我所知;现在我们援助苏联的物资;其中相当一部分;大约占总数三分之一到一半;是从美国西海岸经过阿留申航线;运到苏联远东港口。〃
〃上帝。然后呢?〃
〃然后再从海参崴;万里迢迢地运往莫斯科和苏联西部;用火车。〃
卡尔迅耸耸肩膀;表示惊奇和不可思议。
〃这岂不是很麻烦?水路、陆路、西伯利亚……恐怕要30天?〃
〃不止。但实际上比绕过好望角到达波斯或缅甸还要节省时间。那条路至少60天。没想到吧?〃
〃上帝!竟是这样……〃
〃那么埃文思;这就出现一种可能:从这些物资里;分出一部分;适当的一部分;援助中国;进行抗日战争!经过的路线;就是蒙古。〃
史迪威把手向那块灰绿色重重一拍。
卡尔迅眯起眼睛;瞄了一会儿那个空泛的大色快。
〃那么好吧;蒙古。它现在是中国的还是苏联的……或者说独立的?〃
〃埃文思;你我都曾是外交官。别忘了30年代史汀生国务卿著名的’不承认主义’。不论对自称宣告独立的满洲还是蒙古;美国都是这个立场:不承认。在美国人眼里;它是中国领土。〃
卡尔迅笑了;凑上前去仔细观察。
〃乔;好象你是对的!看这里;还有一条铁路;从苏联赤塔附近……到蒙古的巴颜图门。是俄国人修的吧?〃
〃应该是1939年为了哈勒欣河——日本人叫诺门罕;那次武装冲突而建的;那次日本人吃了大亏。〃
〃没错。输的很惨。〃
〃可惜那个月我奉调回国到步兵第三旅任职;不太了解详细情况。〃
〃乔;1940年我又来过中国。日本报纸吹嘘他们的胜利。可是据情报分析;那次日军伤亡数万人。第23师团几乎全军覆灭。还损失了180架飞机。那以后它不再对苏联轻举妄动。〃
〃所以;只要我们动脑筋;给中国运武器的道路;就不会是唯一!〃
(33)
卡尔迅点头。佩服这位前辈将军的思路和阅历。
史迪威继续说:〃存在的问题就是;斯大林拒绝了英国外交大臣艾登的要求;不肯对日本宣战。〃
〃是的。苏联是否同意经过它的领土;向中国运送作战物资?〃
〃实际上;直到5个月前;苏联还把大量武器——其中包括战斗机、轰炸机和坦克这样的重武器;一直运到兰州;交给中国军队。〃
〃我记起来了;有过不少报导。还有参战人员……〃
〃我同崔可夫将军——?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