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另一种选择
朝鲜码头工人死伤195人;包括夺枪开火的朴在顺本人。
事件在东方各地引起了一轮报导。
南京的报纸渲染了恐怖和血腥;沈阳则反复强调着误解和遗憾;汉城和平壤出现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呼喊反苏口号;在北海道的札幌也有人出来响应;放火烧了一个占领军岗楼;海参崴和驻日苏军则加强了戒备。
美国的反应是;要求今后太平洋航线援助苏联物资;一律不再经过朝鲜境内;改航大连或者海参崴。
事件使人们普遍认识到;饥饿在东方;也像在西方(欧洲)一样严重。
中国政府和华北自治区立刻加大了化肥和种子、农具的订货量——用美元贷款支付。
半个月后;略感来迟的〃莫洛托夫解决方案〃倒是得到各方好评:
他根据斯大林同志指示;把那一条船上的全部6000吨食品〃补偿给遇难者家属和朝鲜人民〃;同时收回遇难苏联士兵遗体;运回国内自行处理。
事件平熄了。但留下诸多引申涵义。
在日本国内;一时饥寒交迫的国民流行起一轮〃到中国找工作!〃的浪潮。缺少就业机会和起码生活物品的日出之国已经不堪人口重负;而那个一衣带水的敌对国没有象想象中的那么欺负和报复他们;使这个生活在恐惧不安中的民族困惑地平静下来。一些略有技能的人们从中国来信、甚至寄钱回家;使得他们放心——在水那边;还有一方可以谋生的土地。
接下来半年多里;几乎有300万工业、商业从业者;搭乘着运送战俘返回家园的回程船只;或者坐渔船经过对马海峡;经过朝鲜陆桥;陆续登上中国大陆。
东北、华北、华东、东南、两广……
许多战后正在复工的厂矿、学校、医院和商行;乐得筛选和接纳这些受过一些教育、有某些一技之长、薪资要求很低的〃新日本鬼子〃。
对比战争期间日本向中国驻军、殖民的规模;这一轮战后谋生的人口流动规模甚至来得更大。
日侨成立了由和平人士领衔的在华联合会。他们发表声明;谴责〃过去日本军阀在天皇指使下对伟大邻邦中国的侵略和罪恶〃。表示〃如果过去我们就像现在这样与中国人民友好往来;两个东方伟大民族早已屹立世界民族之林〃。
偶尔也有日本人控诉中国老板对他们〃实行剥削〃。他们认识到〃天下乌鸦一般黑〃的道理。
横须贺码头。吉普车上。
盟军驻日本〃总督〃麦克阿瑟五星上将用他的玉米棒子烟斗指着排队上船的日本移民队伍;打趣地说:
〃日本人流了血才明白;扛着机器、工具去中国;比他们扛着枪去中国要受欢迎得多。简直是……民工大潮啊。〃
他的萨瑟兰参谋长有点嫉妒地提醒道:〃将军;要警惕这些队伍里混进不少正在逃避的战犯!另外;中国和日本勾结;对我们是否有利?日本人当中可是有相当一片在煽动’泛亚主义’的……〃。
〃名单上的战犯不是已经逮捕百分之九十了么?漏网几个没什么大不了。战败的痛苦比让他们受惩罚还要折磨人。至于’泛亚主义’;我打赌;肯定成为不了历史潮流。〃
〃但愿您说得对;将军。〃
(238)
法兰西;巴黎。1944年11月7日。
苏联〃十月革命节〃这一天;巴黎获得解放。这是盟军9月中旬诺曼第登陆战役不到两个月内的重大战果。
戴高乐将军反复坚持、再三强调:〃法国的首都必须由法国自己的军队来解放!〃盟军统帅艾森豪威尔迁就了他的要求。
此时的法国第一集团军拥有26万人;包括7个师;其中两个装甲师。勒克莱尔少将率领的第二装甲师隶属于盟军巴顿将军麾下。他们10月上旬登陆;在进攻战中屡屡担任先锋;发挥了重要作用。
盟军统帅部答应戴高乐;由由勒克莱尔部队首先开进巴黎。
巴黎的德军守备司令冯·肖尔蒂茨将军没有执行上级要他炸毁桥梁、破坏城市的命令。他不认为自己有足够的兵力进行一场胜利的阻击战;更没有指望得到援军。即使镇压巴黎城内那薄弱的起义;他也没有决心。而他更不愿在全世界舆论面前;承担破坏巴黎——这座他本人也热爱和赞赏的城市——的罪责。
肖尔蒂茨选择了投降。
卢浮宫和艾菲尔铁塔因为他的这一出于良知的决定得以完好保存;没有毁于战火。
狂欢的巴黎市民走上街头。
在凯旋门、在圆点广场、协和广场、在市府大厦、在圣母院大教堂门前;追逐着戴高乐和法国军队的脚步;欢呼着;沸腾着。
人们向法西斯分子啐唾沫;把通敌的奸细拖着游街;女的被剃成阴阳头或者光头;男的则被打得鼻青脸肿;有些被当场处决。
戴高乐将军则成为〃在最悲观的时刻;拒不承认失败;通过斗争赢得独立;引导整个民族恢复尊严;重振法国荣誉〃的民族英雄。
巴黎解放之后;不那么顺利的局面出现了。
盟军在西线的进展受到双重制约——冬季来临的坏天气对空中优势的抵消、海峡风浪对物资上岸速度的影响;以及蒙哥马利元帅〃稳扎稳打〃战略思想的顽固牵制。
一直到12月底;法国领土上的敌人才得以全部肃清。盟军进入低地国家——比利时和荷兰;接着;转过年来;盟军逼进〃齐格菲防线〃。
在这里;盟军遇到了德军新任西线总司令、号称防御专家的凯塞林元帅的顽强阻击。一批高性能的喷气式战斗机——梅赛施密特262暂时称霸空中;使盟军大规模轰炸的势头受挫。
这个后来被称为〃喷气262危机〃的短暂历史阶段持续了四个月。
在没有合适的武器和办法铲除这个威胁时;不断增大的战损比迫使盟军战略空军司令部不得不取消了一些作战行动。
262型喷气机群最疯狂的一次;竟使得盟军重型轰炸机的战损超过了30%;迫使盟军中止昼间精确轰炸一个多月;空袭改为夜间进行。还有一次;它们居然完成了12小时的战场遮断;配合纳粹陆军实施了一次短促反击。
如何对付262;成为阿诺德将军一时最头痛的问题。
盟军战后总结;因为登陆舰艇的数量不足;而延迟三个月的诺曼第攻击的滞后;使得纳粹增加了25%的新式飞机产量和油料储备。
德国利用东方盟友日本的挣扎和葬礼;在1944年攀登了军工产量产能的巅峰。并且局部加强了〃大西洋壁垒〃和〃齐格菲防线〃的守备;西线有些筑垒地域出现了要塞化。
冬季海峡的风浪、物资的转运减缓也迫使盟军进攻速度放慢。
再者;胜利在望的心理状态使得统帅部门不希望出现过大牺牲;这也是一系列推迟进击的〃消极命令〃被发出的原因。
惯于猛打猛冲的巴顿;由于部队位置处于距离补给港口较远的南部;得不到充足的配给;也只得裹足不前。他对艾森豪威尔和蒙哥马利满腹牢骚。
陆空两栖元帅凯塞林;却因而得到了元首的嘉奖——他的宝剑橡叶十字勋章加上了一枚钻石。纳粹宣传部长戈培尔为他组织了专访。
1945年初的冬季;在齐格菲防线面前;西线战斗出现了暂时的僵持。
元旦过后;史迪威将军得到命令;要求他的中国远征军在南线尽快推进;力争早日攻克罗马尼亚油田;切断德军、特别是德国空军的燃油供应。
为此;盟军司令部在地中海物资调配方面给了史迪威最大的授权。
(239)
柏林。第三帝国宣传部。
戈培尔部长正在亲自播出他的评论稿。
〃英国人抗议说;前不久我们的一发V2火箭击中了他们的白金汉宫;造成了这所世界级的珍贵文物的损毁。
〃不列颠人的健忘和厚颜无耻在这类抗议中再次充分表露。
〃我们且不谈他们夜以继日的凶残轰炸损坏了德国、法国和欧洲的多少同样珍贵的文物——这是人所有目共睹的;无须再次揭露。
〃只要回顾一下这个海盗民族不久前的历史;就不难罗列他们对于世界文化遗产所犯下的罪行。1860年;仅仅80年前;英国人;以英国人为主的英法联军在遥远的东方;在一场不应被遗忘;却恰恰被她的不肖子孙遗忘了的侵略战争中;就火烧了那个国家的皇宫——圆明园。那又是一份多么辉煌的世界文化遗产啊!傲慢而又自私的英国人对此缄口不言;却对这次应得的惩罚大叫大嚷。
〃这没什么奇怪。奇怪的倒是另一个民族——他们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就和历史上多次欺凌他们、侮辱他们的海盗国家勾结起来了。他们现在竭力反对、甚至出兵攻打的——正是几年前还被他们视为榜样的国家!他们的良知如此不堪;他们的领袖如此短视……这真是当今世界一大奇观!
〃我们要问:他们的良心也像他们那辉煌的遗产——圆明园一样;被烧掉了么?在这里我不想点破他们的名字;我要给那个古老又爱惜脸面、讲究礼仪的国家留下一点反省和忏悔的机会!
〃他们不应该象那个利欲熏心、无可救药的美国一样;忘记是谁火烧了自己的白宫、奴役了自己祖国上百年;却甘当某种扼杀人类进步的牺牲品!
〃他们的战士在举枪瞄准的时候;最好仔细想一想;谁才是你们真正的敌人……〃
大功率的电波在传递着戈培尔部长抑扬顿挫的声音。然而在寂静的巴尔干群山、在基本不懂德语的那群来自〃没被指名〃的国家的战士中;引起的反应却是——无动于衷。
爱琴海。米洛斯岛附近海域。
来自中国的〃西洋舰队〃和〃北洋舰队〃;正在进行一场联合作战。
严格地说;那不是一场海战——对手没有军舰。
舰队的主炮都在执行对陆攻击。而副炮和高射炮则在警戒着偶尔出现的德军空袭。已经有了两架被确认的战果;这使桂永清司令觉得颇有收获。
两支舰队由于都脱胎于日本舰队;又经常在盟军指挥下共同行动、共同补给、共同训练、演习、作战;又共同锚泊、登岸、作息;目标也经常一致;因此交流频繁。
他们甚至常常彼此观摩;也时常一起参加对陆地支援的炮击战斗。遇到敌机空袭受损时;彼此还主动参加海上救援。
水手们多数已经有了三次从中国沿岸远航地中海的阅历。这是50万远征军陆续赴欧对他们所在船只的必然要求。而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也逐渐完成了从陆军到海军的转变。
现在各舰的一般性岗位上;已经不需要日本水手顶班上岗了。许多炮位上传递口令也都变成清一色的中文。
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的〃西洋舰队〃桂永清司令;对长他两岁的原黄埔军校教授部副主任、〃北洋舰队〃司令叶剑英将军执师生礼;相处融洽。
桂永清曾任国民政府驻德国武官;有德语基础。某日;他把戈培尔长篇评论的电讯稿中文译稿拿给叶剑英看。
叶剑英惊奇地扬起眉毛:〃想不到这戈培尔使用离间计的水平不错嘛!虽然我看他没读过《孙子兵法》。你看他引经据典;词句铿锵!打击拉拢;区别对待!一个白金汉宫被炸;就能顺嘴作出一篇国际战略的大文章!只可惜我们都不懂德文;费了他一番’对牛弹琴’的好功夫!永清啊;看来他只能找到你一个人的听众了!哈哈哈;’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啊!〃
(240)
国际间有这样一则笑话:
一个旅客经过德俄二国;在德国车站问站员:〃火车何时到达?〃
站员答:〃八点五十五分三秒。〃
客人奇怪;再问:〃怎么火车行驶还以秒计算?〃
站员:〃战争时期;分秒在所必争!〃
果然;火车准时到达。
之后;进入俄境;他问:〃火车何时到站?〃
站员答:〃谁知道;今天或者明天。〃
客问:〃行车没有固定的时间吗?〃
站员:〃战争时期;怎能有一定的时间呢!那还不被敌人利用?〃
虽然出于戏谑;可是概括了两国习性。
由于中段战线成绩差强人意;苏联最高统帅部的目光放在了南线。
国防工业人民委员卡冈诺维奇提出的一份报告表明;目前苏联橡胶的缺口已经严重到连替代品都感到紧张的关头了。在坦克履带上挂胶这种毫无疑问的奢侈早已被取消。汽车轮胎大量地用实心软木替代——省出那点橡胶去支援必不可少的飞机机轮。
斯大林责备了卡冈诺维奇的报告不够及时。
卡冈诺维奇辩解;这是由于各个生产厂情况汇总得混乱和无序。斯大林只是简单地答道:〃这些都是在你的职权范围内;卡冈诺维奇同志。不要再推诿了。〃
同时;他以严厉的措辞致电英美首脑:过去的一年里;西方向苏联提供的汽车轮胎比双方协议和承诺中的短缺了120万套。这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由此直接造成了苏联人民和军队的更大的流血付出;和反攻战役的滞后。
〃如果不能在短期内尽快改变这种状况;补齐协议中的缺口;那么就不能指望在西线的作战行动中;得到东线的任何有力配合。英美自己用他们青年的鲜血去换取那些轮胎的代价好了。〃
丘吉尔的答复一如既往;老调重弹:强调克里米亚未能收复而无法利用的港口;强调苏伊士运河疏竣的缓慢、目前仅容船只单向通过;强调北冰洋航线仍处于德国海军的威胁之下……首相并且好像趴在耳边说悄悄话那样;告诉元帅一个〃不久后将采取的一个秘密行动〃——用特种穿甲弹轰炸挪威峡湾里深藏不出的德国战列舰〃提而比茨号〃;打掉这个〃孤独的北方女王〃的威胁;扫清北冰洋航线的障碍。
最后丘吉尔答应;查处运输大臣及其下属〃在配货计划和调整沉没物资方面的粗疏和不力。〃
罗斯福总统则?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