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另一种选择
〃苏联红军针对他们的敌对性行动;进行先发制人的预防性打击;完全是必要的、果断的;应有的!应该看到这是一种挽救、一种提醒;或者是给予背叛意识形态信仰者的一种应得的惩罚!
〃我呼吁所有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的成员党和成员国;一起来批评、批判和抵制他们这种行为;规劝他们回到正确的道路上来。——如果他们还不想被开除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话。对某些其他有潜在的类似倾向的人们;这也是一个警告……〃
这时日丹诺夫发现会场后方的秩序有些混乱。他早有准备;于是他叫住了一个打算向外走的人:〃喂;波波维奇同志;你怎么了?〃
〃对不起;日丹诺夫同志。我们南斯拉夫代表团不能接受您的这种立场和不点名的指责。〃波波维奇和他的成员们向场外退去。
日丹诺夫定定地看着他们;打算发出一串更严厉的俄语单词。但是会场另一侧站起的人分散了他的注意力。
〃喂?陶利亚蒂同志;你呢?你也准备……步他们的后尘?〃
陶利亚蒂恭敬地欠了欠身:〃是的;日丹诺夫同志;我——和我们意大利代表团都很遗憾。我们认为;即使中国再怎么进入一级战备;也不意味着第二天早上他们就得接受大规模攻击。这令我想起了波兰……〃
日丹诺夫感到胸口发闷;他及时地掏出衣兜里携带的戊酸薄荷脂含片。
史实中的日丹诺夫是一个强硬、直率的人;他的学说被称为〃日丹诺夫主义〃;影响远远超出了国界。但他缺少斯大林那种智慧、亲和力与谋略。1948年8月31日因心脏病发作逝世;享年52岁。
沈阳。铁西区;原〃南满造兵厂〃总装车间。
古德里安此时也正经历一次心脏病发作的过程。
忧虑、喜悦、焦躁、兴奋、苦闷……这些大起大落的情绪频繁交替;紧张、繁忙和作息时间的无规律;是病情发作的诱因。
昨天他刚从赤峰赶回;观看了前不久改装完成、装备部队的自走防空炮〃火蜥蜴〃和〃刺猬〃的实弹射击表演。它们的火力密度已经超过了战争期间德国军队使用的同类兵器。他让助手温克尔把它们编成了6个野战营;准备配属各个装甲部队。
为了把88毫米反坦克炮装在〃麒麟1型〃30吨的底盘上;他和技术小组全体费尽力气;也没有弄出符合设计标准的结果。
最后采纳了备用方案。——麒麟1型全部改为坦克歼击车;装备88炮;固定炮塔;减轻侧后部位装甲。战术使用侧重防御和伏击;名字也改为〃貔貅〃式。——这是正在学习中文的玛格丽特根据他的要求;顺着中国人的起名思路;查了康熙字典;又请教了她的中文老师;帮助他选定的。
〃麒麟2型〃仍作为冲锋坦克;全部换装75毫米70倍径炮;这也够用了。
这样一来;原来那些难以平衡的矛盾平伏了;两型车辆的越野机动性都相当突出。
古德里安是赶回来看第一批量产型的实际性能的。由于产能受限;这一批;七拼八凑也凑不出300个底盘;他按照坦克和歼击车各一个旅的编制安排了生产。
钨芯穿甲弹的问题始终是他苦恼和忧虑的一个来源。在这个世界上最大的产钨国;现在却得不到钨的供应;因为产地在南京政府控制下的江西……
为了弥补他对林彪、粟裕两位将军的歉意——坦克装88炮的诺言没有圆满实现——他和小组准备了一份重要的礼物。由于需要夜间测试最后结果;昨天他们在野外整整泡了一夜。
出发前玛格丽特苦苦劝他不能这样消耗;他叹口气拥抱了一下妻子说:〃你知道;玛格丽特;战争已经打响了;就在今天。〃
现在;他躺在吉普车的担架上;被救护兵匆忙地送往医院。陪护他的老朋友兼副手、前少将温克尔听见他嘴里喃喃念叨:
〃猫头鹰……猫头鹰……〃
温克尔把手放在他的胸前安慰道:〃放心吧海因茨;你的猫头鹰;眼睛睁开了。〃
(328)
北满平原。齐齐哈尔近郊。
穿过大兴安岭的森林地带以后;类似〃碾子山〃这些小山包已经不在话下。
列柳申科上将正率领科涅夫的第二装甲军先头部队和第四坦克近卫军向齐齐哈尔-哈尔滨方向挺进。他是一名健壮而狂热的战士;今年只有42岁。
前美国总统候选人温德尔DangerCode;威尔基在1942年访问苏联时;曾被他直率的态度所吸引。当被问及2000英里的苏联前线有多长是由科涅夫集团防御时;这名将军回答说:"先生;我不防御。我进攻。"
富于进攻精神的列柳申科;在海拉尔击溃了中国守军;在黑土平原上继续展开追击。他遗憾的是守军指挥员黄永胜狡猾地逃过了他的包围。
哈巴罗夫斯克;苏联远东方面军司令部。
科涅夫元帅在这里接待了莫斯科给他派来的新任参谋长——苏德战争年代的总参谋部作战部长什捷缅科上将。由于东路突击群进攻虎头要塞时;指挥员梅列茨科夫负伤;他的参谋长普里卡耶夫被派去接替指挥。
科涅夫知道此人深得最高统帅新任——卫士们看到斯大林两次醉酒;其中一次就是在什捷缅科生日宴会上——而且他还是贝利亚的亲密战友;特别是制订大兵团作战计划功力深厚;所以欢迎仪式颇为隆重。
两者都是史实。什捷缅科在赫鲁晓夫时代因贝利亚和朱可夫问题受到株连被贬职(朱可夫出访期间被内定撤消国防部长职务;什捷缅科给他通风报信)。勃列日涅夫时代得到重新启用。制订过1950年金日成进攻李成晚的作战计划;和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的完整作战计划;得到流畅执行。
〃谢尔盖DangerCode;马特维耶维奇!全军欢迎你!〃科涅夫张开双臂。〃你从斯大林同志身边来;统帅部对战局有何指示?〃
未等什捷缅科详细作答;科涅夫便把他迎进室内。
元帅随即向他介绍了当前状况:
——两周里;西路和北路进展顺利;突破了边境筑垒地域、大兴安岭和松花江北端阵地;正向着哈尔滨和长春发展。
——东路因为长白山地形复杂、森林众多;加之对方利用日本关东军时期修筑的坚固要塞;顽强抵抗;目前还没有取得决定性突破。
〃可惜了梅列茨科夫同志;这个机灵的雅罗斯拉夫人;他本来在芬兰就取得丰富的森林战、山地战、攻坚战的实战经验……他去虎头前线视察;敌人在达曼斯基岛发动一次火箭炮覆盖式的夜袭;他周身皮肤被大面积烧伤。〃
〃搞不好这些火箭炮还是我们当年提供的;1944年我们给过他们一两个团。〃什捷缅科判断道。〃其实接替者普里卡耶夫也不错;来远东时间很长了;熟悉情况。以前在加里宁方面军时我就认识他。很干练。那么元帅同志;敌人抵抗的情况怎么样?〃
〃目前来看;除了各别地段;总体上不堪一击。他们坦克很少;大平原上几乎没有还手能力。这在中亚和蒙古方向早就得出过证明——中国名将;什么’镇西平北大将军’——胡宗南、傅作义;不是当了俘虏;或被打得落花流水么?大体差不多。预计一个月后;我们北线可以推进到沈阳。〃
什捷缅科点点头:〃路过伊尔库茨克时;华西列夫斯基元帅告诉我;中路;马利诺夫斯基的后贝加尔方面军也攻克了张家口。只是在城市巷战中;敌人才能顶住我们坦克的进攻——他们使用了缴获德国人的’铁拳’。我怀疑他们已经仿制了。〃
〃一定是这样;谢尔盖DangerCode;马特维耶维奇。否则数量不会那么大。这是他们抵御我们的主要兵器——他们的士兵藏在树洞、草丛、水沟或者单人掩体里;用这种东西向我们射击。〃
〃麻烦大吗;元帅同志?〃
〃还不算什么;骚扰而已。〃科涅夫摇摇头。〃有点麻烦的是他们的飞机。由于我们的战略轰炸能力还有欠缺;空袭他们城市的多数还是低空战术飞机。敌人仍使用低空缠斗性能不错的美国〃野马〃;我们损失不小。另外地面防空炮火——保护城市的那些;也超出原来预想。〃
〃这说明他们去欧洲还不是一无所获;至少学了一点技巧。〃
〃谢尔盖DangerCode;马特维耶维奇;统帅部和斯大林同志的意图——或者说;我们这次作战的意图;有什么变化没有?〃科涅夫再次问道。
〃没有改变;元帅同志。还是打到对手愿意谈判为止;但又要速战速决。〃
〃可是这两者是有些矛盾的。〃科涅夫敏锐指出。
〃我这么理解:只有大量歼敌;才能使敌人无力还手;最终签字。〃
〃可是敌人如果龟缩回去;我们没有抓到他们的主力——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那样岂不是难以完成战略目标?要知道他们的幅员也够辽阔。德国或是日本这一点上跟它不能比。虽然他们的军队更弱;可是’牛皮糖’战术……〃
〃我想;元帅同志;您能领导我们捕捉到有利战机。〃
科涅夫犹豫一阵;挥一下手臂;表示自信。又问道:
〃你从莫斯科来;谢尔盖DangerCode;马特维耶维奇。西边国境线怎么样?会有行动么?那边对我们才有决定意义。〃
什捷缅科摇头。〃西边目前安定。罗斯福曾向斯大林同志承诺;美国将在两年之内撤出欧洲。那么;我们可以等待。这是目前我们政策的基点;也是远东行动的最好空档。〃
此说法见于雅尔塔会议记录。
〃可是罗斯福已经不在了;这承诺还有效么?目前的迹象……〃
〃元帅同志;我们自己也需要休养生息。〃
〃明白了。〃科涅夫颔首。〃……另外;我一向觉得;中国的长城一线是我们行动的中止线。我们这次有什么明确的土地目标么?〃
什捷缅科想了想回答:〃据我所知;斯大林同志没有土地要求。除了蒙古必须独立;最多是考虑过租借若干年的大连深水不冻港。倒是贝利亚同志考虑过;条件成熟的话;实现新疆和满洲的独立;这样我们与中国就有了足够的缓冲带。完成后;若是他们打算加盟;我们也不拒绝。我们阵营逐步扩大。〃
〃如果这样;扶植当地政权就是必要的了。我们不可能永远替他们守卫边界吧?现在看来;敌人退入长城以内;其实最好。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缩短战线;方便守卫。如果一定要歼敌主力;三个月时间恐怕来不及。办法一是宽限时间;二是增加兵力。〃
〃西伯利亚铁路运量状况对我们有限制。这才是我们掌握时间、掌握兵力的基本计算理由;元帅同志。所以;不能完全从我们自己方面打主意。〃
〃你是说……〃
〃是的元帅同志。分化敌人。从当地获得补给。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有利因素!〃什捷缅科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份计划书。〃贝利亚同志作过一份完整的方案。具体由维克托DangerCode;谢苗诺维奇DangerCode;阿巴库莫夫(此时的国家安全部长)同志负责。他把提纲交给我们;以便我们了解情况;加以配合。〃
科涅夫接过;戴上眼镜看了几分钟。
〃王明同志?……这些人我一个都不认识。他们可靠吗?〃
〃这不是我的工作范围;元帅同志。阿巴库莫夫向贝利亚同志负责。〃
(329)
魁北克。金刚石海角。
悬崖峭壁顶端那个七角形的堡垒;就是魁北克军事要塞;也是加拿大总督的夏宫所在地。更是丘吉尔与罗斯福两次秘密的重要会晤地点。
25英尺高的古城墙上长满了青苔。座落在武器广场上的传教士纪念碑顶端;哥特式喷泉的水花在不知疲倦地溅落。夕阳下闪闪发光的青铜古炮和那迷宫似的炮台引人遐思。
卸任的丘吉尔前首相正在要塞的练兵场上缓缓地散步。这个夏天他应邀来加拿大消暑;再次选择了这个令他产生缕缕怀旧思绪的法兰西风格的古城。不同的是;他的另一位伟人伙伴已经永远不会再来了。
就是在那个覆盖青苔的城墙窗口;他和罗斯福讨论战后安排。他们当时对未来世界作出了种种描绘和憧憬。
丘吉尔注意到;罗斯福的战后世界安排;除了他那些著名的〃国际社会〃理念之外;还广泛地涉及到殖民地问题。
他预见到战后民族独立浪潮将会高涨;认定老牌殖民主义帝国难以照旧维持下去。他似乎相信;可以用〃开明而仁慈的美国式渗透〃取代旧殖民主义国家的残酷掠夺;而无论对当地人民还是对美国商业都是有利的。
罗斯福忌恨大英帝国特惠制;指责欧洲殖民帝国的银行家们把世界贸易〃牢牢地装在自己口袋里的时间太久了〃。他呼吁丘吉尔为〃健康竞争〃开放市场;并废除各种英帝国贸易协定。
评论家理查德DangerCode;霍夫施塔特写道:罗斯福反对殖民主义帝国所作的〃一切似乎都富于特色——非常同情受压迫的殖民地、开明和提供福利的理想以及为促进美国利益的老谋深算……美国对世界市场新的征服也完全可以在国际繁荣的旗帜下进行〃。
对此;自己当时可是寸步不让。当美国代表在旧金山会议上提出托管制方案时;勃然大怒的丘吉尔指出:在任何情况下;决不允许联合国插手干涉不列颠帝国的命脉。
而现在;走在这个当时传出阵阵声浪的窗口下;回顾那些都已成为往事的瞬间;丘吉尔愁肠百结;甚至眼眶有些湿润。……不会再有那些令人振奋或是绞尽脑汁的时刻了。也没有人会再为了人类命运与他发生激烈的争执……
前首相在这里口述写作他的六卷本巨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的第三卷。顺便选择了一些打算引用在篇头的话;其中有一句来自希腊作家普鲁塔克;可以恰当地表达他心中?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