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另一种选择
这一带是一处〃近代的〃古战场。1905年;日本和沙皇俄国双方70万大军在此对峙;一直到日俄战争结束。1944年春天;华北抗日联军伞兵纵队在这里顽强阻击关东军两个特设师团近一个月;〃铁岭〃打出了名气。
现在;1946年8月;中苏之间又爆发了大规模坦克对抗。〃开原之战〃以它的多重特色载入史册。
序幕从列柳申科将军挥师南下、第4近卫坦克集团军和第16集团军迅猛楔入林彪兵团的防御阵地纵深拉开。
17日整个白天;苏联两个集团军在25公里的相对狭窄正面;沿着铁路线以东到丘陵的狭长地带;向着铁岭防线发起锐利攻势。
之所以作出这个选择;是因为情报表明;铁路线以西布下了绵密的地雷阵;以及反坦克炮位和陷阱。此外根据林彪兵团的抵抗强度;列柳申科有把握在几天时间里把这纵深30公里的防线洞穿。日加列夫的第10空军集团军给予了有力配合。
敌人的抵抗时而顽强;时而脆弱;炮火密度不高;近战的勇气也比以前差的多。空中反击是零星的;甚至没有进行争夺战场制空权的努力。到天黑时;坦四集的前锋2个师400余辆坦克已经挺进到敌阵16公里。前线指挥员报告;有信心明后天冲过铁岭;兵临沈阳城下。
过场戏;是林彪部队对苏军后方的一轮骚扰。黄昏时分一个旅级规模的反冲锋破坏了步兵16集团军的跟进准备。约有50辆轻型坦克——经辨认;那是美制M-24〃霞飞〃式;一个装甲突击营——冲击了16集团军前线指挥部;弹片使得司令员切列米索夫中将三处负伤。准备跟进、接应前沿的步兵分队也遭遇阻滞。16集团军出动了独立坦克旅;将〃霞飞〃集群驱散;中国人逃往丘陵山地。
漆黑一团的午夜;开原战役的高潮上演了。
在秋虫低鸣、秋凉渐起的东北原野上;冲击了一整天的〃坦四集〃两个先导师的将士们没有如期得到后续部队的接替轮换;只好在自有步兵分队的掩护下;进行短时间的战场休息;以准备明天新一轮的冲锋。
突然隐隐地;值班哨兵听出;侧翼有成群的坦克发动机的声响。警戒营长根据经验判断那距离还有大约1公里;时间还够充裕。他打了两个呵欠;正要向上级报告;以便确认是友军增援还是敌人偷袭时;一群面目狰狞、形象怪异的钢铁野兽猛然出现在不到300米距离的夜幕下!
敌人开火了。炮弹和子弹象长了眼睛;几乎弹无虚发地射击着。看来火炮威力足够巨大;T34炮塔或是车体被击穿的比例相当高;厚重的SU122前装甲被毁也屡屡出现。四散逃亡的坦克手和步兵则遭到大口径机枪的追逐射击。
怪兽们迅速占领了有利阵位;两个苏联坦克师感到敌人火力从四面八方打来;根本无法组织有效抵抗。位置靠后的那个旅长还算清醒;带领全队;立即转身;向十几公里外的集团军阵地高速撤退。但不幸的是;没有料到那些〃怪兽〃比自己以越野性能着称的T34跑得更快!薄弱的〃后脑勺〃部分在后撤中全部暴露;成了敌火高命中率的有效统计数字的分子。
在惊魂中脱险、仍未失去冷静判断的旅长柯萨科夫上校;说出了自己的怀疑:敌人在这样没有月光的夜晚;能获得这样高的命中率;很可能拥有某种夜视瞄准装备。
至于敌人那种能够实现高速追击的车型;夜色中他只能分辨出;外观和火力强度;非常类似德国那种著名的〃黑豹〃;只是更低更小;体形紧凑;行动敏捷;并且噪音远远小于已知的任何型号——这是出厂新车负重轮挂胶良好的特征。
在另一边;精心组织、苦苦守候的夜间野战圆满结束。耗时不到3个钟头。
3:30分;在一台〃猫头鹰〃夜视指挥车上;林彪告诉参谋长江拥辉:
〃让梁大牙尽快收拢部队;把前边钟伟那个旅也撤下来。同时命令聂凤智的防空纵队;天亮前务必全部进入阵地!启动’勾连枪’作战。〃
〃是!〃江拥辉转身布置去了。林彪跳下〃猫头鹰〃指挥车。
这些〃猫头鹰〃是古德里安临终前奉送的最后礼物。
他担任德国装甲兵总监期间;曾命令在新型坦克上安装此类装置。那时德军发现自己面对盟国空中打击毫无办法;行军和战斗都只有在夜间才有效。基于这一战场环境;夜视装置成为急需品。
盖特纳博士领导武器局试验8科;制成了车长夜视装置;驾驶员可依靠它以40~50公里的时速夜间行驶;通过荧光屏和1。2倍望远镜观察路面状况。而炮手的夜视装置安装在潜望镜防盾上。唯一缺点是这种红外线探测距离过短。
为弥补这一缺陷;德国武器局还使用半履带运输车;改造了辅助红外探照车〃猫头鹰〃(UHU;制式编号Sd。Kfz。251/20)。〃猫头鹰〃装备带有红外线过滤器的60厘米直径弧光探照灯和相应的高压电装置;等于一个强力红外投光器。〃猫头鹰〃车内的观察员可以操作投光器进行360度探测;而在行军的时候可以将它折叠在车内。
〃猫头鹰〃的投光器为10倍倍率;探照距离达1500米。德军通常为每5辆夜战型黑豹配备一辆〃猫头鹰〃;通过原距离探照和夜战黑豹的红外转换器组合使用;可以使坦克的夜战距离增进到700米。
1944年春天;大约1000套设备交付德国军方;但陆军官员拒绝将其用于实战!一个总参谋部的将军说道:〃我们不需要这类东西;战士们将以公平的骑士精神赢得这场战争〃。所有已交付设备被存放在哈茨山中的一个矿井里。
古德里安向林彪透露了这个信息。远在欧洲的陈毅将军留守机构准确地找到了它们;并为此动用了紧急空运。
刘亚楼派C82远程运输机中队全部16架飞机都投入这次运输。330套夜视驾驶仪、和48套〃猫头鹰〃红外探照灯被迅速运到沈阳;并且使用美式M2半履带卡车底盘安装、调试成功。由HS5F型高压变压器提供能源。一台变压器可以为几台不同的图像接收装置提供能源。
7月份进入实际操练。这也是林彪前一段节节退守的原因。他把这批秘密武器隐蔽在铁岭、开原以东的丘陵中。
几个月以后;一定数量的红外夜视设备被陆军和空军投入了使用。一些需要夜间行动的卡车也装载了30厘米红外探照灯和1253型夜间红外驾驶装置。
开原之战;以〃猫头鹰〃引导的〃貔貅〃和〃啸天犬〃在夜战中对T34的摧毁;宣告了装甲兵大规模夜战时代的来临。由于战场的单向优势;无法有效反击的苏军坦克师完全陷于被动;一个势头良好的攻势一夜之间被瓦解了。400余辆坦克、自行火炮;逃回己方阵地的不到两位数。
战斗的尾声已是黎明时分。
天刚亮;激愤了一夜的列柳申科上将和日加列夫空军上将;命令空军立即出动。两个大队上百架的伊尔-2〃黑死神〃随即扑向开原战场上空。
带队长机远远发现;敌方履带车辆痕迹消失在开原东南丘陵那些疏密不等的丛林间。而且林地里确实出现了装甲车辆!原来敌人真的还没跑远!他向全队发出攻击命令后;一压机头;便对着小树林俯冲过去。
但他失算了。等待他的;是由〃猎手(博福斯40双管防空炮)〃、〃火蜥蜴(四管20毫米对空炮)〃和〃刺猬(6管12。7高射机枪)〃组成的聂凤智防空纵队。他们根据林彪的计算;拂晓前进入阵地;专程等候天亮时肯定会前来报复的〃黑死神〃。
报复心切、把对手的防空战车当成坦克部队而发动攻击的伊尔机群;即便骨架比较结实;也仍然禁不住有备而来的密集对空炮火;多数在未及投弹前就被击落。
随后而来的第二攻击波又遇上前来拦截的〃野马〃联队;使得开原之战的尾声成为空中交响曲。缠斗性能良好的〃野马〃对付带弹的〃黑死神〃;无疑占了上风。苏联第10空军集团军当天损失战机193架之多。
开原战役;以8月17日〃坦四集〃的主攻为序幕;以黄昏时〃霞飞〃骚扰为过场;以午夜〃猫头鹰〃引领〃貔貅〃的对坦克集群的围歼为高潮;以黎明时的地空、空空大战为尾声。
交响诗中的一个插曲是;只有林彪和极少数人明白;自己这里还有一处令人手心发汗的〃空城计〃。——所谓〃铁岭西侧平原的四道密集地雷阵〃完全是一个纸上作业。〃陈士榘工兵纵队〃的主力都在赤峰方向设防;这里只有一个工兵营。他们的工作除了制作这份图纸;就是在地面设置各种伪装物——涂抹了黑漆的、用扁担、树干和锅盖制造的反坦克炮;土工作业、看不出深浅的反坦克壕沟和陷阱、隐藏在树林里、用木板和帆布搭建的突击炮或者坦克歼击车;以及一条稀稀拉拉、埋了少量真正地雷的前沿封锁线……
这个险冒得林彪自己心里也没底。万一空城计被戳穿;他只好等待沈阳成为〃围城〃的命运。没别的办法;兵力实在不够……
徐海东曾经是林彪115师344旅的第一任旅长。去长春治病前;毛泽东给过他一封亲笔信;希望他为中国人民〃再立大功〃。
开原战役的结局就是;第二天;列柳申科上将就匆匆结束了沈阳攻势;并抛弃无险可守的四平;向长春地域撤退。在中国;居然失去装甲优势;他感到不可思议。
林彪派出装备红外探照车和夜视仪的〃麒麟〃和〃啸天犬〃装甲旅;尾随追击;不断利用夜战扩大战果。累计又击毁100余辆坦克;收复公主岭后;林彪果断叫停。
钟伟旅长赶回兵团司令部;和众多将领一起发出质疑和不解。林彪只是摆手;不肯多做解释。
被问得烦了;〃啪〃的一声;一本书拍在桌面。人们看过去——瘦长的毛笔字体;在封面上工整地写着:《坦克;不能总是前进》。
(356)
东京。千代田;第一大厦。
这座原属保险公司的建筑物被麦克阿瑟将军选中;作为盟军占领军总司令部。
他指定6楼的一个带空调的小房间作为自己的办公室。这里原来是一间储藏室;麦克阿瑟把它变成一个幽闭独处的场所;连部电话也不安。室内布置简单——旧沙发、办公桌和书柜;唯一的装饰是墙上的华盛顿和林肯的画像。
将军的书桌上新添了几本书——几本他过去从来不会想到要读的、日文与英文对照的、特制的打印读本:一本《孙子兵法》;一本《三十六计》;还有《三国演义简本》。
墙上;新挂上了一幅北海道的大幅地图。
今天在这里;他作为西点军校1903届毕业生;将接待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校友——1909届毕业生小乔治DangerCode;巴顿。
一身军便服的打扮使巴顿显得利落;尽管鬓边的白发已经多于麦克阿瑟。俩人的谈话现在无拘无束。
〃我说道格拉斯;你有几年没有回到美国了?〃巴顿以问话开头。
〃啊;我算算……整好十一年。1935年秋天我去了菲律宾。乔治;还记得在美国时我们最后一次见面是什么时候?〃
〃呵呵;不提也罢!不就是那次——在国会大厦广场;在宾夕法尼亚大街;想起来惭愧;’退役金大进军’吗?……我用马刀背敲打那些老兵……你还命令我们在第11街架起重机关枪……哎呀该死;这件事不堪回首。〃巴顿摇着头。
〃你这么认为;乔治?但我到现在也不改变看法。如果没有那次行动;我国政治制度就受到严重威胁。……是啊;从那以后;克里姆林宫开始诅咒我是一个〃该死〃的人物;纽约州州长罗斯福也把我和休伊DangerCode;朗格视为美国两个最危险的人物之一。可惜他没能活着看看今天——他所欣赏的斯大林正在打算对世界宣战。〃
〃依我说;民主党人的总统;在战争问题上的立场都有点可疑。〃巴顿说。
麦克阿瑟习惯地起身踱步。〃那么乔治;你从满洲来;说说你观察到的战争。那些中国农民军;到底是不是布尔什维克的对手?〃
〃道格拉斯;可以如实的告诉你——五天前我还不信。但我这次在铁岭前线近距离观察。他们的仗打得漂亮。我诚恳地这样认为。相比之下;苏联人靠的是蛮力。该死的;什么每公里多少多少大炮;多少多少坦克;一味地以力取胜。我们美国呢;也是更多地依靠物质力量;我们的胜利靠的是我们雄厚的物力资源——当然这没有错;但是我想;如果不幸我生在一个他妈的相对贫穷的国度;上帝没有对我特殊关照的话;我将无法成为这个;传说中的巴顿将军……〃
〃好啊乔治;你认为;他们不依靠物质;那么依靠什么呢?〃
〃当然不能没有基本的物质。起码的装备是需要的;即使差一点。但是我观察到;他们更多依赖的是——嗯;谋略。对;就是该死的谋略——我称之为带有东方色彩的阴谋诡计。表现在很多细小的方面;他们有时把它用得出神入化。〃
〃乔治;听起来你挺赞赏这些。你认为你比他们如何?〃
巴顿陷入沉思状。过了一会露出郁闷沮丧的神情低声说:〃他们打击我的最大理由就是:我的身材不适合呆在坦克里……特别不适合他们那种外观低矮的车型。另外就是什么军衔之类;说是我在战场上会给他们造成莫大的心理压力……他们害怕我会负伤……该死;其实最致命的理由就是;我老了。〃
〃呵呵乔治;这没有错。你63岁;确实不该在第一线了。〃
〃哼;那个林彪每次谦虚地对我微笑时;我就知道他在心里默念着这些潜台词。我承认;他的这次作战挺有章法。……我把我的小飞机也送给了他——提醒他;指挥坦克大兵团作战;要从空中把握全局。隆美?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