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百年空战纪实
广岛渐渐远去,卡伦对着录音机开始表演他的口才:〃圆球腾空而起,下面升起了巨大的烟柱,帕森思上校说过的那种蘑菇云出现了。。。。。。广岛市区一片火海,四处通红。。。。。。〃
蒂贝茨开始向基地报告:击中目标,据我们观察效果良好。投弹后飞机正常,现返回基地。〃埃诺拉·盖伊〃下午2时8分返回提尼安岛,飞行时间将近12小时,飞行距离5120公里。
事实上,〃小男孩〃并没有直接命中相生桥,而是在桥东100米的外科医院上空爆炸。位于爆心的外科医院的一切设施和人员全部化为灰烬。城市中心12平方公里的建筑物全部被毁,全市房屋毁坏率达70%以上。关于死亡人数,日美双方公布数字相差甚大。据日本官方统计,死亡和失踪人数达71379人,受伤人数近10万。
阴差阳错 长崎遭劫
在原子弹轰炸广岛16小时之后,杜鲁门总统向全世界发表声明,宣称美国已对日本使用了原子弹,其爆炸威力相当于2万吨TNT炸药。如果日本仍不接受美国的条件,一股从未见过的破坏性激流将会从天而降,地球上从未有过的毁灭性打击将要降临到日本头上。第2天,日本各大城市都见到了美国飞机撒下的印有杜鲁门讲话的《告日本人民书》。
广岛的毁灭给日本朝野带来极大震动,以东乡外相为首的几名内阁成员,建议日本停战,接受《波茨坦公告》。但这一意见遭到了日本军方的激烈反对,他们辩解说:日本军队士气高昂,数百万军队渴望打仗,即使政府宣布停战,他们也可能拒绝投降。两派意见相持不下。
就在日本内阁一次次开会就是否停战问题进行争论的时候,美国已准备投掷第2颗原子弹了。美国政府担心广岛原子弹爆炸会激起日本人的抵抗意志,同时害怕这次轰炸会被看作是黔驴技穷,于是决定使用〃胖子〃。目标定为小仓。
第2次空投任务落到了第509混成大队斯威尼机组身上。斯威尼曾率领他的机组驾驶〃艺术大师〃号观测飞机在广岛轰炸中担任轰炸效果观测任务。由于这次〃艺术大师〃号上仍保留着科学仪表,将再次当作观察机使用。斯威尼只好用另1架B-29飞机——〃博克之车〃作为原子弹载机。8月9日凌晨3点39分,〃博克之车〃装载着〃胖子〃从提尼安机场起飞向日本飞去。斯威尼一次次地祷告,希望自己和保罗·蒂贝茨一样幸运。
然而,事情进展得并不顺利。飞机刚起飞不久便发现有一只油箱出了故障,600加仑燃料可能无法使用。斯威尼粗略估计了一下航程,认为燃料基本够用,决定继续飞行。
当〃博克之车〃飞到硫黄岛上空汇合点时,另外2架提前起飞的观测和照相飞机本应在那里等候与他汇合,可他只遇到了其中1架。斯威尼在那里等候了30分钟仍不见另外1架的踪影,于是毅然朝小仓飞去。9点5分,〃博克之车〃飞抵小仓上空。这天小仓上空气象条件很差,空中布满厚厚的云层,地面也是浓烟滚滚,能见度极低。〃博克之车〃在小仓上空盘旋了3周,始终未能找到瞄准点——5号军火库。这时小仓的地面防空部队发射了密集的高射炮火,斯威尼只得提高飞行高度。
当斯威尼决定再一次进入小仓上空搜寻目标时,接到无线电报务员报告:从截获的日本截击航空兵使用的频率看,可能会有战斗机升空拦截。机上一阵慌乱。斯威尼来不及与基地联系便调转机头向西南方向飞去。他决定改为轰炸长崎。离开小仓后他命令向基地发报:小仓上空无法投弹,改炸长崎。10点28分,飞机抵达长崎上空。恰巧这天长崎也是多云天气,第1次进入长崎上空也未能找到目标。燃料表的指针在急骤地下降,斯威尼心情异常紧张,他决定第2次进入时无论如何也要把〃胖子〃投下去,于是向机上人员宣布:〃改用雷达瞄准,准备投弹,返航。〃
投弹手克米特·比汉像菲阿比一样也是一位老手。当他正准备换用雷达仪器瞄准时,突然发现身下两块云团之间有一大段空隙,透过空隙可以清楚地看到瞄准点,他立即通知斯威尼,可进行目视轰炸。10点58分,〃胖子〃脱离〃博克之车〃飞向长崎。
投弹后〃博克之车〃油料已严重不足,在返航途中不得不在冲绳岛紧急着陆,补充油料。〃博克之车〃经过了20个小时飞行,很晚才返回提尼安岛。〃胖子〃的爆炸当量比〃小男孩〃大,但长崎地形三面环山,所以损失小于广岛。据日方统计死亡近7万人,伤6万余人。
迫于各方压力,〃日本神圣的立法者〃——天皇决定无条件投降。8月15日上午,日本天皇向全世界发布了投降诏书。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为历史。日本军国主义者在这次战争中给亚太各国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犯下了滔天罪行,同时也使广岛和长崎遭受了可怕的原子弹袭击。但愿日本人民能和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一道永远记住这血的教训。
下篇
世人瞩目的空中补给线——柏林危机中的空中运输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的1945年2月,苏、美、英在雅尔塔会议上即决定战后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政策,并邀请法国作为第四个占领国。同样,柏林市也实行四国共管。按照雅尔塔会议的协议规定,柏林西部由美、英、法3国占领,东部则由苏联占领。
柏 林 危 机
1947年6月,马歇尔计划出笼后,美国加强了对欧洲的攻势。它乘西欧各国政治上、经济上困难之际,迫使西欧国家接受条件苛刻的〃美援〃。它还以〃美援〃为诱饵,对东欧各国施加影响,企图拆散东欧与苏联的联系,达到〃遏制〃苏联的目的。在这场激烈、尖锐的冷战抗争中,美国的主攻方向是西欧,特别是位于欧洲心脏地区的德国。1947年底,苏、美、英、法四国伦敦外长会议破裂后,美国决定加速从经济上和政治上分裂德国。1948年2月,美国不顾苏联政府的坚决反对和警告,拉住英、法,拖上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等国,在伦敦举行所谓6国会议,商谈成立独立的西德政府。美国还和英国、加拿大秘密商议建立北大西洋政治军事集团。
从1947年6月到1948年初仅半年时间内,美国以咄咄逼人之势,先后建立了西德国家和新的军事同盟,企图一举夺取欧洲。
针对美国在欧洲发动的这一系列冷战攻势,苏联采取了相应的反击措施。1947年9月,9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成立,逮捕和清洗了一批反动政客和反苏分子。1948年4月6日,苏芬条约正式签订,条约规定两国在军事上合作,抵抗外来武装侵略。1948年2月,为抗议西方6国伦敦会议,苏联禁止西方代表前往柏林苏管区出席德国人的政治集会。
1948年3月30日,苏联驻柏林代表通知柏林的美国军事长官,从4月1日期,苏方将检查所有通过苏占区的美国人证件,并检查所有货运和私人行李以外的一切物品。苏联开始对柏林实行一系列地面交通限制。
1948年6月18日,美国不顾苏联4月间在柏林断断续续采取的限制地面交通运输等警告性措施,仍与英、法宣布在其占领区内实行货币制度的改革。这是在西德实现马歇尔计划,严重分裂德国的重大举措。1948年6月19日,苏联政府随即发表声明,〃大柏林在苏联占领区内,经济上为苏占区的一部分,为了保护苏占区居民和该区经济利益,防止对苏占区货币流通的破坏〃,决定对西方国家进入柏林的通路实施下列〃交通管制〃:1.停止火车客运交通;2.禁止西占区汽车和马匹进入苏占区;3.水路运输须经允许并彻底检查后始能放行;4.个人通行证无效;5.货运列车须经彻底检查后始能通行等等。
1948年6月24日,苏联关闭了从汉诺威至柏林高速公路上的赫尔姆施泰特检查站(位于占领区边界),同时,封闭了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所有通往柏林的公路、铁路和水路的交通运输,并停止向西柏林供应电力和煤炭。
西柏林位于大片苏占区(东德)的腹地。这座城市当时还是一片废墟,但它却居住着250万居民以及盟国的管制委员会和西方国家的占领军。然而这座城市根本不生产食物或其他生活必需品,它的生存完全依赖陆路、水路运输。苏联对西柏林实行了〃交通管制〃后,曾提出向西柏林居民供应粮食和用水等生活必需品,但遭西方国家的拒绝。
与此同时,美、英等国也对苏占区采取了反封锁措施。1948年6月24日,英国中断了运往苏占区的煤、钢。1948年6月25日,英、美对取道美管区来往于东柏林与波茨坦之间的苏联人故意刁难,以示报复。柏林危机加剧。
西方决定空中补给
美国决定对西柏林实施空中补给。1948年6月24日晚上,美驻德军事长官克莱的部下和顾问们召开紧急会议,研究怎样对付苏联政策。会议上各种意见分歧很大。最后克莱决定对西柏林实施空中补给。
驻西德美空军司令李梅将军接到克莱的命令后,立即调动他所掌握的飞机,第二天向柏林开始了空运。李梅在调集欧洲可供使用的美国运输机的同时,又急电华盛顿派出更多的运输机以供空运。
1948年6月26日,在美国的内阁会议上,杜鲁门下令,〃空运应在全面组织的基础上进行〃,同时命令美国驻欧洲部队将能够获得的一切飞机都投入空运。也就在这一天,美国空军的1架运输机从法兰克福将一批急需的物资运入柏林,代号为〃运粮行动〃的空运作业正式开始。世界航空史上罕见的特大规模的空中运输——柏林空运,拉开了序幕。
从1948年6月26日期,美国加强了柏林空运,但是,杜鲁门和他的许多高级官员们,并不相信依靠空中运输能够长期满足柏林的需要,他们认为空中运输只是为了赢得更多时间来打开〃外交僵局〃罢了。此外,他们也担心因为〃一个偶然事件而燃起战火〃。为此,杜鲁门下令克莱和墨菲回国汇报。1948年7月23日,在美国召开的国家安全委员会上,美国空军参谋长范登堡极力反对把飞机集中起来给柏林搞空运,理由是集中美国运输机进行柏林空中运输,意味着削弱美国在其他地方的空中力量,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就会使美国〃暴露在无法收拾的形势之下〃。杜鲁门有权衡利弊之后,认为,要想继续留在柏林,而又不致冒全面战争的危险,〃空中运输比陆路武装护送危险性要小〃,因此他命令空军〃对柏林空中运输给予充分支持〃。于是,举世瞩目的第一次柏林危机中的——〃空中桥梁〃,在美国朝野上下激烈的纷争中,在杜鲁门的精心筹划下架设起来了。
狭窄拥挤的空中走廊
从美、英占领区通往柏林的空中走廊有3条,即北部空中走廊、中央空中走廊、南部空中走廊,每条走廊宽度为3公里,远远地小于宽度8公里的规定。这3条空中走廊在柏林空运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数百架飞机的全部飞行都是在这3条空中走廊内进行的。
美国空军在柏林空运中,共使用了7个机场,其中莱茵美茵、威斯巴登、法斯堡和塞里机场为装载起飞机场,滕珀尔霍夫、加托、特格尔机场为到达卸载机场。由于空域和终端机场范围都很有限,加之参加空运飞机数量很多,致使空中走廊的飞行拥挤,飞机密度大。在这种情况下,空中交通管制显得尤为重要。在空中走廊内,进入柏林的全部飞机都要接受美占区法兰克福和英占区巴德埃尔森管制中心以及柏林安全中心的严格指挥和控制。为了适应〃美英联合空运特遣队〃的需要,1948年12月又在滕珀尔霍夫成立了一个联合空中交通管制中心。美国空军军事空运局还将两部CPN-4型引导车进行拆散分解后空运柏林,其中有重达5万磅的阴极射线管、雷达和最先进的地面控制进场设备等。
在空中走廊里飞行的全部运输机,必须按照划定的空中走廊范围和规定的高度、速度飞行。各飞行梯队、飞机之间的调配按照区分时间、高度的办法进行。规定单机间隔6分钟,实际飞行中只能保持3分钟的时间间隔。在柏林空运期间,每天进入几个规定机场迫降的运输机达868架次以上,差不多每1分钟就有1架飞机迫降。滕珀尔霍夫机场平均每天有325架飞机着陆,飞机的着陆间隔时间为4…5分钟,空中飞机的间隔时间为3分钟。在长达13个月之久的柏林空运中,据?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