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百年空战纪实
当时,日军陆军航空队共有战斗机中队20个,侦察机中队15个,轻轰炸机中队6个,重轰炸机中队8个,轰炸机、侦察机混合中队3个,共装备飞机900余架。此外,日军海军航空队还拥有数十个航空队,装备陆基飞机629架,舰载机182架。
那么,与日军陆、海军航空队对阵的中国空军又是什么状况呢?
1928年,国民党政府开始设立航空署,下辖4个航空队,共24架飞机。1931年在杭州笕桥创办中央航空学校。尔后逐步收编各省军阀的航空部队,建立了统一的空军。到抗战初其中国空军仍处于初建阶段,国内的航空工业也刚刚起步。中国空军装备的几百架飞机大多是从美国、意大利、德国、英国、法国等国购进的,即使是国产机,也有不少部件依赖进口。当时世界各国飞机制造业发展迅速,一种新型飞机问世后不久就被另一种更新的飞机取代了。经费十分有限的中国空军无论如何也是跟不上潮流的。最后,身任航空委员会秘书长的宋美龄出了个主意:把购买飞机的经费存入香港的银行生息,等将来需要时再取款购机。然而,仗真的打起来后,情况却并不像宋美龄想象的那么简单。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首先派出飞机、舰艇封锁了中国领海,切断了中国空军从国外进口飞机的途径。这样,中国空军就难以补充飞机和其他航空器材了。
淞沪战事爆发不久,国民党最高军事会议在庐山举行。此次会议的议题是研究对日作战问题。
会议进行到第二天,蒋介石突然向航空委员会主任委员周至柔发问:〃空军可以参战的飞机有多少?〃
周至柔取出一张预先绘制好的《空军实力位置图表》呈上。
蒋介石看罢,脸色突变,将图表往桌子上一甩,一言不发。周至柔战战兢兢地站在一边,不知所措。
白崇禧、冯玉祥相继离座,看了看桌上的图表,各自冷笑一声,又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会场上顿时一片寂静。
过了好一阵儿,蒋介石才打破沉默,厉声问道:〃怎么只有这几架飞机?你把空军的经费搞到哪里去了?〃
周至柔只得把宋美龄的〃妙计〃说了一遍。蒋介石听了,再无话可说,别人也不便插话。
会场又沉默了一会儿。最后,还是蒋介石自己收场。他拍着桌子说道:〃没有空军也要抗战!〃
会后,周至柔回到南京,知情者都说:〃如果不是有夫人这块挡箭牌,恐怕主任的脑袋就保不住了。〃
在此之前,蒋介石总爱夸耀自己的空军如何强大,他的政敌白崇禧、冯玉祥也一直以为中央军空军实力不弱。但在庐山高级军事会议上,空军实力之谜被揭穿,图表上标明中国空军共拥有飞机600多架,其中可作战飞机仅305架。这个数字怎能不让蒋介石大光其火?又怎能不让白崇禧、冯玉祥等人讥笑呢?
不过,比这更糟的事情蒋介石并不知道。那几百架飞机大多购自国外,机种繁多,维修不易,常常因缺少零部件而使飞机长期〃趴窝〃。再加上中国经办官员收取回扣,营私舞弊,购回不少价高质次的外国飞机。中、日两国军用飞机相比,无论是航速、升限,还是续航力、武器等方面,日军都占有很大的优势。如果蒋介石知道这些情况,更不知要气成什么样了。
庐山最高军事会议结束后,为适应作战需要,中国空军机构作了调整:航空委员会委员长仍由蒋介石兼,秘书长还是宋美龄,主任委员为周至柔,常委是黄秉衡、黄光锐,主任参事为曹宝清。在航空委员会下面新设了前敌总指挥部,总指挥由周至柔兼任,副总指挥为毛邦初。空军前敌总指挥部下辖空军轰炸司令部、驱逐司令部、侦察司令部。部队分布在南昌、广德、句容、南京、西安、蚌埠、笕桥等机场。
笕桥上空6比0
1937年8月13日,上海的地面战斗全线展开。下午14时,中国航空委员会在南京下达了《空军作战命令第一号》:(一)上海之敌,陆军约7000人,凭藉多年暗中修筑之工事,及新近集中之大小兵舰约30艘,有侵占上海危害我首都之企图。连日来,敌水上侦察机二架或三架,陆续侦察我宁波、丽水、杭州、阜宁、海州诸地,其有无航空母舰在远海游弋,我正侦察中。(二)空军对多年来侵略之敌,有协助我陆军消灭盘踞我上海之敌海陆空军及根据地之任务。(三)各部队应于14日黄昏以前,秘密到达准备出击之位置,完成攻击前一切准备。(四)各部队之出击根据地如下:
第9大队 曹娥
第4大队 笕桥
第2大队 广德、长兴
暂编大队 嘉兴
第5大队 扬州
第6大队第4队 淮阴 第5队 苏州
第7大队第16队 滁县
第8大队 大校场
第3大队第8队 大校场 第17队 句容
……
空军总指挥 周至柔
副总指挥 毛邦初
8月14日晨,中国空军各部队奉命出击,拉开了华东大空战的序幕。
3时30分,第5大队第24中队中队长刘粹刚首先率领9架〃霍克-3〃式驱逐机从扬州起飞,沿着长江向东搜索。当飞到川沙县白龙港附近时,发现日舰1艘,中国飞机立即发起攻击。第1枚炸弹炸偏后,副中队长梁鸿云又投下了第2枚炸弹,击中日舰尾部,日舰立刻腾起滚滚浓烟。
8时许,第2大队副大队长孙桐岗带领21架〃诺斯罗普〃式轰炸机从安徽广德机场起飞,轰炸了吴淞口的日舰及公大纱厂、汇山码头等地的日军据点。9时许,第5大队丁纪徐大队长率领8架驱逐机出击,在南通附近击中日驱逐舰1艘。
14时许,刘粹刚再次带领3架驱逐机飞往上海攻击日军据点。梁鸿云驾驶的2410号飞机被一架躲在云层中的日机击中,梁鸿云背部和腹部多处中弹,但他仍忍着剧痛驾机在上海虹桥机场降落。因伤势过重,梁鸿云于当日17时殉国。
14时40分,第2大队的21架轰炸机经补充弹药后再次从广德出动,分两批轰炸了公大纱厂、汇山码头及四川北路的日军上海特别陆战队司令部,多次击中目标。日陆战队在楼顶架起高射炮和机枪回击,中国空军的907号飞机中弹,飞行员任云阁阵亡,祝鸿信带伤驾机降落于安全地点。另一架飞机负伤后,在返航至常州附近坠毁,飞行员李传谋等殉难。
驻扎在杭州笕桥机场的中央航校暂编大队接到命令后,飞行训练全部停止,全体教官和学员都全副武装待命。
14日,杭州地区倾盆大雨,乌云蔽空。8点整,出动命令终于下达:前往上海攻击日军军需仓库〃公大纱厂〃。
第35中队中队长许恩廉决定先率姜献祥、柯绍廉驾驶的2架〃新可塞〃飞机顺沪杭铁路向东北前进。
开放式的座舱使6位飞行员全身湿透。风挡玻璃与飞行眼镜一片模糊,能见度低极了!到达嘉兴时,云层高度不到90米,飞机为了按铁路线飞,只好把高度降低。姜献祥干脆将眼镜摘下,任铁粒般的雨点击打着身体!
由于能见度太差,继续飞行危险性极大,许恩廉决定返航,飞机成180度向后折回。
下午2时40分,大雨仍然下个不停,但云层已升高,许恩廉率原班人马再度出发。
3架飞机成功地接近上海后,脱离铁路线沿黄浦江北上。正要进入市中心,飞行员们忽然发现江面左岸一字排列着五六艘日军舰艇,并开始向战机猛烈射击。刹那间,炮火烟雾将3架飞机团团围住。
姜献祥猛然意识到,日舰已有准备,早早完成布防,同时狡猾地紧邻外国租界停泊,使我机不能贸然攻击。
一发炮弹在机队中央爆炸,姜献祥的2号机猛地一震,一时失去控制,几乎翻转而下。
等他稳住机身,已看不到长机和3号机的踪影。日舰的炮火仍紧追不放。姜献祥立即驾机钻入云层,同时决定单独执行任务。
他又向北飞了一段,突然飞出云层,一眼就发现了他要攻击的目标——公大纱厂。显示目标特征的那个巨大烟囱还在冒着烟。
姜献祥俯冲而下,清楚地看见大门口的招牌,便选定一栋大库房,一面扫射一面将炸弹投下。机身后面突然枪声大作。姜献祥以为出现敌情,回头一望才知是后座的学员罗绍荫也操纵机枪射击开了。〃新可塞〃向右急转爬高,一股浓烟由库房升起。两人高兴极了!
飞机很快进入苏州河南岸的租界上空。姜献祥发现许多高楼的屋顶上人山人海。原来,在这个奇妙的淞沪战场,战与非战的区域被租界分隔得清清楚楚——闸北与其东正陷于烽火连天之中,而十里洋场内的居民却安然地站在楼顶上〃隔岸观火〃。
姜献祥在租界上低空盘旋数圈,频频向这些〃观众〃们挥手致意。中国人在强忍了将近一个世纪之后,终于在洋人的头顶上展开反击,这是值得高兴的一刻!
中国空军的出击连连得手,捷报频传。而当天,因台风影响,在中国东海海面游弋的日本航空母舰上的飞机无法起飞,只有停在淞沪水面的日本〃出云〃号等军舰上的几架水上侦察机升空,同中国飞机周旋,干扰中国飞机的轰炸行动。
听到日军舰艇和部队连连遭到攻击的消息,日本海军第3舰队司令长官长谷川清中将恼羞成怒,急令驻扎在台北的鹿屋航空队立即出击,以图报复。
14时50分,鹿屋航空队组成由浅野楠太郎少佐指挥的广德空袭队和新田慎一少佐指挥的杭州空袭队,各有9架九六式陆上攻击机。这18架飞机从台北平飞后,越过台湾海峡,飞过温州,在永康上空分手,各自飞往预定目标。
再说姜献祥在胜利完成攻击任务后,安全返回笕桥机场。他刚一着陆,一名信号兵跑了过来,紧张地告诉他,我机正与从台湾来的日军鹿屋航空队在空中厮杀。
与日机在空中角逐的是刚从河南周家口赶来的中国空军第4大队。
8月14日清晨,河南周家口机场云雾笼罩。第4大队21中队李桂丹中队长早早起了床。望着鬼天气,他心里在暗暗诅咒。突然,传令兵报告:〃收到大队长从南京发来的密电。〃
李桂丹急忙接过印有十万火急字样的电报。电文是:〃限令全大队飞机于14日飞抵笕桥,并将我之座机派专人随飞往。〃落款是〃高志航〃。接到命令,李桂丹立刻向全大队传达,机场上开始了紧张的准备。12点30分,李桂丹率21中队的9架飞机起飞,接着22和23两个中队也先后离开了周家口机场,赶往杭州。
天空阴云密布,雷雨阵阵。到达芜湖、进入山区后,能见度更差。飞机穿云破雨,像一叶叶孤舟在湍急的气流中颠簸飞行。幸好李桂丹熟悉杭州地形,他命令各中队改成纵队,超低空跟踪飞行,沿着山谷逶迤前进。
雨越来越大,云层越来越低。〃霍克Ⅱ〃飞机没有空中通信设备,也没有座舱盖。飞行员在露天中接受风雨的考验,靠目视彼此保持联系。后边的紧紧盯住前面的模糊机影,盯住前机忽明忽暗的航行灯,连眨眨眼睛都怕掉队。
两个多小时的飞行,紧张而艰苦。一阵阵冷汗混合着雨水,流进座舱,又洒向大地。终于,李桂丹发现机翼下出现了西子湖,出现了杭州东郊的小镇——笕桥。他长长地出了口气,一直紧绷着的神经一下子松弛下来。
此时,大队长高志航已从南京赶到了笕桥。他刚刚接到海上情报站的通报:云上有隆隆的飞机声,来自台湾方向,似向杭州飞来。
机场上响起了空袭警报。高志航双眉紧锁,仰望天空,滂沱大雨不停;再看看地面,笕桥由于连日大雨,成了白汪汪、浑澄澄的〃水上机场〃。他心中暗自盘算:按时间计算,弟兄们该到了,是不是……他不愿想下去。
终于,一队飞机在机场上空的云端闪出,高志航心中一喜,顶着瓢泼大雨向跑道跑去。
飞机一架接一架着陆,机轮溅着积水,像破浪前进的快艇一样从跑道上滑了过来。飞机刚滑到停机线,高志航便跑上前来,高声喊道:〃大批敌机就要飞到笕桥上空,全大队立即起飞作战!〃
李桂丹一听敌情,早已忘了飞行的疲劳,只说了一声:〃明白!〃随即率21中队起飞升空。高志航又以布板信号指示随后赶到的另两个中队,留在空中拦截日机。然后,他找到刚落地的自己的座机,跳上去,一踏油门,螺旋桨飞转起来。替他送来这架飞机的飞行员见状大声喊叫:〃大队长,油不多了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